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东
我真的想不到,在太华的竹海深处竟然还有这么一户百年老屋。我也真的不知道,这座庭院的名儿又为何叫做“秋月园”?这个单姓人家的院落依傍着终年流淌的清清山涧:古老的格子楼、砖雕门楼,光滑的鹅卵石小径,干干净净的院落,茂盛的矮树篱,屋前闲庭信步的鸡鸭……无论你怎么看,恍恍惚惚它都如一枚洁净的绿宝石镶嵌在喧嚣尘世的边缘,静谧、安详,历尽风雨而不破败、凋零。
走进秋月园,是在一个明快而清冷的阴天。面对古朴的粉墙黛瓦,精致的飞檐翘角,装饰各异的漏窗,你仿佛也一下子进入了单家世代耕读的时光。只要你走进沉寂、清冷的屋里,面对墙上悬挂着的书画作品,你就会感到周围流动着一脉生机与律动。屋内暗暗的,早晨微微露出的阳光懒懒地斜射进木格漏窗,在古旧的桌椅间洒下斑驳破碎的影痕。依次排开的40多件农业生产工具,30多样旧时生活用品,诸如生锈的马蹄刀、鹰斧刀、劈麻刀,它们也多如黯淡的日光一样逐渐消失在时光的大山之外了。游移于其间的晃动的目光与身影,宛如一曲悠转低徊的乐声在远处响起。这儿可曾是青春勃勃生命的驻存之地呵,生命的痕迹是在苦苦寻觅的目光中若隐若现。就这样来回地踱,忽然看到一副对联“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长时间地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人又怎能不神定气闲,坦然自若呢?一方砚台,微微开启;一枝湖笔,似蘸浓墨,仿佛一切都恰好当年。也许,园主——现年75岁的单季生老人自己还没想到,花5年时间6万元钱重新修复的“秋月园”却能如此逼真地再现了单家百年的耕读史。
踱出小屋,右拐转上另一座小木楼,即是“望月楼”了。推开窗户,这里绵延起伏的山道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山村人家隐约其间,山石重叠古木参天,竹影摇曳清风徐来。只要你稍稍接近满屋的书画,也会感到浑身清香四溢的。蓦地,我的眼前又闪现出了徽砚、湖笔、宣纸,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坐在楼上轻轻磨墨、缓缓落笔。日看春夏秋冬诸般色彩,夜读月儿阴晴圆缺,直看到月牙儿发出冷冷寒光。真个儿庭院深深深几许啊!
单老是70岁那年的中秋节搬离徐舍的新屋再次回到这里的。五月的“秋月园”,没有一丝古老的颓迹,院内菜蔬欣欣向荣,就连爬山虎也唱着悠悠小调,百年老屋依然青春如故。如果中秋有约,我一定会在皓月当空的夜晚,重返“秋月园”,数着满院的星星,领略这百年老屋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