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0717100000050

第50章 细节中的细节(21)

在双方谈判中,某一方提出最后期限,开始并不能够引起对方十分关注。但是,随着这个期限的逐渐迫近,提出期限一方不断的暗示,表明立场,对方内心的焦虑就会不断增加。特别是当他负有签约的使命时,他就会更加焦躁不安,而到了截止日期的时刻,不安和焦虑就会达到高峰。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对于某些双方一时难以达成妥协的棘手问题,不要操之过急地强求解决,而要善于运用最后期限的力量,规定出谈判的截止日期,抓住这一关键细节,向对方开展心理攻势。必要时,我方还可以作出一些小的让步,给对方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以此来说服对方,达到我方的目的。

1995年美日达成的汽车贸易谈判协议就是在6月28日美国规定对日进口汽车实行高关税制裁前最后几小时达成的。该项协议谈判历时近两年,始终未能达成双方谅解,能在制裁实施前的最后几小时达成协议,不能否认“最后期限”的作用。

当然,提出最后期限的方式也很重要:是委婉、彬彬有礼地提出最后期限,还是强硬、直言不讳地提出要求,对谈判所起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会融洽谈判的气氛,使对方为你的诚意所动,而后者只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招致报复,以致中断谈判。同时,也要掌握提出最后期限的时机,弄不好,会使谈判发展于己方不利。而提出最后期限又反悔,则是最失信誉的做法。

如果我方代表既负有与对方签约的使命,又有一个最后期限,提出这个问题,恐怕于我方不利,对方会利用期限的压力,逼迫我方让步。例如,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当你刚下飞机,对方在安排你的食宿时,他会彬彬有礼地问你:“您打算逗留几天?为你安排几号的飞机?”等。对这个小细节你千万不要忽略,如果你毫无戒心地说出你的日程安排,对方也就掌握了你的最后期限的截止日期,他很可能利用这一点,安排讨论的议程,利用最后期限的力量,迫使你作出让步。所以,当你负有签约的使命时,最好不要过早地告诉对方你的行程时间、打算,以免对方钻空子。

在谈判中,日本人最善于运用最后期限策略。德国某大公司应日方邀请去日本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以草签协议的形式洽谈一笔生意,所以双方都很重视。德方派出了由公司总裁带队,由财务、律师等部门负责人及其夫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代表团抵达日本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前往宾馆的途中,日方社长夫人询问德方公司总裁夫人:“这次是你们第一次光临日本吧,一定要好好观光观光。”总裁夫人讲:“我们对日本文化仰慕已久,真希望有机会领略一下东方悠久的文化、风土人情。但是,实在遗憾,我们已经订了星期五回国的返程机票。”结果,日方把星期二、星期三全部时间都用来安排德方的游览观光,星期四开始交易洽商,日方又搬出了堆积如山的资料,“诚心诚意”地向德方提供一切信息,尽管德方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寻找不利己方的条款,但尚有6%的合同条款无法仔细推敲,就已经到了签约时间,德方进退维谷。不签,高规格、大规模的代表团兴师动众来到日本,却空手而归,显然名誉扫地;签约,有许多条款尚未仔细推敲。万般无奈,德方代表团选择了后者,匆忙签订了协议。

88谈判环境是个不可忽视的细节

在谈判之前,人们往往只注重准备好谈判的策略,对对方做深入的了解,因而常常忽略谈判环境这一细节的重要性。事实上,谈判环境的选择对谈判结果也有着重要影响。

什么是最佳的谈判环境?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影响环境的因素很多。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有谈判者故意布置的,也有谈判者无意造成的。一般而言,有两条建议可供参考:

谈判最好在自己的“家中”进行

罗伯特·阿垂尔在他的《重要的领土》一书中提出:动物在自己的领土里,最有办法保卫自己。的确,人类的活动也有一种领域感。“金窝,银窝,不如家里草窝”,如果你选择了在自己的领域内谈判,你能有规律地起居、饮食和睡眠,同时也拥有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如上司或助手都在身边,你可以随时请教或请求帮助。如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谈判,上洗手间也会变成_二个问题。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自己的“家中”谈判也有不好之处,比如日常事务会干扰你,使你无法集中精力。去别人的领域谈判,.也会使你获得一些好处,比如你可省去许多东道主必须做的事(比如会场布置、迎来送往、娱乐活动安排),你还可以借口请示上级而拖延时间等等。

恶劣的环境有时是一个理想的谈判环境

良好的环境使人留连忘返,而恶劣的环境使人力求解脱。这种力求解脱的愿望可能转化为达成协议的动力。汤姆士·杰弗逊在《独立宣言》签字几年之后说过:“在不舒适的环境卞,人们可能会违背本意,言不由衷。”众所周知,那个签字的独立厅在马厩的隔壁,七月份天气非常闷热,到处都是苍蝇,苍蝇还不时停在代表们的背上。在这种环境下,签字往往意味着摆脱。

由此看来,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谈判环境,有时却是影响谈判结果的最直接因素。

89做自己的形象设计师

人的形象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第一印象。这种心理倾向得到了心理学家的证实。因此,在谈判的初始阶段必须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怎样的衣着打扮有利于谈判的成功呢?

要做到“三个一致”

“三个一致”即与谈判的性质一致、与身份一致、与环境一致。

谈判,内涵十分丰富。如果是正式谈判,谈判者应当穿得“正式”些,以示对谈判的重视和充分的准备;如果是非正式谈判,谈判者的衣着则可非正式些、轻松自然些。

谈判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份来选择衣着。一个人的穿着超过自己的社会地位,容易给人以做作感;如果穿着稍微低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则可以给人以平易近人感。

豪华或简朴,高雅或平俗,均要考虑与谈判环境的一致,即对等性。超越环境氛围的刻意打扮,往往使对手感到你的做作;低于环境氛围的穿着打扮,又会使你感到局促不安,甚至自惭形秽、丧失信心。

忌穿全新衣服

有人认为在正式谈判中,穿着新衣服可以表现豪华和对对手的敬意。其实更表现出了寒酸和不自信。这个小小的细节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服饰是“自我的延伸”,刚买的服饰,一来表现你专为这次谈判而破费的良苦用心,而不是一种日常生活水准的自然表现;二来往往因为和身体无法产生贴切感,而使你的动作显得十分笨拙;三来表现你刻意打扮的意图——紧张、拘谨、不安、怯场。最好的做法是把新买的服饰先在家穿上几天,或经过一次洗涤,使自己和新服装相互协调后再穿人正式谈判场所。谈判场合以穿九成新的服饰为最佳。

创自己的标志

经常出入谈判场所的人,如果能把某一服饰作为自己的标志,就会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例如,斯大林的烟头、阿拉法特的阿拉伯头巾和军服、撒切尔夫人的长裙、芝加哥银行家法森的红色领带以及毛泽东的中山服。他们的稳定性标志型服饰展现了充分的自信心和个人风格,同时也节省了更换服饰的时间,还可以避免因变换服饰所能引起的猜想和议论。

90宗庆后从细分市场中寻找商机

1988年,宗庆后用20万元办起了营养液灌装厂,生产自己的产品。在当时,中国市场已经有38种营养液,各霸一方,竞争激烈,销售大战烽烟四起,令后来者望而生畏。市场调查人员的分析报告也令人大失所望:“中国市场已有38种营养液。市场供求几近饱和,建议退出竞争。”宗庆后似乎刚跨出一步,就走投无路了。哪里是市场的门径?

1988年10月,宗庆后看到《杭州日报》刊登了一条新闻:“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会长,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在目前的一次研讨会上透露,全国38亿儿童和小学生中有1/3的人营养不良,仅浙江省8岁至12岁的儿童中就有47%的人营养不良……”

宗庆后眼前一亮:一半以上的儿童需要补充营养。国内虽有38种营养液,但都属成人产品,与其生产第39种成人营养液,不如去占领儿童这一细分市场,生产一种儿童营养液。宗庆后坚信,全国儿童有了三亿消费者,1/10就是3000万,如果能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喝一大口水,就是巨大的成功。

市场是发现了,但是如何解决产品问题?宗庆后一没学过营养学,二没造过营养液。怎么办?宗庆后想到求贤纳才,科技兴厂。他到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系请教专家,又到百年老店胡庆余堂请到制药技师和高级开发工程师。在宗庆后精心哺育下,娃哈哈产品终于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