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幸福财女计划
10205500000019

第19章 什么样的男人值得你投资(2)

拿着投资守则按图索骥找老公,结果多半是你想要的不出现,出现的不想要。关于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遇见什么样的人,命运的发言权大于你的发言权,关键是你如何聪明地玩好命运发给你的牌。不管你的他是绩优股、价值股、潜力股、蓝筹股,还是政府债券,你在感到自豪欣慰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收入高不等于拥有财富。他挣多少钱、有多少钱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如何为人处世、打理财富。当前绩优,未雨绸缪,才能真正高枕无忧;身怀价值,不妄自菲薄,才会真正有出头之日;蕴藏潜力,不恃才自傲,才能真正实现潜能。蓝筹虽好,对你未必合适,你也不必削足适履(对于那些“倚蓝卖蓝”,企图趁你崇拜蓝筹之时而利用你的,尤其要警惕);至于政府债券型的他,你要扪心自问:你真的只想要一顶保护伞吗?

你的幸福最终取决于你自己。比如菜鸟经理人,即使交给他最优质的投资,也可能把事情搞砸;而优秀经理人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没有最完美的投资,只有最合适于你的投资;没有最完美的老公,只有和你最般配、与你最来电的老公。

说“般配”

人们总是把“般配”一词跟相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东西联系起来。可是在你和他讨论双方共同的爱好、口味时,有没有加上“对待钱的态度”这一条?假如你们在这方面的价值观差别太大,就可能为日后争吵埋下导火索。他是乱花钱,还是有点抠门?他宁可打肿脸充胖子,还是甘于清贫?他喜欢攀比,还是随遇而安?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还是未雨绸缪?对家人慷慨无度,还是有理有节?总之,他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对待钱。坦诚相见,请不要忘记向对方公开自己对钱的态度,更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逃避这方面的交流。

像选择基金经理一样选择老公

选择老公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火眼金睛,识破耍花招的人,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他。

我因为工作的缘故(帮助客户遴选投资产品,设计投资方案),整天和各种各样的基金经理打交道。时间久了,觉得选择老公和选择基金经理很有相通之处--注重能力和信任感。

选择能干的基金经理,希望自己的投入有丰厚的回报,未来获得保障。选择有才华的老公,希望他有能力为自己带来幸福。

选择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希望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有一个安心的去处。选择可靠的老公,希望自己付出的真心能够得到回应,从此携手人生。

选择老公还??选择基金经理一样面临一个难题:如何根据现有的“信号”对未来作出判断?有没有“照妖镜”可以穿透伪装,让坏人遁形?南郭先生运气好的时候,可是堂堂皇家乐队的吹竽手;麦道夫在无所遁形之前,可是美国金融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专家。

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中的心得,让众财女们投资、识人一举两得。

对基金经理的评估在专业上被称为“尽职调查”,本书附录二是我对某对冲基金投资的评估,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专业金融法医”的做法。再好的网也有网眼,给小鱼以漏网之机;同样,不管多么彻底的尽职调查,也总有可能错过一些细节。但是,把一些基本规则贯彻好,你的尽职调查就可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一定的成效。

第一条,业绩是很表面的东西,驱动业绩的因素才是关键。如果基金经理的业绩大部分来自于运气(正好碰上水涨船高的牛市或者有意识地跟风),那么再漂亮的数字也不能说明他真正有能力。

基金经理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他的业绩--回报率多高、在同行中排列第几,这些数据比较直观,很多“基民”就是奔着这些“硬道理”去的。业绩好坏,是判断基金经理能力的第一步,确实不可忽视,但是,我们要注意千万不要被短期业绩迷惑。因为证券投资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而一个经济周期平均在3~5年左右,所以一般来讲,应该用过去3~5年的平均业绩来筛选。另外,从统计学角度来讲,一两年的时间都太短,任何数据系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靠性都不足。

老公候选人中,外在条件(外貌、风度、收入、财产等)往往是筛选的第一道关。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假如他邋遢猥琐,纵使胸怀雄才大略,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接受,因此基本上可以把这一类以“不修边幅”为缺乏自律找借口的人划出去。至于他的身家,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等,你可以列为参考条件,但是请不要把它当成“硬指标”,唯其是求。

看到基金经理的漂亮业绩,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追问一下: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业绩的?基金经理取得的回报一般都是由α和β两部分组成。β回报是消极的,和大市同步。α回报则是超额的,即超出于大市回报水平之上的那部分。这一部分回报是真正体现基金经理主动管理成果的,也能体现他真正的投资能力。取得超额回报的途径不外乎有意识地加权某些行业或某种类型的股票,或者准确判断大市高峰低谷。有很多专业软件可以分析基金经理的实际操作,帮助判断基金经理自己给出的解释是否符合事实。

在互联网泡沫期间,许多号称以价值投资哲学指挥投资操作的基金经理都忍不住加入了追逐所谓“新经济企业”的游戏,他们的业绩看起来熠熠生辉,其实是太阳下的肥皂泡。等到泡沫破灭,“裸泳”的他们将会统统暴露。基金经理的这种为了让业绩“好看”而违背与投资人“最初约定”的行为,无异于对配偶的“不忠”。多少投资者只注意到这部分基金经理的漂亮业绩,并且把钱放心地交给了号称自己为价值投资者的他们,“梦醒时分”才觉悟到自己上当了。

对冲基金的真本事

持传统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们一般不能卖空股票,也不能使用财务杠杆。而对冲基金则可以天马行空,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在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之前,许多对冲基金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市场上暂时性的可乘之机(哪怕非常细微),运用财务杠杆放大收益。但是随着市场流动性的骤然收紧(人人都开始囤积现金,没有人愿意把钱借贷出去),那些本来挺合理的可乘之机突然变成了陷阱。多少明星基金经理惨被拉下马!同时也显露出过去他们的“投资本领”的很大一部分是指他们可以借到最便宜的钱。以至于有人讽刺说,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批人像对冲基金经理们这样以这么有限的个人天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了这么大的财。

除了了解驱动基金经理取得回报的因素之外,回报的波动率--取得这样回报的代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时候,基金经理的平均业绩看起来非常高,但是却忽上忽下的,这样的业绩就要大打折扣。道理很简单:一只起始股价为100元的股票,跌了50%,如要再回到原价,它需要涨100%。因为起落太大,与波动率小的投资相比,你失去了“利滚利”的机会,最终的结果会非常令人失望。回报波动率大,也说明基金经理今天取得的亮丽业绩包含的偶然性比较大,未来的表现很难维持在历史平均值上。因此,风险调整回报率才是真正可比的业绩。

对于老公候选人的那些吸引人的外在条件,应该退后一步,仔细掂量: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他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些因素是偶然出现在他生活里的,还是他自己努力奋斗的成果?他的生活经历和他的价值观是冲突的还是一致的?他有否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上做的是另一套?听其言,观其行,然后再下结论。这个“贴士”虽然没什么新意,却是永恒的真理。

“他是真聪明还是真运气”

在选择未来配偶之前,很多女孩子常常设定一些条件,比如“我想要找个海归”或者“我想要找个房地产大亨”之类的。毋庸置疑,媒体上经常有关于此类精英的报道,他们或是拥有高薪职位,或是已经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确实很能吸引人。但是,这种想法有着致命的缺陷:一是“生存者偏见”,二是把运气当成本事。“生存者偏见”指的是人们在判断某个群体的状态时,只看到该群体中目前仍然生存着的那部分成员,而看不到该群体中已经被淘汰的那些成员,因此,判断结果往往比真实状态要偏好一些。把运气当成本事比较好理解,明明是风顺船疾,水涨船高,却以为都是船老大的功劳。牛市来了,阿狗阿猫炒股都赚钱,便以为阿狗阿猫都是投资高手。

当你评估某类人成功致富的可能性时,你得考虑到进入这个行当的人的平均成功率,而不是只参考几个少数达到顶峰的人的经历。这是“生存者偏见”给我们的警示。王宝强成功了,可是有多少“北漂族”还在苦苦挣扎?不能因为有个王宝强,就觉得当“北漂族”一定可以成名成功。把这个道理用在“海归”身上,可以破除一下“海归”崇拜。大部分人对于“海归”的认识来自于媒体的报道,而被媒体注意到的大部分“海归”又都是已经有所成就、值得报道的。这就在大部分人的脑海里留下了“海归等于成功”的意识。有意思的是,最近两年来,媒体关于“海归”变“海待”的报道多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目迷信“海归”。关于“海归”的“生存者偏见”正在得到纠正,这是件好事。而且,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对其他“族类”也开展“纠偏”行动,去除先入之见,不迷信任何人,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眼睛真正雪亮,让南郭先生们没有混迹之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