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年后,成为快乐富足的人
10828300000012

第12章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像投资自己那样去理财(1)

投资自己是最稳当的赚钱方法

把自己当与一家公司来经营,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来投资。成功者以简单的情绪,挑战艰难的任务。失败者以复杂的情绪,面对简单的任务。

身为现代人,我们的生涯规划,常常赶不上时代的变化,也赶不上观念的变化,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懂得投资自己,让自己每个月都有点技术性的成长和进步,对自己持续投资和经营;就会越活越有信心!

投资自己,学习把自己放到对的位置,并善用天分为人生增;建立自我成长系统,人人都会拥有享受幸运的能力!

如果你在每一笔钱都没有浪费的情形下,还是确实难以开源节流,我建议你不妨投资自己吧,提升自己的学识,多培养与训练自己的做事能力,在公司当中建立不可取代的地位,超过同辈,那么你的投资报酬率还是相当高的。

最好的投资方法就是投资自己的大脑。因为你投资股票,万一缩水套牢你会瞬间血本无归;你投资人家关系,殊不知这年头最不可靠的就是关系,难怪陈天桥曾感言:家族管理模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你投资于企业,有亏有赢有时也不是你能掌控的。但投资自己的大脑就完全不同了,知识怎么也不嫌多,而且越用越活,越用越灵。基本上不会贬值。

有句话说得好,未来的文盲是那些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如果你天生善于自学,能学以致用,不上大学也许你会更快成功,毕竟减少了时间成本。就像茅侃侃、李想这样的80年代后,信奉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应该是利用时间的最佳方案。

投资自己其实就是投资未来,制定一个朝着自己目标的学习方案,并有效地将所学付诸实践,那么你自身的价值就不断增值。假设你把自己当作企业来经营的话,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你自己的品牌,优化你的产品(你自己),让你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价值,当越多的人需要你的时候,你仍不断学习,努力让更多的人离不开你,那么你价值就更加突出了。投资于自己,是回报率最高的方式,你自己的知本会不断吸引更多的资本。

如今,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务,一定要丰富自己的营销知识和能力,还有财经方面的知识,否则,你虽不能算作异类,但你的成功会很有局限性。毕竟,即使是政府官也要和企业的高层打交道,不扎根经济大潮,基本永远不会成为经济的弄潮儿。也许会偶然翻到海里摸了两条鱼,浮着块木板漂回岸上,赚了俩钱,但是不懂游泳(市场游戏规则)会在偶然(两条鱼)中成功,但却会在必然中失败。

永远记住,投资自己就是投资未来。最宝贵的财富就在我们身边,它就是我们的大脑。与其苦苦寻觅财富,不如有效学习(补脑),积极想象(练脑),不断创造(用脑),然后再通过努力付出和知行合一,让自己脑袋增值。你就主宰了人生的财富和命运。

谁让我们亏了钱:不知不觉被锚定

同事小张一上班就抱怨,我的股票l8块买的,涨到30块都没卖,上周五跌到20元块了,您看看,亏了10块钱。还有一个同事说,我看上的一套二手房地理位置绝佳,装修得也不错,我打算122万买下,买家出价125万,怎么也不肯便宜,我咬咬牙也没买,现在别说125万了,就是155万也买不到了。

明明是赚了2块,为什么我们的感受反而是亏了10块?为什么会为了3万元的差价,错失自己心仪的一套房子?是因为我们通常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就是30元那个坎儿,122万这个价钱,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设立的。用行为金融学的原理来解释就是“锚定”。

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为什么先开价的人会占便宜,因为您把别人锚定了。一个训练有素的推销员是不会把这个“先手”随意拱手相让的。他们通常都会先开个高价,然后一点点往下降,当最终以较低的价格成交时觉得这真是一桩好买卖。

其实,当人们对某件事的好坏做估测的时候,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一切都是相对的,关键看您如何定位基点。基点定位就像一只锚一样,它定了,评价体系也就定了,好坏也就评定出来了。

投资中,如何摆脱被锚定?就得忘掉您的买入价,不要总想着我l8块买的股票,现在却跌到了15块,您需要做的是怀着以终为始的心态,判断它现在的价值。如果它现在只值12块,就应毫不犹豫,弃之如敝屣。

为什么我们总是患得患失?

如果您的投资在市场下跌时遭受损失,这时候,天遂人愿,市场转好了。是把赚了的钱落袋为安,留着没有获利地静等时机呢?还是汰弱留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多数人的选择会是前者。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是这样做的。

我们的常态心理是更愿意冒风险去避免亏损,而不愿冒风险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面对确信有赚钱的机会时,多数投资者就把自己刚刚赚钱的股票抛了,而当自己买的股票股价已经折半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坚守,那份执着比恋爱时还要强烈。

我们都有类似的体验,考试的时候,如果第一选择就是错的,不会觉得那么难受;如果第一选择是对的,后来改成错的了,就会特别难受,因为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也就是说当我被动地没做事的时候,我觉得错了也就错了,我认了;但当我主动把对的改错了,那简直不能原谅自己,我怎么这么傻,与胜利失之交臂。

经常听人说,本来想在收盘前抛掉股票的,结果因为开会或者别的什么事儿就没卖出去。把没采取卖出的行动的原因归结为因这事那事给耽误了,其实本质上是对自己没自信。比如说当时估计只有50%的把握,因为它发生了,成为一种事实,然后现在用100%的结果去验证那50%的猜测,而且在进行50%猜测的时候是有风险的,这明明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我们是我们自己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我们的理智更像自己,还是情绪更像自己?

举一个投资股票的例子。您花了10块钱买了一只股票,结果您12块钱卖掉了,而刚刚卖掉的时候,它又涨了2块,于是痛不欲生。如果您花了10块钱买的,同样也是12块钱卖的,在刚刚卖掉的时候,跌了2块钱,于是就喜笑颜开了。而实际上,这个效果对您来讲是一样的,都赚了20%,但是心里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买任何东西,比如买房子,买之前跟买之后也是不一样的。买房子之前,永远觉得房子是贵的,怎么老这么贵,于是老得推迟买,越推迟买越后悔。但是一旦买完房子之后,却又老嫌房价低,怎么还不涨。买股票也是这样,买完了这只股票,就恨不得它天天在涨。

是谁让我们亏了钱?这个市场是由人组成的,了解一点行为金融学,让我们对自己对别人多一些了解,也许可以少亏一些钱,或至少亏得更明白一些。

投资市场上人人都是事后诸葛

如果在投资市场里有人卖后悔药一定会生意火爆,这家公司若能上市,绝对是大蓝筹!牛市中,自己看好的股票没买会后悔(其实您没买还是说明您不是真正看好),好容易赚了点钱结果发现卖早了也会后悔;熊市中,没能及时止损出局会后悔;获点小利没兑现,又反被套牢也会后悔;平衡市场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涨不跌,别人推荐的股票上涨,自己会因为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及时换股而后悔;当下定决心,卖出手中不涨的股票而买专家推荐的股票,又发现自己原来持有的股票不断上涨,而专家推荐的股票不涨反跌时,更加后悔。

我们在决定是否卖出一只股票时,往往受到买入时的成本比现价高或是低的情绪影响,由于害怕后悔,我们会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后悔的发生。比如,我们不愿卖出已经下跌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一次失败投资带来的痛苦和后悔心情,还有,如果向其他人说投资亏了钱是一件多么难堪的事情啊!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和追随常识,是为了避免由于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而后悔(尽管这样的结果可能会令我们更加后悔)。我们总是在寻求安全感,买一只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较容易决策,因为大家都看好它并且买了它,即使股价下跌也没什么。因为大家都错了,所以我错了也没什么!而如果自作主张买了一只市场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买入之后它就下跌了,自己就很难合理地解释当时买它的理由。

关于股市,不要频繁判断短期行情

和人交流时,我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看股市?我总会回问一句:你看多久?因为短期市场是最难判断的。

晚上仰望星空,其实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当时真实的星空,因为有些星星离地球几千光年,其实已经死了,而它活着时候的光芒则传到地球上,你看到的实际上是它几千年前的样子。投资市场也是这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都对价格产生影响,而对这些信息,有的品种有反应,有的没有反应,有的过度反应,有的反应不足。所以“市场先生”的脾气非常古怪,短期走势很难预测。

之所以有人总爱预测短期走势,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人们总在心理上高估短期风险,第二个是技术流派认为历史总会惊人地重复,可以从过去走势判断未来。

影响短期市场的因素实在太多,经济资料、国际形势、政策取向、货币供给、市场预期、心理因素,乃至国家政治或灾害疾病等。这么多因素交织影响,得出清晰判断的难度很高,特别是很难预测政府的表态和人们对此表态的反应。而中长期市场的决定因素相对容易判断,就是经济状况。

投资有时像开车,新老驾驶员最大的不同,就是新驾驶员眼睛只盯着车前面不远的地方,开得很累,而老驾驶员则看得更远,视野开阔;驾龄1~3年的新驾驶员以开快车或超车为荣,以此证明自己水平高,而驾龄10年以上的老驾驶员则见多了交通事故,知道开车之道就是遵守交通规则,不会为图一时之快而冒险。

我有位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证券的朋友,他是基金行业的老字辈,我们认识以来,他几乎从未对下个月的行情进行过判断,最短的判断周期是l~2个季度。而很多股民朋友对KDJ(随机指数)等短期技术指标比我还熟,老在判断明天是涨是跌,年换手率有的高达500%~1000%,也就是说,几乎每l~2个月就要进出一次。很多人股票炒了几年,钱没赚到多少,却为证券营业部贡献了一笔不菲的手续费。

成为富豪的途径有很多,但没听说有通过看K线技术走势或做短线投资成为世界级富豪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短线交易过多,不是说明他市场感觉好,而只能说明他可能根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

所以,不要频繁判断短期行情,对市场中期以上的趋势能判断清楚,就已经很不错了。

买保险是做人的道德,也是义务

虽然保险的过程和投资理财无关,但目的却和理财殊途同归——提高人生质量。说得极端点,投资风险是可以规避的,顶多不投资了。但人生的风险却无法规避,影响人生的风险很多,被抢劫、生病、交通意外,甚至吃饭噎了……无非是概率大小不同罢了。但你总不能为避免交通意外而永不上街,或为避免噎死而不吃东西……

所以保险的作用就得以体现:

1.不怕意外

我在英国读书时,准备了一个西班牙游的行程,在最后付款时经不住旅行社员工的一连串强力推销,花20英镑买了旅游保险,这是我生平买的第一张保单,回到家后悔得直跺脚——自己做过销售,居然还是被人营销了。但没想到我居然真的在马德里遇到了暴力抢劫,丢了所有东西。回到英国,经过保险公司的一番简单调查,两个月后,我收到了保险公司寄来的1000多英镑的赔偿支票。从此我开始乖乖地向保险公司交钱。

很多人不买保险的原因是觉得暂时没必要,或者不愿为小概率事件支付成本。确实对很多人来说保险不是笔合算的“买卖”,或者干脆就是“打水漂”。但命运无法预测,一旦哪天发生意外,一定反而觉得投入的保费太合算了。所以保险就是把未来不确定的大额支出变成现在确定的小额支出,给自己和家人一份保障。

2.不怕疾病

现在最流行的祝福语是“祝你健康”,一是因为命值钱了,二是因为病生不起了。现在生病开刀动辄几十万元,而且很少有人能厉害到敢和医生讨价还价。我们在媒体上看到太多因给家人筹钱治病而发生的令人心酸的故事。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亲人也那样,就买医疗险吧。

有人拼命赚钱,部分原因就是医疗费越来越贵,其实缺乏安全感也是种病,即使从这个角度说,买医疗险也是值得的。

3.养老

有人说现代人居然为“活太久”发愁,其实指的是能否有尊严地活很久。养老保险不能让你暴富发财,但能让你以类似储蓄的方式为以后留点后路,因为年轻时总会有很多诱惑让人投入全部家当,一旦有风险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4.避税

中国目前没有开征遗产税,而在开征遗产税的欧美国家,寿险是富裕家庭避免高额遗产税的常用工具。由于人寿赔偿金的税收远比遗产税优惠,当投保人故去后,孩子可以用寿险所得支付遗产税或直接作为遗产的一部分。国内很多富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日益临近的问题。

像“看清保单”这些买保险的技巧千千万万,单写本书都可以,这里我们只提几个最值得关注的保险问题:

1.不要等

即使是皇帝,也无法命令灾病不要在明天找他。相信我,全世界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在你出了问题后还会卖保单给你。而且保费会随着年龄而递增,等你过了60岁,很多保险即使花再多钱也买不进去了。所以保险一定要在安全时买。

2.首先考虑的不是孩子,而是家庭支柱

中国人总能把“小皇帝第一”的习惯演绎得无处不在,中国很多家庭的第一份保险是买给新生孩子的,其实从经济和机会成本的角度看,这并不合理。可以设想一下,家里哪个人出现意外对整个家庭将来的经济影响最大,是孩子还是爸爸?所以,第一份保险应该买给家庭的经济支柱。

3.简单是最美——防灾

如果你给家里买的第一份保单不是投连险,而是寿险或医疗险,恭喜你,对了。任何东西都有它最原始本质的意义,保险的原始意义就是防灾。现在险种很多,但记住购买保险有先后原则:先防灾,再防病,再养老,最后是赚钱。用于防灾的保险就像是家庭的床,是必需品;而用于投资理财的保险则像是家里的装饰品,可有可无。

买保险是做人的道德,也是义务。如果你是好男人,那一定乐意为所爱的女人“上刀山下火海”,但现代的男人,在这之前应该不是拍着自己兄弟的肩膀说,以后替我照顾好她,而是先为她买份保险。

投资理财“稳”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