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欧洲银莲花
别名:罂粟秋牡丹。
分类地位:毛茛科,银莲花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球根花卉。地下具褐色的块状根,株高30~40厘米。叶多基生,有多种形式分裂。花单生、自立,无花瓣,花萼花瓣状,有红、白、紫、蓝和复色,另有半重瓣和重瓣品种。此花的总苞轮生无柄,多在花下着生,这一点是和花毛莨区分的标志。
原产地:地中海沿岸。
生态习性:喜温暖,也耐寒,但在气温低于0℃时停止生长,怕高温多湿和干旱。每年夏季和冬季处于休眠和强迫休眠阶段。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耐半阴。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莳养管理:地栽需施足基肥,盆栽用腐叶土、园土和沙的混合基质,12~15厘米花盆可栽2~3个块根,盆栽深度2厘米,地栽深度5~7厘米。栽后浇水,使块根充分湿润,以利促进发芽。冬季土壤不宜太湿,以免块根腐烂。生长期每月施1~2次肥,可用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忌积水。露地栽培,气温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来年早春开始生长,如能薄肥勤施,3~5月开花不断。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因种子上有毛,易粘成团,播前可用沙子搓开,以盆播或冷床播为宜,播种土要细,覆土要薄。发芽适温为15~20℃。播后3~5周发芽,幼苗对温度十分敏感。高温会阻碍生长。当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分栽,成活后,每月施2次肥水,冬季最好放在塑料棚内保温。插种苗需2~3年才能开花。欧洲银莲花1年生块根为锥形,花生米大小,2年以上的块根有不规则的分枝。只要将其分枝连同根颈分成数个,就可扩大繁殖数量。分株多在6月叶片枯萎后进行,块根挖出后,用干沙贮藏于阴凉处,10月栽植前,将块根先放在湿沙或水中浸泡。使之充分吸水,栽植后发芽整齐。
实用价值:欧洲银莲花花朵硕大,色彩艳丽,看似被风所吹开,曾有“风花”美称。适宜于花坛、花境、草坪边缘和岩石园配置,非常新颖别致。长花枝和重瓣品种可供切花和盆栽观赏。用盆栽欧洲银莲花点缀客厅和办公室,显得轻盈活泼,充满活力。
52.牡丹
别名:木芍药、洛阳花、富贵花、鹿韭、白术、国色天香、花王、谷雨花。
分类地位:毛茛科,芍药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灌木。一般茎高1~2米。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宽大,先端常3~5裂。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的顶端,花径15~30厘米,花色丰富,有深红、粉红、黄、白、绿、紫、墨紫、蓝等色,并有深浅不同的过渡色及一花二色等色,花单瓣或重瓣。花期4~5月。洛阳、上海地区为4月中下旬,北京地区为5月上中旬,兰州地区为5月中下旬。
原产地:我国西北部。
生态习性:牡丹喜阳光,但怕炎热,忌强光直射,否则叶片易枯焦,花瓣易萎蔫。因此夏季中午需适当遮阴,或栽植在树木或建筑物侧方有遮阴处则生长发育良好。牡丹为肉质根,怕水涝,要求地势高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若栽植在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通、土壤粘重、通气不良的地方易引起根系腐烂,造成植株死亡。牡丹较耐寒,在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18℃地区可安全越冬,而-20℃以下地区需覆土防寒。
莳养管理:牡丹一般多采取露地栽培,采用盆栽也能开出硕大而美丽的花朵。
(1)露地栽培:地栽牡丹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而又侧方遮阴的向阳地,切忌栽在易积水的低洼处。牡丹为肉质根,栽植时要选择疏松、肥沃、深厚的沙质壤土。土壤性质以中性最好。同时应根据栽培目的选用适宜的品种。栽前挖好直径30~40厘米,深约50~60厘米的栽植穴,穴距约1米。穴内施入腐熟的有机肥、豆饼、骨粉等混合肥料。对根部进行适当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断的根,然后进行栽植,栽植深度与苗木原来栽的深度相同,不宜过深或过浅。过深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根系易腐烂;过浅则根颈外露,影响发根、萌芽,也不耐旱、不耐寒。栽植时间在黄河流域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黄河以北地区可适当早栽,长江以南地区可适当晚栽。栽植时期要适当,这样栽后伤口愈合快,容易生根。若栽植过早容易引起“秋发”,次年无花。若栽植过迟,伤口愈合慢,影响成活,生长也很瘦弱,需经1~2年后始可慢慢恢复生机。牡丹虽然比较耐旱,但在春、秋干旱季节也要进行浇水,但不能积水,夏季雨水多时还应注意排水防涝。
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艳,避免“隔年开花”的现象,必须注意合理施肥。牡丹新栽植半年内不需施肥,半年后方可施肥。一般每年至少需施3次肥。第一次为“花前肥”,在土壤解冻之后叶和花蕾伸展时,结合浇“解冻水”施入。第二次在花谢半月之内施“花后肥”,这次施肥对恢复植株的生长势和促进花芽分化有较大作用。入冬前施第三次肥,这次施肥对增强来年春季生长有重要作用。第一次、第二次施肥,肥料以速效性的为主,第三次施肥以迟效性基肥为主。
为了使牡丹生长健壮,年年开花,花多色艳,整形修剪也是十分重要的。牡丹的整形主要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疏蕾、剪除残花等多项工作。牡丹栽植2~3年后,即可进行定干,决定植株留枝干多少。对长势弱、发枝数量少的品种,一般剪除细弱枝,保留强枝。对生长势特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可以修剪成独干的牡丹树。牡丹经定干后,每年进行除芽和剪除过多、过密、无用枝,春季及时除去根际长出的萌蘖,使每株保留5~7个充实饱满、分布均匀的枝条。每个枝条保留2个外侧花芽,这样即可使养分集中,促进植株生长均衡,开花繁茂。
(2)盆栽牡丹除露地栽培外,也可进行盆栽。盆栽要选择适应性强,花型较好的早、中花的品种,如洛阳红、二乔、胡红、赵粉等。植株宜选用芍药作砧木嫁接的三年生、有2~3个枝干的小棵牡丹,或具有3~4个枝干的分株苗。牡丹属深根系植物,因此要选用深40~60厘米、盆径30厘米以上的桶式花盆。盆土可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培养土,如园土5份、腐叶土4份、沙土1份混合调制而成,或用腐熟的厩肥、园土、粗沙各1/3混匀而成。9月中下旬上盆,为避免“秋发”,可适当带叶栽植。华北和东北地区立冬前后移入室内,放在冷室内向阳的地方,室温保持在0℃即可。也可将牡丹带盆埋入土中或将植株地上部分用稻草包扎后再培土过冬。翌年清明节前后出室或去除绑缚物和培土,放背风向阳处养护。首先要施一次肥水,然后浇透水,待土表略干后松土保墒,以后根据天气、盆土酌情浇水,直至现蕾、开花。牡丹忌炎热,夏季需要放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夏季连续阴雨天,要及时倾倒盆内积水,以免烂根。牡丹较喜肥,施肥次数、时期与方法与地栽牡丹相同。
繁殖方法:牡丹可以采用分株、嫁接、压条、扦插、播种等多种方法繁殖,但通常用分株法、嫁接法和播种法。
(1)分株法:比较简便易行,但繁殖率较低。分株时选枝叶繁茂的4~5年生植株作母株,将母株从土中挖出,去掉根上附土,置阴凉处晾晒2~3天,待根稍变软后视其相互连接的情况,用手掰开或利刀劈开成几个株丛,每个株丛带3~4个枝条和2~3条根系。然后进行栽植。分株时间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这样当年入冬前即可长出一部分新根。如果分株太晚,则当年不能萌发新根,影响成活。
(2)嫁接法:多以芍药根作砧木,选择2~3年生芍药根于立秋前后挖掘出来,阴干2~3天,取下面带有须根的一段截成10~15厘米,随即采大株牡丹根际上萌发的当年生健壮枝条作接穗,用劈接法嫁接在芍药的根段上,接后用胶泥将接口包住即可。接好后立即栽植在苗床上,并将接口栽入土内。入冬前培土或覆盖稻草等物防寒,来年春暖后除去覆盖物和覆土,露出接穗让其萌芽生长。嫁接繁殖必须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完成,否则会影响成活。
(3)播种法:为了培育牡丹新品种,可以播种经过人工杂交或天然杂交的牡丹种子。牡丹种子一般于8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后立即采收,并于当月播种。牡丹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的习性,当年秋季播种后只生根,不生芽出土,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时期,才能打破上胚轴休眠,而于春季发芽出土长苗。播种苗经2年的培育,移植一次,一般4~5年即可陆续开花。
实用价值:牡丹花色丰富多彩,花形多变,千姿百态,香色俱佳,故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在园林绿化中,无论孤植、丛植、片植,都很适宜。也常作专类花园及重点美化用。又可植于花台、花池观赏,配以湖石芳草,甚为雅致。牡丹盆栽更为灵活方便,可以在室内举办牡丹品种展览和室内装饰之用;还可作切花栽培,经催延花期可以四季开放。牡丹根加工可制成较名贵的中药——丹皮。丹皮具有清热凉血和活血化淤等功效,能治多种疾病。牡丹花瓣可食用或浸酒用,牡丹露酒味正香醇。
53.圣诞玫瑰
别名:嚏根草。
分类地位:毛茛科,铁筷子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30~40厘米。基生叶掌状分裂或掌状复叶,具7~9枚小叶,革质肥厚,深绿色,具长柄。花茎单生,萼片花瓣状,白色或淡绿白色转淡紫色,花瓣小而呈管状,不明显,短于雄蕊,花径5~6厘米。
原产地:欧洲。
生态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较耐寒,冬季能耐短时间-10℃低温,不耐干旱和高温,忌酸性土壤和强光暴晒。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
莳养管理:地栽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栽植前施用适量的过磷酸钙作基肥。盆栽选用15~20厘米盆和较肥沃的培养土,栽后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每半月施肥一次。盆栽植株,不宜多搬动,以免损伤茎叶和落花。盛夏注意适当遮阴,防止烈日灼伤。盆栽植株可放林下或半阴处越夏。冬季以4~10℃低温为宜。
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繁殖,种子成熟后即播或10月秋播,覆土3毫米,发芽适温20~22℃,播后1个月左右发芽。播种苗需培育2~3年才能开花。分株可选在早春或秋季进行,将地下宿根挖出,用利刀将株丛分开,每丛有3~4个芽,移栽时注意防止干根,应随挖随栽。一般每隔2~3年分株一次。
实用价值:圣诞玫瑰为常绿多年生花卉,一年栽植,可多年开花。其花形别致,花色淡雅,花期正值圣诞节前后,淡雅的花朵又像白色玫瑰,广泛用于布置小庭园和盆栽观赏。盆栽是冬春圣诞节室内装饰的新潮花卉,配植于花境或草坪边缘,呈现出古朴典雅的气质,别有一番情趣。
54.虎皮花
分类地位:鸢尾科,虎皮花属。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球根植物。地下具鳞茎,鳞茎外被膜,直径约3.7厘米,根纤维状或一部分呈肉质。从鳞茎上抽出一枚至数枚圆柱形的茎,分枝或不分枝,高45~75厘米。叶剑形,光滑,有数条规则的纵裂皱褶,淡绿色,叶茎鞘状,叶端锐尖。佛焰苞长8~13厘米,每花葶有花1~4朵,依次开花,花大而美丽。花被共6片,外方3片,基部杯状,堇色,有黄色及紫红色条纹,上部呈光泽的红色;内方3片,形小,黄色,有紫红色斑纹。蒴果长椭圆形。花期8月中旬至9月,花朵早晨开放至午后即凋谢,每花虽只开1天,但天天均有新花陆续开放。园艺品种中有白、黄、橙、红等多种颜色,也有中央无斑点的品种。
原产地:墨西哥、智利、秘鲁等地。
生态习性:性喜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较耐干燥。宜排水良好、适度湿润、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莳养管理:露地可在4~5月份定植,栽植时应选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前将土壤翻松,一般深度达20~30厘米即可。栽后至出叶后可施追肥1~2次,至花葶显现时应保持土壤湿润,注意勿干燥。秋季挖球后,先带土风干,干后可在球顶上方2~3厘米处剪除茎叶,将子球分离,新球及小球分别进行贮藏。保持干燥及适当的室温,一般以5~10℃较适宜。少量贮藏时可装入布袋,悬挂在室内;多量贮藏时,可放于底部有空隙能透气的浅木箱中。盆栽时每个20厘米口径的花盆可栽3个球,覆土为球茎的3倍,培养土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浇透水,先置于半阴、通风处,至叶抽出后移至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地点。冬季可连盆放至低温(0℃以上)干燥处,注意勿受冻害。至次年春倒盆,将子球分离后,重新栽入换好培养土的盆中。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或分球法繁殖。因鳞茎较易腐烂,故一般不易普及推广。
实用价值:虎皮花花形别致,花色多彩,花期正值夏季少花季节,因而更为惹人注目。用于点缀花坛、花境、池边,展现出婀娜多姿、绚丽夺目的景观。盆栽摆在小庭园、阳台或窗台等处,其娇艳的色彩更加妩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