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将军率领的朝廷官军和各地援军平叛冀州的黄巾军,杀敌20余万,俘虏10万,自身折损约5万人,大军还剩下13万人。各路的人马都有损失的,其中公子卿的6000人马也差不多损失3000人的,将近折损一半,嘿嘿,不过都是他收降的黄巾人马,自己的‘天马卫’2000人马未有一丝的损伤的;这样不仅不会让其他人太过的关注他的人马,反而还会认为他的人马‘不堪一击’,不在重视,而忽视公子卿。嘿嘿,岂不知这才是公子卿想要看到的。
对于那俘获的10万黄巾,公子卿要从中挑选5000人扩充自己的实力,可以组建‘天马卫’2000人和1000黄巾的计3000骑兵,再组建5000的步兵,这样他就有8000人马的。黄巾军一样可以给他打仗,还可以当掩护,嘿嘿,何乐而不为。
公子卿只要5000的黄巾俘虏,还剩下95000人,外人是不能说什么的,这次战斗他损失3000人马,就是要了5000,也不过是增加了2000人,认为不足为虑。
朝廷官军和各地的援军在这冀州战斗,也都是损失不小的,也都将那剩下的95000黄巾俘虏分掉扩充各自的实力,一来可以增强自身的实力;二来也可以避免不知如何处理黄巾残余,或者让他们不再会和其他的黄巾危害作乱。
公子卿接收5000的黄巾,要先教育一番,还要编制好他们的,以便更好的控制为自己作战,为他‘建功立业’。与其他的3000人马一起都要整训整训,组建成一支‘尖兵’。
公子卿在整编队伍,其他的官军也是如此的,都在忙着整理各自的军营呢。他们都在各自军营忙活着,朝廷的‘封赏’圣旨就来到了,就都要传召过来的,到皇甫将军的中军大帐接受封赏啊。
朝廷前来宣召的当然也是‘十常侍’之一的宦官赵忠,与张让一样都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宦官的头子,祸乱朝政,贪赃敛财的‘大罪人’。不过,在眼下他们还正得势,也没人前去自找麻烦的,还不如静待时机,缓缓图之,到日后再计较。
宣召,众人跪地听诏,接着就听赵忠说,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老大一套官词,然后才是主要内容,什么封赏之类的。
骠骑大将军皇甫嵩,平乱有功,赏赐金银财帛。。。
什么冀州刺史等官员及诸多的将领,赏赐什么的诸多等等。。。
驸马都尉、威武将军孔少卿封‘威武侯’,封地三河郡,赏赐黄金。。。
西园校尉曹操、袁术,赏赐。。。
刘备等赏赐。。。
还说,“要一同北上平定幽州的黄巾什么的,到战乱结束再行一同封赏什么的。”
皇甫嵩等人接过圣旨,也难免要招待这个赵忠一番的,哎,一番的吃喝少不了,还要在送他一些钱财什么的。
如今的皇帝就是封赏也会只给你个‘名号’的,什么钱财等是‘能省则省,不浪费一丁点’的,就是想要封官也要自己花钱买的,买不起就从俸禄中扣,还是不行的话,那你就别做这个官。
就如此次的皇甫嵩等人,也不过只是封赏些钱财的,官职也没多大的变动;而公子卿也不过是加了个‘威武侯’的名号,他本来就是在荆州的三河郡任职,朝廷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公子卿现在也不想有什么大官职,或者名头的,这样太引人注意;还不如暗地里发展的好。他如今已经有了荆州的一半地盘,还有什么’驸马,威武侯‘等头衔,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不满足的;要是太多、太大的话,很是招人嫉妒,很显眼,那时就不妙了。
现在朝廷给他个‘威武侯’的名号,也不错,嘿嘿,正和他的心意,不会有什么不满的。对于其他人是否有所不满,他也管不着的,也碍不着他自己的,随便他们想怎么样。
公子卿将朝廷赏赐的金银等,其中一部分拿出赏赐给自己的手下人马,一些留着再做打算,或者供路途开销等。其他的各路官军也差不多是如此做的,不仅可以收买人心,还可以给自己赚个‘好名声’。
公子卿与皇甫将军等人马在冀州的建邺休整人马也差不多了,军粮等补给也都准备好了,也时候开赴幽州去了,那里可是有更多的黄巾军在作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