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不形于色
无论何人,只要在社会上混过一段时间,便多多少少练就察颜观色的本事,他们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进而顺着你的喜怒哀乐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意志受到了别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哀乐表达失当,有时会招来无端之祸。
因此,高明的掌权者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窥破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
越是精于权术的人,城府便越深。
事实上,喜怒哀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人——心如止水,没有喜怒哀乐!如果有的话,只能是“植物人”。
没有喜怒哀乐,这种人其实蛮可怕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对某件事的反应、对某个人的观感,让人面对他时,有不知如何应对的慌乱。
其实,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对于领导者来说,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心里,别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
领导者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为人所看穿,以至于受到拨弄,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喜怒不形于色”,亦即尽量压抑个人的感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这种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领导者。
这种性格至少有两大优点:
(1)当组织内部遭遇困难时,如果领导者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乱的态度,便会影响到全体员工,一旦根基动摇,就会带来崩溃。这种情形下,如果能保持冷静、若无其事的态度,最能安抚民心。
(2)在对外交涉谈判时,具有从容镇定、成竹在胸的泱泱大风。如果把持不住露出感情,如同自掀底牌一般,容易被对方控制而屈居下风。
在官场上,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称为“深藏不露”,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领导者用以控制下属的一种重要方法。历来聪明的当权者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和实力,这样部下就难以钻空子了,就会对领导感到神秘莫测,就会产生畏惧感,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领导如同在暗处,下属如同在明处,控制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树立领导个人魅力
领导魅力的基础大致由以下七种力量要素构成:
合法的力量领导者地位身份的取得有其合法性、正当性,不同的职位便有一定的权力与责任。在合法的范围内,他可提出要求、命令与指挥、调度,因为他要对使命与目标负担全部的责任。
奖酬的力量对于属下成员的表现予以评定,因其表现优异可给予各种酬赏肯定或赞美,满足属下成员需求。奖酬的方式有:金钱奖励、晋升高位、认可表扬、弹性自由、进修成长、行动或决策参与、给予偏爱的工作等。
处罚的力量若属下成员的表现不符要求或违抗命令,则对其行为有强制权,使其遭受损失或痛苦。采取纪律程序有下列方法:调职、扣薪、架空收回权力、降级、记过、解职。
专家的力量对专业知识与技巧非常熟稔,经验非常丰富,具有专家的形象与自信;遇有困难、危机能表现其专业与决断;能保持专业知识的灵通;能了解下属关心及所忧虑的事,并设法解决之。
保护自己的下属
某科长由于动辄指责下属,深受科员的鄙视。某天,科长的上司——也就是处长,怒气冲冲地跑进科办公室里,无视科长的存在,指着写报告的人说:“写的什么报告?”此时,那位经常指责下属的科长却适时地站了出来说:“是我要他这样写的,责任由我来负!”
从此以后,该科气氛完全改变过来了,科长虽仍如同过去一般动辄破口大骂下属,但科员对科长的态度却已与从前大为不同。因为,他们意识到:“科长是真的在替我们设想。”
令人惊异的是,经过此事后,处长更加重用这位科长,并对他说:“你早该这样做了!”后来这位科长是在同期进入公司的职员中最快升为处长的人。
的确,教导者经常会处于两难的境地,有时得不到保障,职员好比只是挂名在公司的自由契约者;而当发生意外时,如果能够得到上司的庇护,他们在心理上无疑将获得莫大的安慰。管理下属无疑必须具备极大的耐性,这是一件吃力不一定讨好的工作。一个人的地位愈高,往往愈无法了解属下们对你的看法。由于下面的人总是小心谨慎地观察上司的一言一行,虽然是在训话,下属也可敏感地猜疑:“上司到底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是为了下属而训话?”有的上司在遇到工作不甚顺利时,难免会发牢骚,并将责任推给下属,此类上司必然无法获得下属的尊敬。一位愿意承担责任的上司,则必可赢得下属的信赖与爱戴。身为上司者对此不可不知。
宽严有度
清代的一位朝廷大员赵藩敬有一次游览成都武侯祠时,曾撰写了一幅著名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治蜀的方针谋略,对当今企业的领导仍启示颇深。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谈到刘玄德平定四川后,使诸葛亮拟定“汉国条例”,亮坚持以法治蜀,蜀郡太守法正则主张应“宽刑省法”。
法正谏道;“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望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诸葛亮回答说:“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待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诸葛亮这一段话铿锵有力,深透精辟,入木三分,使得法正当场为之拜服;也使四川四十一州军民安靖、国盛兵强。
这一历史告诉我们:时移则势导,势异则情变,情变则不同。因此,对于领导者、决策者最重要是要有审时度势的清醒头脑和领导艺术,不能陷入经济主义、教条主义之中,使丰富的历史知识变成僵化思想的牢笼。我们的管理是宽和,还是严猛,或是严宽并济,尚需管理者深思再三。
要有人情味
作为企业的领导,要实现自己的意图,必须与属下取得沟通,而富有人情味就是沟通的一道桥梁。它可以有助于双方找到共同点,并在心理上强化这种共同认识,从而消除隔膜,缩小距离。
富有人情味的上司必是善待下属的。
上司要赢得下属的心悦诚服,一定要恩威并施。
所谓恩,则不外乎亲切的话语及优厚的待遇,尤其是话语。要记得下属的姓名,每天早上打招呼时,如果亲切地呼唤出下属的名字再加上一个微笑,这名下属当天的工作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他会感到,上司是记得我的,我得好好干!
有许多身居高位的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名字,在电梯上或门口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作,叫出下属的名字,会令下属受宠若惊。
对待下属,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忧虑,他们的起居饮食都要考虑周全。
所谓威,就是必须有命令与批评。一定要令行禁止,不能始终客客气气,为了维护自己平和谦虚的印象,而不好意思直斥其非。必须拿出作上司的威严来,让下属知道你的判断是正确的,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上司的威严还在对于下属布置工作,交代任务。一方面要敢于放手让下属去做,不要自己包打天下;一方面在交代任务时,要明确要求,什么时间完成,达到什么标准。布置了以后,还必须检查下属完成的情况。
恩威并施,才能驾驭好下属,发挥他们的才能。
打一巴掌揉三下
领导人在工作中,不免有生气发怒的时候,而所发之怒,足以显示领导的威严和权势,对下属构成一种令人敬畏的风度和形象。应该说,对那种“吃硬不吃软”的下属,适时发火施威,常常胜于苦口婆心和千言万语。
上下级之间的感情交流,不怕波浪起伏,最忌平淡无味。数天的阴雨连绵,才能衬托出雨过天晴、大地如洗的美好。暑后乘凉,倍觉其爽;渴后得泉,方知其甘,此中包含着心理平衡的辩证哲理。
有经验的老练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既敢于发火震怒,又有善后的本领;既能狂风暴雨,又能和风细雨。当然,尽管发火施威有缘由,毕竟发火会伤人,甚至会坏事,领导者对此还是谨慎对待为好。
(1)适度适时发火是需要的,特别是涉及原则问题或在公开场合碰了钉子时,或以有过错别人帮助教育无效时,必须以发火压住对方。况且领导人确实为下属着想,而下属又固执不从时,领导发多大火,下属也会明白理解的。
首先,发火不宜把话说死,不能把事做绝,而要注意留下感情补偿的余地。领导人话语出口一言九鼎,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而一旦把话说过头则事后骑虎难下,难以收场。所以,发火不应当众揭短,伤人之心,导致事后费许多力也难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