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从教育角度讲,暗示效应是教育者用间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并让受教育者心领神会的过程。暗示,具有含蓄美。与正面教育相比,暗示往往显得曲折、间接,但是它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亚于正面教育,有时甚至超越正面教育而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着画龙点睛式的作用。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语言过于直白浅显,有时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没水平。学生从内心深处瞧不起这种平铺直叙的说教形象,他们欣赏的是幽默机敏、言简意赅又耐人寻味的教育形式,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
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激情澎湃地讲演,其教育价值往往会大打折扣。由于学生的叛逆性,他们反而不领情,对于教师强行塞给学生的好意往往会迎之又拒。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不会与学生正面对抗,不是采用急风暴雨式的激烈教育,而是和风细雨般滋润心灵,使得学生在毫无抵触的情形下接受。
教育中的暗示效应,通过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变“就事论事”为“旁敲侧击”,变“正面交锋”为“迂回作战”,变“千言万语”为“巧言妙语”,往往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使学生得到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恰当地运用暗示手段,充分利用暗示效应,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暗示效应主要有这么几种形式。教师往往采用的是语言暗示,如教师在各种场合对学生好的行为进行表扬,这样对其他学生能起到暗示作用。教师也可以采用动作暗示,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来给学生足够的暗示。有时候教师还采用情境暗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形式进行教育。当然,暗示所使用的语言、表情、动作、手势等各种方式所产生的效应,常常因受暗示者的性别、年龄、个性特点和知识经验、情绪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教师在重视情感交流中的暗示效应时,要从多方面去进行研究和探索。
由此可见,暗示效应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暗示效应呢?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三个“无”。首先,教育要无痕。暗示效应顾名思义是暗示,因此明白无误的正面教育与之是相悖的,要无痕无迹般教育学生。其次,对象要无意。暗示效应往往针对的是群体,因此教师在教育时要体现无意性,即教育是对所有学生有所启示、启发、启迪,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学生。最后,效果要无为。暗示效应的欠针对性,注定了教育效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教育效果的评价遵循无为方针,学生有所进步最好,进步不大或没进步时不要气馁,寻求下一次的暗示。
暗示效应仅仅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小技巧,并非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都适用。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忌故弄玄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二忌普施滥用,对那些屡教不改者难以生效;三忌词不达意,让学生曲意理解,生出误会。
当然,一个有益的暗示可以激起学生的潜能,进而创造出奇迹;反之,一个有弊的暗示可能扑灭学生心中的圣火,乃至毁灭其前程。马卡连柯说得好:“教师应当善于组织,善于行动,善于运用诙谐,是既要快乐适时,又要生气得当。教师应当能让自己的每一举动,都能对自己起教育的作用,并且永远应当知道当时自己所希望的是什么,所不希望的是什么。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这一点,那他还能教育谁呢?”
暗示效应在工作实践中已显示了广泛性、实用性,许多教育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教师要善于利用暗示效应,给学生一个成长平台,使得学生在悄然无声的状态中接受教育,这样,教育也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