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制定新世纪第一个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2005年,中国顺利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2007年顺利将月球卫星送上月球轨道,并在工业、农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取得了众多世界级的科技成果,中国科技与世界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建成创新型国家,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台湾、香港依靠科技实现经济腾飞的主要措施
台湾和香港都是亚洲地区面积和人口小的地区,但二次大战以来,他们仅用2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完成了发达国家40至100年的事业,进入发达地区行列,都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一、台湾和香港依靠科技实现经济腾飞之路
台湾省:台湾是由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岛屿组成的一个海岛地区,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二战以前,台湾主要从事农业,工业非常落后。1949年,国民党政权偏安台湾后,吸取历史教训,通过引进技术,发展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工业经济,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台湾经济腾飞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2—1988年,台湾的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达到8.7%,1988年,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147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798美元。1952年至1989年的38年间,台湾的进出口总额由3亿美元猛增到1182亿美元,增长390多倍,1988年,台湾的外汇储备已达767亿美元,仅次天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台湾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459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5271美元,仍然是亚洲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香港特区:香港特区面积1067平方公里,人口700万。1997年回归祖国之前,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二战以前几乎没有工业。20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大力发展以转口贸易和制造业中心为导向的工业经济,迅速实现了工业化。香港是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1961—1984年,香港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到1984年,香港的外贸额已达到570亿美元,占世界的1.57%,居世界13位。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继续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香港的生产总值已达1777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5622美元,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城市。
二、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台湾首先引进了国外当时最先进的半导体电子等技术,确立了发展高技术的方针,建立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专门从事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功。到20世纪80年代,台湾已成为世界三大电子产品和半导体生产基地。香港重点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微电子、钟表、金融等技术,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微电子产品基地和国际金融中心。可以说,没有先进技术的引进,就没有台湾和香港的经济腾飞;没有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就没有“亚洲四小龙”的地位。
台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大投入支持新竹科技园区建设,重点支持了同步辐射中心、高速电脑中心、地震研究中心和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等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台湾的科研水平,使台湾成为世界著名的半导体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台湾还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在90年代的“台湾六年计划”中,仅用于农业方面的投入就达5126亿元新台币。台湾政府还投入巨资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台湾创业,到20世纪90年代,台湾从事科学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达5万多人,每万人中就有25名科研人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农业一直占主导地位,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领先于工业。50年代,台湾进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包括两季水稻和一、二、三级旱级作物的复种体系。在良种培育方面,水稻、甘蔗、玉米、大豆、水果、蔬菜的良种培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农产品加工技术方面,重点发展了灭菌加工和包装技术、现代食品和改性技术、食品加工自动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迅速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台湾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技术,推动农业机械化。先后建立了1000多个工业化、自动化的水稻育苗中心,整地插秧机械化率达到96%。
20世纪70年代,台湾逐步将农业和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大量引进了外国的专利技术和成套设备,台湾掌握了塑胶原料加工生产技术,使台湾塑料工业一跃领先世界。1970年,台湾从美国引进了50万美元的技术,全力开发电子产品,使台湾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最著名的电子资讯工业基地之一。1991年起,台湾又确定以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机械与自动化、航天、新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防治污染等十大新兴工业和光电技术、软件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高级遥感测量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开发技术和能源节约技术等八大关键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香港在20世纪60年代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纺织技术,确立了以纺织工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战略,使香港的服装出口业走在了世界前列,促进了经济的腾飞。进入80年代,香港又大力发展电子产业,计算机工业、合成纤维工业、精密仪器制造工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使香港特区保持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三、重视教育,培养了世界级的人才
台湾和香港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较早地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到目前,台湾和香港仍然是世界上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台湾和香港都十分重视支持青年到国外留学,特别是到英美等发达国家留学,到国外留学蔚然成风,从而为香港和台湾培养了大批世界级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保证了“亚洲四小龙”地位的巩固和发展。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对策
21世纪上半期,我国的粮食需求将快速增长。一方面,我国的粮食需求将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加,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比目前增加3亿;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粮食需求也将继续增大。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粮食需求将由2002年的380公斤增加到460公斤,那时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将由2002年的4.57亿吨增长到7.36亿吨。也就是说,到2030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必须比现在增加2.79亿吨,才能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必须未雨绸缪,及早着手研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应对措施。
一、制约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主要因素
1.耕地总量逐步减少,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状况的调查,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耕地1.3亿公顷,人均耕地为0.11公顷,仅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3%,不到美国的1/6,加拿大的1/15。在这些耕地当中,有灌溉设施的保收田占总量的39.8%,约有2/3为中低产田。全国现有后备耕地资源0.133亿公顷,若按60%的开垦率计算,可开垦耕地0.81亿公顷,因此,现有耕地加上可开垦耕地总面积可达到1.381亿公顷。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耕地资源正在减少。一般说来,人口密集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越快,耕地损失越多。如日本1955—1994年耕地面积减少了52%,韩国1965—1994年耕地面积减少46%,我国台湾省1962—1994年耕地面积减少42%,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年均减少耕地1.2%。我国1986—2001年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年均达50万亩,年均减少4.27%。
根据日、韩和我国台湾省的情况,未来30年内,如果我国耕地也每年减少1.2%,到2030年,我国耕地面积将减少0.468亿公顷。假如我国对耕地减少控制得好、未来30年耕地面积年均只减少0.5%,届时耕地面积也将减少0.195亿公顷。如果未来30年耕地面积年均减少控制在0.2%,届时我国耕地面积也将减少0.078亿公顷。但是如果将非农业用地控制在这样一个水平上,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受到制约和影响。另外,我国目前有0.06亿公顷耕地位于25°以上的陡坡,为改善生态环境和治理水土流失,这些坡地也必须退耕还林,从耕地面积中减去。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未来30年内可新增的耕地面积为0.081亿公顷,最多只可能增加到0.133亿公顷,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后还将减少耕地0.06亿公顷。在未来30年内,如果我国将年均减少耕地面积控制在0.2%的水平,则30年内占用耕地面积0.078亿公顷,这样,我国的耕地面积总量还能保持动态平衡(增加0.081亿公顷或0.133亿公顷,减少0.078+0.06=0.138亿公顷)。如果非农业用地年均增加超过0.2%,则我国的耕地面积总量无法保持平衡。如果我国比照日本、韩国和台湾省的情况,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保持年均增长1.2%,届时我国耕地面积只能保持0.773亿公顷,人均只有0.048公顷,将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0.053公顷耕地的警戒线水平。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发优势,即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韩和台湾地区过度占用耕地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缺陷,但后发优势的作用不可能达到足以保证我国耕地面积总量保持动态平衡。目前,我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要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25%左右的水平,达到农业现代化的标准,目前还需要有2.4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入非农业部门,加上其抚养人口约5亿人口转入城市,相当于再建50个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而到2030年人口达到16亿时,将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转入非农业部门,城市的扩张不可避免,因此,我国耕地面积总量减少将是必然的。因此,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
2.耕地质量下降,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
在耕地数量减少的同时,我国耕地质量也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不断下降。(1)目前被城市和工厂占用的建设用地大多是良田,熟化程度高,产出率高;而新开垦的土地尽管可以在数量上达到占补平衡,但质量和产出率则相差几倍。一般来讲,新开垦的耕地最初几年的产量只占熟地的1/3,这样算来,总体上看耕地质量有下降的趋势。(2)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壤贫化、土壤污染等因素,也引起土地质量下降。(3)耕地“用”、“养”不当,过度依赖化学肥料,造成土地硬化、僵化,基础地力下降。(4)由于一些政策不够完善,管理跟不上,造成土地经管中的短期行为,掠夺式使用,也将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
据统计,我国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造成的土壤质量下降的总面积约在0.46亿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目前,全国有0.15亿公顷耕地遭受水浸水蚀,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6;华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20世纪90年代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别比80年代增加了74.8%和45.9%;有100万亩耕地遭受盐渍化,比70年代增加8.1%,每年风蚀、沙漠化、沙化的耕地总面积达0.11亿公顷。
另外,全国有13条流经城市的河流遭受工业污染,造成1000万公顷农田受到了污染而质量下降。
3.种粮效益低,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近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劳动力比重达72%,农民人均耕地仅0.213公顷,户均耕地不到0.533公顷,而且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长期实行,农户子女成年后的分家分业,必将造成人均耕地更少,农业经营规模更小。
中国农业资源的如此结构,造成了农业部门要素的配置严重失控,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这不但直接阻碍着节省劳动的现代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而且由于农户经营规模较小,致使农民种粮效益越来越低,甚至于亏损倒贴。近年来,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粮食的收益不仅低于工副业,而且低于蔬菜、水果、部分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所以全国有些地方出现了耕地抛荒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简单的多投入并不能产生相同的高效益回报。据农业部调查资料,1985—2001年我国劳动力投入、肥料投入、机械投入及灌溉、农药投入和科技进步对粮食产值增加的贡献率表明,劳动力投入的回报最低,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最高。近年来,我国的粮食和价格增长速度远低于成本上涨速度。1998—2001年,我国粮食产量上升了28%,价格上升了173%,而生产成本上升了274%,造成我国的粮食价格高于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更愿意选择种植收益高的经济作物,不愿意种粮食,从而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进一步威胁着我国粮食供应的安全。
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根据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种粮效益低下的现状,为确保我国粮食供应安全,应采取以下对策:
1.通过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遏制粮食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坚持计划生育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尽快建立人地、人粮之间相互协调的良性机制,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不断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杜绝乱占耕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耕地减少。
2.通过科技挖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确保粮食增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国农业生产要素中至少有三种潜力可以挖掘:首先是生物潜力,即通过新品种的培育和提高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在较大范围内提高粮食的产量。其次是土地质量潜力,即通过改造我国目前占耕地面积2/3的中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第三可通过提高粮食复种指数,采用温室、大棚、地膜等设施和技术,提高粮食的产出效率。
3.加强保持土地质量和提高粮食产量效益的途径及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广和应用,大面积提高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