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89900000029

第29章 摩篇(1)

【原文】

摩①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②。用之有道。其道必隐③。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④,内符必应⑤;其应也。必有为之⑥。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⑦、匿端⑧、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⑨。摩之在此,符应在彼。从而应之,事无不可。

【注释】

①摩:悉意试探、诱动之意。摩,是揣情的一种办法。揣摩,合而言之,意为反复思考、推求、揣度。分而言之,揣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测知其内情;摩则为以己之言探人之心使其外露。揣,是主观推测;摩,是语言试探。

②内,指内心情感活动。符,指内情的外在表现。主,指事物的根本、主流。

③用,运用。之,指摩。有道,符合一定法则。隐,隐秘、隐蔽、潜在的。

④测而探之:估测然后试探其中奥妙。

⑤内符必应:内外必然呼应。

⑥必有为之:一定有所作用。

⑦峁:藏粮食的地窖。

⑧端:头绪。

⑨无患:没有忧虑。

【译文】

摩是揣摩内心情感的一种权术。内心情感与其外在表现,是揣情之术的主体。运用摩术有一定的法则,而且这一法则是在隐秘中进行。当初步揣摩时,必须有一定的目的,然后进行侦察刺探,其内部必然暗合呼应。内外既然相呼应,就会在行动上有所表现。所以稍加排除,就是所说的堵塞地窖、隐匿头绪、隐蔽实情,他人就无从知晓。这样,事业得以成功而又不会留下后患。隐秘的揣情之术在此处运用,而显着的表现却应在彼处,两相呼应,就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成功了。

【原文】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①,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②;主兵曰胜,而人不畏也③。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④。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⑤;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⑥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注释】

①钩:钓钩。饵:诱饵,此处指安装上诱饵。

②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事情很快成功了,但人们还不知不觉。

③主兵日胜,而人不畏:战争很快取胜了,但敌人还蒙在鼓里,不知畏惧。

④阴:隐蔽。神:神妙。阳:公开。

⑤不知其所以利:不知为什么获取了利益和好处。

⑥不争:不用打仗。不费:不耗费资财。

【译文】

古代那些善于揣情摩意的人,就像在深泽大湖垂钓的老翁,投饵藏钩,必能钓到大鱼。所以说,掌握了摩意术,主持国家政治、经济大事,日渐成功,但人们还不知不觉;主持国家军事大事,很快就要胜利了,敌人还蒙在鼓里,不知畏惧。圣智之人都是在暗中运筹谋划,所以称作“神”;而立功于世上,被人所知,所以叫做“明”。所谓主持政治、经济大事一天比一天取得成效,就是积累德政,让人民安于德政环境中,日以为常而不知为什么获取了利益和好处;所谓主持军事大事很快就取得胜利,就是积累善行,人民自然跟从,却并不知道长久处在这种和平安定环境中的原因。因此,天下人才把这样的圣智之士称作“神明”。所谓主持军事大事很快就取得胜利,是说经常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国家不用花费资财,使人民不知不觉地顺服、不知不觉地畏惧,还不知道为什么顺服、为什么畏惧,因此,天下人就把使用摩意术的圣智之士称作“神明”。

【原文】

其摩者①,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②。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③。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④。故圣人所以独用⑤者,众人皆有之⑥;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⑦。

【注释】

①其摩者:指具体“摩”的方法。

②该句意为:平、正、喜、怒、名、行、廉、信、利、卑分别是揣摩情意的十种方法。

③名者,发也:声望在于发扬。

④卑者,谄也:谦卑,是为了谄媚。

⑤独用:独自使用。

⑥皆有之:都能运用。

⑦用之非也:使用不得法,不恰当。

【译文】

在实施“摩意术”时,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用平和态度的,有用正义责难的;有用讨好方式的,有用愤怒激将的;有用名声威吓的,有用行为逼迫的;有用廉洁感化的,有用信义说服的;有用利害诱惑的,有用谦卑套取的。平和就是安静,正义就是刚直,娱乐就是喜悦,愤怒就是激动,名望就是声誉,行为就是实施,廉洁就是清明,利益就是需求,谦卑就是谄媚。所以说圣人善用的“摩意术”,平常人也可以运用。然而,有的人运用未能达到,那是因为他们运用不得法。

【原文】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①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②也。夫事成必合于数③,故曰:道数与时相偶④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⑤。此物类相应⑥,于事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⑦,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⑧。夫几者不晚⑨,成而不抱⑩,久而化成。

【注释】

①其所与通者:指那些可以沟通的志同道合者。

②结而无隙:意思是结交朋友要亲密无间。

③数:天数,即自然规律。

④道数与时相偶:意思是天道、术数与天时相配合才可以保证成功。偶,偶合,配合。

⑤濡:浸、沾湿。

⑥物类相应:同类事物互相接受。

⑦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内心情感与外部揣摩相呼应也是这样。

⑧独行之道:很少能做到揣摩之术。

⑨几者不晚:通晓几微之势的人不错失良机。

⑩成而不抱:成功了,却不占为已有。

【译文】

因此,谋划策略,最困难的就是周到缜密;进行游说,最困难的就是让对方全部听从自己的说辞;主办事情,最困难的就是一定成功。这三个方面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所以说谋划必须周到缜密,游说要选择与自己观点相通的对象,所以说结交朋友要亲密无间。要想使所主持之事取得成功,必须要合乎天数即自然规律,所以说“天道、术数与天时相配合才可以保证成功”。进行游说的人必须使自己的说辞合于情理,所以说:“情意相合才能够被人听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归属各自的种类,抱着柴去救火,干燥的部分先烧着;平地上注水,低洼的地方先湿。这些都是与事物的性质相适应的。以此类推,其他事物也是这样的。这就是内符与外摩相适应的道理。所以说:“按着事物的不同特性来实行摩意术,哪有不发生反应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欲望而施行摩意术,哪有不听从游说的呢?所以说:“只有圣人能实行揣摩之术。”大凡通晓机妙的人都会把握好时机,有成绩也不居功,天长日久一定会取得成功。

【历史典故】

班超察言观色施计谋

公元73年,大将军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担任代理司马,立了战功。窦固为了抵抗匈奴,想采用汉武帝的办法,派人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对付匈奴。他赏识班超的才干,派班超担任使者到西域去。

班超带着三十六名随从人员到了鄯善。鄯善原来是归附匈奴的,因为匈奴逼他们纳税进贡,勒索财物,鄯善王很不满意。但是这几十年来,汉朝顾不到西域那一边,鄯善王只好勉强听匈奴的命令。这次他看到汉朝派去了使者,便殷勤地招待了他们。

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对他们的态度忽然冷淡起来。他起了疑心,问随从的人员:“你们看得出来吗?鄯善王对待咱们跟前几天不一样,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这儿。”

话虽这样说,毕竟只是一种猜想。刚巧鄯善王的仆人送酒食来。班超装作早就知道的样子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几天了?住在什么地方?”

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那个仆人被班超一吓,以为班超已经知道这件事,只好老实回答说:“来了三天了,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有三十里地。”

班超把那个仆人扣留起来,立刻召集随从人员,对他们说:“大家跟我一起来到西域,无非是想立功报国。现在匈奴使者才到几天,鄯善王的态度就变了。要是他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人,我们的尸骨也不能回乡了。你们看怎么办?”

大家都说:“现在情况危急,死活全靠你啦!”

班超说:“大丈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趁着黑夜,到匈奴的帐篷周围,一面放火,一面进攻。他们不知道咱们有多少人马,一定会慌。只要杀了匈奴的使者,事情就好办了。”

大家说:“好,就这样拼一拼吧!”

到了半夜,班超率领三十六个壮士偷袭匈奴的帐篷。那天晚上,正巧刮大风。班超吩咐十个壮士拿着鼓躲在匈奴的帐篷后面,二十个壮士埋伏在帐篷前面,自己跟其余六个人顺风放火。火一烧起来,十个人同时擂鼓、呐喊,其余二十个人大喊大叫地杀进帐篷。

匈奴人从梦里惊醒,到处乱窜。班超打头冲进帐篷,其余的壮士跟着班超杀进去。他们杀了匈奴使者和三十多个随从,把所有帐篷都烧了。

班超回到自己的营房里,天刚发白。他请鄯善王过来,鄯善王见匈奴的使者已被班超杀了,就表示愿意服从汉朝的命令。

班超回到汉朝,汉明帝提拔班超做军司马,又派他到于阗去。

班超智勇双全,随机应变,通过鄯善王外表的变化,来判断其内心活动,用火攻的办法消灭匈奴使者,促使鄯善国与汉朝友好。

摩术篇中讲,“暗地里对人实施摩意术,顺从着对方的欲望去探测他的内心世界,导致某些表象的内在心理因素会表露出来,为我们所掌握。”班超顺应鄯善王软欺硬怕的心理特征,私下谋划采取了措施征服了他,这其实正是对摩术的运用。

甘罗巧言赢城池

“摩意”是“揣情术”的主要方法,“内符”(内心情感的变化及其外在表现)是“揣”的根本对象。运用“揣摩”时,需要掌握“揣摩”的规律和原则,而这种规律和原则是必须隐秘地进行。根据对方的欲望稍微地进行揣摩,揣测而探究他的内心,其内在的情感就会通过外在表现反映出来。内心的感情要是表现出来后,他就必然要做出一些行动。

秦王政七年,秦王政想出兵伐赵,替数年前率兵伐赵战死的大将蒙骜报仇。刚成君蔡泽向秦王分析了燕、赵的形势及利害关系,并自请前往燕国,离间燕、赵联合抗秦的阵线,说服燕王依附秦国以为久安之计。

秦王政听信了蔡泽的话,蔡泽也当真不辱使命,说服了燕王,命太子丹为质于秦,并请秦国派一位大臣,做燕国的丞相。

吕不韦打算派张唐,前往燕国为相,命太史占卜,也是上上大吉;偏偏张唐托病不肯应命。张唐推辞的理由是:他曾经多次奉命带兵伐赵,赵国对他怨恨必深,他如去燕,必经赵国,赵国是绝不会放过他的,所以,他不能去。

虽经吕不韦再三强劝,费尽唇舌,无奈张唐执意不肯,吕不韦回到府中,独坐堂上,深锁愁眉,闷闷不乐。

当时,有一位十二岁的少年,名叫甘罗,是门下客甘茂的孙子;他看到吕不韦一脸不悦的神色,于是,上前询问吕不韦有何心事。起初,吕不韦对甘罗是不屑,但甘罗一番有力的陈辞令吕不韦不但向他述说了情况,还答应甘罗去说服张唐。

甘罗欣然告辞,衔命往见张唐。甘罗见了张唐后,果然不负吕不韦所望,一番比较之后,张唐急忙随同甘罗,到吕府请罪,并表示将即日治理行装,准备起程赴燕就任,吕不韦大喜过望,对甘罗刮目相看,备加礼遇。

在张唐临行之前,甘罗又对吕氏说:“张唐是听信我的话,不得已而往燕国,可是,他内心仍然怕赵国对他不利,请给臣车马五乘,为张唐先行报知赵国。”

吕不韦已经知道甘罗的才智过人,毫不迟疑地人宫禀奏秦王说:“有甘茂孙儿甘罗,虽是年少,然而,出身名家子孙,很有机智和辩才。张唐托病,不肯相燕,臣虽亲自劝说无效,甘罗自请前往,一说即行。现在,他为了去除张唐惧赵对他报复的疑虑,复请先报赵王,请大王任命他前往。”

秦王遂即宣召甘罗上朝晋见,看他虽然身高不满五尺,眉目却是清秀如画,气宇轩昂,神情中流露出一股超凡脱俗的逸气!而且,进退从容不迫,临威毫无惧色,秦王心里不仅喜欢,而且暗暗称奇,遂问甘罗说:“寡人派你前去赵国,你见了赵王,如何措词?”

甘罗回奏说:“观察对方的喜惧,临时相机而进;语言如水波兴起,须随风而转,不可以预定。”

秦王一听,觉得甘罗谈吐果然不凡,于是,给他上好的车马十乘,外加仆从百人,浩浩荡荡地出使赵国去了。

赵国的悼襄王,已经接到燕、秦通好的消息,正在害怕他们两国合计对赵国不利,忽然有人禀报秦国有使臣来到,心中暗喜,遂亲自出城二十里,迎接甘罗。

当赵王发现秦国使臣,居然是一位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不由大为惊讶。他突然从甘罗的姓氏联想到一个秦国的名人,于是,便问甘罗:“早年为秦国通三川之路的甘茂,不知是先生的什么人?”

甘罗说:“是臣的祖父。”

赵王又问:“先生多大年纪?”

甘罗答:“十二岁!”

赵王忍不住进一步再问:“秦国朝廷,年长的大臣不够差遣吗?怎么会派先生来呢?”

甘罗对赵王察言观色之余,又从他的话里觉出对方有轻视之意,遂回答说:“秦王用人,因事情大小而定!年长者任以大事,年幼者任以小事,臣年最幼,所以,奉派出使赵国。”

赵王又发觉眼前这位少年使者,词锋犀利,态度坦荡,心下又是一惊,不敢再有轻侮之意,于是,问道:“先生远临敝国,有什么赐教?”

甘罗反问:“大王听说燕国的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的事了吗?”

“听说过了。”赵王说。

“大王也听说秦国张唐,即将赴燕国为相吗?”

“也听说了。”

甘罗问过这句话之后,接着单刀直人地解释:“燕国太子人质于秦国,是表示燕国不欺骗秦;张唐人燕国为相,是秦国表示不失信于燕国。燕国和秦国团结修好,互不相欺,你们赵国就危险了!”

甘罗先是旁敲侧击,最后一语中的,说到了赵王最担心的事。赵王强耐住心下的惶恐,试探着问:“秦国之所以结好燕国,有什么意图?”

其实,赵王是明知故问,只不过要从甘罗口中证实一下而已。甘罗也就毫不客气地坦率说明:“秦国与燕国修好,是企图联手攻打你们赵国,扩张领土,占领河间之地。”

甘罗的话,像是一拳捣中了赵王的要害,使他半晌没答话。甘罗见状干脆来个乘胜追击,开门见山地说:“依臣愚见,不如大王割让河间五城,献给秦国,臣愿向寡君奏请,中止张唐之行,断绝与燕国的友好关系,转与赵国修好。到时候,以强赵攻弱燕,而秦国不加干涉,你赵国所得到的,岂止是五城而已?”

甘罗来了这么一个急转弯,把压在赵王心头上千斤重的大石头,一下子解脱掉了,赵王于是连声说:“好、好!一切唯先生之命是听。”

赵王同时赠给甘罗千两黄金,白璧二双,把河间五城的地图也交给他,请他还报秦王。

甘罗此行,仅凭一张嘴巴,三言两语,赚得了赵国五座城池,风风光光,回归秦国,秦王得悉之后,高兴万分地说:“寡人梦寐以求的赵国河间之地,居然兵不血刃,从一个小孩子手上得到,你的智慧,比你的人大得多了!”

秦王同时采纳甘罗的建议,命令张唐不必前往燕国。

张唐得到通知,也如释重负,对甘罗心存感激。

赵国知道秦国中止张唐赴燕为相的消息之后,明白甘罗的诺言已经生效,遂派庞煖、李牧两位大将,合兵攻打燕国,一路势如破竹,连取上谷三十城,留下十九城归赵,另将十一城,拱手奉赠秦国。

秦国坐收渔人之利,前后共得十六座城池,未遣一兵一卒,完全是甘罗的口舌功劳。秦王果然封甘罗为上卿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