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种“朋友”也不能忽略,那就是在应酬场合中认识的,你们只交换过名片,更谈不上交情。这种“朋友”面很广,各行业各阶层都有,你不应把这些名片丢掉,应该在名片上尽量记下这个人的特征,以备再见面时能“一眼认出”。最重要的是,回家后,要依姓氏或专长、行业分类保存下来。你不必刻意去结交他们,但可以找个理由在电话里向他们请教一两个专业问题,话里自然要提一下你们碰面的场合,或你们共同的朋友,以唤起他对你的印象。有过一二次“请教”之后,他对你的印象也会加深。当然,这种“朋友”不一定能帮你什么大忙,因为你们没有进一步的交情,但帮点小忙也许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再说,你也不可能天天有很多要事去求人帮忙,很多情况下就是点小事。你也可以在电脑里建立朋友档案,也可以用笔记簿,还可以用名片簿,这些方法都各有长处,不管你使用哪一种方法,在建立这种档案时,有几点你必须记住:
每个朋友对你都有用处!
每个朋友都不可放弃!
每个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联系!
建好并不断发展好朋友档案,是迈向成功的基石。
把精力放在关键人物身上
想与所有人都关系不错,那就意味着你和所有人都只能是泛泛之交。
一天,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议论一个名叫约翰的人。
“约翰的朋友真多啊!看,出入他家里的那些朋友都那么气派!”
“那是因为他事业有了起色,生意上的朋友当然会敬重他了。”
“是啊!工人们都对他很忠心,还有他那些朋友和他就像亲兄弟一般。”
“依我看,他这个人真不错,每次碰到他,他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每天都会给约翰家送牛奶的工人也微笑着说道。
这时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向他嘲讽道:“你再喜欢他,约翰也不会邀你到他家喝香槟酒的!我看你还不如他家的那条尖鼻子狗呢!”
乞丐捋了捋蓬乱的头发,冷笑着继续说:“他人缘好,会交朋友?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他的朋友也不过都是这个小镇上的人。我每天都在镇上,他还不认识我呢!要比朋友,他比我可差远了,我认识伦敦的好多人,约翰他有吗?”
这个脏乱的乞丐又接着说道:“在伦敦时,只要是有点善心的人都会主动靠近我。说到气派的朋友,伦敦市长够体面了吧!我每天都和他打交道,以至他穿什么颜色的袜子我都一清二楚,还有……”
可是没人理会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又在胡言乱语了,他以前只是一个跪在伦敦市街边上乞讨的人,现在整天游荡在小镇上。
乞丐的话固然很可笑,但笑过之余你是否也应该从他的话里引发出一点关于做人思考呢?
和乞丐相比,约翰的交际范围确实有限,仅在一个小镇上。而和他亲密接触的人也只有他事业、家庭和生活中的一些人。由此看来,他确实不算什么,但值得人学习的是,他确是一个真正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运用80/20法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人物身上的有“心计”者。
80/20法则最初是犹太人经商的智慧经验,意思是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全局成败的主要因素。
有些人没有必要深交。人来人往中有很多是远离你生活的人,也有很多人是人走茶凉的人,还有很多是萍水相逢的人……因此,对他们我们有必要时就聊聊侃侃,愉快地打发一段时间就够了。
还有些人绝对不可深交,即“择善而交”。那些思想堕落、行动腐化、不思上进的人,为避免混在一起把自己也引上歧途,最好还是远离他们较好。
除去以上这些少数的人,努力做到让80%的人喜欢你就行了,切不可苛求自己成为“万人迷”。
当然在这80%的人中也包括了对你非常重要的20%的人,你应该和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和深厚的感情。讨对方的欢心,以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这关乎你们的成长和生活。多与学习和工作中的关键人物沟通,他们能助你顺利从业、愉快工作、得到发展。
避开20%的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人和80%的人友好相处,再掌握好20%的关键人际关系绝对是你获得好人缘的不二法门。
真诚地帮助他人
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
《水浒》中的宋江,没武艺、没家庭背景、没有财富,但他却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原因何在?就因为他是“及时雨”,他懂得在人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人。
周恩来在人际交往中就很有人情味。长征途中,当时任民运部部长兼政委的杨立三,坚持亲自给重病的周恩来抬担架,他和同志们在饥寒交加中,抬着周恩来走出沼泽泥潭的草地后就累病了。19年后,杨立三去世,身为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坚持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难怪在举行周恩来的遗体告别仪式时,围绕安卧在鲜花丛中的周恩来遗体的群众泪水把地毯洒湿了一米多宽的一圈。难怪会出现十里长街送总理,长夜无言,天地同悲的动人一幕。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己须先爱人。有“心计”的人会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
究竟怎样去结得人情,并无一定之规。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
生活中有许多人抱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的态度,把朋友当作受伤后的拐杖,复原后就扔掉。此类人大多会被抛弃,没人愿意再给他帮忙;他去施恩,大概也没人愿意领受他的情。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却当作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却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悲的人。因为他的心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不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一个没有“心计”、没有人情味的人,是永远不懂“施恩”这看似简单实则微妙的人情关系术的。比如说,给人帮助不能过于“挑明”,以免伤人自尊;施恩于人不可一次过多,否则会成为对方的负担,双方再难维持关系。这种人只会用“互相利用,互相抛弃,彼此心照不宣”来推挡,而不去深思人情世故的奥秘之处,所以无法达到人情操纵自如的境界。
帮助别人时,要掌握以下基本要领:
1.施恩时不要说得过于直露,挑得太明,以免令对方感到丢了面子,脸上无光;给别人已经帮过的忙,更不要四处张扬。
2.施恩不可一次过多,以免给对方造成还债负担,甚至因为受之有耻,与你断交。
3.给人好处还要注意选择对象。像狼一样喂不饱的人,你帮他的忙,说不定还会被反咬一口。
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
做人诚信者,可托大事
诚信可能会一时吃小亏,但最终会因为这一品质收获无数。有“心计”的人都明白:失去了别人的信任,也就会很快“狼来了”。
三国时,孙策任用吕范主管东吴财经大权。孙策的弟弟孙权此时年少,总是偷偷地向吕范要钱,吕范则一定要请示孙策,从来没有独自答应孙权。因这事孙权对吕范很有意见。后来孙权任阳羡县令,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库以备私用。有一次,孙策进来查账,周谷为孙权涂改账目,造假单据,使孙策没有理由责怪孙权。孙权这时很感谢周谷。
后来,孙权接替孙策统管东吴大事,因为吕范忠诚,特别受到孙权的信任,而周谷却因为善于欺骗和更改账目,而始终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
北宋大词人晏殊还没有成年时参加殿试。他看到试题,说:“我10天前已经做过这个题目,而且文章草稿还保存着,请皇上换别的题目吧。”宋真宗非常喜欢晏殊的这种诚实。
有一年,宋真宗允许臣僚们挑选旅游胜地举行宴会。各级官员都踊跃参加,连市楼酒店也都设置帷帐以供宴会和旅行住宿需要。晏殊这时手头拮据,没钱出游,便独自居家与兄弟读书伦理。这时,宋真宗挑选辅佐太子的官员,出入意料地在百官中选任晏殊。宰相问真宗用意,真宗解释说:“我听说各级官员,无不游山玩水,大吃大喝,通宵达旦,歌舞不绝,唯有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谦厚,正可担当辅佐太子的重任。”晏殊听说后,便老老实实向真宗说:“我并不是不喜欢游乐吃喝,只是因为我现在没钱。如果有钱,这些旅游宴会我也会参加的。”宋真宗越发佩服晏殊的诚实,又因为晏殊懂得为臣之道,便越来越受到真宗的重用,到宋仁宗时,晏殊被任命为宰相。
可见,平时没有养成诚实的好品格,到关键时刻你就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诚实是一种长期投资,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给别人诚实的好印象。
在灵活的人看来,“诚信”似乎有点“傻帽”,其实不然。诚信可能会一时吃小亏,但最终会因为这种品质而对自己大有好处。所以,真正有“心计”的人,还是会坚持这个诚信的原则。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真诚的人呢?
首先,要表里如一,不能仅在外表上用功夫。说话表情虽好,而你的内心不诚至多成为“巧言令色”罢了。对方如不是糊涂之辈,定会看出你的虚伪,因为内心不诚,凭你巧言令色,终有若干破绽,给对方看出,岂不成为心劳术拙吗?相反,内心能诚,即使拙于辞令,拙于表现,却能表现出你的朴。诚且朴,效力更大,只要对方对你素无误会,你的真诚,必能感人。
另外,最忌的是平时好用欺骗的手段,欺骗也许能得到一时之利,却不能维持长久。如果你的欺骗日久为人察出,即使你真的有诚意,仍会被认为是另一种姿态的虚伪。因此,做人不可有任何欺骗行为。
总之,要想使自己成为真诚的人,你第一步要锻炼自己在小事上做到完全诚实。当你不便讲真话时,不要编造小小的谎言,不要去重复那些不真实的流言蜚语。
这些戒律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你真正去寻求真诚并且开始发现它的时候,它本身的力量就会使你着迷。最终,你会明白,几乎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都包含有它本身的不容违背的真诚的内涵。
“敦厚之人,可托大事”。诚实的人才是可以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