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全集
10825300000011

第11章 20几岁的女人要学会包装自己的身体——打造个性的优雅(2)

知性是女人文化内涵的体现,读书对于女人来说,就好似在吹不起一丝波澜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使女人时刻闪现着灵动的知性美。

书就像一把金钥匙,帮助女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充实头脑。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使女人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但更重的是心灵的滋润。读些好书,会让女人保持恒久的美丽。

爱读书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也许她貌不惊人,但她的美丽却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她谈吐不俗、仪态大方。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的交融。爱读书的女人,她的美,不是鲜花,不是美酒,她只是一杯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淡淡清茶。

一个正在读书的女人,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因为读书会使女人产生一种情调,一种超越了形体的持久的妆容,一种不会被衰老所剥夺的美丽。读书为女人的美丽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质感。这种美丽乃是女人灵魂的美。灵魂之美远远高于一副无可挑剔的好容貌。

没有了灵魂的空间,没有了思想的闪现,无可挑剔的容貌也是黯淡的。

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正如一位女作家所说,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贵的、不需求助他人的快捷方式。

阅读,就这样绽放女人的美丽。

爱读书的女人,她们心有琴弦,纵然是独自漫步,也并不寂寞与孤单。有自由的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为伴,有心而识灵魂,有梦而知远方的天空应该有一弯绚丽的彩虹。

爱读书的女人,她们生活情趣高尚,很少去叹息、忧郁或无望地孤独、惆怅。因为她们懂得与其长吁短叹,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来读书,使自己从“忧郁”的境遇中解脱出来。

爱读书的女人,她们拥有从容的心态,能保持年轻的心境,从而对于年华的逝去无所畏惧。不埋怨环境,也不艳羡别人,让心情一天比一天愉快。

爱读书的女人,她们以聪慧的心,宽广质朴的爱,善解人意的修养,将美丽写在心灵上。读书,使她们更潇洒;读书,为她们添风韵。即使不施脂粉,她们也显得神采奕奕、风度翩翩。

书香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是有品位的女人生命之外的生命,是女人的精神寄托。

书就像一把金钥匙,帮助女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充实头脑。书让女人变得聪慧,变得坚韧,变得成熟,使女人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读些好书,会让女人保持永恒的美丽。

女人不可以无书。那么,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怎样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书有很多种,如同朋友有很多种一样。

一种是知心好朋友。她是知己,也是玩伴;可以交心,也可以玩耍。与她交往会觉得身心愉悦而互相受益,公平而有价值,不必隐瞒或吹嘘,不必委屈或失去自我。你们是独立的,也是一体的。就像一本好书,令人爱不释手又不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些非常有格调的艺术作品就属于这一类,值得反复欣赏,永不会令人感到厌倦。

一种是知心朋友。你可以和她进行深层的谈话,交流各自的想法,人生的、事业的、感情的,她能为你点一盏灯。灯光是明亮的,仿佛穿透了你的内心。只是,期盼的轻松会被这种严肃而绝对的气氛吓跑,隐隐地总觉着隔点儿什么,缺点儿什么,稍显沉重了。比如,一些哲学专著,初读来总觉生硬,但书中至理又何尝不是前人留下的生活财富呢。

还有一种是好朋友。她可以陪你度过闲暇的时光,放下一切而舒展身心,给你最真的快乐感觉。只是你无需也无法向她提及工作学习、未来发展之类,因为她只是一个伴儿,一个从童年最初友谊中延伸下来的伴儿,那种原始的快乐是有条件和期限的。比如一些畅销书,一些引人入胜的小说,在品读的过程中,让你体味阅读的乐趣。不过,它们的深度毕竟有限,读过就可以放下了,不必怀念。

最后一种就是普通朋友。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她们游荡在你的世界的边缘,有时候会进到你的生活圈里扮演一个角色,有时候在她们自己的世界里扮演另外一个角色。不是她们不够好,是她们彼此太相像了,你甚至找不到一个让自己心动和想念的理由。像一些面向底层大众的通俗读物,文字浅显,整体感觉也较粗糙。即使有很多人都在看它,也不值得你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上面。

了解了这些,接下来,你就可以从这些朋友中精选一些永久地加入自己的书架。在一个女人的一生中,有五本书是不可不读的。

第一本是《红楼梦》。

有人说,一个女人若没读过《红楼梦》,那简直是罪不可恕。大观园中的女子或冰清玉洁、或兰心蕙质、或仪态万方、或柔弱动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女人,曹雪芹用一部呕心沥血之作给我们以答案,多少年过去,仍可作为女人最好的生活教材。

女人应像黛玉一样高洁,一样富于才情,却不可学她的悲观小性;应像宝钗一样志存高远,却又不要沾染她的阴险;应像熙凤一样精明干练,却千万不能势利歹毒;应像尤三姐一样刚烈坚强,却绝对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为他放弃珍贵的生命……

女人要读的第二本书是《飘》。

在这部传世佳作中,玛格丽特·密切尔教我们怎样成为成功的女人。书中两个女人——郝思嘉和玫兰妮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人典范。郝思嘉像一团烈火,坚强、独立,永远积极进取,永远不会被挫折打垮,她有着男子般的抱负和责任感,敢于把一家人的命运揽上自己柔弱的肩头;而玫兰妮则正像一潭静水,深沉、冷静,她温柔善良而博爱,永远怀着慈悲之心待人,即使对自己的情敌,也只有宽容之情。这两种女人都很伟大,都值得现代女人学习。

女人不可不读的第三本书是《围城》。

在这部作品中,钱钟书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中国男人的劣根性。在今天品读,更可以使女人清楚地认识男性社会,打破对男人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方鸿渐是最具代表性的“劣质”男人代表,他优柔寡断、不思进取,骨子里又不乏虚荣和可恶的“大男子主义”,不过,这或许是所有男人的通病,只是被钱先生刻画得特别鲜明生动而已。其他诸如赵辛楣、李梅亭、高校长之流,已能评为“恶劣”级别,女人只有敬而远之了。女人读《围城》,能增加些许生活的智慧,避免在今后走入命运的“围城”。

第四本书是《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却不甘忍受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人形象——简·爱。简·爱认为爱情应当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的高低、容貌的美丑和财富的多寡。这种爱情观是积极的,简·爱以无畏的勇气为现代女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女人都应做爱情的强者,敢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第五本书是《第二性》。

这部作品是西蒙娜·德·波伏娃最成功的著作,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女人的哲学书,揭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两性的平等。读《第二性》,我们可以看清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未来。

这些优秀的书籍就像是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在浮华的世界中,打开它们,投入多彩的书中世界,你的心灵将得到最大的滋养。

读书,可以让你的心里有一盏明灯,守得住心灵这个宁静的港湾,始终视书籍为精神的伴侣,身居闹市,却能远离红尘的烦琐与喧嚣。

读书,可以让你没有时间唠叨饶舌,没有时间搬弄是非,不会像别的女人那样日渐粗俗。

读书,可以让你交上一群高尚的朋友。正如毕淑敏所说:“好书对于女人,是她们招之即来的永远不倦的朋友。”

毕淑敏一生酷爱读书。上中学时,恰逢“文革”,到学校借书,老师要求用一篇大批判稿交换。毕淑敏怎能违心批判这些伟大的作者呢?在他们笔下,都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是,她巧妙地将大段美好的文字抄在大批判稿里,然后再扣一顶“人道主义”的帽子,尽量挑最轻的字眼来批判。以这种方式她读完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许多名著。那时候,女生宿舍的几位女孩子,全靠毕淑敏一个人以写批判稿换书看,毕淑敏等不及传来传去的慢速度,就把自己先看完的部分讲给女伴们听,每到晚上熄灯以后,听毕淑敏讲故事成了文化匮乏时期这些少女最大的精神享受。多年以后,毕淑敏的一位闺友从国外学成归来,大家聚会的时候,又回忆起美好的少女时代,她依然记得毕淑敏当年讲过的《笑面人》的片断。

16岁时,毕淑敏开始在苍凉的西藏阿里高原某部当卫生员,晚上值班,一守就是一夜。每当轮到她值班,她都事先把照明用的那一盏马灯灌满油,天亮了,油也点完了。司务长好生奇怪:“你把油干吗使了?是不是把油都喝了?”其实,她是就着马灯暗淡的光读书。《鲁迅全集》就是在那盏马灯陪伴下读完的。转业回北京时,毕淑敏一直与那盏马灯不忍分离。

《红处方》是毕淑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为了更好地表达毒品腐蚀人性的主题,1993~1994年,毕淑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关于药理学、植物学、国外黑帮贩毒集团的写实作品……有一位朋友给她借来一本《中国吸毒史》,她一看,里面写到的她都读过了,这时,她才感到可以动笔了。

读书让毕淑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作家,读书更将她打造为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知性女子。

的确,一个女人,在读过足够的好书之后,她会变得很优秀,因为书给了她底气,熏陶了她至真、至美、至纯的情感,使她变得温文娴雅,善解人意,充满书卷气息。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爱读书的女人是善于思考的人,有思想的人。因为读书能使人变得睿智与坦荡——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天地宽。

读书能使人修德养性、智慧无穷、目光远大、美化心灵。人生在世,吃山珍海味是一种享受,读一些振聋发聩的书更是一种享受,前者只能饱一时的口福,后者会让你终生受益。

读书可健脑去病。读书就好像服用“超级维生素”,可以使大脑,甚至身体重新充满活力。读书的用脑强度可恰到好处地增加脑血流量,正所谓“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

读书可以美化形象。经过长期的读书熏陶,身上便有股书卷味,不讨人嫌,那是读书的惠泽。现代人越发热衷于美容了,各种美容手段花样迭出,但所有的美容手段中,读书是最佳之道。余秋雨这样说过:“读书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可爱的人,健康的人。”

20几岁的女人,做个爱读书的女人吧,把读书作为你终生的功课,你就能够把生活读成诗,把人生读成散文,你就能够拥有世上最好的化妆品,把美丽写入心灵!

独特气质的塑造

容貌的美丽出于天然,而气质却需要经过后天培养方能形成。许多不美丽的女人因为自身独特的气质,总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卓然挺立。

气质是指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风格以及气度。性格开朗、潇洒大方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聪慧的气质;性格内向、温文尔雅的人,多显露出高洁的气质;性格爽直、风格豪放的人,气质多表现为粗犷;性格温和、秀丽端庄的人,气质则表现为恬静。无论聪慧、高洁,还是粗犷、恬静,都是一种气质美。

一个女人的真正魅力主要在于其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对同性和异性都有吸引力,这是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

气质美看似无形,实则有形。它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谈举止等表现出来的。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风度,皆属气质。

女人可以凭借自己漂亮的容貌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极高的回头率,但真正能让人们为之倾倒的,却是女人那蕴涵如诗的美丽气质!

天赋的容颜是一道最容易消逝的风景,无情的岁月在夺走女人那面如桃花的容貌的同时,也会在那张曾经漂亮的脸上烙下岁月的痕迹,而存留下来的正是生命中最本质的内容——气质!

气质是女人魅力的源泉,就如同一座山上有了水就立刻显现出灵气一样,一个女人只要插上了气质的翅膀,就会立刻神采飞扬、明眸顾盼、楚楚动人起来。

著名美籍华人靳羽西女士说过:“气质与修养不是名人的专利,它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也不是和金钱、权势联系在一起的,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任何年龄,哪怕你是这个社会中最普通的一员,你也可以有你独特的气质与修养。”所以,气质对每一个女人都是公平的,每一个女人都能够得到气质精灵的宠爱,每一个女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女人的气质犹如花之魂、水之韵、松之魄,无影无形,很难用语言形容。诗人徐志摩曾被一位日本少女的温柔气质所感动,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这“一低头的温柔”,不但令伟大的诗人倾倒不已,更穿透时光,至今仍令人深深陶醉。

气质是一种灵性,一个女人如果靠化妆品来维持,生命必定是苍白的。

气质是一种智慧,一点点地雕琢着一个女人,塑造着一个女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气质是一种个性,蕴藏在差异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与众不同的韵味,使其成为一个让人一见难忘的人。

气质是一种修养,在城市流动的喧嚣中,洗练一种超凡脱俗的“宁”与“静”。

气质绝对是上天恩赐的财富,有气质的女人是那样的幸福。

有气质的女人像一本书,每一次品读都给人新的感悟。也许并没有引人注目的封面,却依然能令人爱不释手。

有气质的女人如一幅画,令驻足欣赏者不知不觉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只深深沉醉于她的万千气韵中。

有气质的女人是一段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枯萎老去的是容颜,气质女人的一缕香魂却将永不凋零。

刘若英就是这样一个值得用心去品位的气质女人。

刘若英出现的时候,经常是一身素雅的装扮。牛仔裤,无边袖,平和恬静,与美艳、性感丝毫不搭界。她的脸庞里,有一处忧郁,很淡,却是抹也抹不去,即使笑的时候,也依旧清晰。每个女孩子的心里,都有些不愿示人的东西缠结在那里,钩钩沉沉,只由着自己拨弄,久了,即使不说,也会游弋在举手投足之间。刘若英淡淡的哀愁为她略显平淡的面孔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让她显得那样与众不同。

刘若英家里有一个浴缸。浴缸是另一个世界,有水的浴缸很能引发回忆和灵感。女人们最喜欢在出浴之后注视着镜子里的自己。这个时候的女人,样子最清新,也离自己最近。指着镜子里的自己,刘若英说:“你不好看。”

对一个女子来说,不好看,就是一个宣判,是人世最险恶的一个计谋——杀人不见血。

就在这个时候,著名电影人张艾嘉来了,说,你不漂亮,但是你可以去演电影。刘若英将信将疑,却也欢欣鼓舞。

刘若英随张艾嘉拍了电影《少女小渔》。电影中的刘若英,嘴角柔柔地向上牵去,淡淡地、很珍惜地笑,专注的时候,眼睛是圆的,两颗漆黑的眸子,摄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