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曾国藩修身经
10374800000017

第17章 重学——修身之母(4)

【简析】由于讲究专精,必然会有得也有疑,有疑正说明专了精了,钻出了问题。不专不精,是出不了疑的。

作书者宜临帖,作文作诗,皆宜专学一家,乃易长进。

【译文】练习书法的人适宜临帖摹帖,做文章吟诗,都适宜专门学习一家,才容易长进。

【简析】专而精是治学的通理,读经读子如此,作书、作诗文亦如此。凡能专而精者,皆易长进。

凡言兼众长者,必其一无所长者也。

【译文】凡是说兼备多种长处的,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简析】博采众长,兼收并畜是一种治学原则,但不是唯一的治学原则。如果不去专注,而自吹能兼众长,恐怕充其量是张狗皮膏药。曾国藩向来主专不主博,但一专二专三专,本本皆专,不也就博了吗?

善学有方

读书不求强记,此亦养身之道。凡求强记者,尚有好名之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若全无名心,记亦可,不记亦可,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或反能记一二处,亦未可知。

【译文】读书不求强记,这也是养身的方法。凡是想要强记的,是还有好名的想法横在心中,这样就更记不住。如完全没有爱好虚名的想法,记住也可,不记住也可,这种想法宽松无牵挂,反倒觉得安心舒平,有时反倒能记住一二处,也未免不会。

【简析】曾国藩的读书方法虽称不上“快乐学习法”,但不求强记的主张则是很高明的。不说强记容易速忘,单说这一强字便是一种自我虐待。在青少年时代,多记一些诗文名篇,无疑是有益的,但要根据自身情况,有人习惯于机械记忆,有人擅长于意识记忆,顺其自然,反能记住,何乐而不为之?

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译文】读书有难理解的地方,不必马上求得透彻的理解。有一些字不能记住,也不必苦求强记,只要从容理解领会。今天看几篇,明天看几篇,久了自然有好处。

【简析】陶渊明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的锦语。曾国藩极其敬重陶公,也主张不必遽求甚解,只须从容涵泳。这样一不强解,二不强记,心理压力小了,才专得下去,精得出来。

思与学不可偏废。

【译文】思与学,两方面不能够偏废。

【简析】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曾国藩简言之:“思与学不可偏废。”这是他自身的总结与感悟,不是简单地重复前贤的话。他既善于学习,又善于思考,还善于将学与思结合起来,终于造出一番乾坤来。

为文全在气盛,欲气盛全在段落清。每段分束之际,似断不断,似咽不咽、似吞不吞、似吐不吐,古人无限妙境难于领取。每段张起之际,似承非承、似提非提、似突非突,似纾非纾,古人无限妙用亦难领取。

【译文】写文章全在气盛,要气盛全在段落清晰。每段结束的时候,像断不断,像咽不咽,像吞不吞,像吐不吐,古代文人那无限的妙境我们是很难领会的。每段开始的时候,像承不承,像提不提,像快不快,像缓不缓,古代文人那无限的妙用我们也是很难领会的。

【简析】读古文要注重领会和欣赏名家布局谋篇之巧,写古文要注重借鉴和创新布局谋篇之妙。

大抵看书与读书,须画然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

【译文】大致说来,看书与读书,必须截然分开为两桩事。看书就应该多应该快,不快就不能看完毕,就是无恒。读书却应该精应该熟,不能读完毕,也是无恒。

【简析】将看书与读书区别开来对待,也是曾国藩治学一诀。当详则详,当略则略,须专则专,须博则博,心中有了一本账。有限之精力便可以应付无限之典籍于自如。

作字之道: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四者缺一不可,体者,一字之结构也;势者,数字数行之机势也。

【译文】写字的法则是:墨点如珠子的圆满,笔画如碧玉的光润,结体如雄鹰的矫健,气势如飞龙的腾跃。四个方面缺一都不行。体,指一个字的结构;势,指几个字几行字之间形成的气势。

【简析】写字不仅要学会点、画,还要注重体、势。曾国藩在写字方面投入了很多时间,对字也要求甚高,虽然他始终不满意自己的字,但今天看来,确是字如其人,他的字刚毅而有风骨,从容而具胸怀。

读古文、古诗,惟当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久之自能分别蹊径。

【译文】阅读古文古诗,唯有先认识它的面貌,后看出它的精神,久而久之自然能分辨出门路。

【简析】读古文古诗也有方法:先识其貌,后观其神。貌之不识,神无以观;见貌不见神,犹开门而未入门。

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译文】读史的方法,最妙的是设身处地地思考。每看到一处时,就好比自己是当时的人在其中应酬宴请。不必要记得书中每一个人,只记住一个人,就好像在接待这个人一样。不必要记得书中每一件事,只记住一件事,就好像在亲身经历那件事一样。经,主要是追究其中的义理;史,主要是考证当时的事情。离开这两方面也就没什么可学的了。

【简析】读史也有方法:设身处地。史书所载之人之事都已遥远,若能如接其人、如亲其事,就能找到感觉,记忆深刻。曾国藩将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传之于诸弟、诸子侄,一家人共享,造福了好几代人,两百年后的今天,仍造福于世人,其功何其之大。

【修身故事】

借钱买书

曾国藩在湖南考中举人之后,就进京会考,虽然没考好,还是在京城住下来参加第二次会试,可惜又落榜了。身上的钱早已花光,不得不打道回府。他走运河先到江苏,来到睢宁县,找到祖父和父亲的世交、知县易作梅,斗胆开口借了一百两银钱,心想这下子可以云游江浙,坐赏苏杭了。

曾国藩本来生活都很节俭,一个钱总是要当两个钱花,可买起书来,却很舍得。在南京,他一头栽到书店里,逛了一家又一家,结果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一部精刻本的《二十三史》,他喜出望外,一问价,店主报出个数字让他大吃一惊,正是一百两银钱!曾国藩可为难了,身上仅有的一百两银钱,难道就和盘送给这家店主吗?不再游山玩水倒是可以,离家还有一千多里路程可怎么办呢?一阵内心碰撞之后,他决意要买下这部《二十三史》,回家通读精研,一定可成饱学之士,至于没钱回家,把身上的一件皮衣和一时用不着的行李统统当掉,换来一点钱在路上饿不死就很满足。于是,他心安理得地背着一大摞史书,溯江而上,直奔老家。

快到家了,曾国藩已经十分狼狈,又脏又累不说,最担心的是将要面临父母的责备。他如何向父母交代呢?三年驻京,两次落榜,家底掏空,人脸丢尽,比叫花子进门还要难堪,又千里之外借银百两,哪儿也成不了道理呀!然而,幸运得是,听了曾国藩的如实汇报,老爹爽朗地说:“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于替你还清所有的欠款。但希望你能用心研读,不忘买书的初衷,这借的钱,也就不算白费了。”一块石头落了地,老爹如此体谅他,这个做儿子的太高兴了,他曾国藩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心研读呢!

遥想用时

曾国藩认为,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进德修业。在京城十年,无论是在翰林院还是吏部礼部兵部,他的读书时间都还比较充裕,这是曾国藩一生读书的黄金十年。

当时,正是中国内乱外患交迫之时,他心中思想着,如果是我来治乱排患,该怎么办?他潜心精读《通典》、《资治通鉴》、《船山遗书》,联系清代的政情利弊、官场风习、民生疾苦,越读越觉得历史与现实有着惊人的相似,读史读得他如同身历其境,祸福与共。尤其是《船山遗书》,反复读诵,烂熟于心,大感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尽在其中,调兵遣将的方略应有皆有,字字甘露,句句香乳,吸入身心,醍醐灌顶。他担任工部侍郎时,恰逢黄河决堤,他便找来舆地之学,力求经世致用。任兵部侍郎时,大量搜寻各种兵书,针对外夷入侵、内匪作乱特点,思考着该如何治乱排患,一旦当权,便能应用自如。

曾国藩一介书生,竟能成为叱诧风云的湘军统帅,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他自己也颇为惊异。原来,他的京城十年读书生活无疑为此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上戎马倥偬之余,他又挤出时间读书,联系战争实际思考,虽没有带兵的具体经验,却是一位战略大家,熟知攻防韬略,精通用人之道,仁民怜物,爱兵惜将,将大道寓于训练,以真诚感化人心.,都做得淋漓尽致,卓有功效,成了中国历史上经世致用的一尊楷模。

直到晚年身体每况愈下,曾国藩还是读书不已,他说:“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他还要在读书中寻找和享受悟道与做人的乐趣。1872年3月5日,出门会客前还在阅读《二程全书》,途中车上口诵《四书》,直到口噤不能出声为止。3月11日,他又阅读《理学宗传》,晚上,继续阅读《理学宗传》子张一卷,二更四点才睡。第二天,也就是1872年3月12日,这位伟人就与世长辞了。

【独处心语】

历史愈向前延伸,沉淀而成的文化愈厚,存留下来的典籍愈多;世界愈向前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愈快,面临的问题愈复杂,因而人们更需要学习。学习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才能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才有智慧和胆识去创造更新更美的未来。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乐于学习而又善于学习的民族,六千年前的伏羲氏就创造出了八卦,后来的黄帝又著下了《四经》(即《黄帝四经》),到了孔孟老庄时代,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已经形成,步入唐宋,人文科学艺术与自然科学技术都登上了世界顶峰,直到清代晚期,虽然西方列强凭借工业革

命的优势欺侮我们,但曾国藩等以夷制夷,也自制坚船利炮,大搞洋务运动,发展民族经济。今天,我们站起来了,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大踏步跻入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足以自豪的。

然而,我们也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数以亿计的大学生高中生对于国学几乎所知无几,许多担当建设国家重任的各部门各地方的公务员和专业人员,还缺乏自觉学习尤其是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一些形式主义的学习活动还没退出舞台,高尚道德的追求者、高尚文化与艺术的欣赏者还少之又少。这就使人担忧,我们国民的素质提升远远没有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我们的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对于西方文化中的糟粕还很缺乏鉴别与抵御能力。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有个定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要融合两种文化,一种社会主义文化,一种中国特色文化。

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比喻,泊来的马克思主义是父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母本,嫁接之后才产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产物,这中国革命实际中就有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人民历来崇尚道义,追求善良,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引导人民向反动派讨回道义,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政府,在这样的土壤里栽种马克思主义之花,没有不成活不茁壮不鲜艳的,直到苏欧解体,中国之花依然怒放,这就告示了世界,除了有坚强的中央集体之外,还有亿万饱受仁义熏陶的人民大众,还有

传统文化侵润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壤。因此,重启传统文化大学习的活动就应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地展开,就不必担心传播传统文化是姓社还是姓封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曾国藩当年问鼎,中国不至于陷入列强蹂躏民族经济摧残的境地,我们似乎也可以这样说,至少没有人敢叫嚷“打倒孔家店”“打倒孔老二”之类自毁优秀传统文化的粗鄙口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