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从中国东北掠夺粮食、棉花、煤炭等物资,运往日本国内,维持日本的食物供应和工业生产。掠夺物资的最快捷的运输渠道是从朝鲜的元山港,用船输送到日本西海岸的港口,这一途径对日本极为重要。于是,为了切断日本从中国占领地区掠夺粮食及原料的渠道,美军发动了对于日本航线布雷的"饥饿战役"。此次战役对日本的打击十分沉重,成功地窒息了日本的海运;日本的大型船只不敢通过下关海峡。到1945年夏天,日本仅能得到很少的粮食,原料进口全部中断。8月初,日本最重要的下关海运已经降至3月间的9%,日本的军需工业因此停工。
战后美军审问日本扫雷部队指挥官时,他说:"布雷的成效最后可以大到把日本人饿死,日本空军不应防御美军对日本城市的空袭,应该优先阻止美军布雷,因为从中国大陆输入粮食以及物资才是第一优先的选择。"战后的美国调查报告指出:"在战时盟国击沉的日本900万吨船泊中,有90万吨因为触雷沉没。水雷击中了142万吨的日本船泊。伤沉的总数占日本战前船运总吨位的26%。除此之外,水雷还击沉了日本海军的驱逐舰9艘、潜艇4艘。"本来日本与东印度群岛的交通线已被盟国潜艇及飞机切断,布雷又将日本与亚洲大陆的最后环结击破,水雷窒息了日本的工业生产及民食需要,最终帮助盟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3.1选择没有地雷的道路
如果知道前方有地雷,就要学会变通,去选择另一条道路,哪怕这条路没有原先的那么好走,但是至少可以避免死亡的威胁。在战国时代,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推行改革措施,从而加强自己的统治。李悝废除了贵族可以世袭当官的制度,代之以按照功劳和能力来选拔政府官员的方法,还编写了一部《法经》,用以削弱贵族们的特权。
在经济方面,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他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开发
土地潜力,鼓励农耕的政策。特别应提出的是,这些政策中有一项名
叫"平籴"的律法,即国家在丰收年平价买进粮食,到灾荒年时以平价卖出,使粮价保特稳定。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魏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使它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了战国初期的强国。
这时有个名叫白圭的商人,他机灵地从李悝的"平籴"法得到启发,根据自己经商的经验来思考,想出了一条看似平常却很能巧妙地致富牟利的策略:"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在别人都不要的时候我大胆买进,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我就大量卖出。白圭按照这个策略,在丰收时节农民们收获的粮食很多,大家都不缺粮,粮价随之便宜下来时,趁机买进大量的粮食。与此同时,他开始卖出油漆和蚕丝等紧俏商品,因为这时不是割漆或收丝的季节,货源很不充足,物以稀为贵,所以价钱会居高不下;反之,到了收丝或割漆时节,这些物品大量上市,价钱下跌时,白圭便买进蚕丝和油漆,卖出价格逐渐开始上涨的粮食。白圭按照这种"人弃我取"的原则,在一般人没注意到的一买一卖之间不断牟利,逐渐成了当时的富商。
任何谋略的核心要义一旦被道破,人们都会觉得这些道理平淡无奇。然而,道理上的明白和在实际中的利用并因此而获得成功完全是两回事。这就如同下棋,在旁观战者会认为自己比正在下棋的人下的好,但是一旦轮到他自己上阵,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人弃我取"这一策略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非常的一件事,但细细想来,敢于运用和善于运用仍需具备相当的胆魄。比如,当今的股票市场风起云涌,变幻莫测,时而牛气冲天,时而熊市笼罩,时而低迷盘整。何时吃进,何时抛出,在一吃一抛中立于不败之地,大有"人弃我取"的用武之地;又如,在气候条件恶劣,地理条件不利,在军心涣散之际,皆不宜用兵,这是很平常而又很浅显的常理。但现代战争中的"闪电战"往往是利用这些一般军事家所不取的不利条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得出奇制胜的成功。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做到"人弃我取",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主见并能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按常规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白圭高明于一般商人的地方,正是在于
有他有自己的主见并坚定不移的实施了下去,而不是像一般商人那样在价低时大量抛售,在价高时囤积居奇。他灵活机动地随时而变,把"常理"认为的不利因素转化成了能够为我所用的有利因素。一个人在有主见之外,还需要有眼光,善于抓住事情的重点和契机。不对外部条件进行分析,不善于抓住时机,盲目地刚愎自用固守"人弃我取"的原则,也可能会招致失败。试想,大家知道了白圭致富之道之后,群起仿效,白圭的办法还灵吗?这时必须要采取其他办法,只有这样做才符合"人弃我取"的策略,况且,有时候人所弃之的东西,并不都是有利可图,不随机应变地运用这一策略,也会栽跟头。
白圭的成功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条其他的路可能会走得更远,做一件事可以有无数种方法,但只有一种才是最佳的,而你想到的可能是最差的。开动脑筋,试着以全新的眼光看待问题,你会突然觉得豁然开朗。有了这种思考方式,你会发现很多最佳的方法。聪明人总在想着如何"偷懒",其他人做这件事花了300元钱,我能不能少花些,别人做这件事用了两天,我能不能只用一天半的时间。很难想象只找到一种方法就将其当法宝的人如何去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哪怕你比别人笨一些,只要你肯多花些时间去想,总能想到属于你自己的成功之道,在别人眼中,你就是一个聪明人。大部分成功者都是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才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船王"包玉刚之所以能靠一条船起家,由一个不懂航运的门外汉一跃成为一代船王,就是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做才是最佳的做法。当别人都在搞房地产的时候,甚至在他父亲也主张投资房地产时,他经过自己的分析,决定投资航运业;当别的船主都在用"散租"的方式获取暂时的高额租金时,他却用"长租"的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同时也赢得了许多固定用船的大户顾客。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是"包青天"包拯的第29代子孙而有特殊的遗传基因,而是因为他总能发现常人所用方法的弊端,同时又能想出一套更佳的新的方法。
当我们发现环境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就要学着去换一个地方。当
你发现手下的职员不称职时,就要坚决地撤换。当你发现靠每天一封
情书向人求爱效果不灵时,就试试一个礼拜不给她写信;当你发现哪怕每天像弥勒佛似的和人交往,别人还不领情时,你就试着换个阴阳脸。当你发现对儿子百依百顺但他却更加无法无天时,你就试着狠下心来。总之,只要发现"不行"你就要学会变,而发现"行"时你也得学会变得"更行"。丰田公司所采用的"参与制",就是能够充分挖掘任何一个可能"更行"的机会。1977年,丰田公司全体员工提出了四十六万条合理化建议,每人平均10条,为公司节省开支260亿日元。由此可见,要想成功,就得时时刻刻想着:"是否可以换种方法?"
其实,人弃我取,走别人不走的道路,突破常规,很多人也都知道,但要真的做到,就需要发掘自己的潜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变成成功人士的机会,只是我们从未察觉自己也具备了这些潜能。让我们先对"成功人士"这两个字作一番理解。如果你观察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都具有几个相同的特征:不论其学历高低与否,他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他们思维敏捷,有着很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常常能够出奇制胜;他们都具有博爱的精神,除了帮助自己以外,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痛苦,并且以替别人制造快乐和喜悦为最大的满足。那么我们是否也具备了这些特征呢?是的。只是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好好地去挖掘自己的这些特征,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在这些领域中的潜能。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正常人大约拥有1000亿个脑细胞,然而可惜的是,这些脑细胞只有10%在为我们工作,其余的90%都处于未开发状态。有的科学家指出,大多数人在他们去世以前,已经开发的潜能其实只占了5%左右,还有95%的潜能都未能有效发挥。试想一下,一个人活了一辈子,结果只用掉了自己5%的能量与智慧,这是多么浪费。那又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呢?根据行为心理专家们的说法,一般人大都受限于自己早已习惯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往往变成了我们的束缚,使我们无法超越自己。那么有没有办法打破这些习惯呢?有,而且说出来一点儿都不难,关键要看你运用得好不好。
要学会虚心,永远把自己放在比他人更低的位置上,当更多的人成为你的老师时,你习惯的领域自然就会更加开阔。站在高一层思考,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角度,就可以看得更远、更广。要学会改变想法,改变心情,这样的话,你处理事情来就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适应力。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一只大象,力气很大,几个大汉怎么搬也搬不动它,但是有一个小孩子,他只用了一根细细的绳子,就乖乖地控制住了这只大象。别人都很好奇,就去研究其原因,后来才发现,原来这只大象从小就被人用铁链子拴惯了,当时的小象力气毕竟不如现在这么大,任凭它怎么挣扎也动不了。长大以后,这只大象只要一看到绳子一类的东西就会恐惧,觉得自己无法挣脱。看到这里时你还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一头大象一样,被一些从前的习惯层层捆绑,对太多的事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不去认真思考背后的"原因"。结果,这些反而都成为你挣脱不掉的最大的包袱。
不必羡慕那些成功人士,别忘了,其实你和他们一样,都拥有1000亿个脑细胞,只要我们设法多打开一点儿,哪怕是多1%、2%,都会让我们增加更多的能量与智慧。试试看,说不定下一个"成功人士"就是你!
3.2防患于细节之处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祸患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人们在事情产生的初期怠惰和松懈的态度。就好像患病一样,开始时病情轻微,对身体好像没多大影响,就自以为体质很好完全能"扛"过去,因而抱着无所谓的心态,结果却因为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而酿成重病甚至丧命,到那时后悔时已经迟了。因此,奉劝大家还是"有病早治"。同样的,这句话也可以运用到日常工作和事业经营管理中去。员工的怠惰松懈、马虎随意,或焦躁厌烦、急功近利等,都可能导致对细微问题的不能觉察,更有甚者是有所觉察而认为无所谓,最终因一念之疏忽造成了事情的恶化,以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种教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而且很深刻的。
在现实生活,小人如果没有过人的才能,就无以乱国家,如他们的才能能为国家重用,尚可容于君子。但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天高地厚,做事唯恐天下不乱,一有机会,就会跳出来,蛊惑他人,兴风作浪,这种人是国家的不安定因素。判断这样的人,处理类似的事,必须从细微处着眼,一旦发现有不利因素,就应立即采取措施断然扼制于未然。
西周时期,姜太公因辅佐姬发灭殷有功,被封为齐君。当时齐国有个华士,人们都称赞他贤德,但他下决心既不侍奉于天子,也不结交于诸侯。太公曾三番五次的召见他,他都不来,于是太公杀了他。周公旦对此非常震惊,问他为何杀之。太公答:"华士决心不去侍奉天子,又不去结交诸侯。由此看来,他是个无用之民;另外,他屡召不到,是忤逆之民的表现。此人若被立为榜样,我还能去做谁的君主呢?"从此往后,齐国便没有怠惰的臣民了。
无独有偶,孔子也曾做了件类似的事情:少正卯是一位极富才学的贤者。他甚至有压倒孔子、挤走其入门弟子之势。后来,孔子做了鲁国的司寇,便找机会杀死了少正卯。于是,孔子的弟子子贡进见说:"少正卯乃鲁国有名望之人,你杀掉他,难道不是很大的失误吗?"孔子答:"人有五种大恶,但盗贼不属其列。一是行为邪僻而顽固不化;二是内心通变而阴狠毒辣;三是窥人隐私而无所不晓;四是言辞虚伪而巧佞辨饰;五是顺适逆流而冠冕堂皇。这五条,若有一条对上号,就不见容于当权君子,今少正卯兼而有之,此乃小人中之枭雄,当诛之。"诚然,少正卯能够利用时机,煽动孔门弟子背师弃贤,如此之人能与之共事于朝廷吗?孔子之所以下狠手,不仅是因为少正卯能够巧言乱政,也是为了提醒后人要提高警惕,以防小人以学术"杀人"。
历史的例子已经告诫我们要精心策划每一个行动,国外的事例也是如此,美国有个商人从日本回来,想在中国投资一家日本料理店。跑遍整个城市,看了无数房子,最后从中挑出了10个列为备选店铺。并将这10个准店在位置、环境、布局等方面列成清单,反复比较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