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10677300000029

第29章 鳞部(2)

【功效主治】作用是调中,益肝气。

【功效主治】主疗虫咬引起的烂疮,烧成灰敷于患处。

胆汁

【功效主治】涂于各种恶疮上,杀虫止痛。点于喉中,治疗骨鲠、竹刺不出。

【功效主治】主治疗耳聋。将其放在竹筒中蒸后,滴入耳中。

【附方】治疗男女虚劳消瘦,发热咳嗽病症,取活鲫鱼一尾,刮去鳞肠,将篦麻子去壳,按病人年龄计算,一岁一粒,纳入鱼腹中,外用湿草纸包几层,放入柴火中煨,煨至极熟后,睡前全部食完。连用三尾疗效甚速。

治妇女血崩:用鲫鱼一个,长五寸,去肠,放入血竭、乳香在腹内,在炭火中煅烧后,研成粉末,每次用热酒送服三钱。

治小儿鼻喘:活鲫鱼七个,用器皿装好,用小儿的小便饲养,等到鱼体发红,煨熟吃,疗效极佳。

治小儿丹毒,阴部红肿出血:用鲫鱼肉五分,赤小豆末二分,捣匀,用水和好,敷于患部。

治小儿秃疮:用鲫鱼烧成灰,用酱汁和好涂敷局部。

鲂鱼

【释名】就是鳊鱼,体形略显方形,它的身体扁平。尤以汉河为多。头小颈短,脊背隆起,腹部宽阔,鳞细,色青白,腹内有脂肪,味道最为肥美。各地都有生产。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作用是调理胃气,滋养五脏。和白芥子同食,能助肺气,去胃中之风,消食。作鱼令食,助脾气,使人食欲增强。做成汤,对人有宜,它的功用与鲫鱼相同。不过患小儿营养障碍与痢疾的人不宜食用。

鲈鱼

【释名】就是四鳃鱼。每年四五月份出现,它的身长不过数寸,形态像鳜鱼,色白,有黑点,口大鳞细,有四个鳃。它生产于江浙一带。

【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功效主治】功用是补益五脏,益筋骨,调和肠胃,治疗水气。腌制或晒干更好,能补益肝肾,安胎。多食能诱发腹胀和腹疮肿,不能同乳酪一起食用。鱼肝不能用,否则令人面皮肃脱,如有中毒者,可用芦根汁解毒。

鳜鱼

【释名】就是石桂鱼、水豚。形体扁平,肚腹宽阔,口大而鳞细,首和尾短。体形为黑色的斑彩,颜色鲜明的为雄性,稍微黑一些的为雌性,鱼背上有鳍刺。鱼的皮比较厚,肉很紧,肉中没有细刺。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疗腹内恶血,杀肠道寄生虫,益气力,健身强体魄,补虚劳,另可益胃固脾,治疗肠风泻血。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张杲在《医说》中曾记有:越州有一姓邵的女子,十八岁时就已患痨病多年,偶尔喝了鳜鱼汤病就好了。由此看来,正与它的能补虚劳、益脾胃的说法相吻合。

【附方】治骨鲠竹木刺咽喉,不论深浅,用在腊月收获阴干的鳜鱼胆研末冲服。每次用皂荚子大小的鱼胆粉煎后用酒趁热含咽。能吐则鲠随涎沫流出,不吐再服,以吐出为限度。酒随各人的酒量服用,没有不出来的。鲤鱼、鲩鱼、鲫鱼的胆都可以这样使用。

沙鱼

【释名】生长在南方溪涧中,大的有四五寸长,它的头尾一般大。头像鳟鱼,体圆像鳝鱼,肉厚唇重,有细鳞。外观颜色黄白,身上有黑斑,背部有刺特硬,尾部不分开。生活在沙沟中,游时吹沙,咂食细沙。也叫吹沙鱼。腹内的子,味美。俗称河浪鱼。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作用是暖中益气。

石斑鱼

【释名】长数寸,白鳞上有黑斑点。平常浮游水面,听到人声即沉入水底。生长在溪涧的山石中。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鲦鱼

【释名】就是白鲦。很小,形体狭窄扁平,类似柳叶,鳞细整洁,洁白可爱,喜欢群游。浮于水面。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温暖胃腑,止寒冷引起的腹泻。

鲙残鱼

【释名】就是王余鱼。传说吴王阖闾坐船到江上,吃鲙鱼时将它的残余的肉丢到水中,变成这种鱼,所以称鲙残鱼。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作汤食,宽中健胃,利气和中,此鱼吃得过多,也易导致湿症。

金鱼

【释名】金鱼有鲤、鲫、鳅、餐鱼数种,金鲫易找,鳅、餐鱼难寻。金鱼的味道鲜美,肉也坚硬。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疗久痢,敷涂火疮。

无鳞鱼类

鳢(li)鱼

【释名】又叫文鱼。头有七颗星,夜间朝向北斗星,是自然界的规律,所以称为鳢鱼。形体长而圆,头尾相等,鳞细色黑,有斑点花纹,很像腹蛇,有舌、齿及肚,背腹有刺连续至尾部,尾部没有分叉,它生长在北方。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利气,可治疗妊娠有水气。制成鱼汤给有风气、脚气的患者食用,效果极佳。但不能多吃,否则会引发顽固性疾病。有疮者不能食,否则易留下白色的疤痕。

肠及肝

【功效主治】主治疮中生虫。

【功效主治】用五味调料炙香研成粉末,贴于痔瘘及蛀骨干疮处,以诱虫出完为限度。

【功效主治】绝大多数鱼胆味道苦,只有此胆甜而且可吃。治疗喉痹将死的患者,点入少许即可痊愈,病重的用水调后灌服。

【附方】治疗十种水气垂死:用黑鱼一斤重的,和冬瓜、葱白作汤食用。

浴儿稀痘法:除夕黄昏时,用大乌鱼一尾,小的二三尾,煮汤后,用汤汁沐浴小儿,浑身上下均要遍及,不能嫌它的腥味,再用清水洗净。若留一处不洗,遇到痘时,则未洗处较多。

鳗鲡鱼

【释名】又叫白鳝。鳗鲡形态如蛇,背后部生有肉刺一直延续至尾部,没有鳞甲,有舌头,肚腹白。大的数尺长,油脂特别多。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疗各种痔疮瘘和女人阴疮虫痒,暖腰膝,壮阳,又能治疗湿脚气,腰肾间湿风痹,用五味煮食,补益力极强。患各种疮瘘疠疡风的人,应该经常食用。小儿营养不良及肠虫引起的腹痛,妇女带下,一切风瘙如爬行都可用它来治疗,一切草石药毒等都可用它来解除。鳗鲡鱼中小的可以食用,体重达四五斤及在水中游动时昂头的不能食,肚下有黑斑,毒性很大。与银杏同食,易患风软病。背部有白点没有腮,也不能食用。妊娠期食用,则易使胎儿患病。此鱼虽然有毒,但是用五味调料煎煮则能益五脏,及治疗肺结核。

【功效主治】治疗各种疮瘘及耳中有虫引起的疼痛。

【性味】晒干后微烤,取黄油外涂,可治疗白癜风,马上颜色变浅,用五至七次即可痊愈。

骨及头

【功效主治】烤后研成末入药,治疗慢性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及白带过多。烧成灰后外用可治疗疮疡。

【功效主治】主治疗疮疹入眼引起的视物不清,用少量血液点眼即可。

【附方】治疗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用鳗鲡鱼二斤处治干净,酒两盏,煮熟,加入陈醋后食用。

治白癜风生于头面上,像癣一样逐渐扩大者,用刀刮去创面表皮,使之燥痛感,然后取它的脂涂搽患部,不超过三次即可以治疗。

鳝鱼

【释名】就是黄鳝。像蛇,但没有鳞,肤色有青、黄两种。大的有二三尺长,夏季出来,十一二月藏于洞中。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作用是补益血,治疗口中唾液过多。补虚损。妇女产后恶露淋沥、血气不调、消瘦均可食用。另可以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及混痹气,驱除十二经的风邪。患有风恶气、体虚出汗、食肉后消化不良的人,可以食用。另外治各种痔、瘘、疮疡。过多食用也易诱发疮疡,损人的寿命。大的鳝鱼有毒,对人有害,鳝鱼不可与犬肉同食。

【功效主治】用以治疗疥癣及痔瘘。治口眼歪斜,用少量麝香调匀,左歪涂右,右歪涂左,正后就洗去。治耳痛及鼻衄,分别滴数滴入耳、鼻。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烧成灰后研成末服用,止痢疾,治疗消渴症,除内脏冷气,及消化不良、食物积滞。同蛇头、地龙头一起烧成灰后用酒服下,治小肠痈。将它烧成灰研末包好塞耳,能治疗虫类入耳。

【功效主治】烧成灰后空腹以温酒送服,可治疗妇女乳房红肿疼痛。

【附方】治疗臁疮溃烂:取几条鳝鱼,打死,用香抹在腹部,将鳝环绕在疮上并用布带固定,马上就会痛不可忍,然后取下布带,看鱼腹部有针眼,那都是虫。如果虫还没有出完,再做一次,然后用人胫骨灰与油调和后涂抹。

泥鳅

【释名】泥鳅生活在湖池,其形体最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没有鳞,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黏液,因而滑腻难以握住。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作用是暖中益气、醒酒,解除消渴症。同米粉一起煮食,可调补中焦脾胃治疗痔疮。

【附方】治疗异物鲠喉:用线捆住活泥鳅的头,将它的尾巴朝里,先放入喉中,然后将泥鳅拉出来即可。

黄鱼

【释名】是没有鳞的大鱼。它的形状像鲟鱼,色灰白,它的背部有三行骨甲,鼻上长有胡须,它的嘴靠近颔下,尾部有分叉。它生长在深水处。

【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功效主治】功用是通利五脏,健身美容。多吃,常很难消化。

【功效主治】用于治疗瘀血疥癣。不要同盐一起烤来吃。与荞麦一起食用,可致人声音嘶哑。

人鱼

【释名】身有四条小足,声音像小孩。也叫孩子鱼。

【性味】味甘,无毒。

【功效主治】吃了能治疗腹内包块,杀虫。

鲵鱼

【释名】是一种人鱼,生活在山溪中,像鲇鱼,有四只脚,尾巴长,会爬树。

【采集加工】人们捕捉到鲵鱼后将它绑在树上,用鞭抽打,直至身上的白汁流尽,这样才可食用,不然,则有毒,不能食用。

【性味】味甘,有毒。

【功效主治】可以治疗传染病。

河豚

【释名】形状如蝌蚪,大的有一尺多长,背部呈青白色,有黄色条纹。没有鳞,没有腮,没有胆,腹部白,但没有光泽。江浙一带有很多。

【性味】味甘,性平,大毒。

【功效主治】功用是补虚,去湿气,利腰脚,去痔疮,杀虫。河豚鱼味虽美,如做法不当,也使人食后中毒。生长在海中的有大毒,江中的小些。煮时不要靠着锅,应当将它悬挂起来煮,以防中毒。

陶九成在《轰耕孙》中记载:凡食河豚,一日内不能服汤药,尤其是荆芥、乌头、附子这类药,曾有人因此丧命。

肝及子

【性味】有大毒。

【采集加工】同蜈蚣一起烧后研成粉末,用香油调和涂抹。

【功效主治】可用以治疗疥癣虫疮。入口烂舌,入腹烂肚,没有药可解。只有橄榄木、鱼茗木、芦根,煮汁可解。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江浙人说它的血有毒,食用害人,它的脂使舌麻木,鱼子使人腹胀,鱼目令人眼花,有“油麻子胀眼睛花”的说法。但江阴人用盐糟制它食用,就是所谓的“舍命吃河豚”。粪,清水也可解它的毒。

海豚鱼

【释名】海豚生活在海中,随着风潮出没。形态像河豚,鼻部在脑袋上方,能发出声音,且能喷水直上,每群海豚数目都在百条以上。

【性味】味咸、腥。

【功效主治】主治疗各种传染病。

【功效主治】主治疗恶疮、疥癣、痔瘘,且能杀虫。

比目鱼

【释名】生长在海中。有呈紫白色的细鳞,两片合在一起才能行,它的结合部位半边平整而且没有鳞,口靠近颌下。形状像鞋底,也叫鞋底鱼。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能补虚益气,多吃动气。

鲛鱼

【释名】就是沙鱼。形态像鱼,眼青颊赤,背部有长毛,腹下有翅,味道肥美,南方人喜欢食用。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做成鱼会,能补益五脏,功效不及鲫鱼。

【性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功效是治疗心神不定,惊恐,吐血及虫毒。烧成灰用水冲服,能解鱼毒,多吃鱼会后不消化。

【功效主治】主治喉痹,和白矾灰混合成丸,用布包好放入喉中,吐去恶涎,即可以治疗。

乌贼鱼

【释名】乌贼没有鳞有须,皮黑而肉白,大的像蒲扇。因它爱吃乌鸟,所以叫乌贼鱼。

【性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功用是益气,增志,通行月经。能动风气,不可长期食用。

骨又叫海鳔蛸。

【性味】味咸,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疗女子赤白漏下、闭经、阴痒肿痛、寒热往来、不孕、惊气入腹、腹痛绕脐、男子睾丸肿痛,杀虫,以及妇女下腹包块,大人、小儿腹泻。经常服用可补益精血,治疗女子血枯病以及肝伤咳血、尿血、便血、阴道流血疟疾和结核病。研成末外敷,治疗小儿疳疮、痘疹臭烂、水火烫伤及外伤出血。烧成性,和鸡蛋黄一同研成外涂,治疗小儿鹅口疮。同蒲黄末外涂治疗舌体肿胀及出血。同槐花末一起吹入鼻,止鼻衄出血。同银朱一起吹入鼻,治疗喉痹。同白矾末一起吹入鼻,治疗蜂蝎螫咬疼痛。同麝香吹耳,治疗中耳炎及耳聋。

【功效主治】主治疗耳聋。

腹中墨

【功效主治】主治疗胸部刺痛。

【附方】治骨卡在喉,用海螵蛸、陈年橘红焙干,各等份制成末,再用冷面和饮,做成芡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一丸,含服。

章鱼

【释名】形体像乌贼,比乌贼大,味比乌贼好得多。脚有八只,肉多。也叫章举。

【性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作用是养血益气。

海鹞鱼

【释名】海鹞鱼,海中多见,江湖里也有形状如圆盘或荷叶,大的周长约七八尺。没有鳞没有脚,背部青色腹部白色。口在腹下,目在额上,尾长有节,螫人毒性很大。也叫邵阳鱼。

【性味】味甘、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对人没有益,男子阴茎涩痛,流白色脓液,比如性病,可以用它来治。

齿

【性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疗疟疾,烧黑后研成末,用酒送服二钱匕。

【性味】有毒。

【功效主治】可用来治疗牙齿疼痛。

文鳐鱼

【释名】大的长一尺左右,翅膀与尾巴等长。它们常成群地在海上飞翔。它的形态像鲤鱼,乌翼鱼身,头白嘴红,背部有青色的纹理,它常常夜间飞行。所以又叫飞鱼。

【性味】味甘、咸,无毒。

【功效主治】可治疗妇女难产,将它烧成炭石研成末用温酒送服一钱。还能治疗癫狂症及痔疮。

水母

【释名】水母形状完全像凝结的一样,它的颜色红紫,没有口、眼。它的腹下有物体,虾子附在它上面吞食涎沫。

【性味】味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疗妇女劳损、积血带下;另可治疗小儿风疾丹毒,水、火烫伤。对因食河鱼引起的疾病也有作用。

【释名】大而色白的虾;小且色青的虾,生活在江湖中。都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鲜,人们喜食。

【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功效主治】主治疗小儿赤白游肿,将虾捣碎后敷贴于患部。做汤可治疗包块,托痘疮,下乳汁。煮成汁,治风痰。捣成膏,敷虫疽有效。生于水田及沟渠的虾有毒,制成腌品更有害。和热饭盛于密器中腌制来吃,能将人毒死。没有须或腹下通黑的,煮后变为白色的,都不能吃。

海虾

【释名】海中大红虾长达二尺多。它的头可作茶杯,胡须很硬。

【性味】味甘,性平,有小毒。

【功效主治】做成汤可治疗蛔虫、传染病、口腔黏膜麋烂、龋齿、头疮和疥癣病症,有止痒作用。

鲍(bao)鱼

【释名】现称干鱼。用盐腌压成的,称为腌鱼;未加盐者,称淡鱼;石首鱼晒干即称为白鲞(xiang)。

【性味】味辛、臭,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用以治疗骨折、扭伤、瘀血不散、女子阴道流血。煮汤可治疗女子贫血并利肠。同麻仁、葱、豉一起煎煮,可以通乳汁。

【功效主治】煮汁,治眼闭;烧成灰,可治疮肿及瘟疫。

【附方】治疗产后贫血:鱼胶烧存性,用酒和童便调和,每次服用三至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