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嫡女贤妻
10408700000274

第274章 一拍即合(2)

元熙捉了她的手道:“我这不也是没法子!只是为了自保而已!若是他们不来欺我,我也懒得理会他们!要怪就怪他们存了不该有的心思!自然也就不能怪我出手狠辣了!”

“处在你这个位置上,对待那些官吏若也是一幅菩萨心肠,只怕早就死了几十回了!”

“是呀!所以说我还不够强大!等我足够强大了,谁又能勉强得了我?谁又能强迫我做不愿意做的事?就像母妃赐下的那几名美人儿!若我足够强大,我不想要,谁能强塞进来?还有这次的白石事件!若不是顾忌母妃在宫里的日子不好过,我早就将事情捅到皇上那里去了!也可以出了我心中一口恶气!可是我不能拿母妃的性命做赌注!她到底也是养了我十几年呐!”

静依点点头,“我们的确是应该顾忌到这个!不过现在还好,至少淑妃因为身子不好,并不怎么得皇上的宠爱,反倒是能让她在宫中平安度日了。”

“但愿吧!皇上的心思,谁能说的准?她现在是看着母妃长着一张与丽妃相似的脸,所以还对她宽容有加,若是哪一日,不顺心,不高兴了,说不定,一道圣旨,便可以要了她的命!”

静依听元熙的语气带了一丝悲凉之感,安慰道:“别想那么多了。前几日不是才收到了母妃的平安信?放心吧,最起码,她不参与晋王与明王之争,对谁都没有威胁,暂时是安全的。”

元熙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道:“你说的对,不想这些了。还是想想咱们自己的眼前的事儿吧!希望咱们来封城的第一个年,会是平安无事地度过的。”

静依笑道:“自然会的。咱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精力来建设这封城!咱们夫妻同心,定是能将这封城建造成大渊最为有名气的一座城池!不让咱们的父母们失望!也不让咱们的对手,看了咱们的笑话!”

元熙听完,笑着亲了一下静依的手背,“有你在,真好!”

静依的脸一红,抽回了手,道:“快要出城了,正经些!”

元熙看她害羞的样子,如同是那含苞待放的牡丹花一般,娇艳欲滴!真恨不能上前咬上一口!可惜了,就快要出城了呀!元熙心中闷闷地想着,昨日不过只是想亲一亲,结果就差点儿控制不住自己了。唉!自己当初是怕依依被人抢跑了,不放心,所以才求了圣旨,提前大婚。现在倒好,只能看,不能吃!还真是活受罪呀!

元熙一想想,每晚搂着这具娇躯入眠时,那浑身的血脉喷张,就像是要爆裂一般,心里就是止不住的悔呀!干嘛要提前大婚呢?干嘛自己非要与她同床共枕呢?可以睡在书房,可以睡在榻上!为什么就非得跟她挤在一张床上呢!这不是自己虐自己吗?可是一想着与她分开睡,心里就空落落的!想着依依在华阳寺待的那些日子,自己一个人睡时,哪里睡得着?罢了!现在这样也挺好,至少还能睡个安稳觉!憋屈些就憋屈些吧!自己的小依依总是有一天会长大的嘛!不急!再等等!

静依坐在马车上,正想着晚些时候上华阳山的事,哪里知道这元熙此时的龌龊心思?

元熙看了静依一眼,见她似是想着什么重要的事情想的入神,也没敢打扰她,掀了小窗的帘子向外看了看,快到了。便将静依身上的斗篷往一处拢了拢,轻道:“快要到了。待会儿一定要跟在我身边,不许一个人乱跑!这里虽说都是百姓,可到底是一些没有教化的粗人,免得他们伤了你!”

“嗯。”静依乖巧地点了头,收回了心神,准备着待会儿与百姓的互动了。

到了城外的一处较为贫困的村子,二人下了马车,村子的里正早已在此恭候了。

“给王爷、王妃请安!”

二人看着眼前跪了乌压压一片人,相视一眼,元熙道:“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静依吩咐道:“把东西都卸下来吧。”

静依看着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子还穿着单衣,冻的小脸通红,那两道鼻涕挂在鼻子下面,小手都冻成了小罗卜一样,又红又粗!看了真是让人心疼!

静依急道:“何嬷嬷,快,先将那些小孩儿的衣物给他们送过去,先给孩子穿上!”

“是!”何嬷嬷应了,便赶忙吩咐柳杏儿她们将那两个装了小孩子棉衣的箱子找了出来。让几名侍卫抬着到了跟前。

静依命人打开了箱子,拿出一件她幼时穿过的一件小斗篷,对着一个约莫有五六岁的小姑娘道:“来,小姑娘,姐姐这里有新衣服穿!穿上就不冷了。来!”

小女孩儿有些犹豫地看了看身旁的妇人,那妇人也是有些懵了。小女孩儿终是没有抵过温暖的诱惑,慢慢来到了静依的身前。静依笑着将那件棉斗篷给小女孩儿穿上了,系了一个蝴蝶结,又给她拢了拢斗篷,轻声问道:“怎么样?是不是不冷了?”

小女孩儿点点头,有些胆怯道:“你真好!”

静依笑道:“乖!刚才你旁边的那个是你娘?”

小女孩儿点了点头,没说话。

静依吩咐道:“何嬷嬷,别愣着了,先把小孩子的衣物给他们发了,让他们先穿上,别再冻坏了。还有,衣服可能不够,一人只能发一件。实在不行,就把大人的衣服也给小孩子穿上。”

何嬷嬷等人,这才忙着将一件件的小棉袄,小斗篷给小孩子们送过去。

没一会儿,这村口就热闹了,衣服都发完了。基本上倒是都有了。静依不禁叹道,这么多的衣物,才勉强够这一个村子的人的需要,这个缺口的有多大?看来自己还要再想想办法才行!

元熙问着眼前的一位老者道:“你是这个村子的里正?”

“回王爷,小的是!”

“你们村子有多少人?粮食可够过冬了?”

“回王爷,这原来是三个村子,后来村子里发生了一起瘟疫,死了不少人,便并成一个村子了。现在这个村子其有四百二十三户,共有两千一百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