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89900000039

第39章 谋篇(1)

【原文】

凡谋有道①,必得其所因②,以求其情③。审④得其情,乃立三仪⑤。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⑥。奇不知其所拥⑦。始于古之所从⑧。

【注释】

①凡谋有道:谋,指设谋、进谋、施说、提出建议。道,规律、事理。

②得其所因:得知其因由。

③求其情:把握有关的实际情况。

④审:审察、弄明白。

⑤立三仪:三仪又指天、地、人。这里指三种策略。

⑥参以立焉,以生奇:意谓三仪互相参考运用,就可以产生卓越策略。

⑦奇不知其所拥:这种设计奇谋的方法并非我们的创造。

⑧始于古之所从:这是从古以来所遵从的共同规律。从,遵从、遵循。

【译文】

凡是谋划策略,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一定要得到事情的因由,以掌握有关的实际情况。详细掌握了实际情况,才可以制定三种策略。所谓三种策略,就是上策、中策、下策。将这三种策略互相参考运用,就能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来。真正的良策奇谋是无所阻挡、无往而不胜的。这种设计奇谋的方法并非我们的创造,是古人就曾实施过的。

【原文】

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①。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②;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③。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④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⑤。斯盖其分也。

【注释】

①取玉:指入山采玉。载:乘坐。司南之车:装有指南针一类仪器以测定方位的车子。惑:迷失。

②同情:思想感情相同。相亲:互相亲近。“俱相亲”的“俱”字,疑是衍文。俱成:双方都有成效,都有收获。同欲:共同的欲望。相疏:互相疏远。偏成:只对一方有利。

③同恶:共同被人憎恶。俱害:双方都受到损害。偏害:只有一方受到损害。

④数行:屡次发生,经常发生。

⑤节:竹木的枝干交接处。分:分界。

【释文】

郑国人入山采玉时,都要乘坐装有指南针的车子,是为了不迷失方向。衡量对方才干、估量对方能力、揣度对方内心意图,对于谋臣策士来讲,就类似于做事时使用的指南针。凡是思想欲望相同而互相亲近的人,是因为双方都获得了成效;凡是欲望相同却关系疏远的,一定是只对一方有利。凡是共同被人憎恶且关系亲密的人,是因为双方都受到了损害;凡是共同被人憎恶而关系疏远的,一定是部分人先受到损害。所以,能够互相带来利益的,关系就亲密,如果相互会造成损害的,关系就疏远。这都是规律在起作用,根据这个标准来判断事物的相异相同,其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墙壁的损坏是从裂缝开始,树木折断是从节疤处开始,这大概是由于共同的规律。

【原文】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①: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②。

【注释】

①谋:谋略。计:计划,思考。议:议论,商讨。说:游说之辞。进:进取。退:退却。制:制约。

②百事:各种事物。百度:各种法度。数:法则、规律。

【译文】

所以,事物不断变化,才能产生问题,因为要解决问题才需谋划,只有通过谋划才会产生计策,研究计策才能产生相应的方法,有了方法才能游说决策者,使之前进,进而不通,再退一步,进退之中形成制度;以此制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如此看来,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道理,控制万事万物也是同一法则啊!

【原文】

夫仁人①货②,不可诱以利③。可使出费④;勇士轻难⑤,不可惧以患⑥,可使据危⑦:智者达于数,明于理⑧。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⑨。是三才⑩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注释】

①仁人:有仁义道德的人。

②轻货:轻视物质利益。

③诱以利:用获利益来引诱。

④出费:提供费用。

⑤难:困难。

⑥患:忧患。

⑦危:危险的地方。

⑧达于数,明于理:通达于规律,明白道理。

⑨立功:建立功业。

⑩三才:天、地、人为三才,此中指仁人,勇士和智者。

裁之:对某事做出决定。

行:体现,表现。

【译文】

仁德君子视财物如粪土,所以不可以用钱财去引诱他,可以让他们提供资财;勇士轻视灾难,所以不可以用灾患去吓唬他,倒可以让他们镇守危险之地;智慧的人通达事理,不可用不诚实去欺骗,倒可以用大道理来晓谕他,让他们建功立业。这是三种人才:仁人、勇士、智者。相反,愚蠢者可以用欺骗手段蒙蔽他,不肖之徒可以用恐吓手段威胁他,贪婪者可以用金钱去利诱他,应该因人因事而使用不同手段。所以强者是由弱小积聚而成;直壮是由弯曲积累而成;有余是由不足积累而成。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道术”的体现。

【原文】

故外亲而内疏者①,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②,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③。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④。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⑤,高而动之。微⑥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注释】

①外:外表;亲:亲密;内:内心深处;疏:疏远。

②因其疑以变之:根据对方的疑惑而随时变换自己的言辞。因:根据;凭借。

③因其说以要之:根据对方的言辞而交往于他。说,言辞,不作“游说”解。要:相约,交往。

④因其恶以权之:根据对方的厌恶情绪来权衡利弊得失。恶,讨厌,不喜欢。

⑤摩而恐之:用“揣摩”之术去恐吓他。

⑥微:暗暗地,悄悄地。

【译文】

所以,外表亲密而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内心入手游说他;内心亲密而外表疏远的人,要从表面上入手去游说他。可以根据对方所疑惑的问题,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断游说活动是否见效;根据对方的答辞来确定自己游说的要点;根据情势的变化来征服对方;根据对方的所厌进行权衡,确定利弊;根据对方所虑对之申斥,加以防范。揣摩之后对其施以恐吓;抬高对方之后,策划行动;削弱对方之后,加以扶正;验证对方真假后,再决定是否响应他;拥堵对方后,加以阻塞;混乱之后,迷惑对方。这些就叫做计谋。

【原文】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①。私不如结②,结比③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④。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⑤;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⑥。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⑦以人之所不欲⑧而强⑨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⑩;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

【注释】

①公不如私:公开不如保密来得好。

②私不如结:私下谋划不如加深与对方的感情。

③比:亲密无间。

④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循常理不如出其不意,奇计一出则不可阻止。

⑤言奇:意思是进献奇策。

⑥言私:意思是要说关乎其切身利益的言辞。

⑦无:不,不要。

⑧所不欲:不喜欢的事物。

⑨强:强加。

⑩可知者,可用也:可以了解的人,可以使用。

【译文】

计谋的运用,公开不如保密来得好,私下密谋不如加深与对方的感情,感情很深的话就不会有间隙让别人离间了。循常理不如出其不意,奇计一出则不可阻止。所以游说国君,一定要进献奇策;游说人臣,一定要讨论他的切身利益。关系很亲密而谈话却很见外,就会被疏远;关系很疏远而说的话很深入,就会很危险。不要将别人所不乐意接受的强加于人;不要将别人所不知道的,去教训别人。别人有所喜爱,可以学习迎合他的兴趣;别人有所憎恶,回避而不言及。所以用隐秘的方法进行而公开地收获。所以要去除某事就可以放纵它,放纵的目的在于寻找可乘之机。那些外表形色不轻易表现喜怒的人,可以将大事托付给他。可以知心的人,就可以任用;不能知心的人,深谋远虑的人不会任用他。

【原文】

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①。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②也。故圣人之道阴③,愚人之道阳④;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⑤:然而无为而贵智矣⑥。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⑧也。见不可⑨,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⑩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之义者,则可与言。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

【注释】

①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事贵主动,先发制人,不应处于被动,为他人所制。

②制命:命运为人所控制。

③圣人之道阴:圣德的人行事的方法隐秘。

④愚人之道阳:愚笨的人行事的方法大肆张扬。

⑤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指救亡图存和转危为安都是很难的事。

⑥无为而贵智矣:他人不能为,只有智者才能做到。

⑦见可否:否,为衍字。“见可”与下文“见不可”相对为文。见可,即于己有利。

⑧自为:为己考虑。

⑨见不可:于己不利。

⑩为人:为人着想。

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不只是可用忠、信、仁、义,只要是中正之道都可采用。

道理达于此义者:能通达此理者。

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如果能够这样,就可以培养远近的关系。

【译文】

所以说,事贵主动,先发制人,不应处于被动,被他人所制。所谓控制别人,就是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所谓被人控制,就是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圣德的人行事的方法是隐秘的,而愚笨的人行事的方法则张扬外露。聪慧的人容易成就事业,而愚笨的人成事却很难。由此看来,国家一旦灭亡就很难复兴图存,国家一旦处于危难之中就很难转危为安,然而精通谋略的智者就能够有所作为。智慧是用在普通人不能了解,又不能见到的地方。施展智谋时如果可行,就选择事情去做,这是为了自己去做;如果不可行,也选择事情去做,这是为了别人去做。所以古圣先王行事的法则隐秘,有这样一句话说:“天地能生长万物,在于其高大与深厚;圣人处世的法则,在于其巧妙地隐秘藏匿。不仅仅是用忠、信、仁、义,只要是中正之道都可采用。”能通达此理者,才可以与他谈论大事。能够掌握这一法则,就可以培养远近的关系,从而成就天下大事。

【历史典故】

朱棣秘密图大事

《鬼谷子》中指出:“计谋之用,公不如私。”就是说计谋的运用,公开策划不如私下密谋。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皇帝,他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也是由于他十分善于韬光养晦,私下密谋而成的。他本为燕王,靠装疯这一招赢得了时间,最终发动了叛乱,打败了建文帝,登上了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君主。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许多儿子,其中朱棣为人沉鸷老辣,很像朱元璋,在太子朱标病死以后,朱元璋曾想立朱棣为太子,但许多大臣表示反对,理由有二:一是如立朱棣为太子,对朱棣的兄弟则无法交代,二是不合正统习惯。朱元璋无奈,只得立朱标的次子(长子已病死)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皇太孙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年龄既小,又生性仁慈懦弱,他的叔叔们各霸一方,并不把他看在眼里。

原来,朱元璋把自己的子侄分到各处,称作亲王,目的是为了监视各地带兵将的动静,以防他们叛乱,后来就分封各地,成为藩王。这样,许多藩王就拥有重兵,如宁王拥有八万精兵,燕王朱棣的军队更为强悍了。这样一来,建文帝的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一些大臣的鼓动之下,建文帝开始削藩。在削藩的过程中,杀了许多亲王,其中当然也有冤杀者。

燕王朱棣听了,十分着急。好在燕王朱棣封在燕地,离当时的都城金陵很远,又兼地广兵多,一时尚可无虞。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谋士,他对朱棣说:“我一见殿下,便知当为天子。”相士袁珙也对朱棣说:“殿下已年近四十了,一过四十,长须过脐,必为天子,如有不准,愿剜双目。”在这些人的怂恿下,朱棣便积极操练兵马。

道衍唯恐练兵走漏消息,就在殿中挖了一个地道,通往后苑,修筑地下室,围绕重墙,在内督造兵器,又在墙外的室中养了无数的鹅鸭,日夕鸣叫,声浪如潮,以不使外人听到里面的声音。但消息还是走漏出去了,不久就传到朝廷,大臣齐泰、黄子澄两人十分重视此事,黄子澄主张立即讨燕,齐泰以为应先密布兵马,剪除党羽,然后再兴兵讨之。

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便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谢贵、张信,掌北平都司事,又命都督宋忠屯兵开平,再命其他各路兵马守山海关,保卫金陵。部署已定,建文帝便又分封诸王。

朱棣知道建文帝已对他十分怀疑,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个儿子高炽、高煦和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正在疑惑不定,忽报三人前来,就立即召见,言谈之下,建文帝觉得除朱高煦有骄矜之色外,其他两人执礼甚恭,便稍稍安心。等祭奠完了,建文帝便想把这三人留下,作为人质。朱棣早已料到这一着,在建文帝迟疑不决之际,飞马来报,说他病危,要三子速归。建文帝无奈,只得放三人归去。

魏国公徐辉祖听说了,连忙来见,要建文帝留下朱高煦。徐辉祖是徐达之子,是朱棣三子的亲舅舅。他对建文帝说:“臣的三个外甥之中,唯有高煦最为勇悍无赖,不但不忠,还将叛父,他日必为后患,不如留在京中,以免日后胡行。”建文帝仍迟疑不决,再问别的人,别人都替朱高煦担保,于是,建文帝决定放行。朱高煦深恐建文帝后悔,临行时偷了徐辉祖的一匹名马,加鞭而去。一路上杀了许多驿丞官吏,返见朱棣。朱棣见高煦归来,十分高兴,对他们说:“我们父子四人今又重逢,真是天助我也!”

过了几天,建文帝的朝旨到来,对朱高煦沿路杀人痛加斥责,责令朱棣拿问,朱棣当然置之不理。又过了几天,朱棣的得力校尉于谅、周铎两人被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北平都司事谢贵等人设计骗去,送往京师处斩了。两人被斩以后,建文帝又发朝旨,严厉责备朱棣,说朱棣私练兵马,图谋不轨。朱棣见事已紧迫,起事的准备又未就绪,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装疯。

朱棣披散着头发,在街道上奔跑发狂,大喊大叫,不知所云。有时在街头上夺取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又昏沉沉地躺在街边的沟渠之中,数日不起。谢贵等人听说朱棣病了,前往探视。当时正值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见燕王府内摆着一座火炉,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边,身穿羊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连声呼冷。两人与他交谈时,朱棣更是满口胡言,让人不知所以。谢贵等人见状,相互对视了一下,就告辞了。

谢贵把这些情况暗暗地报告给了朝廷,建文帝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磨着该怎样对付燕国了。但朱棣的长史葛诚与张、谢二人关系极好,告诉他们燕王是诈疯,要小心在意,谢贵二人还不大相信。过了许久,燕王派一个叫邓庸的百户到朝廷去汇报一些事情,大臣齐泰便把他抓了起来,严加拷问,邓庸熬不住酷刑,就把朱棣谋反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建文帝知道后大惊,便立即发符遣使,并密令谢贵等人设法图燕,再命原为朱棣亲信的北平都指挥张信设法逮捕朱棣。

张信犹豫不决,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万万不可,我听说燕王应当据有天下,王者不死,难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吗?”张信便不再想法逮捕朱棣,可朝廷的密旨又到了,催他行事,张信举棋不定,便来见朱棣,想看个究竟。而朱棣托病不见,三请三辞,张信无奈,就换了衣服前往,说有秘事求见,朱棣才召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