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正确与失误往往决定实现目标的成败,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要科学。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调查研究。
成功者运筹帷幄,看得比别人更远,想的更周全,在别人还没有醒悟时,已经正确地预见了未来。
1929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场经济危机,海上运输业也在劫难逃。
当时,加拿大国营铁路拍卖产业,其中6艘货船,10年前价值200万美元,现仅以每艘2万元的价格拍卖。
获此信息后,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像鹰发现猎物一样,立即赶往加拿大谈这笔生意。他这一反常态的举动,令同行们瞠目结舌,不可思议。
在海运业空前萧条、老牌海运企业家避之犹恐不及的情况下,奥纳西斯还投资于海上运输,简直是疯了,这无异于将钞票白白扔进大海。许多人规劝他,好心的朋友甚至认为他失去了理智。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奥纳西斯当然不会眼睁睁地去做赔本生意。他心里明白,经济复苏和高涨的机会终将替代眼前的萧条,危机一旦过去,物价就会从暴跌变为暴涨。
所以,如果能买下这些便宜物,价格回升之后再抛出去,定能得到可观的利润。海运业虽暂受冲击,但随着经济的复兴,必将重新获得它的地位。基于上述分析,他不露声色地将这些船只全部买下。
果然不出所料,经济危机过后,海运业的回升和振兴居各行业前列。奥纳西斯从加拿大买下的那些船只,一夜之间身价大增,他的资产也成百倍地激增,使他一举成为海上霸主。
对市场变化反应迅速,把生意做在别人前面。当别人还未得到市场变化讯息时,已看准行情,商品大量倾销市场,或者已囤积居奇了。
19r75年初春某日,美国亚默尔肉食加工公司老板躺在沙发上翻阅报纸,突然,一则短讯使他双眼圆睁:墨西哥开始流行猪瘟。这位老板立即推测,如果墨西哥有猪瘟,必定从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二州传入美国,而此二州又正是肉食供应主要基地。此二州一旦猪瘟盛行,则全国肉类供应必趋紧张。这位老板证实了这则消息后,便倾囊购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的生猪和牛肉,并及时运往美国东部。不出所料,从墨西哥传染过来的瘟疫迅速蔓延美国西部几个州。美国政府立即严禁这些州的食品外运。于是美国全境肉类价格暴涨,肉类奇缺。亚默尔公司数月之内净赚九百万美元,一时占尽便宜。
要想正确决策,就要能够清楚地明了什么是该做或不该做的事,先决条件就是必先拥有明确的目标,再则需要清晰的定位,再加上衡量智慧,就可以产生正确的判断力,看清自己该完成的任务。
犹豫是决策的大敌
一个人易犯的大错,就是怕犯错。犹豫不决是避免责任与犯错的一种“方法”,它有一个谬误的前提:不做决定,不会犯错。希望做到至善至美的人,特别惧怕犯错;对于一个从没犯过错、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完善的人来说,做决定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这种人有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尽量不要做太多的决定,而且尽量拖延决定。另一个方法是:找一个现成的代罪羔羊。使用第二种方法的人会仓促地做决定,但他所做的决定大都不成熟,而且一定半途而废。这种人所做的决定不会给他带来困扰,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任何情况下他都不会出纰漏,出错的一定是别人,因此,何必考虑事实与结果?只要自己相信那是别人的错。
显而易见,这两种类型的人都错了,第一类型的人根本做不了事情,因为他一点也没有行动。第二类型的人时常在冲动与考虑欠周的行动之间自寻麻烦。
一份分析2500名尝到败绩的男女的报告显示了,迟疑不决几乎高居31种失败原因的榜首。
决心的反面即是拖延,拖延是每一个人必须实地征服的公敌。
一份分析数百名百万富翁的报告显示,这其中每一个人都有迅速下定决心的习惯,而累积财富失败的人则毫无例外,遇事迟疑不决、犹豫再三,就算是终于下了决心,也是推三阻四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脆利落,而且又习惯于朝令夕改,一日数变。
亨利·福特最醒目的特征之一,即是迅速达成确切决定的习惯,而且改变初衷会慢慢来。福特先生的这一项特质出名到背上顽固不通的骂名。也就是这一特质使得他在所有顾问的反对下,在许多购车人力促他改变之下,仍一意孤行,继续制造他有名的T型车种(世界上最丑陋的车)。
也许福特先生在改变这一项决定的时候拖了太久,但是故事的另一面反过来说,正是他的坚定不移为他赚得巨额财富。这些财富早在T型车有必要改变造型之前,已使他成为汽车大王。无疑地,福特先生决心之坚定,已几近刚愎自用的程度,但是这份特质还是比迟疑不决又朝令夕改来得好。
该作决定的时候怎么办?要决定的事,简单的如今天该穿什么衣服,到哪儿吃午饭。慎重的,譬如要不要辞职等,你是不是既作决定,就按部就班接着下去?还是过分担忧会有什么后果?
由于恐惧自主,恐惧批评,恐惧改变,迟迟不能决定,而愈是犹豫就愈恐惧。人产生犹豫的缘故十之八九是因为有某种恐惧感。
为了怕别人笑,最最单纯的事也可以反复思索数小时。能买那条红缎的床罩吗?下班后要不要去喝一杯?请人家吃饭该做牛肉还是茄子?要是做了牛肉,绝不会说我小气。茄子好像太小家子气,而且……”
再者是恐惧别人把你定型为某一类的人。这种情形大致算是一种自我封闭的恐惧:自以为决定做一件事就表示其他的事你都不能做,一辈子只限于一个范围之内。例如,体育好的人头脑就不行。只可能语文好或数学好,不可能两者都好。或不可能同时喜欢古典音乐和摇滚乐。
头脑好的人多半有这种困扰。如有位书读得不错的女孩,不知道该学医还是学声乐,为了考虑好,就暂时做些杂工作,一做就是五年,仍决定不了。最后是读了医,但是,白白浪费了五年时间,如果读医或学声乐,都该有点规模了。
恐惧、后悔、效率差都和缺乏决断力有连带关系。先耗了时间和精神去想该不该去这么做,又要耗时间和精神去想要不要那样做。心情整日被这些事压得沉重了,人也变得郁闷无趣。可能因为拿不定主意而爱听别人的意见,依赖别人,久而久之,觉得别人都在找你的别扭,随时等着挑你的毛病,以至于仇视他人。
你也许听说过那匹可怜的毛驴的故事:
一匹毛驴幸运地得到了两堆草料,然而幸运却毁了这可怜的家伙,它站在两堆草料中间,犹豫着不知先吃哪一堆才好,就这样,守着近在嘴边的食物,这匹毛驴活活饿死了。
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经常彷徨歧路,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依赖别人的人。这种主意不定,自信不坚的人,难于得到别人的信任。
有些人简直是无可救药的狐疑寡断。他们不敢决定各种事件,因为他们不知道这决定的结果究意是好是坏,是吉是凶。有些人本领不差,人格也好,但因为寡断,他们的一生就给糟蹋了。
决断敏捷的人,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对事业的推动作用,总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边,呆着不动的人,永远不会渡过河去。
假使你有寡断的倾向或习惯,你应该立刻奋起击败这种恶魔,因为它足以破坏你各种进取的机会。
在你决定某一件事情以前,你应该对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你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与理智,郑重考虑,一经决定以后,就不要轻易反悔。
练习敏捷、坚毅的决断,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受益无穷。那时,你不但对自己有自信,而且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主意不定,对于一个人品格的锻炼,是致命的打击。有这种弱点的人,从来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弱点,可以破坏一个人对自己的信赖,可以破坏他的判断力,并有害于他的精神能力。
要成就事业,必须学会成竹在胸,使你的正确决断,坚定、稳固得像山岳一样。情感意气的波浪不能震荡它,别人的反对意见以及种种外界的侵袭,都不能打动它。
敏捷、坚毅、决断的力量,是一切力量中的力量。假使你一生没有养成敏捷坚毅的决断能力,那你的一生,将如一叶漂荡海中的孤舟。你的生命之舟,将永远漂泊,永远不能靠岸。你的生命之舟,将时时刻刻,都在暴风猛浪的袭击中。
决心的价值取决于下定决心所需的勇气,奠下文明根基的重大决策,往往要背负着生死存亡的风险,才做得成最后的决定。
林肯决心发表其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赋予美国黑人自由。在发表之初,林肯完全了解,此举会使得成千上万原先支持他的朋友和政界人士转而反对他。
苏格拉底宁可喝下毒药,也不愿意调整个人信念,正是凭借勇气所下的决心,使时代推进了1000年,赋予当时的人那时还未有的思想自由权和发言自由权。
你在搜寻方法窍门的时候,不要去找奇迹,因为奇迹是你找不到的,你只会找到永恒的自然法则。有勇气信心运用这些法则的人,都可以寻获这些定理定律。这些法则可以带给一个国家自由,也可用以累积财富。
能迅速下坚定决心的人知所取舍,取得所需也往往如探囊取物。各社会阶层、各行各业的领袖下起决心来,都既坚定又迅速。惟其如此,他们才会成为领导人。
一个人往往在年纪还轻的时候,就养成了迟疑不决的习惯。一路从小学、中学,甚至到大学,缺乏确切目标的恶习已渐积重难返。
拿不定主意的习惯会跟着在校的学生走入他日后选择的职业里,那是说,如果他终于真的选定了人那一行的话。一般而言,初人社会的年轻人,会去做他得到的任何一份差事。因为他已习惯于迟疑不决,所以他会接受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如今有98%的人之所以做受薪阶层的工作,是因为他们缺乏谋划明确职务的坚定决心,也缺乏选择雇主的知识。
拿定主意始终需要勇气,有时需要的勇气极大。有时甚至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下了注。下定决心要争取到一份工作的人不会在这样的抉择里赌上性命;要求人生付出所求代价时,也不必卯上自己的生命;下的赌注是个人经济上的自由。
灵活运用原则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取决于他愿意去做一些失败者所不愿意做的事。反之亦然,失败者之所以导致失败,乃在于他一直在做成功者所不愿意做的事。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未发迹前的年轻时代,曾担任过铁路公司的电报员。
有次在假日期间,轮到卡内基值班,电报机滴滴答答传来一通紧急电报,内容令卡内基几乎由椅子上跳了起来。
紧急电报通知,在附近铁路上,有一列货车车头出轨,要求上司通知各班列车改换轨道,以免发生撞车的意外惨剧。
当天是假日,卡内基怎样也寻找不到可以下达命令的上司,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而一班载满乘客的列车正急速驶向货车头的出事地点。
卡内基不得已,只好敲下发报键,冒充上司的名义下达命令给客车的司机,调度他们立即改换轨道。避开了一场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意外事件。
按当时铁路公司的规定,电报员擅自冒用上级名义发报,惟一的处分是立即撤职。卡内基十分清楚这项规定,于是在隔日上班时,将辞呈放在上司的桌上。
上司将卡内基叫到办公室内,当着卡内基的面,将辞呈撕毁,拍拍卡内基的肩头:“你做得很好,我要你留下来继续工作。记住,这世上有两种人永远在原地踏步:一种是不肯听命行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只听命令行事的人。幸好你不是这两种人的其中一种。”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是世界第二大个人电脑制造公司,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它的象征图案是一只缺了一块的苹果,其寓意大概是说这只苹果味道很好,已经被咬了一口,颇受青睐。
然而,现在这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辉煌一时的“苹果”,却成了决策者失误的缺口的象征——它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麻烦的表现反映在世界市场上,就是它的销售份额大幅度减少,公司在1996年财政年度首季(1995年10月12日)亏损6900万美元,其股票跌到18个月来的最低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是苹果电脑公司决策上的盲目自大,闭门造车,没有顺应全球范围内的个人电脑革命的潮流。
首先是技术上的保守。苹果公司于1976年由史蒂夫·乔布斯和沃滋·湟克建立。在其初创时期,尤其是在80年代中期,有过创新,走过辉煌。当时被人们誉为“奇迹”加以传诵,被称作“硅谷的脊梁”。
这条成功之路成了“苹果人”的信条:惟有技术高,只走自己路。本来这也是正确的,在当今电脑社会中,硬件换代已经以月计算,软件换代已经以周计算,商海沉浮,各个公司齐头并进、相互竞争。首要的就是看有没有新的技术产品,但苹果公司在这条道上越走越窄,慢慢发展到后来的“惟有自己高,不愿与人交”、的地步,变成了固步自封、自我封闭。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甚至对别的公司的发明创造采取藐视的态度。1990年“视窗3.0”出现在电脑市场时,苹果的管理人员讥笑它不过是“一块笨拙的废物”。
事实证明,是竞争对手先进了一步,苹果公司这种闭门自守、固步自封的做法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