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10787300000009

第9章 论坛绿皮书(8)

(三)族群关系与族群文化研究

中国学者除了在族群概念、族群认同与族群意识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之外,对族群关系和族群文化的研究也是其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比较重要的著作是徐杰舜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1999)、马戎的《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2004)和菅志翔的《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2006)。

郭志超1996年发表《客家地区的壮侗语族族群与苗瑶语族族群》指出,“山都”人是闽粤赣三省交界地越人之后,准确地说是介于闽越与南越的南海王织领地越人的后裔。“山都”人的文化习俗与越人习俗相符,共操的语言当是古越语或近同古越语。“山都”人是闽粤赣结合部客家地区的壮侗语族族群。“畲族”不是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越人的后裔,其文化习俗与越人、“山都”人的文化习俗相异,而与畲、瑶,特别是瑶族的文化习俗类同,畲语与苗、瑶语有共同的渊源。畲族和苗、瑶与商周至秦汉的“濮”人有源流关系,是古代的“百濮”群系的一支后裔远迁入闽粤段结合部客家地区的苗瑶语族族群。(郭志超,1996)

蓝达居1997年发表《历史传承与族群互动——福建惠东女现象试析》,根据文献及田野调研资料,对福建惠东地区人文现象特别是长住娘家婚俗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人类学分析。认为惠东女长住娘家婚俗是在汉族移民与福建土著社会互动基础上融合而成;惠东区域人文在外在因素影响和内部力量作用调整下具有动态的稳定性,在生存与发展适应过程中发生相关的变迁。(蓝达居,1997)

周大鸣1997年发表《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对都市人类学研究的主题——族群及其与文化的关系作了论述。认为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族群的基础,文化又是维持族群边界线的基础。(周大鸣,1997)

张有隽1999年发表《中越边境边民的族群结构——以龙州金龙峒壮族边民群体为例》,以广西龙州金龙峒边民群体为例,论述了中越边境边民的族群结构及形成原因,阐述了各族群之间的密切关系。(张有隽,1999)

徐杰舜于1999年主编出版了《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该书采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及语言、族群和文化等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人类学研究和深层次剖析,是将人类学理论用于汉民族族群研究的一次成功尝试。以人类学的族群理论探讨汉民族的族群结构与人文特点,则使汉民族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上都同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本书所提出的“雪球”理论不但在形式上明显突出于基于仅仅对汉民族某些文化事象所作出的具体性的历时性研究和仅仅对其所作出的共时性的文化事象的对比研究,更重要的是在成书过程中作者所体现的对于汉民族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的把握与深刻的理解。在内容的表述上更是深入浅出,让人读起来饶有兴趣的同时又深深感受到汉民族博大的文化内涵,是一本跨越人类学学术边界的人类学力作。

李远龙于1999年版《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一书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广西防城港市位于中越边境,是我国少数几个沿海沿边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历史上是中国通往印支半岛的重要通道,各民族支系异常复杂,而且分布在由高山延伸到沿海的共同生态区内。该书以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与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文献学、社会统计学等相结合,运用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材料,阐述了防城港市各族群的构成与分布、族群接触与地位变迁,各族群的自我认同、族群间的文化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地域认同等,对人们整体认识防城港市乃至广西各民族的构成及其文化,搞好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吴和培、罗志发、黄家信等人于1999年合著出版《族群岛:浪平高山汉探秘》一书吴和培等:《族群岛:浪平高山汉探秘》,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该书主要对浪平“高山汉”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真实的描述,并对其生存环境与古老民俗遗风作了文化透视,揭示了“比少数民族还少数民族”的“高山汉”的历史命运与现实境遇,意在引发人们对人类不同生存状态的联想与观照,使读者经历一次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人生感受。该书是一部可读性强,又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黄淑娉1999年主编出版了《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调查报告集》和《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2部著作,展示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生对17市(县)的一些社区(村落或管理区)族群调查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秉承了南方人类学的学术传统,强调体质人类学、民族学、史前考古学和语言人类学四个分支学科的综合研究。不仅抓住了一个族群的文化特点,也从整体上把握了一个区域的文化形貌。指出广东汉族三民系(即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的格局是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的南迁汉人,用不同方言和文化建构自己汉人身份的结果。民系观念滥觞于客家人的身份认同,也是潮汕人和广府人身份认同的依据。与民族以不同文化特点相区别一样,文化也是民系认同的标志。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学者们重点探讨了广东汉族三民系的文化特点,描述了与粤文化同根共生的香港文化、澳门文化以及深受三民系涵化的水上居民(疍家)的生活景况,并从大传统和小传统互动的角度,剖析了三民系的文化品格。(黄淑娉,1999a,1999b)黄淑聘教授主编的《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是1999年度人类学实证研究重要成果之一。这是一项由美国岭南基金会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本研究运用实地调查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境内17个市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香港和澳门搜集了资料,研究对象为广东三个汉族民系——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以及广东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等。该书以人类学的整体观点进行综合研究。本研究是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前后参加调查的人员有34人,其中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生占大多数。这本书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广东的不同民族及其不同文化之间,或同一民族的不同群体及其不同文化之间,所产生的互动和交融。这一点构成了从古至今广东群体和区域文化的重要特点。

宁骚1999年发表《当代世界国内民族关系的类型与成因分析》指出,20世纪70年代前,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把国内民族关系的严重性骤然突显了出来。虽然国内民族关系问题属于有关国家的内政,但是在当今世界,它已经像环境破坏、核扩散等问题一样,成为给人类造成重大威胁的问题。当今世界国内民族关系,依据民族结构的差别和族体间互动的形态的不问,可划分为一元主导型、两极对抗型、多元平等共存型、对立-统一型4个类型。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要对国内各民族语言的地位制定相关政策,这种政策对于有关民族在这个国家的地位,以及它们各自获得利益的多少,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通过政府的政策,国内各民族的语言被分成国语、官方语言、通用语言、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的语言、法律禁止使用的语言这样几个等级。这种区分往往深刻地影响着民族关系。国家权力对于全国范围内各种价值和利益的分配具有根本的影响。国家权力如何在国内各民族之间进行分配,不管在哪个国家里,都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国家权力被集中于国内某一个民族手里,也就是仅仅由某一个民族垄断国家权力而把其他民族排除在外,那么就会造成国内民族关系的紧张,甚至爆发冲突。如果按照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进行国家权力的分配,国内各民族就会通过共同分享权力而意识到这个国家是由国内各族人民共同拥有和缔造的,意识到本民族同样是国家的主人。那么民族关系就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国土开发是几乎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和发展统一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国内市场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政府能够公正而有效地协调有关方面的利益要求,那么国土开发不仅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现代化进程,而且能够促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与共同繁荣。少数民族要求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自己民族的历史经验,充分发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潜能,按照本民族的愿望和行为模式去规划和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如果政府的政策完全置少数民族的发展要求于不顾,那么就会导致国内民族关系紧张。(宁骚,1999)

徐杰舜(执笔)、徐桂兰、罗树杰、韦树关、李远龙、盘美花等于2001年合著出版《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一书徐杰舜等著:《从磨合到整合——贺州族群关系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该书是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中美对“汉”的重新思考课题组成果之一,由广西民族学院资助出版。本书介绍了贺州的族群结构及特征,贺州的族群边界与民族边界,贺州的族群互动与民族互动,贺州的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贺州的族群关系与民族团结等内容,并以贺州为例对贺州的族群结构、族群边界、族群互助和族群认同以及民族团结作了深层次的分析。

孙九霞2001年发表《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深圳中成文具厂进行个案研究考察,分析了该厂的族群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族群的认同特征,并从衡量族群关系的文化、社会交往或基层组织的相互进入、通婚、族群认同、偏见、歧视、资源与权利分析等7个变量解析了中成文具厂的族群关系及族群关系的主要特征。(孙九霞,2001a、2001b)

刘朝晖2001年发表《乡土社会的民间信仰与族群互动——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通过对一个移民性乡村社区的田野调查,从民间信仰的角度,以历史人类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地方性族群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认为神明信仰是整合和稳定民间社会的重要力量源。(刘朝晖,2001)

周大鸣于2002年主编出版了《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一书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是一部研究族群问题的论文集,主要探讨了全球化的族群与族群关系,“汉”的重新思考与华南的族群互动,中国少数民族的认同,港澳与国外华人的认同等问题。

李亦园2003年发表《环境、族群与文化——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主题讲演》,指出所谓“依山依水”的研讨不是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而是要把它看成是人如何利用文化与环境调适互动的系统机制去探讨。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人类学家要思考人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文化怎样在人与环境之间互动,进而影响各族群的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等等而形成体系的过程。(李亦园,2003)

邓启耀2003发表《高原湖族群文化、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以泸沽湖为例》一文,邓启耀:《高原湖族群文化、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以泸沽湖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探讨了如何在当地族群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并协调发展问题。一方面既可维护高原族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及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谨慎的有节制的开发,可持续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邓启耀,2003)

2003年以后,有关族群关系的探讨继续升温,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最为突出者,首推北京大学的马戎教授。马戎于2003年发表《从语言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马戎,2003a)。同年,马戎发表《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指出,族群之间的关系究竟都是由哪些条件所制约,又由哪些因素所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人们一方面承认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是导致族群分野、族群隔阂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族群分层”的因素对族群交往和族群冲突的影响。通过使用1982年、1990年和2000年我国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和统计数字,结合近十几年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展的我国族群分层社会调查的研究成果,依次分析各族群在教育、产业、职业、城市化水平这4个方面在全国层面上的结构差异,可以看到,族群之间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方面的差异无疑对于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有一定影响。(马戎,2003b)

2004年,马戎发表《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介绍了族群社会学研究领域在社会学学科中的位置,说明目前中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西方社会学在这个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论的特点,讨论了从西方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所能够借鉴的知识,并对我国的“族群社会学”这个研究方向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及今后可能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建议。(马戎,2004a)

同年,马戎出版了《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一书,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吸收了人口学、政治学、种族与族群研究等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案例,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涵盖了西方民族社会学、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内容,并介绍了大量国内外的研究实例。(马戎,2004b)

彭兆荣2004年发表《论民族与族群在变迁语境中的裂变因子——兼评“后民族结构”理论》指出,民族国家的构造中充满着大量复杂的、变异的、裂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不断变迁的形势作用和催化下,结构关系相互挤压,处于紧张状态,认识、分析、评估、预警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是绝对必要的。(彭兆荣,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