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思维模式的指导下,琳琳的行为模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她从开始的“遇到挫折就放弃行动”到后来的“怀疑自己但不放弃行动”,直至最后变得理性,根据客观实际“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改正自己应该改正的”。
最终,琳琳成为了一个为众人羡慕、在职场上叱咤风云但不失温柔的女强人。
实际上,在事业上获得真正成功的女人,大都不会整天紧绷着一张脸,也不会焦躁地走来走去,更不会遇事只会以发脾气或掉眼泪来应付,因为这样,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给别人留下批评或嘲笑的把柄。
一位男性主管曾害怕地说:“我很怕女同事哭,她们一哭,我就束手无措,好像我做错了什么事,但这也让我觉得,爱哭的女人好像不能担当重任。”
也正因此,美国职场顾问罗琳在《女强人手册》一书中不断提醒女人,哭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想在职场上表现得宜,一定要学习控制自己的眼泪。
这也就说,如果你想大声哭,如果你想大发雷霆,那么,你当然有权利这么做。然而,假如你有心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千万不要被别人看穿了你的底牌,要学会控制你激动的情绪,不要乱发脾气,不要轻易掉眼泪,要勇敢地去面对失败和压力。
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同事和上司的认可,你才能令一切工作尽在掌握,你才能为自己赢得那片深邃湛蓝的事业天空!
现在,已有愈来愈多的职业女人开始懂得如何伪装自己的心情、掩饰自己的表情。所以,不管你有多努力、多累或多生气,“保持笑脸、放轻松”都是你必须要学习的功课。
20几岁的女人,情绪化是你们的大敌,在办公室中上演自己的情绪化喜剧是非常不合适的,毕竟办公室不是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方。作为一个职场女人要深深懂得“保持笑脸、放轻松”的重要性。
不要成为“没有声音”的人
女人只有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够在职场上获得真正的独立,才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显示出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才会为自己铺设一条通往辉煌的道路。
打开无形的门,走出自己的玻璃屋,微风带着花香扑面而来,你优美的歌声才能引来翩翩起舞的彩蝶。
“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这是著名演员李雪健的名言。
职场是女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女人不能只具备创作哑剧的天赋。因为在这个舞台上的很多时候,需要你唱、念、做、打,样样精通。
你长袖善舞,可以时刻吸引观众——你的同事或上司,随着你的身姿流转他们的目光。
你如莺初啼,更能抓住那些散乱在你周围的注意力。
然而,中国女人是在“矜持”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因为是女人,就应该少说多做;因为是女人,就应该学会掩藏自己的意见;因为是女人,就应该信仰沉默是金……
虽然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沉默无言的女人比起唧唧喳喳像个麻雀似的女人,在工作中显得更为可爱,但是缄口无言的女人,在职场上常常会给自己和自己的同事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一个团队要不断地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才能清楚自己身处的环境,时刻把握团队的动向,让自己在竞争中游刃有余。
而一个工作团队要建立优良的信息系统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收集信息,提出建议,广泛交流,这不是男性职员的专利,而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团队内部建议者的地位和氛围往往会因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女人作为建议者是否有优势?不断提供建议会获得上升空间吗?作为团队一分子,女人如何对团队提出建议?
在团队中,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人,一个出色的建议者就是一个出色的建设者。
因为在团队建设中,一个能时刻找准自己发出声音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保持住自己的想法、发出自己声音的职业女人,往往能够自信地肯定自己的能力、积极地参与团队发展,同时,这也是她热爱工作的表现。
文静的方倩从小就接受父母为她制定的教育——女孩子应该多做事,少说话,避免显得轻浮。而矜持的她,在考大学时,竟阴差阳错地进了一所名牌大学的新闻系。
可是,在学校的四年间,她的导师和同学都认为她选错了专业。的确,不爱说话的她很难在这个“吃张口饭”的行业做出出色的成绩。
而在实习期间,一向成绩优异的她,却成了实习老师长期关照的对象。她可以收集到精准得当的受访者的背景数据,可以做出十分精细的采访计划,但是她做不到一个人单独进行采访。每每一到采访时,她总是得拉上一个人,让别人帮她完成采访任务。
遭遇了实习的打击之后,她觉得既然父母没期盼自己大富大贵,那么就找一个平凡的岗位,能养活自己就成。
经过一番奔波后,方倩应聘到了一家外贸公司的助理职位。薪水不是很多,但是够自己用,发展空间是比媒介小了一些,但是自己也没什么雄心壮志,所以也无所谓。她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是,助理不会被逼着说出自己的主意,可以心安理得地做一个“无声人”,反正少提建议绝对是会少犯错误的。
虽然方倩是一个沉默寡言,不愿说出自己想法的女孩,但是她工作努力、态度认真。不爱说话的她在公司里,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还是赢得了大家的喜欢。
平静的日子一天天地溜了过去,不知不觉中方倩在这个公司已经待了一个月。到了公司月底例会,方倩选了一个本子进入会议室,找了一个角落里的位置坐了下来。会议开始后,就认认真真地开始记录。
面对一个个工作人员汇报工作情况,讨论下个月的工作计划,方倩像个场外观众一样,看着他们你来我往地互相切磋,自己只是机械地做着笔录。
突然,她听到有人叫了一声“方倩”,她先是一愣,后来望了过去,看见了微笑着的部门经理:“方倩,你已经来一个月了,谈一下你对公司的看法。”
方倩犹豫了一下,说:“我觉得这是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
“那你对下个月的部门内部的工作计划有什么建议?”
“没什么建议,我……我刚到公司一个月,有很多东西还不能完全了解,所以现在没什么建议。”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方倩不由得有点慌张。
部门经理笑着安抚道:“不要紧张,我希望你能尽快地了解公司的运作状态,提出好的建议……那你下一个月的工作有什么计划?”
方倩稳定一下情绪后说:“下个月,我要充分了解公司的运作状况,积极配合大家工作。”
会议结束后,方倩如临大赦一样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旁坐定,仔细回想,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可以引起经理注意的地方,为什么经理问自己的建议呢?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部门经理有意加大了方倩的工作量,还时不时地问她意见。方倩认为这位女经理似乎是故意找她麻烦,工作中开始出现抵触情绪,自己在工作中不再力求完美,只求无过。
又是月末例会,方倩寻了一个更为角落里的位置,心想:这回经理应该不会注意我了吧?
可是,当会议开到一半的时候,经理又向她问道:“方倩,你认为小古的策划怎么样?”
方倩皱了皱眉头:我已经坐得很角落了,你怎么还不放过我?她刚刚听过小古的策划,也听到别人刚对这个策划提出的意见。然而,根据她所搜集的资料,她发现这个策划有一个很大的漏洞,但是大家都没有提出来。
说?不说?她有些犹豫了,说了自己人微言轻,别人很难采纳,而且容易得罪人,不说顶多被经理说一句“没有主意”,于是说道:“我觉得大家已经把好的建议都提了出来,我没什么建议可提了。”
虽然会议结束了,可是方倩觉得自己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她真的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助理为什么要提建议呢?助理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就行了吗?
方倩有些想放弃这份工作,但是试用期就剩一个月了,以后就可以正式续聘了,所以她决定忍一忍。
终于到了月底,方倩被经理叫到办公室,谈正式续聘的事。
方倩看着平时笑容满面的经理今天略显严肃,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经理开口说道:“小方,你这三个月的工作非常认真,但是我不打算跟你续聘。”
方倩大吃一惊,几乎叫了出来:“为什么,既然我工作认真,你为什么还不跟我续聘?”
经理接着道:“你先别激动,听我说。你刚来公司时我不明白,一个名牌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应聘这样低的一个职位。那时,我想你可能,觉得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很大,先找份工作做。后来,我发现你的能力非常不错,但是不爱说话,我决定锻炼你一下,把你调到一个更为适合你的岗位。”
经理顿了顿说道:“但是,再后来,在小古的策划上,我发现你是一个不愿意发出自己‘声音’的女孩。因为那时你交给我的一份材料中,有一部分数据恰恰可以弥补小古策划中的失误,可是你一直没有讲出来。也许你认为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错误,但是你知道吗?一个没有自己声音的人对公司来说,也失去了她的用处。”
女人在职场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小麻烦,但是更多的时候,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声音,选择沉默,或是无原则地迎合别人,最后不但会为自己的团队带来损失,自己的前途也会因此而如履薄冰。
有一位出色的女经理人说过:“建议是否能被接受,主要看被建议人的性格,但是建设性的意见往往会被接受。”
有时,提出“建议”是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甚至是不分职位高低的。
女人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做事的细心,都是女人收集信息时的良好辅助因素。如果你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克服非理性因素,克服私利,你就会成为一个拥有自己“声音”的出色建议者。
女人只有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够在职场上获得真正的独立,才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显示出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才会为自己铺设一条通往辉煌的道路。
记住,再好的建议也只有说出来才能变为可行的计划。
女人要干一行,爱一行
爱一行干一行,是女人的幸运,而干一行爱一行才是女人的智慧。女人在没有能力作出选择的时候,安心工作、做好工作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会积累足够的资本去做自己爱做的事。
“来到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这句名言说得很有道理。女人来到这个世界,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高尚和卑微的职业之别。女人如果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这就是女人的成就。
有个女孩从某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一个出版社,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可一开始,上司只分配她校对文稿,这也是有意锻炼她的耐心与毅力。
可女孩子并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这真是大材小用。所以对于工作也终日提不起兴趣来,工作毫不认真,经她手校对的文稿错误百出。上司认为,连文稿都校对不好,她还能做好什么重要的工作呢?
与女孩恰恰相反,她的一个大学同学分配到一个政策理论研究中心,一开始上司让她到内部刊物处去做排版、校对工作,她每天就是在做一些杂活,熟悉她的人都觉得是浪费人才,可这个女孩却抱着满腔的热情去工作。
她认为搞排版是需要很大学问的,就是校对也不是容易的事。有时她还主动分担一些理论研究工作,她写出的文章流畅而有深度,她的才能和品行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重视,工作不到两年,她就成了单位的工作骨干。
女人往往生活在理想中,每每以理想中的标准来比较现实,现实一旦与理想不符,有些女人就开始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不如所愿。一般人都不可能一上班就有很好的工作,这时,女人不能让工作来适应自己,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承认现实,接受工作。将眼下的这份工作当成未来成功的垫脚石,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有位女科研人员,有着极强的个人欲望,总希望尽快取得惊人的突破,写出划时代的论文或著作,跻身科学家之林。
她认为只要领导把她安排到位,充分信任和理解她,她要取得重大成果只是时间问题。也许正是她过高评价了自己的能力,结果领导为了配合她的工作,已经给她换了三次岗位,可她总是到一处烦一处,走一处闹一处。
在她看来,让她拿烧瓶、搞测量无异于用牛刀杀鸡,纯属大材小用。从这样的基础搞起,何日才能实现远大理想?简直就是暗无天日。让她做管理工作,她又觉得事情太过琐碎,简直就是扼杀她的灵感。她一次次找领导提意见、打报告,希望重新安排工作,得到特殊支持。
可是,她并不知道,她的单位有很多工作人员已经这样默默地重复着这项“没啥意思”的工作多少年了。她不知道科研工作并不是单纯一个人的成功,还有很多人做着基础工作。于是她又调到一家她认为或许能使自己一展才华的单位去了。
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她在哪个单位待的时间都不长,最终也没有研究出任何成果。而当初与她一起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拿着烧瓶的工作人员,却都不同程度地有了成就。
这样不安于工作的女人,最后的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失败。没有人扼杀她的灵感和能力,正是她自己扼杀了本来可能成就的事业。
女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关键在于女人得放稳心态,踏踏实实地去从小事做起。如果总是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在工作中挑三拣四,不能从小事做起,女人就不能用实际成绩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还没开始工作就想取得别人的承认,是很不现实的。
在还没有工作的时候,女人可能认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工作,与自己投缘的人交往。可是,一旦进入社会,女人就必须做许多并不喜欢的事情,因为你挑剔也没用,也许许多事情因为你的挑剔情况会更糟糕。女人只有适应这个社会,强迫自己去做一些小事、琐事,并且做好,才有可能去挑选。资本积累的越多,挑选的余地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