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在希望的田野上
10769800000010

第10章 滴尽辛勤汗幸福满茶园

■文/汤亚萍

创业者档案

叶永明,男,1976年2月出生。“勤勤恳恳”这四个字完整地概括了叶永明这个中年男子。叶永明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里,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初中毕业叶永明就辍学在家,帮助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他尝试了多种工作,包括种田、炒茶、上班甚至开黄鱼车等。艰辛的生活重担他勇敢地同时无法逃避地扛了起来。目前,家里有5口人。叶永明现在专心在家经营着小片的水稻田和7亩茶园。

所在地情况

富阳市位于浙江省西部。东接杭州市萧山区,南连诸暨市、西邻桐庐县,北与临安市、余杭区、西湖区毗邻,总面积1831.2平方千米。“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山清水秀,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横贯全境,既富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富阳经济活力迸发,逐渐形成了造纸、通信器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新型建材、轻纺、体育用品等特色产业和“国家(富阳)光纤光缆产业园”、“中国白板纸基地”、“中国球拍之乡”三大产业品牌,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发达县(市)第30位。总体来说,富阳是一个重工业、轻农业的地级市。想要在这样一个地方,用农业来换取一片天地,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但也正是对农业的忽视,给了叶永明通过农业创业的机会。

创业项目

龙井茶种植

创业感言

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路都是人走出来的!

创业故事

受降镇位于富阳市东北部,东临西湖区转塘镇,南与富阳市新民村和西湖区周浦乡相连,北接余杭市闲林镇,西靠高桥镇坑西片,离杭州25公里,距富阳市中心8公里,320国道杭新公路穿镇而过,该镇工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地属以产茶为主的半山区,有名特产东坞山豆腐皮,是杭州市小康乡镇、新农村乡镇。而我的采访对象——叶永明就是这样一个充分利用受降镇自然和经济优势开展自己茶业项目的农民。他充分利用受降镇适合种茶的自然优势和交通方便的社会经济优势,红红火火地发展了自己的种茶事业。

2010年2月2日上午,我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位朴实的茶农。叶永明家在一个小村子里,房子是一幢两层楼的小洋房,外面停着一辆五菱的面包车,两个儿子在大门前嬉戏打闹,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我到了之后,受到了热情的接待。然后,我要求去他的茶山看一下,他当即就答应了,并且亲自带我来到了他的7亩茶山地。正直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茶地里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排排茶井然有序地立在那里,像是在接受检阅,又似乎是在夸耀主人勤劳致富的智慧与能力。另外,我发现一排排茶之间又间或种着一些其他农产品。

之后,我们下了山,在他家的客厅里,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这也让我更加透彻地了解到这个中年男子坎坷的经历,也深深被他所具有的品质折服。现在将访谈整理如下。

从小贫穷无书读承担重任无怨言

叶永明1976年2月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里。叶永明在同龄人之中显得格外聪明和懂事。在念完初中之后,叶永明的父母把他叫去,说道:“孩子,你几个哥哥姐姐上完了初中就不读书了,爸妈知道你学习成绩好,可是家里实在供不起你上学了,咱不去上学了,行不?”叶永明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那个时候,能上高中或者专科的人寥寥无几,叶永明也想早点为家里赚点钱,减轻父母的压力,所以也愿意辍学在家。但是,叶永明现在回忆起来说:“当时不懂事,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现在也没后悔药可以吃了。现在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没有知识做很多事情都束手束脚的,因为自己不懂。如今只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好好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不要像我这样,处处吃没文化的亏。”

叶永明辍学在家之后,想尽各种办法赚钱。开始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去种田,保证家里可以揭得开锅,不要有了上顿没下顿的。可是渐渐的,叶永明说,他不再满足于仅仅有饭吃,于是他开始跟着一位老师傅学炒茶。炒茶很苦很累,尤其到了茶叶的收获期,天热,你还要在滚烫的炉子边炒茶。叶永明说:“那个时候,没有机器,只能自己手工炒茶。你不知道啊,热的时候外面有35度以上,炉子边就更热了,几把电风扇根本起不了作用,就一直流汗,背脊上全是汗。戴着手套,伸到锅子里面去炒茶叶,那真是烫啊。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法炒茶叶,手上全是水泡。咬咬牙,坚持过来了,发现自己不戴手套都能炒茶叶了。现在想想,真的佩服自己当时的决心和毅力。如果不是当时的那份坚持,我想我现在还住在泥房子里,天天在怨天尤人呢。”

当时茶叶少,懂炒茶的人少,能炒一手好茶的人就更少,而且当时的茶叶价格高,于是叶永明也成了当时的稀缺人才,茶叶收获期帮别人炒茶叶,也能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叶永明说:“炒茶叶虽然辛苦,但当时的确帮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也为现在的这份事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褪去最后一丝幼稚成为两个孩子的依靠

叶永明说:“没结婚之前感觉不到自己身上的重担,当我身边多了一个人的时候,我努力想要给她幸福生活,因此我不得不努力去思考,应该怎么去赚钱,也正是这样我才逐渐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在以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自己创业的想法的。”

是的,婚姻真的是人生的一次洗礼。只有经过了这神圣的仪式,孩子才能最终褪去稚气,真正成为一名能承担责任的成人。

为了结婚,叶永明借钱盖了一栋两层的新房。可以说,刚结婚的时候,家里穷的一分钱都没有。转眼,第二年,叶永明做了父亲。任谁都想不到,竟然是双胞胎。望着可爱的双胞胎,叶永明发了愁。一下子两个孩子,从奶粉、尿布到以后上学,甚至结婚,这一路的成长都需要钱啊。可是,现在他的经济条件根本无法同时负担两个孩子,而且家里还有老母亲要赡养。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变得千斤重、万斤重,压在叶永明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说:“那段日子,现在想想都觉得害怕。”每天晚上,他都躺在床上,左思右想,翻来覆去,想的就是如何把这两个孩子养大,让这两个孩子有出息。夜晚,每每听着孩子的哭声,他的心里都在淌血。他只知道,现在他是两个孩子和妻子唯一的依靠,他必须要更努力给他们创造一个幸福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叶永明跟妻子提出了自己想要开茶庄的想法,这一方面可以发挥他的技术特长,因为叶永明炒得一手好茶;另一方面也可以赚钱,让两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本以为妻子会说,家里已经没几个钱了,如果还要自己投资茶庄,这样日子怎么维持下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妻子很赞同,而且马上和自己娘家商量,问娘家要了开茶庄所需要的第一笔投资。就这样,叶永明踏上了他的征途,如一个剑客般,无畏无惧。

茶庄历尽千万苦幸福初现新芽儿

可以说茶庄的建立很不容易。富阳本来就重工轻农,再加上毗邻杭州,杭州主城区用地已越来越紧张,不断向外扩展,富阳无疑是首选的地方。这样能用于种植的土地就很少了。而且杭州梅家坞的茶叶闻名全国,几乎已经垄断了整个龙井茶的市场。开茶庄赚钱面临着重重困难。叶永明是如何克服这些主观、客观的困难呢?

叶永明说:“当时,岳父拿了钱给我开茶庄,我本想把茶庄规模搞大,把整座山都承包下来,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村政府不让我承包这么多土地,最后我只拿到了7亩土地的承包权。”另外,我在采访中得知,当时村政府出了一个规定,承包土地最多只能承包5年。这下可愁坏了叶永明。因为5年,刚刚是茶苗长大,产量最大,可以赚钱的时候,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丧失承包权,无疑会遭受很大的损失,之前的艰辛,可以说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个政策的出台,给了叶永明重大的打击,他甚至产生了放弃开茶庄这一决定。那几个晚上,叶永明夜夜失眠,就想着如何能延长自己的承包期限。

“自己势单力薄,就可以联系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人,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利益点。”叶永明最后联系了几个也是在承包期限上存在问题的农民,和村政府进行了一次交涉,最后将5年的承包期限改成了10年,并且10年期满后,如果要继续承包土地,可以优先考虑。

第一个困难算是解决了。叶永明自己也说:“当时就觉得自己松了一口气,担子一下子轻了不少。”可是,大家都知道,前方充满着艰辛困苦。叶永明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承担的重担还很多。

土地的确是有了,可是面对长满杂草的土地,该如何下手呢?最终,叶永明说:“反正我是花不起钱雇人来帮我开荒的,我只能靠我自己。”于是就背起了锄头,天天早出晚归,一个人面朝黄土背朝天,默默地开始开荒。当时叶永明心里特别着急,7亩土地,虽说不是特别多,但是,若完全凭一己之力开荒,也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不知道会不会错过种植茶苗的时间。经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叶永明坚持了下来。他通过自己的苦干,终于在种茶苗之前,把整整7亩的土地开垦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茶苗的播种,这个过程也充满着不确定。刚开始的时候是茶苗的选择问题。茶苗种类繁多,到底选择哪一种,叶永明也犯了愁。由于没有知识,没有经验,叶永明只能跟随大家,选择种龙井。现在想来,叶永明说,其实当时不应该这样,有更好的选择,比如说,应该选择多支品种一起种植,岔开它们的收获期,这样既可以延长总体收获期,又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所以,叶永明说了一句:“当时是吃了没文化、没技术的亏啊!”他希望政府能提供技术上的更多支持,为农民多办讲座,普及农业文化知识。

问起叶永明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叶永明叹了口气说:“眼下最难的问题无疑是销售。上好的新茶炒好了,可是往哪里卖,怎么卖,卖多少,全是未知数。不像粮食,会有政府以合理的价格来收购,茶叶的销售必须靠自己。”可是叶永明根本无法建立起完善的销售渠道,他只能背上晚上炒好的茶叶,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市区卖茶。可以说,茶叶可以采摘的那两个月,叶永明一天也无法睡觉,晚上炒茶,白天卖茶。

在卖茶的过程中,叶永明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叶永明生长在农村,秉性淳朴,不善言谈。刚开始几天,叶永明的茶叶根本卖不出去。早上背多少出去,晚上就照样拿多少回来。他怎么也无法突破自己心里的那道关卡。最终,心中的责任感战胜了恐惧,叶永明想让自己的家人能过上好日子,他不得不改变自己。于是,他开始叫卖茶叶。由于叶永明种植茶叶的土质好,炒茶技术也好,他的茶叶质量数一数二,所以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轻松多了。第二年,就有老顾客自己找上门来买叶永明的茶叶。

渐渐的,茶叶的生意走上正轨。每年采茶时节到来时,叶永明都会雇一些短工帮忙采茶,自己和妻子两个人负责炒茶。茶叶的销售,叶永明则委托给了茶叶大户,让其帮忙销售。这样一来,叶永明压力小了很多。每年在茶叶收获的那两个月,叶永明的净利润可以到达七八万元,日子也渐渐走上了正轨。

问及目前叶永明在种茶方面还有哪些困难,叶永明直言不讳地说,困难真的还有很多。经过笔者整理,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工费用的增加。由于人工费用的逐年增加(即雇人采茶的人工费用的增加),叶永明自己的净利润也在逐年减少。

(2)技术支持不够。叶永明自己虽然会买很多书、光碟,自学如何除草、杀虫、施肥,但是他深切地感受到这些只是九牛一毛,他希望能有更多技术方面的帮助。

(3)富阳农业创业氛围不浓。人们创业主要集中在工业上,比如造纸、化工等,进行农业创业的人不多。同时,发达的工业也没有良好地反哺农业,这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抑制了农民的创业积极性。

(4)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现在“三农”问题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可是叶永明并未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他认为政府对于农业创业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想方设法扩规模发展遭遇新壁垒

“与时俱进”,叶永明说,“就算是农民,这品质也少不了,要不然迟早被社会淘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叶永明逐渐用机器代替了手工炒茶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茶叶产量,也减轻了叶永明的压力。

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他满足于这样的现状吗?他的茶庄只能止步于此吗?思来想去,他给自己制定了两个计划。第一个,可以称之为小计划。茶庄一年仅仅只有在茶叶收获的那两个月忙,其他的时间他除了照顾茶叶的生长,无事可做。于是他计划在空闲的土地上,种植其他季节收获的经济作物,这样不仅自己的时间能充分利用,而且土地也能得到充分利用。最终,他选择种植西瓜和玉米。

毫无疑问,由于缺少经验,第一年,西瓜和玉米的种植是完全失败的。西瓜不甜,瓜瓤也不红。眼看所有收获的西瓜都要烂在地里了,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说是有一种药水,涂在西瓜表面,可以让里面的瓜瓤变红,这样比较容易卖。叶永明听了,开始有些心动,但是仔细揣摩,加了药水的西瓜肯定会对人体有害,与其做这样的亏心生意,愧对自己的良心,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还不如自己来承担这次的经济损失,就当是经验的累积。虽然这次种西瓜亏了不少钱,但叶永明说:“至少行得正,不管做人还是做生意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叶永明的第一个计划现在还在落实中,而且随着经验的累积,已逐步扭亏为盈,走上正轨。

叶永明的第二个计划目前还没有实施,或者可以说,这个计划已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叶永明花了很长时间给自己的茶庄制定了一个发展的蓝图,主要是模仿那些成功的农业创业人士,建立一个生态农业圈,仅仅将茶叶作为这个圈中的一环。叶永明打算发挥当地豆腐皮产业的特色,建造一个豆腐皮厂,利用豆渣来养鸡养鸭,再用鸡鸭的粪便来浇灌茶庄这样的循环经济。除去资金、土地、人力、技术这些困难,叶永明遇到了他没有办法克服的困难。

在叶永明准备投入到他用毕生心血设计的蓝图中,传来了当地即将拆迁的消息,叶永明无法盖他心中的那座城堡了。拆迁的消息后来被证实,当地已经租给房地产公司,开始建造别墅园和住宅区了。叶永明颤抖着签下了拆迁同意书,这也意味着他的梦想破灭了。

创业脚步永不止转换方式续事业

可是当那座殿堂倒塌的时候,心中的那种失落感、挫败感、无助感、迷茫感和空虚感,你能体会么?叶永明当时就处于那样一种状态。他有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力完成自己的梦想?他想自己的事业没有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再也无法承担这个家庭的责任了?不行!他必须继续走下去。思索了一阵子,叶永明想开了,豁达了。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肯定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叶永明也这么觉得,这条路走不通,并不代表所有的路都走不通,他要更加努力地去发现上帝为他打开的那扇窗。目前,他的初步想法是走工商创业这条路。“人总是自己做老板,为自己干活的好。”叶永明这样说,他不想去打工,因为觉得那样自己的人生价值没办法充分体现。

叶永明,一个将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牢牢记在心上的人,因为生活压力,他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用自己辛勤的劳作换来了一路美丽的风景。这条路上,叶永明走得并不轻松,到处可见他的汗水,可见他的泪水。虽然那条通往茶园的路断了,通往自己心中城堡的路断了,我们仍衷心祝福,希望他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一条通往幸福的富裕之路。

采访完叶永明,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的那份责任、那份执著、那份忍耐,给了我太多太多的触动。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但他也是一名真正的创业者。他身上兼具农民的朴实和创业者该有的素质。我相信,如果能够坚定不移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他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衷心祝福他,也衷心祝福他的家庭。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从事农业创业,为我们国家的第一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