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特许人加盟授权时承诺,今后全部收购加盟方的产品,但却在合同上注明要达到他们的产品标准,当加盟方生产出产品后,授权方往往以产品不符合要求为由拒收,加盟者只能吃哑巴亏;也有的特许方用没有资格的主体来签订合同,如以办事处和加盟者签订协议,这样出问题时加盟者经常投诉无门。
诡计揭秘4:
创业者在选择连锁项目加盟时,合同是保障自己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不能随随便便就签字画押,必须将所有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仔细推敲,如果自己能力有限,最好请专业人士协助。《办法》对签约合同条款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涉及特许经营权的内容、期限、地点等,使加盟者这方面权益获得明确保护。
专家认为,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除了注意以上陷阱外,选好加盟项目至关重要,其中包括要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理念的行业,较为可靠、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直营店数量较多、赢利情况好的项目。
诡计分析:
凡是骗子公司,都肯定希望来申请加盟的人都是没有真本事的人。因为有真本事的人,肯定不容易欺骗,也就不容易上当。所以,骗子公司就喜欢招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的年轻人。越没有社会阅历、越喜欢冲动、越是理想化的菜鸟,他们就越喜欢。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上当率”,而不是旗下各家加盟店的成功率。
但真心实意做加盟事业的公司,却都普遍不喜欢那些不懂事的年轻人。因为真正的加盟公司,追求的是旗下各店的生存率与成功率,而不是“上当率”。他们希望自己旗下的那些加盟店,能够开一家红一家,而不希望开一家倒闭一家。所以,他们总是选择那些有实战经验的人,去开他们的加盟店,而很少会选择那些没有经验、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甚至,尚还在校读书的大学生去做他们的加盟店。毕竟,维护好一个品牌的声誉不容易,如果头几家加盟店没开好,就会迅速地影响大家的情绪。所以,选择有经济实力,又有经营能力的人,来做自己的加盟店,就成了真加盟公司追求成功的一大保障。
所以,选择人选的不同,是真假加盟公司的一大本质区别。大家可以依据这一区别,来看清楚谁是真的,谁是假的。
但有时候,骗子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上当,故意会让最早加盟的几个人成功,以便树立好榜样,来鼓励大家积极地参预进来。所以,这问题就又复杂化了。但不用担心,有一个办法可以轻松地把真假加盟公司区别开来。因为真加盟公司追求的是真正的成功,所以,通常情况下,他旗下的加盟店,都会按照正常的经济规律发展,不会出现一条不可思议的经济发展曲线。而骗子公司,则一心只要树立吸引人进入的榜样,所以,他们会拼命地打造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不惜血本来刺激大家学标兵的样。从这一点上,大家就可以看出谁真谁假来了。很简单,凡是脱离了现实,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的,往往是假的!毕竟,世界上创造奇迹的难度很大,所以,如果奇迹很容易就出现了,那就要小心防备了。
消费指南:
加盟者决定投资前,一定要调查核实。其中,最核心就要核实其是否有直营店。如果连一家直营店都没有,最好选择放弃;如果有两家以上直营店,则也要考察经营的期限、效益,结合其他情况再决定是否加盟。
诡计36:药,同名同姓不同宗
666皮炎平软膏、玉叶清毒颗粒、牙痛立可停……这些听起来像“药”,并宣称适用于某些病症的产品,却只是保健食品或消毒产品,真令人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感觉。
情景再现1:
在医药大院一家专卖保健品的店里,柜台里找出一大堆产品。看上去,这些产品相当眼熟:这不是止咳用的京都念慈菴蜜炼枇杷膏吗?那是桂林三金药业产的玉叶解毒颗粒吧?这个“丁桂儿”也经常做广告……记者定睛一看,才看出破绽:“京都念慈菴蜜炼枇杷膏”实际上是“京都念慈堂雪梨蜜炼川贝枇杷膏”;“玉叶解毒颗粒”其实是“玉叶清毒颗粒”或“玉叶冲剂”,“丁桂儿”是“丁桂儿退热贴”……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与药店里常售的药品太相像,很容易骗过购买者的眼睛。
诡计揭秘1:
这些使用“山寨”包装的产品在几家保健品经销店里都有出售。记者还看到外包装像“999皮炎平软膏”的“666皮炎平软膏”,以及与藏红花油、活络油等“长相”极相似的外用药,大约有几十个品种。
然而,这些产品全都不是药品。“京都念慈堂雪梨蜜炼川贝枇杷膏”的批准文号是“赣卫食证字”,即食品;“玉叶清毒颗粒”的批准文号是“粤卫食证字”,也是食品;“丁桂儿退热贴”的批准文号是“豫卫健用字”,即保健用品;两个厂家生产的“666皮炎平软膏”一是“健用字号”,一是“卫妆字号”,分别是保健用品和化妆品。
情景再现2
以国内知名药企三九医药“999感冒灵颗粒”为例,随便跑上几家中小规模的药店,就能找到10余种名称、包装极为相似的药品,模仿程度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忙于工作的王女士最近得了感冒,一直昏昏沉沉并开始出现头疼、发热、流鼻涕等状态。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她来到单位附近的一家小药房,想买盒“999感冒灵”回去服用。结果回去喝了三天,感冒症状并未好转。百思不得其解的王女士带着药盒到一家大型药店验证时才得知,自己买回的这个“感冒灵”根本就不是三九医药所生产的,而是某地一家不知名的小药厂。
诡计揭秘2
有关专家称:模仿名牌产品外包装,是一些“山寨药”生产厂家的惯用伎俩,通过对名牌产品外包装、名称同音异形字等模仿让消费者将“山寨药”误认为是“名牌药”,从而达到谋取暴利的目的。以999感冒灵为例,该品种上市20年,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这引来了无数小厂家的模仿。“山寨感冒灵”进货价一般在3元左右,但凭借与999感冒灵相似的外衣,零售价却能够卖到10元以上,高额利润正是导致“山寨药”泛滥的真正元凶。
笔者了解到,国内企业对“山寨药”已开始关注并采取行动。三九医药表示,“消费者将山寨感冒灵误认为是999感冒灵,这给我们的品牌造成了极大伤害,未来,我们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仿冒品的查处工作,并制定专项方案竭力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中国感冒药第一品牌的形象。”
情景再现3:
“我前两天有点咳嗽,想买瓶念慈庵川贝枇杷膏,结果却买成了这个牌子。”昨日,家住沙坪坝的邓先生拿着一盒“金装御菴堂蜜炼川贝枇杷膏”说,自己平时挺看重品牌的,不过那天到药房买药的时候比较匆忙,随手从平时熟悉的货架上拿了一盒就走,不料买成了其它牌子。
“实在太像了,真的不好辨认。”邓先生表示,自己用了这瓶“药”几天后,家人才突然发现是个山寨品。仔细看这瓶“御菴堂蜜炼川贝枇杷膏”,它的外观和念慈庵的产品很相似,不过外包装上显示的生产厂商却是南昌市某公司,批准文号与念慈庵的“国药准字号”不同,为“赣卫食证字”,也就是说属于食品。
家住较场口的张女士日前也有类似的经历。她准备买一支“999皮炎平”,来到一家药店的OTC(非处方类药物)柜台,众多与“999皮炎平”外观相似的产品与之摆放在一起,“我差点买成‘菌必净’了,付款时才发现不是我想要的。”记者发现,“菌必净”销售价格和皮炎平相当,不过药盒上却标注着“豫卫消证字”,表示它是一种消毒品而不是药品。
诡计揭秘3:
据调查,“山寨药”生产厂商通常不会明确地把生产地或者厂址标注在包装上,在网络上也几乎查不到关于这些产品的信息。一般“山寨药”的运作模式如下:
* 包装相似
被仿制者代表:“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国药准字号)(20元左右)
仿制者代表:“金装御菴堂蜜炼川贝枇杷膏”等等(食卫健字号)(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仿制者数量:据不完全统计,仅“枇杷膏”就有20种左右不同的产品
* 名称相似
被仿制者代表:“999皮炎平软膏”(国药准字号)(7元)
仿制者代表:“666皮炎平软膏”(豫卫消字号)(6.5元)
仿制者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山寨软膏”多达数十种
* 移花接木
被仿制者代表:妇科花红片、妇科千金片(国药准字号)
仿制者代表:妇科花红洗液、妇科千金洗液(消字号)
仿制者数量:据不完全统计,达十余种
诡计分析:
一提到“山寨”这两个字,毫无疑问人们会最先联想到“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这类的数码产品,它已成为一些小作坊、小企业仿制名牌产品的代名词。但你也许还不知道,如今“山寨药”也悄然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且在很多药店已泛滥成灾。
同样,山寨药也是由一些知名度不高、规模小的厂家生产,通过模仿名牌厂家知名品种的外包装,冒充“名牌”进行销售。由于相关法规并不完善,也导致政府部门对“山寨药”的监管乏力,对此作为普通消费者只能是“睁大眼睛”。
“山寨药品”不仅形似药品,“功能”也很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除“药准字”号的药品可在外包装上写明治疗什么疾病外,其他所有产品都不被允许。这是因为药品的疗效经过多次临床检验,而其他产品的疗效或副作用都没经过检验。但在这些产品中,不少还是明确标注或暗示有某种疗效。如北京一公司生产的菌必净乳膏,批准文号是“卫健用字”,但在外包装上则写有“适用于癣症、瘙痒、湿疹、外阴瘙痒、丘疹性荨麻疹感染”;江西一公司生产的麦川皮研霜,批准文号是“卫消证字”(即消毒产品),但外包装正面不仅写有“抑菌剂”、“中药制剂”字样,在侧面还写有该产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丁桂儿退热贴”的包装上还印有与非处方药标识OTC相似的“OTO”标志。
这几家接受检查的店铺都保存有这些产品生产厂家以及产品的相关证件复印件和资料。据店里的销售人员说,这些产品都是厂家销售员上门推销,虽然他们也明白这些产品打的就是“擦边球”,但因为所有证照齐全,所以他们也照卖。
据悉,这些打“擦边球”的产品,在价格上比它模仿的药品低很多。如北京一公司生产的菌必净乳膏,在某店标价2.5元,而药店里同样名称的药品售价在12元左右;京都念慈菴蜜炼枇杷膏药品相同的剂量售价为20多元,包装与它相像的食品售价却只有约3元。一些店里的销售人员说,一些市民冲着价格便宜就买了。
你会买药吗?25日,记者向执法人员借了两盒“京都念慈堂雪梨蜜炼川贝枇杷膏”和“牙痛立可停”来到大街上,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结果无人会看产品的批准文号。
在医药大院大门外,记者将两盒产品展示给一名骑在摩托上等人的年轻男子,请他分辨这是药还是食品。他迟疑地回答说:“应该是药吧。”得知这些都不是药品时,他显得很茫然。记者问他在买药时是否会看批准文号,他摇摇头:“不看,也不知道要看,我一般买了就走。”
一位路过的女孩面对记者询问时显得很自信:“当然可以,我家里就有人是医药公司的。”她看了看记者手里的两盒产品:“看包装,应该是药品。”记者让她再仔细看看,她接过去看了一会儿,最后说:“不知道。”
一位带着女儿的中年女士看得比较仔细,她一眼看出了“京都念慈堂雪梨蜜炼川贝枇杷膏”的问题:“正宗的是‘京都念慈菴’,而且没有‘雪梨’字样。”但她看到不熟悉的“牙痛立可停”时,仍认为这是药品。她说,平时买药主要注意生产日期、厂家,从不知道要看批准文号,因此也没注意自己买到的是药品还是食品。
消费指南:
由于目前生产、经营保健用(食)品等只需有工商营业执照就能生产或销售,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法规约束,因此在监管上还有漏洞。在以往的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保健品涉嫌假冒药品的主要有补肾壮阳类、降糖类、镇静安神类等,但在当天检查中又发现了很多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等非药品涉嫌假冒药品。这些产品虽然手续齐全,可由于外包装以及宣传疗效等可能会引起误导,如果患者以此当药,将会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