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10552600000007

第7章 神奇的动物之谜(7)

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刚刚起步,也还要大自然的帮助,但为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人类的共同理想,他们还是做出了牺牲,与那些破坏了我们家园的人一道审视这个家园被破坏的程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些不该成谜的东西也成谜了。1967年,一位叫大卫的澳大利亚人在西澳大利亚尤克拉以西1100米的一个石灰岩山洞中,看到了据说是已经灭绝的动物——袋狼。可惜的是,这是一只死袋狼,身上的软组织已经高度腐烂,但残留的毛皮上褐色虎皮斑纹以及残存的舌头和右眼珠表明了它的袋狼身份。

大卫的发现轰动了整个科学界。据说,最后一头袋狼死于1936年,那么从哪儿又跑出袋狼来呢?

袋狼是澳大利亚有袋动物中极罕见的食肉动物,身材与大型狼狗差不多,肩高60厘米,鼻端至尾尖长100~130厘米,尾长50~60厘米。它的头骨、牙齿、前肢具有狼的特征,前半身很像鬣狗,因而被称为“袋狼”。袋狼的皮毛粗糙,呈棕黄色,从背部到臀部有一道道平行的深褐色虎皮斑,这使它又获得了“塔斯马尼亚虎”的称号。从生活习性看,它不像狼也不像犬,而更像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袋狼常常以袋狸、袋鼠和鸟类为食物,行踪诡秘,动作迅猛。

在历史上,袋狼曾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据动物学家考证,大约在4000~5000年前,澳大利亚大陆上的这种食肉动物因为竞争不过与其习性相近的野犬,渐趋灭绝。然而,在大陆东南,12000年前与大陆分离的塔斯马尼亚岛上,它们却大量繁殖,数量增加得很快。

19世纪初,欧洲移民刚踏上塔斯马尼亚岛时,袋狼曾经成为他们定居的一大敌害,因为它们祸害家禽,危害绵羊,移民曾花费很大的气力来消灭它们。从1850年到20世纪初,塔斯马尼亚政府奖励捕杀袋狼,在半个多世纪中,仅据官方奖励记载,杀死的袋狼就达数千只。在如此滥捕滥杀之下,这种动物开始走上灭绝之路。1933年,岛上最后一头袋狼被捕获。三年后不幸死于霍巴特动物园中。从此以后,人们就再也没有看见过这种珍奇兽类。

后来,动物学家曾经在塔斯马尼亚岛上组织过几次广泛的搜寻考察,期望发现幸存下来的袋狼,然而人们踏遍岛上的深山老林,始终没见到它们的踪迹。

大卫发现的袋狼尸体被运往西澳大利亚自然博物馆,经专家鉴定,确认为袋狼无疑。然而,在确定这具尸体死去时间时,专家们却发生了分歧。有些专家认为,既然袋狼早在几十年以前就已灭绝,这具尸体一定是几十年以前的干尸。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尸体虽然已高度腐烂,但相对来说还是新鲜的,这说明动物死去的时间并不长。

正当专家们为袋狼的死亡时间争论不休之际,《西澳大利亚博物学家》杂志在1967年10月又列出一篇报告,报告者是一位受聘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前苏联科学家巴拉莫诺夫。他声称,在新南威尔士的瓦拉戈河附近旅行时,曾亲眼目睹过活的袋狼。他写道:“我对这种相貌奇特的动物留有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走路的古怪方式,令我十分惊奇。它们就像醉汉,走路忽左忽右,臀部一起一落,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动物。回到堪培拉以后,我请教了不少动物专家,翻阅了许多动物图谱。他们使我相信,只有袋狼才有这样奇特的外貌,这样古怪的步伐。”

这两篇报告的发表,燃起了人们在澳大利亚重新发现袋狼的希望。从那时至今的时间里,一些动物爱好者在人迹罕至、辽阔荒凉的澳大利亚西南部丛林中寻找袋狼的踪迹,就像人们在亚洲、美洲大陆寻找野人一样。袋狼是否还存在于世,成了澳大利亚动物爱好者心目中一个令人激动的谜。

在众多寻找袋狼的人中间,卡曼隆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来不依靠汽车、摩托车,完全凭借自己两条腿和训练有素的猎狗来从事这一工作。卡曼隆出生在西澳大利亚丛林,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后裔,也是一流的丛林猎手,熟悉西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也熟悉土著的传统文化。他具有土著部落人的直觉和聪明,但目不识丁,不可能阅读任何关于袋狼的文字资料。因此,他的观察、描述被认为是可信的。

西澳大利亚博物馆道拉斯博士相信,由于袋狼是一种如此古怪的动物,除非亲眼见过它,或是十分熟悉它的习性,否则人们是不可能描述出它的形态、行为特征的。

卡曼隆在丛林中长期追踪袋狼,曾多次观察到这种动物。1985年和1986年,道拉斯曾两次见到卡曼隆,听他描述他所见到的袋狼,鉴定他所拍摄的照片。这使得道拉斯相信,卡曼隆的观察报告是真实可信的。

卡曼隆能准确地描述出袋狼的外貌。他的猎狗曾经将一头雌袋狼围困在一段圆木上,使他能仔细观察这头雌袋狼的育儿袋。卡曼隆还用石膏灌制了袋狼足印模型,这些模型十分清晰地显示出袋狼足趾的特征:前肢是五趾,而后肢却是四趾。卡曼隆在1985年2月拍下的彩色照片,则更是袋狼还存在的直接证据。

1985年2月,卡曼隆拍摄的五张野生动物的彩色照片,从澳大利亚西部偏远的基洛思寄到佩思市的西澳大利亚博物馆,交该馆高级研究员道拉斯博士研究鉴定。

这组照片是证实目前澳大利亚大陆袋狼没有灭绝的重要证据,是20多年来寻找这种灭绝动物的最大成果。道拉斯在对这组照片进行鉴定之后,还特意把它们送悉尼动物园主任和澳大利亚博物馆主任鉴定。他们都同意道拉斯的意见,肯定照片上的动物确是袋狼。

在会见卡曼隆之前,道拉斯对于澳大利亚大陆是否还存在袋狼抱有怀疑,然而同卡曼隆交谈之后,尤其在鉴定了照片和足印模型之后,他肯定这种珍奇动物并没有灭绝。尽管还有不少权威人士对此表示怀疑,但道拉斯却和卡曼隆抱有同样的信念:活捉袋狼只是时间问题。

大象“朝圣”之谜

导言: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为了生存,它们是不怕跋涉千山万水的。何况摄取自己体内缺乏的“营养”,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能算本领,只能是本能,只是摄取营养的地点和方法不同而已。肯尼亚靠近乌干达边界的地方有座1000万年前喷发的埃尔贡火山,是世界最大火山之一,有4300米高,底部最宽处达100多千米。300万年前当它最后一次喷出滚滚的熔岩时,在其两侧留下了一个洞穴和地道网。最引人注目的是基通洞,它是传说中所罗门国王藏宝的地方。基通洞洞口开在一个海拔2500米的偏僻山谷底部,大象经常奇特地到这里来“朝圣”。

首先是一头大公象冒险走出森林。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人们只有借助于红外探照灯和特殊望远镜才能看见它。大象伸出长长的鼻子,探索着前进。它小心冀翼,因为就在前不久,它的同类惨遭屠杀,被人剥吃了。经常出入火山侧面的大象,现在只有五十来头了,万籁俱寂,象群紧紧跟着开路的向导。它们径直地向瀑布走去,像在一部最纯正好莱坞风格的影片中一样,它们穿过水帘,水帘后面是基通洞口,最早一批英国探险家说,这是所罗门国王的宝库。洞中的晶体在火把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这些探险家就以为是宝。一个世纪之后,科学家们做出了回答:这是还要巨大得多的一种宝藏——盐,火山熔岩中极其丰富的盐。盐在非洲曾使沙漠商队发财致富,盐是所有食草动物必不可少的,在其他所有地方,野兽群常到露天盐矿摄取这种生存元素。在这儿,则要翻过山坡,翻过成堆的崩塌物,来到基通洞。这就是基通洞的奥秘。

基通洞的第一个大厅宽50米,在火山表面下160多米深。一些骸骨证明,知道岩洞宝藏的并非只有大象,另外如水牛、大羚羊,甚至猴子,出于它们的本能,也知道盐在什么地方。几百万年以前,埃尔贡火山上的动物不断地舔着洞壁,甚至马萨伊的牧羊人同他们的羊群也住在这些岩洞里,洞顶有些地方已被火把的烟熏黑。

现在,大象按照它们世世代代跟随母亲所熟记的路线来到基通洞,位于三分之一深处的一个岩洞地段似乎是专门留给带小象的母象的,由于挖岩壁,它们的巨牙完全磨损了,因为大象的形态很特别,不能像其他食草动物那样去舔岩壁。它们要完全立直身子才能够着洞顶,然后卷起长鼻,用一个长牙刮洞顶。所有洞壁和洞顶部因它们的光临而有了深深的刻痕。

大象在洞中最多呆三四个小时。当一头老母象发出信号;它们就重新悄悄地集合起来,这种信号只有它们知道。接着它们像幽灵一样消失在森林中。大象们是如何将这些秘密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大象吞石之谜

导言:“缺什么补什么”不是人类的专利,而是生物界的本能。盐是所有动物都不能须臾或缺的物质,长期缺盐,动物就不能生存,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动物的本能使它们在生活区域内不能没有盐,如果这一地区内没有适合自己的盐分补充,那么这个区域就不会有这种动物存在。大家都知道,大象是食草动物,它怎么可能吃石头呢?说起来谁也不会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

生活在非洲东部肯尼亚艾尔冈山区的大象,它们的鼻子就像挖掘机一样,把石头挖下来,咔吧咔吧吃掉。就这样,天长日久,大象用鼻子在这个山区挖出了许多奇怪的洞。大象经常排着队,走进山洞,吃够石头后,又排着队走出。关于这些山洞,有人认为不是大象挖的,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溶洞。可是山洞的巨大空间和不规则的形状又与岩浆喷射的气泡不相吻合。一些考古学家分析这可能是当地居民挖掘的。但通过对当地土著居民的调查来看,他们没有挖山洞的历史。科学家们根据当地居民的说法,加上对这一带山区的调查,认为这一带的大象很久以来就有吞食石头的习惯,这些山洞,就是它们挖山不止的结果。

大象为了补充身体里的盐分,经常要吞吃一些石头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大象为什么要吃石头呢?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亲临现场,观察大象与石头的关系。经化验发现,大象吃的石头里含有很高的硝酸盐。原来,在干旱的季节里,大象要出大量的汗,分泌大量的唾液,身体里的盐分随之被大量消耗,而吃的那些植物里含的盐分又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因此,便靠吃这种含盐很高的石头来加以补充。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大象怎么知道这些岩石里含有硝酸盐呢?难道它们也像人一样,知道自己缺什么就补什么?

另外一个让人不解的问题是,其他地方的大象也都是食草动物,却都不吃石头,为什么偏偏这个地方的大象吃石头呢?这种吞石现象,是现在发生的,还是从古时候就这样?如果是现在才有的,那么,是不是大象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就从为了补充盐这个角度来说,其他地区没有这种石头,大象又靠什么来补充盐呢?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骆驼耐渴之谜

导言:骆驼同牛、马一样,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它曾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由于骆驼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它具有许多牛、马所不及的长处,它的长处是耐饥、耐渴、耐热、耐寒和不挑食,它的这些长处,使它成为了天然的“沙漠之舟”,从而名垂青史。人们习惯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意思是沙海中的运载工具。然而,以其功能而论,它可谓家畜中“一机多用”的全能冠军。

骆驼的形象是颇为有趣的。它除了高耸的驼峰之外,其他部位仿佛是八九种动物拼凑而成的:蛇头、鼠耳、兔嘴、狮胸、马腿、牛蹄、鹿颈、驴腰、猪尾。尽管骆驼有这么多的异体特征,但它绝不是杂交品种。究其家谱,它倒是光明磊落的哺乳纲骆驼科反刍动物。一般每胎产一仔,寿命30年左右。

骆驼原为野生,4000多年前开始驯化成家畜。那时,骆驼不仅用于农田耕作,生活使役,而且还是重要的军事运输工具。

骆驼具有耐饥耐渴、善走沙漠的本领。不久前,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两只骆驼放在7月酷暑的沙漠中,结果这两只骆驼在滴水不进的条件下生活了16天,而在同样条件下的人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了。

骆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耐渴本领呢?据研究,骆驼耐渴的根本原因,是它有一个特殊的鼻腔。骆驼鼻腔黏膜面积有1000平方厘米,能像水泵一样,当极为干燥的沙漠空气吸入鼻腔,经过黏膜时,黏膜就会渗出水分,湿润空气;而当空气从肺中呼出,再度经过黏膜时,黏膜却把68%的水分回收下来。

当然,这只是骆驼耐渴的一个原因,骆驼耐渴的因素还很多,如骆驼的贮水库比较大,它在腹中有30个小囊是专门装水的,骆驼一次能喝下100千克水,不论是淡水、咸水、清水、浑水或者是冰雪水,它都能喝。另外,成年骆驼驼峰中贮存的40千克脂肪,通过氧化分解也可变成水。据计算,每100克脂肪在氧化过程中可产生107克水,贮满脂肪的两座驼峰,在不断氧化过程中就能产生40多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