答:“这有什么,别的学校几百年前就有枪手了,我们学校刚开始有。贵些很正常。”
问:“那你老爸要是不给你钱,你就不担心吗?”
答:“你真是烦死了,我才刚开始找枪手,你就说这些丧气话,我不要听,你走开!”
让我们回到最初,正如第一笔交易使得每个人都觉得赚了20元一样,如果最终某人拒绝付谈好的钱,作业就一下子不值钱了。两次都只需一笔交易。
虽然整套系统很荒谬,但它能维持很长时间,因为所有人都有这么一个信心:相信肯定还有更傻的傻瓜愿意花更高的价钱找枪手。这一切结束的标志是,忽然某些人发现自己竟然成了最后的傻瓜,实在找不到更傻的人了。只是,最讽刺的一点是,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些,那么究竟谁才是傻瓜呢?
迷思之四:炒股会被长期套牢吗?
现在中国的股市,老股民缩手缩脚,新股民勇往直前。为啥新股民胆子这么大?因为他们从来就不相信自己会被长期套牢,炒股炒到现在一直就是在赚钱。确实,现在如此火热的行情,似乎没人认为自己会被长套。但老股民里长期被套的例子却是比比皆是,为啥会这样?
要想解释这一点并不难,也不需要动用证监会风险提示之类的大道理,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清楚地讲明白。
挖宝模型
话说某个山洞发现了强盗所藏的宝藏,这些宝藏被埋在了山洞的各个角落,有几个大胆的村民跑去挖掘,果然挖到了珍珠、钻石、黄金。于是其他村民也坐不住了,但此时很多人还不敢去挖,因为说不定哪天强盗就回来了,被强盗抓住可没好果子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挖到宝贝的村民越来越多,很多人甚至因此盖起了房子,娶到了老婆。余下的人再也忍不住了,心想隔壁的二狗子傻蛋一个,竟然也挖到那么大一坨金子,我种上几年田都没这么多,不行,我也要去挖金子。于是,所有人都跑去洞里挖开了。这??人里大部分从来没被强盗抓住过,他们胆子最大;而那些被强盗抓住过的人,由于吃过苦头,胆小如鼠。
挖着挖着,有些脑子聪明的村民发现,比较有利的挖掘位置早被人占了,让那家伙挪走又不可能,于是想出了一个坏点子。他一边大喊“强盗回来了”,一边发疯一样往外跑,其他人一听见这句话,个个胆战心惊,不顾一切地扔掉所有工具逃回了家。而那些聪明人并没有逃,他们躲在山洞边上,看到大家都逃走了,再重新回去,捡起别人扔掉的好工具,占住了最好的挖掘位置,开始挖开了。在股市中,这称之为震仓回调,把胆子小的人手中的好筹码都震出来。
那些逃跑的村民立刻发现上当了,止不住后悔,赶忙重新返回,可是好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了,只能挑些差位子。忽然之间,其他村民脑子也开窍了,他们就轮流玩“强盗来了”的游戏。有些傻子村民竟然每次都上当,最后占的挖掘位子差到不能再差,宝贝已经被人挖光了……
就这样三番五次之后,所有胆小村民的胆子都大起来了,因为他发现胆小只能饿死。在这时候,强盗真的回来了,少数人眼力好,看见强盗之后,就偷偷溜走了;还有些人良心好,走之前喊了声“强盗回来了!”可是,这时候已经没人相信了,大家都以为这次不过是在吓唬胆小鬼。就这样,他们错过了逃跑的最后时机,等待他们的,除了强盗的蹂躏还会有什么?
股票综合指数其实就是挖出宝贝的价值之和,某些人宣称在某个点位【假设8000点】强盗就会回来,这简直是一派胡言,强盗什么时候回来和你总共挖出多少宝贝完全没有关系。虽然事后你确实会发现强盗是在某个指数点位回来的,你找一万个人,每人预测一下,总有人会测对,但这又能证明什么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证明一点,等到强盗真的回来的时候,大多数人是根本逃不掉的。
暴涨新股民,暴跌新股民
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不管是中国股市还是外国股市,都会发生暴跌崩盘。一旦发生了崩盘,市场上总是一片恐慌。但是,真有这么恐怖吗?先讲个有趣的股市故事。
冷静的老狐狸
有个股市大鳄,人称“市场老狐狸”,从10岁开始就玩起股票了,凭借股票投机积累了上亿美元资金。一天,他正躺在办公室的安乐椅上想心事,忽然年轻的秘书慌慌张张跑进来,一脸焦急地说:“不好了,老板,股市暴跌了!”老狐狸连眼睛都没睁开,只是嘴里嘟囔了一声,表示听到了。但这位年轻人明显是个新人,还以为老板没听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于是又走近一步,说道:“老板,市场暴跌了,创了十年来最大跌幅纪录了!我们该怎么办?”这时候老狐狸终于睁开眼了,看了看他的秘书,慢慢说道:“年轻人,安静些,你知道的,我曾经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待过3年。”
很多人都早就听说过这么一个说法,说是炒股主要靠的是心理素质,其次才是操作技巧,很多后来的大投机家早年都有过破产的经历,就像上面这个故事里说的,老狐狸在纳粹的集中营待过几年,他的老命几乎就是捡回来的,对于这种人,这辈子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心慌呢?正因为如此,他绝不会因贪婪或恐惧而买卖股票,一切决定都是经过仔细考虑过的。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先去集中营待上几年,然后再来炒股,因为人的经验是可以互相学习的,老狐狸的故事希望能对时下的新投资者有些启迪。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本节标题取意于一句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说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成语,但对其中的故事还不了解。
故事讲的是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原本是项羽的手下,但他自觉郁郁不得志,于是就逃到刘邦手下,但他还是觉得不得志,于是一天晚上又骑马逃跑了。但萧何早就看出来此人是“大黑马”,是支“潜力绩优小盘股”,只可惜不管是项羽还是刘邦,都对韩信一致看空。当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之后,二话没说就追了出去,这把刘邦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萧何也跟着一起私奔了呢。萧何月下追韩信,好说歹说把他弄回来了。正因为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从一个小官一下成为三军总司令。此时刘邦什么都没有,他留下韩信就如同用白菜价买下一块黄金,属于典型的价值投资。
后来天下统一了,各地的诸侯却开始造反了,早先就有人极力鼓动韩信造反。刘邦的老婆很慌,于是找来萧何商量,很快萧何就想出一条计策把韩信骗来处死了。为什么此时萧何要处死韩信呢?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基本面”发生了变化。天下太平,不需要会打仗的人,这种人手上有兵万一造反,又是一次天下大乱。于是就流传下来这么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意思是让韩信成事的是萧何,让韩信丧命的也是萧何。但在我看来,这句话应该这么解释:当年极力对韩信看多的是萧何,后来极力对韩信看空的也是萧何。
萧何是刘邦所有手下中排名第一的功臣,他的结局也算是最好的,要论政治能力他是当时的NO.1。政治就是个大众心理的处理,所谓的“人心向背”,而股市也是大众心理,所谓的“多空博弈”,因此政治和股市是差不多的东西。就拿萧何投资“韩信股”为例,在别人的看空声中,他对“韩信股”价值发现,推荐他当总司令,算得上是重仓买入,此后一连好几年这个仓位就一直没动过,称得上是长期持有长线投资,一直到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才当机立断处死了韩信。有人说韩信的死是由于刘邦老婆使坏,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试想假设此时项羽还没失败,她会处死韩信吗?韩信的死完全是因为大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他又跟不上这个变化,萧何才不得不对他“抛售”了事。
缺乏耐心的新君主
现在的股市“暴涨和暴跌”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虚构一个故事吧,话说当初的萧何运气不好,没追上韩信,于是韩信投奔了一位“新君主”,这位新君主是我们虚拟的,名字叫“新股民”。这位君主脾气非常奇怪,他要当君主是因为别人告诉他这么干有好处,他就这么当上了。他得到韩信之后很开心,让他当了大将军,带兵出去打仗。结果可能是运气好吧,打了胜仗,缴获了不少宝贝,这可把“新股民”君主乐坏了,心想才没几天工夫,就得到这么多好处,看来当君主果然是个好买卖,要是每过几天就能得到这么多宝贝,那我这辈子荣华富贵就不愁了呀,越想越开心。
但运气并不是天天都在自己这边,几天后韩信带兵出去打仗,结果吃了败仗,损失了不少人马。“新股民”君主一听就害怕了,心想不得了呀不得了,要是天天这样吃败仗,那我这点老本几次就没了,那还玩个屁啊,还不如回家种田来得安心呢!真是气死人了。于是一生气就把韩信给撤职了。但过了没几天,他又改变了主意,于是又把韩信找来了,让他继续当他的大将军。
如此这样一年过去了,韩信自己算了算,这一年里头,他足足当了18次大将军!这真是令韩信哭笑不得,心想怎么就会碰到这么个主子呢。此时的“新股民”君主自己也算了算,他发现一年下来,还是这点老本,没多没少,这一年算是白干了。还好他会安慰自己,自言自语道:“听说当君主是会掉脑袋的,既然我脑袋还在,那就说明赚了。嗯,应该是这样。”
以上这个故事荒诞不经,估计看完肯定会令人发笑,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新股民太多,而且他们又像是绵羊一样喜欢集体行动,于是就有了暴涨和暴跌。在熊市你不会看到暴涨暴跌,就因为熊市里没几个新股民,熊市的特色是慢慢的跌,好似一把钝刀一点点割你的肉。
好些人蝇营狗苟跑短线,看似赚了点钱,结果碰到一个大跌,全都赔进去了,又要从头来过。但跑短线确实能够在短期积累很大一笔财富,只要参与的人数足够多,总会有那么些幸运儿,就好比总会有人中500万彩票大奖一样。问题是理性的人都应该讲究一个确定性,确定能赚钱的事情为什么不干,为什么非要去干不一定的事情呢?希望这个故事能对您有点帮助。
新股民决定论
在当前的中国股市,新股民的开户数量对股价是有很大影响的,下面这个表格第二列,是从2005年1月~2007年11月每月新增开户人数的总和,第三列是该月的沪深300指数月涨跌【取整】。本数据来自中登公司的年度、月度以及周报告。
在中国,决定股票是涨是跌主要是看市场上有多少资金。而决定资金有多少的因素,则是带着钱来的新股民到底有多少,因此,决定股价涨跌的关键因素是新股民人数,但这也仅限于一段时期内有效。这里有一条最基本的原理:新股民不可能忍受长时间的空仓,肯定会在开户后不久立刻投入全部资金。
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股指较低、波动较少的月份,新开户数极少,大约每月才几万人的规模,而且同时还有老户的流出,以至于2005年的某些月份股民处于净流失的状态。
事情的关键转折出现在2006年5月,在这个月新股民开户数出现了剧增,达到了68万户,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情况,这预示了2006年是一个不同的年份。2006年5月,上证指数超过了1600点,相当于从底部攀升了60%。随后股指盘整了好几个月,这主要是因为此前那些被深度套牢的股民纷纷抛售逃离。但牛市的趋势已经基本确定了。
2006年的12月,新开户人数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达到了163万户,足足比5月份多出100万户,这个月的上证指数升幅达到了创纪录的27%,这一纪录至今没能被超越。
此后市场便进入了一个正反馈循环放大的过程之中,因为开户人数多,带来的钱也多,所以指数涨得快,随着指数狂涨,又能吸引更多的人带着钱进场,于是史无前例的大牛市诞生了。如果非要指出什么才是造成这波牛市的原因,那就是信息技术的发达。信息技术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大增,成本大减,任何一个上班族在公司有个电脑就能够买卖股票,这给炒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果没有这种信息技术的便利,他在上班时是完全不可能知道当前股价的,于是也不会加入新股民的行列。
时间进入2007年,新开户人数连续爆出天量。新股民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要么极度看多,要么极度看空,所以在暴涨的时候也极容易暴跌,果然在年中出现了暴跌行情。新开户人数也骤降,7月份新开户人数还不如1月份【2月份人少是因为春节】。然而近两个月的调整后,那些等着开户的人终于在8月份一拥而入,达到了近900万户,而瑞典全国人口还不到900万。
巴菲特与中石油
近来巴菲特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赚钱之神,因为他是世界首富中极少数通过投资得到现在地位的人,所谓投资用俗语说就是“炒股”,于是他成为了股民们心目中的偶像。很多人都号称要模仿巴菲特的赚钱思路,还有些不知好歹的人,在短期内赚了些钱,就觉得自己的赚钱速度已经超过巴菲特了。
要知道巴菲特赚钱的思路是什么,最简单的办法能从他自己讲的故事中找到,在2005年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是其董事长】股东大会上,有人问他购买中石油的决定是怎么做出的,他就把自己的思路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一切都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巴菲特说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投资中国公司,起因是自己看到了一份中石油的年报,看完之后就决定要买了。中石油的规模是埃克森石油的8成,当年差不多赚了120亿美元,能赚这么多钱的公司全世界也没几家,而此时中石油的市值也就350亿美元,也就是说,买进股票的时候其市盈率才是区区3倍,由于上市公司的年报向来是公开的,如此绝佳的投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发现,但很多人竟然没看到。除此之外,中石油每年的股息也很高,总而言之这笔买卖是非常稳的。据说巴菲特在1.6美元左右的价位连续买入中石油股份,原本他可以一直这样买下去,但当地法规有个规定,如果某人持有流通股超过10%【后来改为5%】,就要发布公告,这就把巴菲特的行动给公开了。忽然之间,无数人好似一觉醒来般叫道:我怎么就没看到这么个好机会呢?大家便一齐动手买中石油,价格一下子就涨了上去,价格涨了巴菲特反而就不买了,因为他觉得似乎不合算。
以上这些买股票的想法一点都不复杂,要知道在2005年中国的A股市场上,市盈率为个位数的公司比比皆是,当时买下拿到现在,这收益少说也在5倍以上,不过那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A股市场上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超过50倍,要想找低市盈率的股票买可以说是极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