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隆美尔
10480000000001

第1章 来之不易的功勋奖章(1)

1917年底,德皇威廉二世终于将一枚至高无上的功勋奖章授予了隆美尔。这是一种镶金的灰蓝色珐琅质地的十字勋章,它闪动着耀眼夺目的光彩,系在一根银灰色的绶带上。在德国,曾经获得过这种勋章的大多数人,都是曾在时代背景下显耀一时的英雄人物。所以,隆美尔对这枚奖章十分重视,他恭恭敬敬地把它挂在自己的脖子上。此后,在隆美尔的一生中,他几乎从没有将这枚勋章摘下来过。

“体格相当糟糕”的军人

五月的阳光满带笑意,慷慨地洒落在阿伦城外的这片田野上。一条不算宽广的土路将田野一分为二,蜿蜒曲折地向远方游去,一直游向远方的另一座更为有名的城市——乌尔姆,它地处德国南部、邻近斯图加特的交通要塞。

田野里百花盛开,芬芳四溢,引得蜜蜂和蝴蝶悠闲自在地在这片点缀着五颜六色的绿地里飞舞。忽然它们被什么惊动了,不约而同地慌忙向远方逃走了。一阵沙沙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一前一后地跑了过来,二人脚步忙乱,眼睛紧盯着天空。原来,在他们头顶几米高的低空中,一个长着翅膀的盒子似的东西正在慢慢地滑翔着向地上落下来。

“成功了,成功了!”两个孩子喊着。

这一年是1906年,两个孩子正在试验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并制作的滑翔机。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试验算不了什么,但想一想当时的年代,莱特兄弟在1900年才制做出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机,到1903年短距离载人飞行实验才首获成功。这样看来,这两个孩子当时做的实验的确是紧随着科学发展的步伐了。

在迈入20世纪最初的这几年里,世界正在飞速地发展着,除了莱特兄弟的飞机技术正走向成熟,居里夫妇于1903年因发现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了他的狭义相对论,以对条件反射的研究著名的巴甫洛夫第一次发现了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规律。在政治领域内,德国已在1905年制定了旨在发动大战的“施利芬计划”,欧美强国正大肆地在东方地区拓展殖民地,而俄国与日本则刚刚在中国的旅顺打了一场大仗。

在世界如此风起云涌的变化中,这两个少年却狂热地爱上了机械学,但后来他们谁也没成为科学家。尽管走在前面的那个少年还与他们制作的这架盒式滑翔机合了一张很小的影,并一直将其保留到他离开这个世界,而且后来他还经常向别人夸耀他少年时的这项发明。

这两个少年都是阿伦一所拉丁学校三年级的学生。落在后面的那个较高一点的少年名叫汉斯·凯特尔,跑在前面那个面色苍白、看起来体弱多病的少年名叫约翰尼斯·埃尔温·尤金·隆美尔,这是他的全名,平时人们称他为埃尔温·隆美尔,就是后来那个叱咤非洲的“沙漠之狐”。

通过对待滑翔机这件事,隆美尔性格中的很多主要特点已经体现出来了。对新奇的东西兴趣强烈,勇于创新,大胆摸索,一旦做出成绩,就会不断地向别人炫耀,更为要命的是,喜欢将别人的功劳忽略不计,统统地算在自己的身上。当然,凯特尔对这些却并不太在意,尽管他是这架滑翔机的更主要的设计者。

年少时的共同爱好使这两个人保持了终生的友谊。虽然隆美尔年少时对做一名飞艇技师曾抱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渴望,而且他多病的身体使得他从未曾下定决心走上军旅生涯,可他父亲一次固执的决定却让世人记住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有过一位军事奇才,名叫隆美尔。隆美尔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符腾堡州斯瓦比亚地区一个叫海登海姆的地方,受到的教育很少,在他七岁那年本来应该上小学,却由于他父亲由海登海姆的小学校长提升为阿伦的中学校长而取消了当地小学,隆美尔不得不从私人教师那里学习必要的知识,直到两年后才考进一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读了五年书。1908年起,他进人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又读了两年。这就是他终生所受的全部教育。由于1907年他在跳过一条小溪时不幸摔断了右脚踝骨,便不再喜欢任何活动了,他把空闲时间全都用在做家庭作业和读书上,他最感兴趣的学科是数学和科学。

就隆美尔的家庭来说,他的父亲毫无显赫背景,与他祖父一样,都是中学的校长。倒是隆美尔的母亲海伦还算是有点地位,是曾任符腾堡州州长的冯·鲁斯的女儿,隆美尔家的四个孩子对家庭的感觉基本一致:喜欢他们的母亲,讨厌他们的父亲。

隆美尔在家里排行第二,最小的孩子名叫海伦,与他母亲同名,是个女孩,后来步其家族的后尘成了一名教师,终生未嫁。他的哥哥名叫卡尔,因对学校的考试极为恐惧而自愿参了军,后来成了一名陆军侦察机领航员,曾到过埃及、北非等地,后因染上疟疾,年纪很轻时就去世了,这也是隆美尔家第一个走进军旅的成员。他的弟弟名叫杰哈德,自幼喜爱音乐,后来成了一名歌剧演唱家,去世于1977年。

而那个遭到他们一致讨厌的父亲,总是留着一头短发,并时髦地在脑瓜顶来个中分,光滑地垂向两边,一副夹鼻眼镜总是紧紧地架在高耸的鼻梁上,一见到几个孩子就抓住时机问他们一些偏僻怪诞的问题,如这个建筑物叫什么名字?那种花是属于什么科目的?那种讨厌劲谁见谁烦,甚至有一次气得最害怕考试的卡尔用椅子砸了他。

德军士兵正在工事内向登陆的盟军射击。好在这个烦人的父亲活得并不长,在1913年就去世了。但在去世前,他却做了一件大事,以一位校长的身份将隆美尔推荐给了附近的伍尔登堡军队。他在推荐信中极尽胡说八道之能事,说隆美尔“健壮、可靠,是一个很好的体操运动员”。他的这番做假之举连遭炮兵和工兵的拒绝,最后还是伍尔登堡的第124步兵团心地善良一些,同意接收隆美尔。可在体检过程中,医生却发现隆美尔患有腹股疝,隆美尔的父亲无奈,只得答应给隆美尔做一次必要的手术。1910年7月19日,18岁的隆美尔在离开医院后的第六天,终于挤进了军人的队伍。根据当时德国的军制,隆美尔在3个月后理所当然地被提升为下士,6个月后又成为军士。1911年3月,他被送进了德国东北部的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进修。

但泽是当时德国最美丽的港口城市,到处都是宏伟的建筑,街道繁华,人潮如涌。这个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给了波兰,也就是今天波兰的格但斯克。德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君特·格拉斯就出生在这里,并写下了著名的“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和鼠》、《狗年月》。但在1911年,这里却是很多德国人都想去居住的本国国土,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后给德国人带来的安定与富庶,使得但泽的上层社会更懂得享乐了。礼节繁复的盛大舞会是但泽的一大特色。军事院校的军官团体也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大型舞会,而被邀参加的女人们几乎都是当地很有教养的中上阶层市民家的女儿。

尽管隆美尔既不喝酒也不吸烟,而且一生都奉守着禁欲主义的原则,几乎不与任何女人来往,但在周末时也偶尔到舞会上来坐一会儿,看看热闹。正是在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接受培训期间的舞会上,隆美尔找到了他的终生伴侣。这是一位别有风姿,长相漂亮、体态苗条而且非常擅长舞蹈的女子,她的名字叫露西·莫琳。露西有着意大利和波兰的混合血统,她已去世了的父亲和隆美尔的父亲一样,曾任过中学校长,相似的家庭背景让两个人认识后有了很多共同的话题。有时候露西觉得隆美尔过于严肃了一些,可有些时候她却被隆美尔严肃中显露出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在那个时期,隆美尔就开始表现出对眼镜的极大爱好,虽然军校里规定军官候补生不准戴眼镜,可隆美尔还是要偷偷地打破这条限制,出了学校他就会神气十足地戴上眼镜,而一旦碰到一个上级军官从对面走来,便马上会手忙脚乱地把眼镜藏起来,这种从神气十足到惊惶失措转变的狼狈过程,是最令露西发笑的经典场面。两人不约而同地陷人了爱河,而且越来越深。

1911年11月,经过了8个月的培训,隆美尔顺利地从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了,校长对他评价很高,说他“相当出色”,在体操、击剑和骑马等科目中做得很好,而且“性格倔强,有极大的意志力和满腔的热情,守纪律,时间观念强,自觉、友善,智力过人,有高度的责任感,是一个很能干的军人,只是体质方面差了点,身材中等,瘦弱,体格相当糟糕,而且很虚弱”。

1912年1月,隆美尔被授予中尉军衔。他又回到了124步兵团,在此后的两年里,一直负责训练新兵的工作。

离开了自己深爱的露西,隆美尔开始每天都和她通信,因为当时他还没有正式求婚,所以他总是将信秘密地转交给露西所在地的邮局,以防止信件被她的母亲中途截获。露西经常将自己的照片给隆美尔寄来,但隆美尔总是不满足,不断地催促露西寄更多的照片来。两个人都深深地沉浸在这种书信频繁往来的热情中。这段经历使隆美尔养成了一个不可变更的日常习惯,终其一生,只要一离开露西,就会坚持每天给她写一封信,即使在战火纷飞的沙场上也是如此。

白天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新兵的工作中,晚间回来又沉浸在与露西的书信往来里,这对隆美尔来说,的确也算得上是一种充实而又幸福的生活。但这种生活仅仅持续了两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隆美尔的充实和幸福,同时也第一次带给了他一个展现其军事天才的大舞台。

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3月1日,隆美尔,这个已担任新兵训练员1年多的中尉军官,忽然得到一个机会暂时离开了他那种日复一日、无所变更的训练工作,根据高层的决定,他被派往附近的乌尔姆第49野战炮兵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

这并不是简单的调动,因为在当时的德国背景下,德军对炮兵的建设非常重视,虽然其炮兵训练水平不是世界第一流的,但德国的榴弹炮兵和重炮兵在当时比任何国家都强。德军中每个步兵师都编制有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每个军又都编制有一个150毫米榴弹炮营,而在集团军中则配备有独立的重炮兵营。所以,隆美尔能够到炮兵团中去服役,多少也说明他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此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几个月的时候,欧洲的上空早已是战云密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德、英、法、俄等国家之间剑拔弩张,个个摩拳擦掌,正在四处寻找新的借口,以便开战。在此期间,野心最大的当然就是德国了。

德国由于到19世纪后半期,才由当时的宰相俾斯麦以铁和血完成了统一,所以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一些,但进人20世纪后却保持了惊人的速度。

在1870年,德国的煤、铁、钢的产量还分别是英法两国总和的21%、18%和26%,但到了20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已飞跃式地超过了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了欧洲经济上的老大。到1913年,德国的煤、铁、钢产量更是猛增到英法两国总和的57%、123%和152%。经济实力的增长,推动着德国对外政策的改变,原本德国的目的只是力求在欧洲获得霸主地位,进入19世纪90年代后,这一目的已基本达到,于是,德国又开始推行“世界政策”,提出了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要求。

当时,德国的首相皮洛夫就曾公然在议会中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可问题是,到了这个时候,由于德国来晚了一步,全球主要殖民地都已被英、俄、法等国抢占完了,尤其是英国,更是眼尖手快,到1914年时,英国侵占的殖民地面积高达33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的130多倍,沙皇俄国也侵占了1700万平方公里,约为其本土面积的3.2倍,法国位居第三,侵占了1060万平方公里,约为本土面积的21倍,可德国却“仅仅”在非洲夺得了多哥、喀麦隆和西南非洲,此外在太平洋新几内亚等地强占了一部分小岛屿。

德国极为不满意,觉得世道不公,堂堂新晋欧洲霸主,怎么在海外只有这么一点点殖民地呢?可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侵占的殖民地早已被英、法、俄各国抢光了,德国想要更多的殖民地,只能从它们手中夺取了。于是德国与英国、法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了。

相比较而言,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显得更激烈一些。英国由于起步早,它依仗自己的实力,打荷兰、战法国,特别是1813年最终战胜拿破仑后,成为了一个地跨五大洲的“日不落”殖民大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只要有阳光照到的地方,就有它的殖民地存在。

德国想要成为新的霸主,只能第一个向英国伸手了,谁让英国那么富有呢?所以,德皇威廉二世执政后,就开始大肆叫嚷德国的空间太少了,领土不够用,要与英国一决雌雄。两国的矛盾焦点集中在中近东地区,也就是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地区的交通枢纽地带,特别是20世纪初,中东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后,这种矛盾更加突出,而英国除了要保住自己的地盘外,当然也想夺取德国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并压制住德国,所以两国在欧洲几乎出现了一山容不得二虎的局势。

同时,德国和俄国的矛盾也在激化,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地区,这里被德国看成自己的南邻,可地处东北的沙皇俄国却把脚踩到了这里,德国心里不舒坦。1903年,德国和土耳其签订条约,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建筑权,一旦这条铁路建成,将使德国的柏林与中东的巴格达联成一线,德国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土耳其和小亚细亚,沙俄对此极为不满,当然,旁边的英国也不愿意了,因为这也威胁到了英国在西亚和印度的利益。

而德国与法国的矛盾更是由来已久。1871年,俾斯麦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与法国打了一场大仗,也就是著名的普法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法国战败,所以根据《法兰克福和约》,法国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向德国赔款五十亿法郎。因此,法国一直在准备着向德国复仇,不仅想收回被德国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还想夺取德国的萨尔区。另外,德法两国在重新瓜分殖民地问题上也存在着较深的矛盾。1905年和1911年,德法两国为了争夺摩洛哥引起了两次摩洛哥危机,只因双方还没有为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才没有最终导致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