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博弈论全集
10700400000033

第33章 情爱博弈:爱你还是爱自己(1)

一对恋人好比一对囚徒,囚于情丝编织的牢笼,并在牢笼里上演爱情的博弈,谁输谁赢,往往靠的不是情深爱笃,而是博弈手段的高低优劣。恋人,既是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你的对手,甚至敌人。在恋爱的这场不太好玩的“游戏”中,谁能熟练地驾驭游戏或博弈规则,谁就是爱情的赢家。所以,要想成为赢家,就要学会与伙伴一样的恋人合作,还要学会与敌人一样的恋人周旋。

恋爱中的“囚徒”

“天长地久有没有?浪漫传说说太多,有谁能为我写下一个?天若有情天亦老,我只担心等不到,矛盾心情怎样面对才好?……”刘德华的《如果你是我的传说》,把恋爱中的男女所面临的“囚徒困境”演绎得淋漓尽致。事实上,开始了恋爱的一对男女,也就双双走入了“囚徒困境”。

“地老天荒”、“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白头偕老”……这些词是用来形容爱情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祝福爱情的。这些话也是开始恋爱的男女最常说的,是他们最美好的期许。但是,这样的美好真的能够实现吗?

从“囚徒困境”中我们知道,无论对方的选择策略是什么,对你来说,最优的策略就是选择背叛。双方都是“理性人”,你会这么想,对方也一样会这么想,结果就出现了共同背叛对方的结局。

对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从恋爱开始,他们也就变成了恋爱中的囚徒。他们将面临着一下三种结局:

1.双方都不变心,这是最好的结局,就可以真的实现天荒地老的爱情传奇了。

2.双方都变心,结果也还过得去--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从此再无瓜葛。如果温情一些,分手了,也还可以是朋友。

3.如果一方变了心,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情侣,另一方却还傻乎乎地等着地老天荒,那么,另觅新欢的一方是最幸福的,比两人都不变心的结果还幸福,因为他找到了更好的情人;而被抛弃的一方是不幸的,比两人都变心的结果更不幸,因为他所面临的痛苦既来自于对方的太幸福,也来自于自己的太不幸。

双方都不变心的结局太美好了,显得有些虚幻,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双方都变心的结果最理性,也对双方的伤害最小,但是感情的事从来都不是理性问题;而一方变心,一方傻傻等待的结局太过于悲惨。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天荒地老,对于整天厮守在一起的恋人来说,彼此的海誓山盟就是要让对方放心自己是不会变心的,期望以彼此的忠心换得一个满意的博弈结果。而对于分隔两地的恋人来说,就如同隔离审讯的囚徒,最好的选择就是背叛对方,不遵守爱的盟约。这使博弈必然会陷入的“囚徒困境”。而我们会看到,即使分隔两地的恋人,也一样能够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在一起的恋人,也会通过长时间的相处最后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重复博弈”的结果。除了道德伦理的约束之外,这是最好的解决恋爱问题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对于那些一夜情者来说,那不过是“天亮就分手”的游戏,是一种纯粹的一次性博弈。对彼此来说,无所谓忠心不忠心,以后可能永不再相见了。而对于恋爱中的男女来说,他们要长相厮守,这就有互相报复的机会和可能,就为以后的重复博弈提供了条件。这就好比在公共汽车上,两个陌生人会为一个座位争吵,因为彼此知道,这是一次性博弈,吵过了谁也不会再见到谁,因此谁也不肯在嘴上吃亏;可如果他们相互认识,就会相互谦让,因为他们知道,两个人以后还会有碰面甚至交往的可能。两个朋友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了争吵,如果不想彻底决裂,通常都会在争吵中留有余地,因为二人日后还要“重复博弈”。

因此,恋人之间的重复博弈,最终的结果是选择忠诚。除去道德因素不谈,原因就在于他们今后还要常常碰面,还有机会重复博弈,并在不断的重复博弈中获取利益。如果一方选择背叛,而另一方就可能会因此宣称“我不跟你好了”,结果背叛方所失大于所得,所以忠诚是双方最好的选择。

另外,根据艾克斯罗德的“重复囚徒困境”游戏,胜利也总是属于那些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恋人们。反之,恶意的、尖刻的、软弱的、复杂的恋人们往往才会败北。

所以,获得幸福的爱情的博弈原则应该是:

1.善意而不是恶意地对待恋人。

2.宽容而不是尖刻地对待恋人。幸福的恋人可能并不是忠贞不二的,但关键是能够彼此宽容,既宽容对方的缺点,甚至也宽容他偶尔的不忠贞。

3.强硬而不是软弱地对待恋人。就是要在我永远爱你的善意的前提下,做到有爱必报,有恨也必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些当然是要有限度和分寸的,而且还要能宽容对方。

4.简单明了地对待恋人。艾克斯罗德的实验证明,在博弈过程中,过分复杂的策略使得对手难以理解、无所适从,因而难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要让恋人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切忌让对方猜来猜去,造成误会。

本来应该提防恋人才能在恋爱中获胜的简单博弈模型,因为有了不绝于耳的爱情誓言,更因为有了对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原则的把握和利用,人世间才有了很多美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博弈课堂:

1.人们未必需要先学习博弈学,然后才去谈恋爱,因为有的时候,人们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作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2.爱情更多情况下是个感性问题,所以别太理性,否则不仅失去了爱情的浪漫和美好,还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选择另一半的“次优”策略

有四样东西一去不复返: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虚度的年华和错过的机会。机会对一个人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在机会面前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也许每个人都有一套理论为自己的选择论证。针对每个人、每件事,如何进行选择并没有一个完美答案。

博弈论的前提是“理性”,因此抛除道德因素,每个人不管做什么都希望得到最好的,这是最正确、最优的选择,这无可厚非。但是,很显然,最好的东西总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在爱情中,人们总想找一个最好的、或者最合适自己的人来度过一生,但是,这现实吗?

西方的择偶观里有著名的“麦穗理论”,当然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说的是:我们寻找伴侣时如同走进了一块麦田,一路有麦穗向我们招手,很多人不知道摘取哪一支,因而就会有踌躇和彷徨、遗憾和悲伤。而正常人再花心,他或她也得选择一个人来陪伴自己的人生旅程。当然并不排除有极少数人会在短短的一生里一换再换。

这个理论来源于一个故事:

哲学家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只能摘一次,并且只能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地走出了麦田。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摘?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其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道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里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说的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也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当我走了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可见,完美的爱情和婚姻是很难得到的,大多数人只是处于凑合的状态。真正找到合适的伴侣的概率是很小的。

人们希望摘到最大最金黄的麦穗,但是又不知道哪一个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总不能一个一个去比对吧?因此,当最好的得不到、或者没有把握得到的时候,可以降一下标准,选择次好的。这样做虽然可能没有得到最好,但是总比随便摘一个、或者什么都不摘更理想一些。所以,可以说,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时,不要试图得到那个最好、最适合自己的,而可以在某个范围内选一个相对较好的,这才是最优的策略。那么,如何在某个范围内选择相对较好的一个呢?

同样是摘麦穗,有一个弟子是这样做的:当他走到麦田的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了。

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比较理想的。就是在冷静地比较若干样本后,选择下一个高于他们全体的那一个,称为约会比率与等待流程。失去最佳选择的风险约有1/3,但是你已经竭尽所能了,而且你还有大约1/ 3的机会在整个麦田当中挑中最想要的那一个。其实当你在整个麦田当中挑选时,1/3的机会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所以相同的逻辑也可以套用到选择上。

博弈课堂:

1.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策略来缩小这种差距。

2.所谓最好,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不要被“最好”的乱花迷了眼,次好也许是更加务实可靠的选择。

美女与“牛粪男”的组合

人们常戏称男女不和谐的搭配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这虽是戏称,但是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博弈论思维。俊男配丑女,美女配丑男,这是一种情爱的纳什均衡。

有位哲学家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话用来形容爱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十分贴切,比如俊男丑女、美女丑男的搭配,这是很多人常见却也是难以理解的事情。有的人甚至很惋惜,觉得那么漂亮的一个人,怎么身边出现的是那么一个不般配的人,即使不是什么美男(美女),也至少是个猛男(气质女)呀!于是就有了“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的感慨、妒忌、愤恨和无奈。那么,俊男丑女、美女丑男的搭配就真的那么不堪吗?让我们试着用博弈论的知识来理解这种现象。

博弈论的前提是人都是非常理性的,而非常理性的人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美女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座高山,只可仰观而不可亲近,因此,干脆就别自讨没趣了。大多数女人面对俊男的心理也是如此。但是,很不幸的是大家被美女、俊男的美迷了眼,而没有看到其他的信息。在《美丽心灵》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就深刻细腻地反映了这一点:

有四位美女和一位绝色美女走入酒吧,于是纳什和身边的三个男同学解释他们该怎么去追求那些女生。正常情况下,四个男生会同时向那个绝色美女展开攻势,但纳什认为,采取这种策略并不聪明,因为假如所有男生都去追那个女生,他们就会互相牵制,到头来没有一个人能如愿以偿。

假如男生们在被拒绝以后再去找那些普通姿色的女生,那么这些女生就会因为自己成为别人的第二选择而发火,于是她们也会将男生们一脚踢开。为了避免两头落空,纳什给出的策略是:男生们一起冷落绝色美女,而去追求那些普通姿色的女生。

情况很明显,假如其他三个男生已经对绝色美女展开攻势,而你也知道你去追一定追不到,那去追其中一个普通姿色的女生对你会比较有利。假如这四个男生同时对这个绝色美女展开攻势,他们就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但他们要是采取不同的策略,各自去追求一位普通姿色的女生,结局就会不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绝色美女被冷落也并非特例。她们的条件比别人好,却没人追求,其他人的长相远不如她们,却可以找到满意的伴侣。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绝色美女的困惑”。使美女产生困惑的真正原因是:那些想追求她的人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信息,也不了解绝色美女的真实想法。

绝色美女的男同学们会想:这么漂亮的美女,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是比我有钱的阔老去追求她。于是转而去追求别的女生了;而阔老们转念一想,这么漂亮的美女,怎么轮得到我来追?一定有比我年轻的才俊去追求她;而年轻才俊们遇到美女时会想:这么漂亮的美女,怎么轮得到我来追?一定早被别人追到手了。

显然:结果是每个想追求绝色美女的男人都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决定是否要去追求她。由于大家都预期追求角色美女一定是个极高的门槛,最后造成大家都退缩不前。在这个困惑中,大家都只观察到了美女的美貌,只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根本不知道其他任何信息。最后每个人都相信追求绝色美女的代价是很高的,因此大家都不采取行动。

但如果每个人都冷落这位绝色美女,他们事后就会对这个策略感到后悔。当然,假如当时酒吧里有很多人都对绝色美女感兴趣,那你不追求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要是别人都对这位美女视而不见,那么你显然应该去追求她。

如果我们用纳什均衡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就有许多有趣的结论。纳什均衡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对方的策略是确定的,那么我的策略是最优的,而对方的策略是不确定的,那么我的策略就很难是最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