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世界4
10389500000017

第17章 日常观赏鸟的饲养(14)

虎皮鹦鹉一般寿命可达15年,而以4~5岁内的繁殖力为最强,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繁殖能力会逐渐下降。幼鸟长到5~6个月即可达到性成熟。几乎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春、秋两季为繁殖旺季。在它们繁殖的季节里,雄鸟会对雌鸟发出“爱”的宣言。雄鸟见到雌鸟后,先是用一种很特殊的声音对雌鸟鸣叫,并以此作为它向雌鸟发出的求爱信号;接着它会来到雌鸟身边,低下头伸着颈子围绕雌鸟旋转;在它旋转了数次之后,就会停下来,用嘴小心翼翼地为雌鸟整理羽毛,有的雄鸟还叼着食物送给雌鸟。经过这一番献殷勤的求爱后,如果雌鸟向雄鸟点头或接过食物,这就表示它接受了雄鸟的求爱。随后雌鸟就会仰起头翘尾呆立,雄鸟立即跳到雌鸟背上进行交配。雌雄鸟交配后不久,雌鸟就开始产蛋,隔日或每日产卵1枚,每窝产蛋4~8枚。蛋近圆形,白色而有光泽,长短直径为1.68×1.48厘米,重约20克。雌鸟产第三枚卵后,便开始卧窝孵化,并且一般就不再离巢,一直到孵化结束。在孵化期18天左右的时间里,雌鸟全靠雄鸟叼食喂养。

虎皮鹦鹉的雏鸟属晚成鸟,留窝时间较长。幼雏刚出壳时,全身带有2毫米左右长的黄色绒毛,双目紧闭,发育不健全,伏在窝中不动,从刚刚孵出直到孵出后的25天内都无法独立生活,全靠亲鸟喂食。雏鸟生长28天后,就能自己吃食,独立生活。亲鸟喂食是先将食物吞入腺胃中加工成半消化状态,再吐出来喂幼雏的,每天要喂12~15次。幼雏食量比较大,长得比较快,出壳8天左右即开始长羽毛,11天左右睁开双眼,20天以后羽毛出齐,30天左右出窝。30天以后幼鸟已可自己啄食,接着即可以出窝活动。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虎皮鹦鹉可单只饲养,成对饲养,也可成群饲养。平时用鹦鹉笼饲养即可,笼子的形状可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

单只饲养时用圆形鹦鹉笼比较好。由于虎皮鹦鹉嘴巴不仅带钩儿,还坚硬有力,再加上它们喜欢啃咬木质,所以在选择鸟笼时应选耐用、耐啃咬的金属丝笼,不能用竹制笼。笼子的规格一般为35厘米×35厘米×42厘米,铁丝条间距为2厘米。鸟笼上的铁丝最好用油漆刷两遍,既能防止锈蚀,也便于日常的清理。笼底应为铁皮的封闭底或成抽屉式的托粪板,以利于清扫。为了方便鹦鹉日常活动,笼内要设2~3根栖木,并分层摆放。食罐、水罐、杂食罐也是鸟笼里不可或缺的“道具”。这些“道具”多用椭圆形陶制缸,口小而深的较好,可减少饲料浪费,而且要求安装的要牢固一些才行。笼的底盘中最好铺一层细沙,这样既可让鸟啄食,以促进肠胃运动,又可以保护鸟的趾爪。沙子要经常过筛和晾晒,以保持沙子的干净与卫生。

成对饲养时,一般用铅丝笼或内铺铁皮的箱形笼。用20厘米×15厘米×25厘米的巢箱,或者是直径15厘米,高20厘米的竹筒巢也都可以。每对鸟的活动空间都要在0.5立方米以上,否则不利于其繁殖后代。箱形笼一般可分成明、暗二室。有两种制作类型:一种是楼式巢箱,即分为上、下两室,上为明室,下为暗室;另一种是宽式巢箱,分为左、右两室,一明一暗,设置与楼式相同。明室是鹦鹉活动和采食的地方,要在明室开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小圆门,在暗室间的隔板上也同样开一个这样的门,便于观察和清扫粪便;暗室则用来产卵、孵卵以及育雏,暗室要放置一个浅皿式的产座,目的是为了防止雌鸟产下的卵放置不稳,滚到外边。

成群饲养、繁殖时,最好用铁骨架和铁丝网建造尺寸为42厘米×40厘米×50厘米的大笼舍,笼舍木质结构的地方要包上铁皮,舍内还要安上足够的栖杠和巢箱(或竹筒巢)。笼舍中雌雄鸟的数量要成比例,不过,雌鸟的数量可以稍微多一些。

食物种类

虎皮鹦鹉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浆果以及植物的嫩芽、嫩叶等为食。

饲养方法

饲养

虎皮鹦鹉饲养起来很容易,适合初学者饲养。虎皮鹦鹉属杂食性鸟类,对饲料要求并不苛刻,它们喜欢吃带壳的种子,主饲料有稻谷、黍子、稗子以及玉米,保健饲料有青菜、白菜、油菜等蔬菜,牡蛎粉或乌贼内壳、骨粉。虎皮鹦鹉还喜欢吃麻籽、苏子等油料作物的种子,平时可以喂一些,但要严格把关,食用量不能超过日常食量的10%;另外,虎皮鹦鹉耐粗饲料,精饲料也不宜喂得过多。以免因这些原因,造成其脂肪大量堆积,到最后还影响了它们的繁殖活动。虽说虎皮鹦鹉的羽毛色彩绝大部分来自于先天的遗传,但这与后天的营养补充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在虎皮鹦鹉换羽期间应适当增加一些带色素的饲料,如鸡蛋黄、胡萝卜、甜红辣椒等,以增加其羽色的鲜艳度。育雏期补充些鸡蛋小米,冬季补充少量油料种子等能够提供高热能的食物,帮助它们度过寒冬。此外,还应准备一些砂粒和红黏土块,便于虎皮鹦鹉啄食和啃咬,以利于肠胃消化。

用单一的一种饲料饲喂虎皮鹦鹉也可以,但最好不要那样。因为单一的一种食物只能提供给它们一种或是有限的几种营养,而将各种饲料混合在一起饲喂的方法却能让它们吸收到更全面的营养,这样才利于它们身体的健康成长。下面就将虎皮鹦鹉在各季节饲料的最佳比例介绍如下:

春、夏、秋季:玉米70%,熟黄豆15%,葵花籽10%,青菜5%,其他饲料适量;或是用10%的稻谷,70%的粟子,10%的稗子,10%的白苏子,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饲料。

冬季:玉米65%,熟黄豆10%,葵花籽20%,青菜5%,其他饲料适量;或是稻谷10%,粟子65%,稗10%,白苏子10%,葵花籽0.5%。

繁殖期:玉米60%,熟黄豆10%,鱼粉5%,蛋黄5%,葵花籽15%,青菜5%,其他饲料适量。另外,在繁殖期还应喂一些小块的陈旧石灰。

管理

在虎皮鹦鹉的日常管理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它们的食料要保证充足供应,每次给它们添加食料的时候,都要先把其食罐中的种壳除去。青菜在喂前要洗净,并用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将菜沥干后才能喂给鸟儿,吃剩下的当天取出。食料、饮水要隔天换1次,砂粒和黏土每周更换1次。经常清理笼内的砂土和粪便,保持笼内卫生。食罐、水罐每天刷洗1~2次。每周再对鸟笼进行1次彻底的大清扫。

虎皮鹦鹉喜欢干燥的环境,如果长期在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中生活,不但成长很慢,还容易生外寄生虫螨或其他疾病。所以饲养时要注意保持其生活环境的干燥,在打扫笼子卫生时,一般也不要用水浸泡。要注意环境通风,而且鸟笼应该经常放到太阳下晾晒,尤其秋季阴雨季节更要注意。

夏季应将鸟笼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能直接于强光下曝晒,以免其羽色失去光泽,而且高温也容易让鸟中暑。下面几方面也要注意:第一、减少其食物中的油脂性饲料,增加青饲料及水果,因为鸟进食含油脂过高的饲料,会增加其体内脂肪,并使体内的热量过高、不易排出,造成身体的沉重负担;第二、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体内水分蒸发很快,容易使身体脱水,所以要供给它们足量清洁的饮水,以补充所需;第三、虽然虎皮鹦鹉不喜欢洗澡,但在天气炎热时,也要为其喷雾淋浴以降低体温;此外,夏季正是虎皮鹦鹉的繁殖期,在这段时间里,要给它们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如果环境过于嘈杂会影响到它们的繁殖。

虎皮鹦鹉的冬季饲养管理重点则在于气温。虎皮鹦鹉的耐寒性较强,最低适应温度为5℃左右,但如果气温过低的话,会影响它们的繁殖。所以,气温问题不容忽视。如果让它们在室外过冬,就要给鸟笼安装上挡风的设备(比如:笼衣),并保留巢箱,让它们在晚上有个避寒的地方。繁殖时室温须保持在10℃以上,阳光好的天气,可让它们晒晒太阳,来个日光浴。但同时也要注意避风,只把鸟笼朝阳的一面的笼衣揭开,其他三面仍然罩着笼衣。

繁殖

人工繁殖虎皮鹦鹉并不难,但目前我国拥有的虎皮鹦鹉的品种并不多,出口量也不大。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的养鸟者在鸟的繁殖过程中,并不注意其品种和品系的保持,而是一味地任其随意杂交。繁殖出来的后代没有特点,而且发生了诸多的变种,并因此繁殖出了许多“四不像”的鸟。

因此,为了繁殖优秀的虎皮鹦鹉品种,人工繁殖时,要注意品种的选择,避免杂交,保持本品种的纯正,建立相应的谱系,避免近亲繁殖。近亲缘的亲鸟交配后产出的后代不但个体小、成活率低、训练接受能力差;还有可能出现孵出的幼鸟全身无羽毛的“油蛋”现象。所以要选择身体健康、羽色比较漂亮的远亲缘进行配对,并且挑选出来的雄鸟比雌鸟大上1~2岁比较好。

选择好合适的雌、雄鹦鹉后,就可以进行合笼配种了。如果是在一个大箱笼中,几个品种混群繁殖时,可以先经过小笼配对(要按品种配对,而且每年都要重新进行选择),然后再把它们放进笼舍内。虎皮鹦鹉的配种较为容易,只要发情正常,生鸟放对后一般都能交配成功。雌雄鸟交配后不久,雌鸟就开始产蛋,隔日或每日产卵l枚,每窝产蛋4~8枚。雌鸟产第三枚卵后,便开始卧窝孵化,并且一般就不再离巢,一直到孵化结束。应把水和饲料放在离雌鸟较近的地方,并定时把雌鸟提出来喂给它吃食饮水。

要每隔5~7天就去检查一下卵中的胚胎发育情况,把没有受精或胚胎发育不正常的卵及时捡出来,以减轻雌鸟孵卵的压力。有经验的雌鸟在孵卵时,每天要把卵翻动一次,使卵保持均匀的温度。没有经验的雌鸟并不知要翻卵,所以就需要人工的帮助。雌鸟在孵卵和育雏初期特别敏感,对外界干扰极为警觉。应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不要轻易做出一些大的动作,如:搬动箱笼等。也不能对它轰赶恐吓,以免鸟受惊后弃巢,影响接下来的孵化和育雏工作。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的近亲繁殖,如果是一些稀有的鹦鹉品种,可以让其他的鸟类代为孵卵。另外,由于雌鸟产卵有先有后,幼雏出壳时间也就有先有后。

虽然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由于夏季天气太热,所以在初夏时,就应中止繁殖。将巢箱拆下来,经过消毒后晾干保存,夏季过后再安上。而且每年的初夏或是秋末,都要对箱笼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和消毒工作。

幼鸟的饲养和管理

虎皮鹦鹉经过训练后,不仅能学会爬梯子、跳绳子等种种技艺,还能学会“说话”。训练虎皮鹦鹉最好挑选幼鸟,因为幼鸟期的虎皮鹦鹉,性情比成鸟要温顺得多,也就容易驯化得多。在挑选幼鸟时,最好选择出壳15天左右的雏鸟。这时幼雏两只眼睛已睁开,全身绒羽已长得较长,并且翅上正羽已长出8~12厘米,进入“正羽前期”(幼雏分绒羽期、针羽期、正羽前期、正羽后期和齐羽期,也有人把幼雏分为绒羽、正羽和齐羽3个时期)。

人工饲养幼鸟可以拌鸡蛋小米为饲料,隔1~2小时喂1次,稍大后雏鸟会自己啄食,这时可放在手上饲喂,

由于幼龄鹦鹉的消化器官发育还未完善,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很差,不能喂颗粒饵料;但它们的生长速度很快,又不能饿着。所以,在配制饲料时要兼顾饲料的营养和易于消化这两方面。推荐饲料配比为:玉米粉50%,熟豆粕粉20%,鱼粉5%,蛋黄粉14%,青菜末10%,贝壳粉1%。将各种饲料搅拌成糊状,在幼鸟不能啄食时,人工填喂幼鸟,每次喂到嗉囊鼓起为止。开始雏鸟不肯吃,要有耐心,饲喂几次后它们就会习惯。幼鸟能自己啄食以后,也要经常观察其食缸内是否缺食。另外,对拼抢能力差的幼鸟也应该进行人工饲喂。幼雏生长很快,10~20日龄内,平均每天约增重4克,20~30日龄时,平均每天增重2克多。幼鸟35日龄以后,即可按成鸟的饲喂方法进行喂养。

正羽前期的幼鸟各种功能还没有发育健全,不能自主调节体温。它们在妈妈身边时,还有雌亲鸟的体温为其取暖,尤其是在夜间,亲鸟会和幼鸟伏在一起,使幼鸟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可一旦进入独立的鸟笼中,由人工饲养时,幼鸟便一下子失去了所有来自亲鸟的“温暖”,所以在幼鸟离开亲鸟人笼饲养的第一个星期,要特别注意为它保暖。在它们生活的环境里,气温不得低于15℃。如遇到气温较低的天气,就要把幼鸟放进木箱或育雏窝巢里,并在箱中装上电灯,或用热水袋帮它取暖。值得注意的是,在给幼鸟保暖的同时,也不能过分,避免使其受热。尤其是在秋季出生的幼鸟,因为此时气温仍然较高,如不小心就会造成幼鸟的死亡。

皇冠鹦哥

身体特征

皇冠鹦哥有着饱满的浓黄色额头,所以称之为“皇冠”。拉丁文称之为“Cyanoramphusauriceps”。它们体态娇小可爱,体长在23~25厘米。除了头部黄色的羽毛外,其他部分与红额鹦鹉并无外表上的差别。由于在野外有时会与红额鹦鹉杂交,所以有些分布地区与红额鹦鹉重叠,共有2种亚种,其后代的头部颜色会呈橘黄色。皇冠鹦哥同一种颜色的鹦鹉雌鸟略小,头部和鸟喙也略显狭窄,与雌鸟的幼鸟相比雄鸟颜色略浅。

皇冠鹦哥是新西兰特有的品种。由于数量的减少,近些年开始始行人工繁殖。这类鹦鹉在人类的干涉和保育下繁殖很有成效,1958年在保护区仅有103只红冠鹦鹉,仅仅六年时间,数量就上升到2500只。但橙冠和黄冠就要相对少一些。

生活习性

皇冠鹦哥在新西兰本岛上主要喜欢栖息在山地的茂密森林内或在灌木丛中活动。一般来说,栖息地的海拔比红额鹦鹉高,不喜欢出现在红额鹦鹉喜爱的开阔地区。皇冠鹦哥通常成对或一小群一起活动,较爱待在树上,不喜欢在地上觅食。它们的天然食物包含了嫩芽、浆果、花瓣、种子、昆虫等,它们似乎比红额鹦鹉更需要食用昆虫,繁殖行为同于红额鹦鹉,10~12月时繁殖,一窝5~9颗蛋。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皇冠鹦鹉的活动范围较大,所以要求有较大的鸟架或大型鸟笼。

食物种类

以嫩芽、浆果、花瓣、种子、昆虫、水果等为主。

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