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作为社会抗议运动先锋的知识分子
雷蒙·阿隆在其回忆录中曾经指出,“1968年5月事件,正如法国历次革命一样,不会事过境迁,在过去的雾气中消失”【68】。事实确实如此,其佐证之一就是从70年代初起,法国不少左翼知识分子在“五月风暴”余波的影响下,积极寻求新的政治行动方式,并开始热衷于行动主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把触角伸向了女权运动、保护生态运动、反精神病学运动与监狱改革运动等新的斗争领域。其中,以福柯为首的知识分子群体在监狱改革运动中所起的先锋作用在当时尤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五月风暴”的余波之一,60年代末、70年代初法国极左派学生发动的社会抗议活动经常带有暴力的色彩,许多人因此而锒铛入狱。1970年9月,近30名被关押的青年左派学生在狱中进行绝食斗争,要求获得政治犯的正式身份并享受政治犯应享有的专门待遇,如阅读书籍和报刊。此前,他们在入狱后一直被有关方面当作“普通法”的犯人来对待。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求改善所有犯人的待遇。绝食者们的斗争引起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社会各界对监狱情况的广泛关注。
1971年初,福柯与《精神》杂志的编辑让-玛丽·多梅纳克和曾因首先谴责法国军队在阿尔及利亚使用酷刑而名噪一时的历史学家彼埃尔·维达尔-纳盖(Pierre Vidal-Naquet)联手创立了“监狱情况报道小组”(Groupe d'informatioNsur les prisons,简称GIP)。同年2月8日,福柯在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一份声明:
我们当中谁都不能肯定自己会逃脱坐牢的命运。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能肯定。我们的日常生活被控制得越来越严了:在街上,在公路上;在外国人和年轻人周围,这种监视无所不在;言论罪又出现在法律之中;反毒品的措施里专断的内容越来越多。我们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中。有人对我们说,司法机关无能为力。这一点我们看得很清楚。可是,如果是警察使法庭力不从心呢?有人对我们说,监狱已经人满为患,可是,如果监狱里关的都是老百姓呢?【69】
福柯在声明中指出,关于监狱的情况几乎很少披露。“它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一个隐蔽领域,我们生活的一个黑暗角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与一些法官、律师、新闻记者、医生和精神分析医生一起创立了GIP。”【70】
GIP是一个由各方人士组成的松散型的团体。它的宗旨并不是要抗议监狱的存在,而是收集和公布监狱情况,使社会公众知晓监狱的情况和犯人的待遇。GIP先后编辑出版了四个小册子。
第一个小册子是1971年5月由自由论坛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个监狱调查》。在该小册子的序言中,详细阐释了“监狱情况报道小组”的目的:“法庭、监狱、医院、精神病院、职业医院、大学、新闻和信息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和不同的面具表现出的是压迫,而它的根源是政治压迫。被剥削阶级虽然总是能识别出它,从未停止过反抗它,但他们又不得不忍受它。不过,现在一些新的社会阶层——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法学家、医生、记者等已不能容忍这种压迫。那些负责支配法律、健康、知识、信息的人们开始在他们的所作所为中感觉到政治权力的压迫。这种新生的不可容忍性恰恰与无产阶级长期进行的战斗和斗争相符合。这两种互相关联的不可容忍性重新发现了无产阶级在19世纪创造的方法:首先由工人阶级自己对工人的条件进行调整。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的不可容忍性调查。”【71】该小册子的正文是对20座监狱的犯人进行调查的结果。第二个小册子的内容是关于一家“模范监狱”——弗洛里梅诺吉监狱的调查报告。第三个小册子是关于一个名叫乔治·雅杰克逊犯人于1971年8月21日在美国圣-刚但监狱被害的报告。第四个小册子是关于犯人自杀情况的报道。
作为“监狱情况报道小组”的核心人物,福柯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始终认为并再三强调:需要做的不是替犯人说话,而是为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讲出监狱的真实情况。由于“监狱情况报道小组”多次在监狱前组织集会,散发传单和调查表,福柯等人在警察驱散集会时曾被击打,甚至被拘审。应当说,“监狱情况报道小组”及其在法国各地建立的一些委员会在打开监狱与公众之间交流的通道、推进司法改革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但更为重要的是,正如德娄泽在1986年发表的一篇访谈录中所指出的那样,它的活动显示了一种新的知识分子的参与方式,即不是以某种理想或价值观的名义采取行动,而是关注一直不为人注意的现实;不是代替别人说话,而是揭示忍无可忍的状况,让受压迫者自己说话。
在70年代初法国知识分子所热衷的各种社会抗议运动中,妇女解放运动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1970年5月,由让-艾德尔登·哈利埃(Jean-EderNHallier)创办于1969年12月的《国际白痴》(L'IdioTinter-national)出版了《为妇女解放而战》的专刊。同年8月,由波伏瓦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MFL)在巴黎凯旋门的无名战士墓前组织了一次示威活动,并在示威中宣称:“还有人比无名战士还要‘无名’,这就是无名战士之妻。”【72】此说很快就在全法,乃至在同样进行妇女解放运动的欧美各国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同年11月,法国著名的女性杂志《她》(ELle)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举行过三级会议的地点——凡尔赛举行了一次“妇女的三级会议”。
此期法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争取堕胎的合法权利。在这一斗争过程中,法国的一些著名的女知识分子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比如,1971年4月5日,波伏瓦、玛格丽特·杜拉斯等343名女性知名人士在《新观察家》上发表了赞同堕胎的宣言,并在宣言中公开承认自己曾经堕过胎。【73】此举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此后不久,法国涌现了一大批新的争取妇女解放的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组织之一是由女律师吉赛尔·哈莉米(Gisèle Halimi)创建的“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法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与早年的妇女解放运动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比如说,早年的妇女解放运动只注重争取获得同男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如同工同酬和平等的政治选举权,而此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则在后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从原先的“注重男女平等”改为强调“性别差异和独特性”上,并以这种“差异性”为名否定男权统治。
70年代初,法国知识分子还积极投身于保卫移民权利的斗争。1971年秋,一位移民到法国的阿尔及利亚青年杰拉里·邦·阿里在街头被人枪杀。类似的事情过去时有发生,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但此次种族主义暴行却不然,它很快就促使法国的知识分子行动起来。11月27日,萨特、福柯等人聚在一起,成立了杰拉里事件调查委员会,并积极准备组织示威游行。在他们的努力下,杰拉里事件调查委员会不久发展成了“保卫移民权利委员会”。该组织在抑制种族主义、改善移民的处境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福柯与萨特这两位曾在数年前展开过思想交锋的新老哲学大师引人瞩目地走到了一起,并肩参加示威游行。而克洛德·莫里亚克,这位原戴高乐派知识分子的重要成员,亦最终完成了始自“五月风暴”的政治转变,成为一名活跃在这一当时被称为“斗争阵线”前哨的左翼知识分子。1972年7月,当巴黎郊区发生暴徒用棍棒和催泪瓦斯袭击来自南斯拉夫的移民、劫持和轮奸移民中的少女的事件时,萨特、福柯、杜拉斯等知识界的名流共同发表声明,对这一暴行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并号召大家声援受害者。
从70年代中期起,法国知识分子在声援苏联等国家中的不同政见者与捍卫人权等方面也极为活跃。在这一过程中,左右两翼的知识分子有时也走到了一起。
1975年9月,当西班牙的佛朗哥(Franco)独裁政权处死了两名巴斯克分离主义运动的成员,并且还将准备对8名“反法西斯爱国革命阵线”成员(其中两名系孕妇)处以绞刑时,法国的知识分子再次被激怒了。福柯迅速地起草了一份抗议书,并征集到了萨特、马尔罗、阿拉贡和生物学家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ois Jacob)【74】等著名知识分子的签名。9月22日,福柯与电影明星伊夫·蒙当(Yves Montand)【75】、女作家杜拉斯、著名记者让·拉库迪尔(JeaNLacouture)以及莫里亚克、德勃雷、科斯塔-加夫拉(Costa-Gavras)【76】等一行7人携带抗议书乘飞机抵达马德里,并在预订的旅馆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读了抗议书。结果被西班牙当局强行押送出境。
1976年,苏联医学家斯特恩(Stern)因拒绝克格勃要他阻止两个儿子移居以色列的要求受到迫害。是年3月25日,萨特联合其他5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向苏联政府呼吁释放斯特恩。同年12月17日,福柯在应邀参加法国电视二台著名主持人贝尔纳·皮沃(Bernard Pivot)主持的、设在卢浮宫的讨论“人类的未来”的电视直播节目时,出人意料地利用这一机会向电视观众大谈起斯特恩事件,使之成为一个公众话题。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苏联当局终于把斯特恩从监狱里放了出来,并允许他在次年6月来到巴黎。
1977年6月21日,正当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在爱丽舍宫会见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时,萨特、福柯、巴尔特、雅各布和格卢克斯曼等人为了表示对包括苏联在内的东方国家持不同政见者的支持,在爱丽舍宫附近优雅的雷卡米埃剧场为所有流亡巴黎的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持不同政见者举行了一个招待晚会,公开向勃列日涅夫示威。
1980年波兰实行全国军管时,福柯与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77】联袂起草了一份声明,抨击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将军“篡夺权力”,指责法国社会党政府对事态的暧昧态度:“法国政府不应像莫斯科和华盛顿那样,要让人们相信:在波兰建立军事专制是应由波兰人民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内政。这是不道德和欺骗的断语……1936年西班牙社会主义政府曾面临一场军事政变;1956年,匈牙利社会主义政府遭受镇压;1981年,华沙社会主义政府又遭到一场政变。他们不希望这届政府采取前任的态度。我们提请它记住,它曾许诺用国际主义道德义务反对现实政治的义务。”【78】很快地,格卢克斯曼、维达尔-纳盖、莫里亚克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在声明上签字,并由蒙当在电台宣读了这一声明。由于社会党总书记若斯潘和文化部长杰克·朗(Jack Lang)声称福柯-布尔迪厄声明是“知识分子抽风”、“小丑行为”,导致原先对社会党政府寄予厚望的福柯等一批著名知识分子与社会党政府分道扬镳。
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6月,在法国知识分子为营救越南船民行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萨特和阿隆两人坐到了一起。左翼知识分子的领袖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盟主在经过数十年的对抗之后再次握手合作,被不少法国知识分子视为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事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70年代,作为社会抗议运动先锋的法国知识分子采取最多的斗争方式依然还是发表公开信或呼吁书。对此,波伏瓦在《告别的仪式》一书中曾描述了萨特1977年前半年在这方面的所为:
1月9日,支持处境困难的《政治周刊》的呼吁书,1月23日,反对摩洛哥镇压的呼吁书;3月22日,一封致拉瓦尔法庭庭长的信,信中表示支持伊万·皮诺(YvaNPineau),他因退回自己的军籍簿而被控告;3月26日,抗议一名歌唱家在尼日利亚被逮捕的信;3月27日,为争取阿根廷公民自由权的呼吁书;6月29日,寄给贝尔格莱德会议的请愿书,反对在意大利的镇压;7月1日,反对巴西政治形势恶化的抗议信。【79】
无独有偶,此期在法国文坛大红大紫的著名女作家杜拉斯也经常为各种呼吁书或抗议信签名。而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如日中天的福柯则几乎每天都有人找上门来征集签名。
注释:
【1】尽管戴高乐政权并未因“五月风暴”的冲击而垮台,但其政治统治的根基已受到了巨大的震荡。为了缓和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戴高乐在平息了“五月风暴”之后,决定对法国社会进行改革,为此,他提出了地方改革和参院改革两个方案,并且不顾亲信与助手的劝告,自信而又固执地决定举行公民投票。像以往那样,他把这次公民投票视为对他信任与否的表现。1969年4月11日,戴高乐公开宣布,如果多数反对的话,他将引退。4月24日,《费加罗报》发表的最后一次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53%的选民打算投反对票。4月27日公民投票的结果完全证实了民意专家的预言,反对票占有效选票的53.2%。4月28日,戴高乐宣布停止行使总统职权。
【2】参见MicheL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p.712.
【3】雅克·沙邦-戴尔马(Jacques Chaban-Delmas,1915-2000),法国政治家,1969年6月至1972年月担任法国政府总理。
【4】参见MicheL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p.712.
【5】在这些人当中,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积极鼓吹行动主义的“毛派”组织——无产阶级左翼(LAGauche prolétarienne)的成员。在法国60年代思潮里,反压制行动在理论上得以系统化。1968年以后,无产阶级左翼的思想是为解放群众、实践思想提供理论指导。被压迫者的社会运动需要思想指引。毛泽东思想正好包含了当时法国运动中造反者的要求,正是他们寻求的思想。植根于法国政治现象中,法国毛主义出现了。解放(libérer)就是把被压迫者从专制之下解救出来,使他们摆脱传统思想障碍,释放群众运动的力量。实践和实践思想闪现于法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心中。造反者应该解决从被压迫者的社会实践内部反对奴役体系的造反手段问题。为了解放,被压迫者必须造反。求解放就是脱压制、争自由。就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而言,解放就意味着打破陈旧而奴化的政治标准体系。
【6】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лeкcaндp Coлжeницын,1918-2008),前苏俄流亡作家。1918年11月12日生于高加索基茲洛沃茨克,2008年8月3日逝世。1970年10月“因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获诺贝尔文学奖。但索尔仁尼琴未能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到西德,同年12月起侨居瑞士苏黎世,后流亡美国。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了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该书由作者的个人经历、上百人的回忆、报告、书信,以及苏联官方和西方的资料组成,分七大部分叙述1918-1956年,特别是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各地关押迫害数百万人的(由于是不同时期,分批处决,具体数字难以统计)集中营的情况。
【7】弗朗西斯·让松:《存在与自由——让-保尔.萨特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
【8】弗朗西斯·让松:《存在与自由——让-保尔.萨特传》,第224页。
【9】弗朗西斯·让松:《存在与自由——让-保尔.萨特传》,第224-225页。
【10】MicheLWinock,Le siècledes intellectuels,p.715.
【11】弗朗西斯·让松:《存在与自由——让-保尔·萨特传》,第232页。
【12】弗朗西斯·让松:《存在与自由——让-保尔·萨特传》,第233页。
【13】1972年2月25日,前雷诺汽车厂工人、无产阶级左翼毛主义分子皮埃尔·奥维内(Pierre Overney)被开除之后,仍回工厂门口,与同伴一起向工人们散发小册子,与工厂安全部门的负责人特拉莫尼发生争吵,特拉莫尼拔枪打死了他。这一事件激起了工人的反抗。不少工人因反枪杀事件而被开除,但仍回厂呼吁工人起来造反,遭到保安人员攻击。对此,毛主义分子十分不满,不仅抗议,而且把矛头指向政府的高级官员,比如雷诺汽车厂所在地比朗古尔最重要的人事官员诺格雷特(RoberTNogrette)被他们监禁在一秘密处所。他们还关押工厂老板,并让老板妥协。政府施加压力,造反者也会提出一些释放被监禁者的交换条件。双方互相退让,被监禁者会得到释放,被开除的工人也会恢复工作。
【14】Jean-PauLSartre(avec Pierre Victor eTPhilippe Gavi),ONAraisoNde se révolter,Paris:Gallimard,1974.
【15】Jean-PauLSartre(avec Pierre Victor eTPhilippe Gavi),ONAraisoNde se révolter,p.147.
【16】“Sur les sphères d'influences,letter collective singée par Bertrand Rusell,LaurenTSxhwartz Jean-PauLSartre Vladimir Dedijer”,Le Monde17octobre1968.
【17】MicheLContaTeTMicheLRybalka,Les écrits de Sartre:chronologie bibliographie commenté,Paris,Gallimard,1970,p.479-480.
【18】安德烈·格卢克斯曼(André Glucksmann,1937-),法国哲学家,政论作家。
【19】贝尔纳-亨利·列维(Bernard-Henri Levy,1948-),通常被媒体简称为BHL,法国哲学家,作家,目前是法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
【20】让-保尔·多列(Jean-PauLDolle,1939-2011),法国哲学家,作家。
【21】菲利普·内莫(Philippe Nemo,1949-),法国哲学家,作家。
【22】克洛德·勒福尔(Claude Lefort,1924-1910),法国政治思想家,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23】克里斯蒂安·让贝(ChristiaNJambet,1949-),法国哲学家。
【24】居伊·拉尔德鲁(Guy Lardreau,1947-2008),法国哲学家。
【25】参见狄山:《法国的“新右派”及其哲学基础》,载《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第19页。
【26】André Glucksmann,Le Discours de lAguerre.Paris,:L'Herne,1967.
【27】André Glucksmann,LaCusinièreeTle Mangeur d'hommes,Paris:Seuil,1975.
【28】参见MicheL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p.744.
【29】André Glucksmann,Les maitres penseurs,Paris:Grasset,1977.
【30】参见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第158页。
【31】MicheLFoucault,LAgrande colèredes faits,NouveLObservateur,9 mai1977.
【32】参见MicheL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p.743.
【33】Bernard-Henri Levy,Labarbarie àvisage humain,Paris:Grasset,1977.
【34】Bernard-Henri Levy,Le TestamenTde Dieu,Paris:Grasset,1978.
【35】Bernard-Henri Levy,L'Idéologie f ran?aise,Paris:Grasset,1981.
【36】参见柳鸣九编选:《萨特研究》的附录《一年来的法国文学动态》之《阿拉贡的几次谈话》。
【37】阿隆:《雷蒙·阿隆回忆录》,第890页。
【38】转引自张放:《自由的冒险历程》中文版译序,第5-6页。
【39】Aron,“LAnouvelle droite”,L'Express,28.7.1979.
【40】Jacques Julliard eTMicheLWinock(sous lAdirectioNde),Dictionnaires des Intel-lectuels Fran?ais,Paris:Seuil,2002,p.1095,另可参见 Anne-Marie Duranton-Crabol,“La‘Nouvelle Droite'entre Printemps eTAutomne,1968-1986”,Vingtime Siècle.Revue d'Histoire,jan-mar,1988,no.17,pp.39-49.
【41】参见狄山:《法国“新右派”及其哲学基础》,载《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第15页。
【42】Louis Pauwels,“Les Paradoxes d'uNPseudo-antiracisme”,Le Figaro Magazine,4.10.1980,另可参见 Pierre-André Taguieff,“Origines eTMétamorphoses de lANouvelle Droites”,Vingtime Siècle.Revue d'Histoire,no.40,(oct-dec1993),pp.3-22.
【43】让-玛丽·勒庞(Jean-Marie Le Pen,1928-),法国政治家,1972年至2011年起担任极右派政党国民阵线(FronTnational),领导人,从1974年开始多次参加总统选举,在2002年大选中击败在位总理若斯潘进入最后一轮,与在位总统希拉克决战败北。2011年,其女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继任国民阵线领袖,在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中,获得18%选票,排名第三。
【44】Pierre-André Taguieff,“De lARace à lACulture,l'Idendité Européene seloNlANouvelle Droite”,dans L'Europe au Sortir de lAModernité,Paris:Le Cerf /Cerit,1988,pp.31-68.
【45】Antonio Gramsci,(1891-1937),意大利政治家,意大利共产党的创立者和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国际共运理论家。
【46】Raymond Aron,“LANouvelle Droite”,L'Express,28.7.1979.
【47】Raymond Aron,“LANouvelle Droite”,L'Express,28.7.1979.
【48】参见陈燕谷:《从种族到文化》,载《读书》,1996年第10期。另,此节关于欧洲文明研究会80年代的两个口号的论析颇多借鉴于陈文,谨此说明并致谢。
【49】Régis Debray,RévolutioNdans lArévolutioNeTautres essais,Paris:Maspero,1967.
【50】杰克·朗(Jacques Lang,1939-),1981-1986年、1988-1993年两度出任文化部长。
【51】Régis Debray,Le Pouvoir intellectueLeNFrance,Paris:Ramsey,1979.
【52】参见周宪:《教师、作家、名流》,载《读书》,2000年第2期。
【53】Régis Debray,Cours de médiologie générale,Paris:Gallimard,1991.
【54】该刊物已在2004年11月停刊。
【55】1970年12月,他与雷蒙·阿隆和当代法国史学大师、著名的中世纪史专家乔治·杜比(Georges Duby)一起当选为法兰西学院(Collège de France,一译法兰西公学)教授。其学术地位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56】徐崇温:《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1页。
【57】吉尔·德娄泽(Gilles Deleuze,1925-1995),一译德勒兹,法国著名哲学家。
【58】指知识分子——笔者注。
【59】参见福柯:《知识分子与权力》,载于杜小真主编:《福柯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60】参见福柯:《知识分子与权力》,载于杜小真主编:《福柯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
【61】Michele Foucault,l'intellectueLserTà rassembles les idées,mais···soNsavoir esTpartieLpar rapporTau savoir ouvrier,Libération,26 mai1973.
【62】克里斯蒂安·德拉康帕涅(ChristiaNDelacampagne,1949-2007),法国哲学家。
【63】参见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64】参见福柯:《米歇尔·福柯访谈录》,载于杜小真主编:《福柯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43页。
【65】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Oppenheimer,1904-1967),美国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曼哈顿工程”的负责人,被称为“原子弹之父”。
【66】参见福柯:《米歇尔·福柯访谈录》,载于杜小真主编:《福柯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45页。
【67】参见福柯:《米歇尔·福柯访谈录》,载于杜小真主编:《福柯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46-447页。
【68】阿隆:《雷蒙·阿隆回忆录》,第589页。
【69】MicheLWinock,Le siècledes intellectuels,p.720.
【70】转引自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5年版,第204页。
【71】迪迪埃·埃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谢强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0页。
【72】MicheLWinock,Le Siècle des Intellectuels,p.723.
【73】Le manifeste des343,Le NouveLObservateur,le5 avril,1971.
【74】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ois Jacob,1920-),法国著名生物学家,196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
【75】伊夫·蒙当(Yves Montand,1921-1991),法国著名影星,歌星。
【76】科斯塔-加夫拉(Costa-Gavras,1933-),法籍希腊裔著名导演。
【77】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国著名社会学家,90年代公共知识界领军人物。
【78】迪迪埃·埃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第335-336页。
【79】西蒙娜·德·波伏瓦:《萨特传》,黄忠晶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