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权博弈
1064400000010

第10章 4“一举两得”的赎罪券

第二章4“一举两得”的赎罪券

无论是谁,只要以盈利为目的而购进一种东西,然后再原封不动地卖出去,那么他就是应该被扔出上帝殿堂的商人。

——圣约翰·克里索斯托

16世纪,盛极一时的富格尔家族因生意需要,以奥格斯堡为中心,开设了大量的金融贸易所,使其触角能够遍及欧洲各大城市。当时,颇为有名的“富格尔商业通讯”就为他们所刊发,向欧洲各国传递着最具有时速的经济信息。

作为家族的带头人,雅各布?富格尔凭着“观察政治、贸易、金融相互作用”的本事,逐渐让富格尔家族在政坛树立起权威,成为德国最强大的经济组织之一。凭借与当权者的借贷关系,富格尔家族在朝野内可谓是顺风顺雨。但实际上,除了国王,富格尔家族还有另外一个富有权威的“伙伴”,即——梵蒂冈教廷。

同梵蒂冈教廷的联系是在1470年时建立起来的,当时,富格尔家族便学会拉拢富裕的主教们进行资金上的筹集。雅各布?富格尔在宗教界里巧妙地周旋,将复杂的经济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从此,富格尔家族在梵蒂冈教廷也站稳了脚跟。

双方开展了很多“共赢”的交易,例如,梵蒂冈教廷为了筹集钱,有时会将宗教领域的高官要职卖给“愿意出钱的人”。但主教们并不方便亲自出面,于是富格尔家族便在梵蒂冈教廷设立了代表处,专门负责办理这种秘密的大宗买卖。由于这个中介者,在德国名声显赫,常得到侯爵们的关注,而当他们想要买到宗教职位时,自然会想到去利用它。因此,代理这样的交易在富格尔家族的经营下,日益兴隆起来。

1517年,同富格尔家族一向交好的阿尔布雷希特伯爵,向富格尔提出要购买第三个主教职位,(之前他已经成功购得两个主教职位),在当时,梵蒂冈并没有禁止个人同时获得三个大主教的职位,但,这种情况的确是史无前例的。然而,要想获得第三个教区大主教的位置,阿尔布雷希特必须比通常情况多付出一大笔钱。

如何筹集到更多钱就成为了阿尔布雷希特头号困扰,他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来获得第三个主教职位。阿尔布雷希特想到了富格尔家族,在经过双方的协商后,一个崭新的筹资方案出台。

适逢教皇利奥十世宣布发放赎罪券,以完成圣彼得大教堂的修缮工作,阿尔布雷希特就以圣彼得大教堂的名义在他的辖区内掀起发放赎罪券的活动。通过这个方案,阿尔布雷希特在将钱分给梵蒂冈教廷的同时,就可以拥有更多的钱。同时,他还可以向富格尔家族偿还一部分以前的贷款。

为能事半功倍,阿尔布雷希特特意聘用了当时著名的赎罪券传教士约翰?特泽尔。此人善于游说,具有极佳的口才,常常能够说服人们将口袋里的钱捐给教会。在富格尔家族的一个代理人陪伴下,约翰?特泽尔开始兜售赎罪券。每当这些赎罪券积攒到一定数量时,筹到的钱一部分将被送到罗马,另一部分则会被送到富格尔公司的雇员手中。

事实证明,约翰?特泽尔十分敬业,他走街窜巷子,兢兢业业地筹钱。以至于当时有人认为,他这么做与其说是为了拯救人们的灵魂,还不如说是为了赚钱。

1517年夏天,维滕贝格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看到了一份美因茨大主教和阿尔布雷希特给处游荡贩卖赎罪券的牧师的一封信,上面透露了赎罪券的真正用途。这年九月,马丁?路德便发表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声称——“赎罪券使罪恶成为微不足道的琐事,成为可以与赎罪券贩子在柜台上讨价还价进行调整的行为”。赎罪券从本质上看是“富格尔的扒手”。

马丁?路德的这些言论很快就成了德国人传诵的内容,民间长久被压抑的反教权主义情绪逐渐萌生,教徒们逐渐怀疑赎罪券的真正作用。一阵阵宗教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阴差阳错之中,雅克布.富格尔同阿尔布雷希特之间的买卖变成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导火线。只是,雅克布?富格尔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524年,雅克布?富格尔想让教会罢免一个为路德新教作宣传的教士,这一举动却彻底地激怒了德国的群众。一场声势浩大的支持宗教改革﹑反对富格尔家族的游行示威活动在民间展开,宗教改革运动就此诞生。

结果,一场私人间的暗箱交易间接地促成了富有戏剧性色彩的精神领域大改革。雅克布?富格尔作为奸商巨贾的代表,成了众矢之的,不得不暂时从他的集团中心逃往乡下,一直到为首闹事者被正法,城市再次恢复了平静,才重现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