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史
10318500000034

第34章 中德文化交流(3)

萧友梅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教育系。1911年,萧友梅参加了保和殿留学生殿试,获文科举人文凭。1912年底,他便转赴德国留学,入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同时就读于莱比锡国立音乐学院,攻修音乐理论和作曲。四年后,萧友梅以论文《中国古代乐器考》获博士学位。其时正值欧战,萧友梅不能返国,于是注册于柏林大学和一所私立音乐学院研读音乐史、音乐美学、教育学以及作曲、配器、指挥等专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20年,萧友梅回到祖国,不久即应蔡元培之聘出任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教务主任、讲师,并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北京女子大学创办音乐科,自任主任。1927年,他又在蔡元培支持下到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音乐院,先任教授、教务主任,后任院长、校长直至1940年逝世。

萧友梅一生勤奋创作,所作器乐曲编号达40集,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大多已散失。今存的只有《弦乐四重奏》、《哀悼进行曲》、《新霓裳羽衣舞曲》等几集。除器乐曲外,他还创作有《问》、《卿云歌》、《华夏歌》、《“五四”纪念爱国歌》、《国土》、《国耻》、《国难》等百余首歌曲。其中《问》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一首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则是最早一首歌颂“五四”爱国运动的创作歌曲。

留学日本和德国的经历,开阔了萧友梅的视野,作为音乐教育家,他常说音乐没有国籍,音乐可以联络人类各民族的感情;他主张音乐人要兼学中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促进中国新音乐的发展与进步。萧友梅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新音乐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为提倡新音乐,为造就中国新音乐的第一代人才,呕心沥血,孜孜探求,贡献了自己毕业的精力。

王光祈与宗白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中国的学子中问,又兴起了一股留德热。这其中的佼佼者是现代音乐学家王光祈和美学家宗白华。

王光祈是四川温江人,早年在北京中国大学攻读法律。1918年曾与李大钊、邓中夏、曾琦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王光祈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研究经济,同时兼任《申报》、《时事新报》驻德特约通讯员。1927年,他转入柏林大学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文《中国古代之歌剧》获音乐博士学位。在德国求学期间,王光祈常常埋首于图书馆中,写作井翻译了大量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并完成了17种音乐理论著作。其论著主要有《中国音乐史》。《东方民族之音乐》、《翻译琴谱之研究》、《西洋音乐史纲要》、《西洋音乐与戏剧》、《西洋音乐与诗歌》等。此外,王光祈还曾用德文、英文撰写有许多文章,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的音乐。在阐述历代乐律理论,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和介绍西洋音乐知识等方面,他都有一定的创见和贡献。1936年初,因辛劳过度,王光祈患脑溢血逝世于柏林图书馆中,时年仅45岁。

宗白华是江苏常熟人。幼年在南京模范小学读书,16岁时因害病休学,到青岛疗养,后来便由亲戚介绍人德国人创办的青岛大学中学部修德文。“五四”运动期间在上海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应《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之邀,主编《学灯》达一年半之久。1920年5月,宗白华经由巴黎转德国留学,就读于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同年7月,在寄给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的一封信中,宗白华通过一张表格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愿:

终身欲研究之学术——哲学、心理学、生物学;

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教育;

事业着手之时日及地点——民国十三年(1924年)上海、南京或北京;

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教育。

后来的事实证明,宗白华是完全按照自己青年时代立下的志愿去实践的,而且做出了巨大成就。

1921年春天,宗白华转学柏林大学,攻读美学和历史哲学,受业于德国美学家波尔施曼·德索伊茨(BolschmannDessoiz)和奥地利哲学家里尔(Alois Riehl)。其间,还曾选听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课程。同年9月,少年中国学会会刊《少年中国》第三卷第2期,发表由宗白华、魏嗣銮等11人发起成立的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简章,内中阐述了他们的主张,即建筑各国各民族互相了解与同情的第三种文化,使东西文化“结婚”。

对德意志民族,对德意志精神,宗自华的判断是在与中国的比较中作出的。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对德意志民族给予了客观评价,他说:“他们那种冷静的意志,积极的工作,创造的魄力,确使我们惊叹羡慕;也因为我们中国民族正缺乏这种优性,正需要这种东西。”

留德5年,打下了宗白华一生事业的基础。1925年春天,宗白华在游历欧洲之后回国,经小说家曾朴介绍,被聘到南京东南大学哲学系任教。从这时起,他开始写作《美学》提纲。1928年,东南大学更名中央大学,宗白华被聘为哲学系教授,后任该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宗白华即应聘北京大学哲学系,任美学史教授,直至1986年逝世。

给了宗白华以巨大影响的是德国文化巨人歌德。早在青年时代,宗白华就决心去研究歌德的字宙观和人生观,因此,到德国后,他选择的第一留学地点便是可德的出生地法克福。他说过:人生是什么?人生的真相如何?,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最重大的最中心的问题,在歌德的人生中都能获得启示……歌德的世界,超越乎寻常闳大。他的生活是最美丽最巍峨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宗白华的美学也引起了德国汉学界的关注,在1996年夏于黄山召开的“国际宗白华学术研讨会”上,就有德国学者宣读了自己的论文。

季羡林与乔冠华1935年3月15日,清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签订了一项相互交换研究生的合同。赴德研究生中就有季羡林和乔冠华。

季羡林1911年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在济南读小学、中学。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到德后,他就读于哥廷根大学,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古代印度俗语。经过几年苦读,季羡林终于1941年以论文《(大事)渴颂中的限定动词的变位》获哲学博士学位。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归国不得,季羡林只好留在哥廷根继续深造,师从西克(E.Sieg)教授学习中国新疆古代的焉耆一龟兹语(即吐火罗文),研究印度古代文献《吠陀》。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季羡林孜孜苦读,所发表的论文引起了世界梵文学界的瞩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46年5月,季羡林才得辗转回到北京,不久即受聘于北京大学,任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至今。季羡林治学严谨,学贯中西,是受人尊敬的学者和教育家,是印度史、佛教史权威。其主要学术成果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季羡林论印度文化》等。

在自传《留德十年》中,季羡林真实、生动地记述了自己留学德国的经历和见闻。在该书的最后一节中,作者写到了他1980年重返哥廷根时的心情,他写道:“我曾在这里度过整整十年,是风华正茂的十年。我的足迹印遍了全城的每一寸土地。我曾在这里快乐过,苦难过,追求过,幻灭过,动摇过,坚待过。这一座小城实际上决定了我一生要走的道路……”

与季羡林同赴德国留学的乔冠华是江苏盐城人。1929年考取北京清华大学,先读于国文系,第二年便转读哲学系。到德国后,乔冠华先在柏林补习德语,然后便转到图宾根大学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了柏林,在那里搞抗战宣传。1938年初,乔冠华经由巴黎回国。

不久,乔冠华应邀赴香港,参与筹办《时事晚报》。该报于1939年春季正式出版,乔冠华撰写的第一篇国际评论《马德里的陷落》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时事晚报》停刊后,乔冠华又应邀参与编辑《世界知识》杂志,从1939年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乔冠华又为《世界知识》撰写了大量评论,因而成为香港尽人皆知的时事评论家和国际问题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乔冠华成了外交家,由外交部部长助理一直当到外交部长。

王淦昌与冯至王淦昌是江苏常熟人,年青时即立志用科学救国。1925年考人清华,毕业后即赴德国留学,先后就渎于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在哥廷根,他曾受业于著名物理学家弗兰克(James Franck)和玻恩(Max Born);在柏林,他又在与居里夫人齐名的奥地利女核物理学家梅特娜(Lise Meitner)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并于1934年获博士学位。

回国后,王淦昌先后执教于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60年代初,他受命进入核武器研究院工作,在那里工作了17年。在戈壁滩上的试验基地,王淦昌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原子弹、氢弹研制以及地下核试验等重大任务,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科学家,王淦昌学术思想活跃,学术作风民主,工作踏实严谨,为青年一代科学家作出了榜样。

冯至是诗人,1921年考人北京大学学习德文,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0年,他赴德国留学,人海德堡大学就读,除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外,还学习哲学和艺术史。5年后,他以论德国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的论文获博士学位。

归国后,冯至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和西南联大。1946年调任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1964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作为日耳曼语言文学家,冯至翻译出版有德国诗人海涅(Heinrich Heine)的《哈尔茨山旅行记》、《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其他诗作;出版过专著《论歌德》;主编过《德国文学简史》。为表彰他在研究和传播日耳曼语言文学方面做出的巨大成就与贡献,德国的有关机构曾先后授予他歌德奖章和格林兄弟奖章;1987年,他还荣获了德国国际交流中心颁发的艺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