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10335300000023

第23章 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2)

国王很奇怪地问道:“难道我的头有什么特别的,一定要有它,才能完成祭祀吗?你知道,没有头我就活不成了。我有很多宝物,这样吧!你要什么宝物,我就给你什么,要多少给多少,行不行?”

婆罗门摇摇头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只要大王的头。大王!刚才您已答应过,要满足我的愿望了,您应该讲信用,遵守诺言。”

国王想了想,说:“好吧!请你等一下,给我几天时间吧。”

于是,国王连忙下令,召集能工巧匠,拿出仓库中的珍珠、珊瑚等七宝,做了好几百颗与自己的脑袋一模一样的人头,又叫来婆罗门,说:“这些人头与我的人头一模一样,你把它们带走吧!”

婆罗门仍摇着头说:“大王,我来找您,并不是缺少钱财;您送这么贵重的礼品,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我只要求您遵守诺言,把您的头交给我,别的我都不要。”

国王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的请求,更不曾料到婆罗门的真正目的,便决定要满足对方的要求。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到殿外,把头发缠在树上,说:“好!我将头施给你。”

婆罗门见时机已到,“嗖”地一声,抽出腰刀,快步走向大树。

这一切事情都被树神看在眼里,它心中恨透了这个无耻的婆罗门。就在婆罗门举刀正要靠近国王时,树神冷不防地用树枝猛力抽打婆罗门的脸颊,抽得他踉踉跄跄,连连倒退,晕头转向地连刀也掉落在地上。无论他怎么尝试,就是无法接近大树一步。

后来,婆罗门心知不妙,连刀也顾不得拿,仓皇地逃走了。

国王因为得到了树神的保护,最终安然无恙地回到宫中。全国百姓听到这件事,无不以手加额,庆幸不已。

醍醐灌顶

善良是光明的,邪恶是黑暗的。生活在阳光下的人自然会快乐。做人要善良,要有仁慈之心,要多做善事,多帮助人,这样自有功德,心灵也会快乐。心中不要起邪念,更不要去伤害别人,否则会积恶业,也会受到恶报。

禅机故事

深不可测

有一位研究经律论的三藏法师,问大珠慧海禅师道:“请问吾人本性真如到底变异与否?”

大珠禅师:“会变异!”

三藏法师:“您错了。”

大珠禅师:“你有没有真如?”

三藏法师:“当然有。”

大珠禅师:“如果你说真如不变动,那么你一定是个平凡的僧人。你难道没有听过真的修道者,可以转三毒贪瞋痴为三学戒定慧,转六识成六种神通吗?转烦恼成菩提,转无明为佛智吗?如果你说真如无变异,你就是外道!”

三藏法师语塞,认输说道:“这么说来,真如就有变动了。”

大珠禅师:“如果说真如有变动也是外道。”

三藏法师:“您刚才说真如有变动,怎么现在又说不变?”

大珠禅师:“如果您清清楚楚地见到自性,就会知道真如和万物的关系,您说变也是,不变也是。如果你没有见性的话,说变也不是,说不变也不是,如今一听人说真如会变动就做变的解释,又听说不变就做不变的解释。你怎能称为杰出的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听后非常惭愧地说:“禅,真是深不可测!”

佛学百科

光孝寺

光孝寺位于广州红书北路,始建于东晋年间,殿内供六祖慧能真身像,故奉为祖庭。光孝寺几次更名,东晋隆安五年称五园寺,唐代称干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干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明宪宗成化十八年赐“光孝寺”。此后,历代相传,成为一方名胜。“光孝菩提”是宋代“羊城八景”之一。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文物史迹众多。大雄宝殿、洗钵泉、痉发塔、石经幢、千佛铁塔、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河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逢佛杀佛,遇魔杀魔

很久以前,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文喜禅师,从小出家,三十几岁开始参禅,总不能开悟,于是他从南方三步一拜,拜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智慧第一,释迦牟尼佛和许多佛菩萨,多生累劫都是他的弟子。所以大家求智慧,想开悟,都是三步一拜去朝五台山的文殊道场。也有人拜了三年两年才拜到,为的是要见到文殊菩萨。

后来,终于有一天,文喜和尚拜到了五台山金刚窟,看见一个老头子牵一头牛,胡子白白的,头发也是白的。老头子请文喜到他的茅棚喝茶,并问文喜道:“和尚你了不起啊!三步一拜是从那里来的?”

文喜说:“南方来的,想求见文殊菩萨。”

老头子说:“南方佛教怎么样?”

他回答说:“南方佛教马马虎虎,所以到这里来,想求见圣人……你们北方五台山的佛法怎么样?”

老头子说:“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啊!”

文喜问道:“五台山一共有多少出家人啊?”

这老头子说:“前三三与后三三。”

两个人谈到这里,老头子就问文喜佛法,文喜却答不出来。老头子皱了一下眉头,叫声:“徒弟,送客。”茅棚后面出来一个童子就说:“法师你请吧!”就把文喜送出茅棚外了。文喜正回头要道谢,就看到文殊菩萨骑一只狮子站在空中。

可叹文喜,千里迢迢,三步一拜要见文殊,这时才发现原来与文殊菩萨当面对谈而不自知,真是后悔莫及,痛哭流涕。以后,文喜发愤努力,终于大彻大悟。

文喜悟了以后,到丛林下做苦工,禅林中就叫作饭头。饭头的工作很辛苦,一个庙中千人吃饭,那个大丛林的饭桶,要煮一千多人吃的饭菜,所用的锅铲之重,如果没有练过武功的人,拿都拿不动。米要整袋倒进锅去,要搅的时候,要有武功才能转得动那个锅铲。文喜禅师因为自己悟了道,愿意发心为大家做苦差事,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这就是菩萨道。

有一天文喜在做饭的时候,文殊菩萨宛然在饭锅上现身,还是骑他那只狮子,在饭锅上跑圈。文喜看到文殊菩萨,就是当年在五台山金刚窟看到的那个老头子,他拿起锅铲一边就打过去,一边嘴里说:“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你跑来这里干什么?你是你,我是我。”

文殊菩萨的那个化身飞到空中一笑,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意思是说,苦瓜连根都是苦的,甜瓜当然连那个蒂都是甜的;修行三大劫数,连释迦牟尼佛都是做过他的学生的,倒霉了,反被老和尚讨厌。这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也就是禅宗祖师们后来说的:佛来斩佛,魔来斩魔的道理。

醍醐灌顶

所谓逢佛杀佛,遇魔杀魔,意思是说,世间好的思想观念出现时也要净化,坏的思想观念出现时也要净化,内心没有相对立的观念时,也就不会缘起分别心。内心不起好坏的妄念并非不能辨别好坏,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不用动妄念,没有分别心,自然能置身事外,把事情看得清楚。

禅机故事

大颠与韩愈

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有一天,殿中夜放光明,早朝时群臣都向皇帝祝贺,只有韩愈不贺,并陈“谏迎佛骨表”,斥佛为夷狄,触怒了对佛教虔诚信仰的皇帝,于是被贬到潮州当刺史。

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道行超迈,深为大众所推崇。韩愈耳闻此地有一高僧,有一天,抱着问难的心情去拜访大颠禅师,此时,正当禅师入定禅坐,不好上前问话,因此,苦等了很久,侍者看出韩愈的不耐烦,于是上前用引磬在禅师的耳边敲了三下,轻声对禅师道:“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侍者的意思是说你禅师的禅定已打动了韩愈傲慢的心,现在你应该用智能来拔除他的执著了,韩愈在旁边听了侍者的话后,立刻行礼告退,他说:“幸于侍者口边得个消息!”

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时隔不久,韩愈仍觉得心中疑团不解,再度拜访大颠禅师问道:“请问和尚春秋多少?”

禅师手拈着念珠回答说:“会么?”

韩愈不解其意说:“不会!”

禅师曰:“昼夜一百八。”

韩愈仍然不明白其中含意,第二天再来请教,当他走到门口时,看到一位小沙弥,就向前问道:“和尚春秋有多少?”小沙弥闭口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坠云里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其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

佛学百科

七情六欲

《佛学大词典》的七情,是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据《大智度论》卷二记载,系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今所用“七情六欲”一语,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欲”,泛指人之情绪、欲望等。

不论走出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有这样一则禅门公案。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

两人来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木把坏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

师兄劝他把树移完了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

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是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弄坏了,就让我用菜刀给你修一下吧。”

小和尚听了说:“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让我去找铁匠把你的斧头修一下吧。”

小和尚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到铁匠,铁匠苦笑着对他说:“我的木炭刚用完,你看……”

小和尚又放下斧头,又去山中找烧炭的人,烧炭的人对他说:“我已经好多天没有烧炭了,因为找不到牛车去把木料运到这里来。”

小和尚又去找一位专运木料的车把式,车把式说:“你看我的牛生病了……”

几天之后,当僧人们经过四处打听找到这位小和尚时,他正提着几包草药匆匆从一个集镇向车把式的村子中赶。

大家问他买药干什么,他说为牛治病,又问他为牛治病干什么,他说要用牛车运木料……挖树的事,他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

在人生的过程中,那个“最初的目标”便是我们的宝贵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根据,丢弃了它,就只能像一个空壳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游荡。

醍醐灌顶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经历这样的事:认认真真忙碌,辛辛苦苦奔波,到最后听到有人问“你在干什么”时,却惘然不知如何作答,因为在目标的不断转换中,那个最初的目标早已渐渐模糊以至消失了。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曲折,也不论走出有多远,都不应忘记来时的路,因为我们必须要有个“家“,而且必须要回家。

禅机故事

今天没人来

有两个寺院,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

山上的方丈的修行很好,能知明日之事。

每天小和尚都问方丈,今天谁会来,山下的方丈会不会来?

如果有贵人来,就把寺院好好的打扫一下。

常年如是,小和尚觉得很好玩。

某一天早上,小和尚又问方丈:“今天会不会有人来啊?”

方丈想了想,说:“今天没有人来,关上寺门好好修行吧”

上午无事。

下午小和尚突然跑了进来,大喊:“师傅,师傅,有人来了,是个印度僧人”

一阵寒暄之后,方丈跪拜。

这个印度僧人便是达摩祖师。

佛学百科

芝峰法师

芝峰法师(公元1901—1949年),释芝峰,字象贤,浙江温州人。曾任教于闵南佛学院,主编《现代佛教》、《海潮音》等杂志。善于说法,对佛教理论能深入浅出,提纲挈领,培养了一批佛教学者。精通日文,上海《普慧藏》所收的南传佛教经典,有些就是他从日文翻译而来的。著作散见于《海潮音》、《现代佛教》等杂志,还翻译了日文《唯识三十论讲话》、《禅学讲话》等,深受读者欢迎。

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三层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但却愚蠢透顶。

一天,他去一个朋友家做客,看见朋友家是三层的楼房,既宽敞高大,又庄严华丽而且敞亮通风,心里十分羡慕,心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我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房呢?”

于是他回家后,立刻叫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造一座像我朋友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房就是我建造的。”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照着那座房子的样子,也为我建造一座一模一样的楼房吧!”

于是木匠就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

富人看到他这些安排,心里怀疑,很不明白,就问他:“你这在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富人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楼房。”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的就能造第二层的!哪能不造第二层就能造第三层的道理!”

这富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给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

木匠看到这么愚笨的富人,气得说不出话来。

醍醐灌顶

我们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应从基础做起。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想要成功,都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禅机故事

口渴了却不喝水

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有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

后来东找西寻,终于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着,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着,并不下去喝水。

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

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

大家听了,都笑他。

佛学百科

什么是“三宝”

三宝,是佛、法、僧的总称。

“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指证悟宇宙真理(自觉),而又能本着无尽的慈心悲愿,以真理来教化众生(觉他)的圆满觉者。

“法”,梵语“达磨”,有很多的意义,在这里是指佛陀所宣说的真理教法,一般泛指三藏十二部经。众生依法修行,就能证得真理,得到究竟的解脱。

“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在这里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团。其特质有二,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指大家所断除的烦恼、所证得的真理,都是相同不二的;事和,指身、口、意三业在事相上,共同遵守六项要点,不相违背,是建立僧团的基础。

岁月蹉跎,百年如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

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是真有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怖惧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滔滔汴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醍醐灌顶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是一切平等。所以,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禅机故事

还放什么

有一位梵志双手捧着合欢果、梧桐花来供佛。

世尊对他说:“放下吧。”

梵志就将左手中的合欢果放下。

世尊又说:“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