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章我们已经提到过股市的必胜大法,事实上并没有这样一种必胜大法,因为事情的关键是运用它的人,而不是方法本身。道氏理论至少非常诚实地指出了这一点,这可比那些招摇撞骗的理论强得多。不过这也有点套套逻辑的意思了,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不管怎么说它都有道理。例如你用道氏理论赚到了钱,它告诉你是因为这理论管用,但你要是用道氏理论亏了钱,它又告诉你这是你的问题。陷于哲学思辨总是无意义的,还是来介绍道氏理论五大定理更实际些。
道氏理论五大定理
定理一:
股票市场上存在三种趋势,分别是长期趋势【基本趋势】、中期趋势【次级趋势】和日常波动。
其中长期趋势最为重要,判断起来也较简单,关注长期趋势的人能得到最好的回报,所谓“从大波动里赚大钱”;次级趋势是最难判断的一种,在牛市中这属于大的回调,在熊市中这属于大的反弹,每次它都能成功地误导一大批人,对于投机客来说,成功判断次级趋势是赚钱的关键;日常波动是最不重要的一种趋势,但无数人就只关注它,每天去博取一些日常的差价,看上去很忙的样子,赚钱赚得很辛苦,还有一些骗子专门写一些诸如“短线赚钱秘籍”之类的东西去骗这种人。股市之所以很难去把握,就在于这三种趋势是调和在一起的,有些新手并不理解在某个时间点上,完全有可能长期向上,中期向下,日常波动也向下,事实上这三者可以看做是互相独立的。
定理二:
股市的长期趋势通常被称为牛市【如果向上】或者熊市【如果向下】。
长期趋势持续的时间短到一年,长到数年,正确地判断是牛市还是熊市是投资股市之前的必备工作,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在牛市的初期不相信这是牛市,而在牛市的末期却坚定地认为这是牛市,或者,在熊市的初期不相信这是熊市,而在熊市的末期却坚定地认为这是熊市。某人只要能将大势弄清楚,那么基本上他必定会赚到钱。但一个牛市或熊市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这是没有人能知道的,也不可能有人能给出正确的预测,所有号称能够预测主要趋势长短的理论都是伪理论。
定理三:
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是指长期向下的走势,其间并不会一路向下,而是会夹杂着若干重要的反弹,熊市可以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参与者对股票还能继续创出新高失去了信心;第二阶段,市场上开始不断爆出经济基本面或者企业赢利状况恶化的消息,投资者们因此而不断抛售;第三阶段,各类丑闻陆续被捅出来,人们因为对整个体制失去信心而“绝望性”地抛售,此时的抛售已经不管价钱了,即使是好股票也一样被无情地抛售了事。
熊市第三阶段的特征非常明显,也很容易去判断,我们还记得郎咸平吗?他就是在熊市第三阶段中被老百姓们捧出的一位英雄人物,他迎合了很多人对整个体制绝望的情绪,其言论非常符合熊市第三阶段市场的普遍情绪,即,认为中国A股已经问题丛生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推倒重来。不过牛市一旦开始,郎咸平就会立刻被群众所抛弃,如果他还跑出来唱空,引发A股下跌的话,人们反而会仇恨他。
熊市最后阶段另一个特征也值得我们参考,此时的股价似乎已经对好坏消息一概免疫,即坏消息也不会引发暴跌,好消息也不会引发暴涨的麻木状态,因为大多数人已经离开了这个市场,不再有人天天关心财经新闻了。但股票还是这些股票,凡是那些捡便宜货的人,很快就会有大量的财富等着他们去拿。
定理四:
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是指长期向上的走势,其间不会一路向上,而是会夹杂着若干重要的回调,牛市也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人们开始对未来的情况恢复信心;第二阶段,市场上开始不断爆出经济基本面和企业赢利状况提升的消息,投资者们开始积极买入;第三阶段,那些从来不看电视财经频道的人也开始关心起股票来,不管是老爷爷、老奶奶还是学校里的学生,都开始谈论起股票好坏,此时支撑大家购买的唯一理由是对未来的憧憬之情,至于公司能不能赢利赚钱,已经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了。本书写于2007年末,现在正是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过渡期。
牛市中也会有若干大型回调,但每一次回调都不会跌破上次回调的低点,每次回调幅度介于15%~25%之间,最多不会超过30%。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指数的情况,不能应用于个股之上。每次回调之后,指数都会继续创出新高。对于坚定看多的人而言,每次回调都是买入的良机。
定理五:
中期趋势是最难判断的一种,持续的时间大约在3个星期到数个月之间。由于中期趋势同日常波动区别明显,因此常常被误认为是长期趋势的转变。任何人如果能够正确判断出中期趋势,那就意味着此人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雷亚认为,牛市里的中期下调幅度通常在它之前涨幅的33%~66%之间,我们就拿2007年10月到12月的这次中期回调为例【上证指数】,前期低点是3564点,高点是6092点,涨幅2528点,而此次中期回调的低点是4803点,下跌幅度为1289点,正好是涨幅的50.98%,介于1/3和2/3的正中间。中期下调最大的特色是暴跌的倾向,事实上每次中期趋势都是以暴跌开始的,其跌势通常较先前与随后的涨势剧烈,而且,中期走势开始时的成交量通常相当大,但低点的成交量则较小,可以从成交量来判断其低点的大致位置,地量基本上就是见底的信号。
次级趋势必须要和日常波动相区分,日常波动的延续时间通常不会超过两周,也就是说,牛市中超过两周的下跌至少是中期调整已经开始的标志,因为此时我们尚无法判断长期趋势是否已经改变。中期调整通常是被消息面的坏消息所引发,而非基本面的改变,如果是后者的话,我们就要考虑是否应该开始长期看空了。
我们甚至可以将中期调整看做是蓄势或充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股票被重新分配,多数意志不坚定者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其亏损,而抛出的优质股票则被某些具有慧眼的人收集,等待股票重新换手的过程结束之后,下一轮上涨即将开始。有一句著名的华尔街名言:股市是意志不坚定者的屠宰场。因为这些人太容易由于市场下跌而抛售,此时手中没有股票,又错过了随后的上升期,亏损就是这么诞生的。
关于指数的计算有一点需要指出:股票在每一天都会产生至少四个价格指标,分别是: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以及收盘价。这四个指标中,收盘价是最重要的指标,任何计算都要以收盘价为准进行。其道理并不复杂,因为这个价格是最容易被人们所记住的。开盘价在开盘之后就被人遗忘了,最高最低价都只是一时的,只有收盘价,在此后的时间一直到第二天开盘为止,都会被人们挂在嘴边,成为谈论的焦点,因此对人们的心理作用最大。
道氏理论是最早、最系统化的股市技术分析手段,以上三大假设和五大定理基本上就涵盖了道氏理论的全部精髓,很多人会发现这似乎同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分析不同,印象中技术分析就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去买或怎么去卖,然后就赚钱了,但道氏理论只是从宏观上分析股市,因为买卖的决定都是在你完全了解股市是怎么回事之后的事,任何单独的买卖建议都是不切实际的。
道氏理论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股市的三种趋势,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化的例子来加深理解,假设你是一只居住在海边的寄居蟹,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海螺空壳当房子,过着快乐的生活。由于你的视力不太好,所以只能看清周边几厘米的事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去判断海潮的涨跌趋势呢?事实上,在你眼睛所及的范围之内,海潮在任何时候都是不断波动的,因此这种日常波动对你的判断来说毫无价值。但你忽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在海潮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沙滩上】做了个标记,当你发现这个标记不断地向陆地延伸,那就说明涨潮可能开始了,或者说潮水的牛市可能来了。你又发现潮水的低点每次都在抬高,或者说潮水退去的时候并不会跌破前期的低点,那你可以确信已经涨潮了。通过这些简单指标,即使寄居蟹的视力再差,它也能对潮水的动向了然于心。
以上讲的是股市技术分析,这也是本书唯一谈技术分析的内容,关于技术分析,需要知道的也就仅仅是这些。很多人发明了复杂的技术分析工具,无非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处理,对实际的操作并无多少帮助,甚至还有人说用《周易》、太极图都可以指导我们炒股,这就太八卦了。简单的问题简单处理,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市盈率
市盈率【P/E Ratio】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但它并不用在技术分析中,这是公司估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所谓市盈率是指在考察期【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的时间】内,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利。市盈率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有人认为所谓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谁会去买没有价值的东西?即使对于技术派人士来说,他们买的也是自己眼中的有价值的股票。这个说法没错,但所买入的股票也只有卖出的时候才能真正盈利,只要那时的买家能够认可你的评价体系,乖乖掏出钱来,那就没问题了。
不同的软件、不同的网站完全可能算出不同的股票市盈率,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用来计算的数据不同,有的是拿上年每股收益来计算,有的是拿当年上半年报来计算,还有的是拿某一季度的季报来计算,不同的数据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一般来说这一结果相差不大。也有时候这种结果会相差极大,此时你就要看看公司是不是有一笔很大的投资收益,比如公司在某月把控股子公司出售了,一下得到很大一笔钱;或者它在某月卖出了很大一笔股票,一下赚了几个亿。这就会造成市盈率的大范围波动。有时候,某些公司会因为送红股、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而造成股本总数比上一年年末数增加,这时候其每股税后利润按变动后的股本总数予以相应地摊薄,也就是说根据变动后的股本总数重新计算一遍。
有没有更直观的方式来理解市盈率呢?假设你手头正好有一笔闲钱,这时候一个朋友跑来问你借钱,因为他搞了个公司需要用钱,亲兄弟明算账,他答应你按照一定的利率付给你利息。如果是5%的利息就相当于这个买卖是20倍的市盈率,因为市盈率和收益率正好互为倒数。这是个很简单的算术,如果股价20元,每股盈利1元,市盈率为20倍,其收益率正好是5%。现在事情就简单了,如果他给你10%的利息,那么对应着10倍的市盈率;如果是1%的利息,那就是100倍的市盈率。再初级的人也能一眼看出来,市盈率当然是越低越好,因为对应着更高的收益率。
当然,这里还有一些小差别。首先,利息是大体固定的,如果是银行利息,那么几乎是没有风险的,但公司则不同,其经营状况很可能发生变化,可能变好【市盈率降低】,也可能变差【市盈率上升】,风险很大;其次,中国任何一家银行给你的利率都一样,因为这是央行统一规定的,而几乎每个行业、每家公司的市盈率都不同,你要自行去做选择。最后,银行利率还要考虑到通货膨胀风险,投资股市虽说也要考虑通胀,但计算方法不同。
现在的市场上充斥着成百上千倍市盈率的股票,这说明该公司几乎赚不到多少钱,但很多老百姓买股票是不看市盈率的,他们只是觉得这个股票会涨,所以去买。有一个很精辟的词形容这一事件:“搏傻”。因为他买下这公司的股票,就是为了等它上涨后卖给下一个人,由于这种公司没什么投资价值,最后总会有一个大傻瓜,他以最高的价格买下,再也找不到下一个更傻的人把股票脱手了,于是他成了最终的“倒霉蛋”,被套牢然后割肉亏钱。
2006~2007年,银行的存款有向着股市搬家的趋势,很多学者认为这是非理性的行为,其实老百姓的行为理性得很呢。现在银行的利率每年不到4%,而通货膨胀率已经超过了6%,由于多数人是用活期储蓄,其利率每年才不到1%,如果放银行就相当于每年净损失5个百分点,银行利率对应的市盈率已经是负数了,A股市场的总体市盈率总算还不是负数,至少有很多公司的收益扣除通货膨胀率会超过20%。这就是储蓄搬家的理论基础。
市盈率虽说关系到每股盈利,但这些盈利并不会全部返还给股东,真正用来分红的盈利并不太多,例如巴菲特的哈撒韦公司就从不分红,不过多数人投资股市并不是为了那区区几毛钱分红收益,完全是为了想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市盈率相当于针对股票的合理估值,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股票估值相差甚远。格雷厄姆认为7倍的市盈率说明这个股票被低估了,应该买入,而15倍的市盈率说明这只股票被高估了,应该卖出,看来格雷厄姆那个年代市场还是相当保守的。而我们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可以给以更高的溢价水平。这就牵涉到盈利的增加率的问题了,我们可以分别把盈利以及盈利增加率看做是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学物理知识,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指标,中国这类新兴国家正因为加速度比发达国家高,所以可以接受更高的估值。就好比一个中老年人和一个年轻人,虽说中老年人赚的比年轻人多,但未来的前景比年轻人暗淡,已经是这把年纪了,也不太可能再有大的发展,而年轻人则朝气蓬勃,很可能会有大的升迁,于是给予两人的估值水平必然不同。明眼人可能已经看出问题了,没错,虽说这位老人前途暗淡,但他目前的地位和收入是有目共睹的,那位年轻人虽说前途无限,可能成为未来的CEO,但也可能成为将来的盗窃犯,因此新兴市场的风险也更大,这儿的特色是,如果你预测正确,就能够赚得更多;如果错误,那也能亏更多。
国内的林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估值方式,他认为如果这家公司能够维持未来3年20%的复合增长率,那么20倍的市盈率就是可以接受的。??果能够维持未来3年30%的复合增长率,那么30倍的市盈率就是可以接受的,即市盈率等于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的最低百分数。这家公司如果复合增长率很高,而目前市盈率很低,那就属于大金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