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36计用人
10885400000003

第3章 德才兼备(2)

丑如野猪,狡似骚狐,虺蜴为心,豺狼成性,擅长信口雌黄,任性诬蔑他人。其行为乖僻,居心叵测,集自私、虚伪、阴险、势利、流氓之大成。但因其性奸反名忠,心毒却称义,往往易在混水中兴风作浪,利用环境,栽诬害人;鬼蜮伎俩,凶残作风,而使仁人寒心,正士切齿。对于此类魔鬼门徒,社会蝥贼,决不能姑息纵容,唯有宰猪拔毛,除恶务尽。

似是而非的“人才”

人世间有许多假象,人身上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看似优点,实则致命之缺点。用人者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发现和用好具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不会鱼目混珠。

(1)华而不实者

这种人口齿令俐,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乍一接触,很容易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并当作一个知识丰富、又善表达的人才看待。但是,须要分辨他是不是华而不实。华而不实的,善于说谈,而且能将许多时髦理论挂在嘴上,迷惑许多识辨力差、知识不丰富的人。

三国鼎立之时,北方青州一个叫隐蕃的人,逃到东吴,对孙权讲了一大堆漂亮的话,对时局政事也做了分析,辞色严谨正然。孙权为他的才华而有点动心,问陪坐的胡综:“如何?”胡综(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说:“他的话,大处有东方朔的滑稽,巧捷诡辩有点像安道衡,但才不如二人。”孙权又问:“当什么职务呢?”“不能治民,派小官试试。”考虑到隐蕃大讲刑狱之道,于是孙权派他到刑部任职。左将军朱据等人都说隐蕃有王佐之才,为他的大材小用叫屈,并亲为接纳宣扬。因此,隐蕃门前车马如云,宾客盈集。当时人们都奇怪这种有人说隐蕃好,有人说隐蕃坏的情况。到后来,隐蕃作乱于东吴,事发逃走,被抓回而诛。对似是而非人的辨识的确不易。

(2)貌似博学者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些才华,也能旁及到其他各门各类的知识,泛泛而谈,也还有些道理,似乎是博学多才的人。但是,如果是博而不精、博杂不纯,未免有欺人耳目之嫌。貌似博学者大多是青少年时读了些书,兴趣爱好者还广泛,但是因为小聪明,或者是未得明师指点,或者是学习条件与环境的限制,终未能更上一层楼,去学习更精专、更广博的东西。待学习的黄金年龄一过,虽有精专的愿望,但是已力不从心,最终学识停留在少年时代的高峰水平上,不能再进一步。即便有这样那样的深造环境,由于意志力的软弱,也只得到一些新知识的皮毛。这种人是命运的悲剧,尚可以谅解。如果是以貌似多学在招摇撞骗,则不足为论了。

(3)不懂装懂者

不懂装懂的人,生活中着实不少,尤其以成年之后为甚,完全是因为爱面子、怕人嘲笑的缘故。有一种不懂装懂者是可怕的,他会因不懂装懂,给企业带来许多损失,尤其是技术上的。还有一类不懂装懂者,是为了迎合讨好某人,这种情况,有的是违心而为,在那种特殊场合下不得不如此,有的则是拍马屁,一味奉承。

(4)滥竽充数者

这一类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如何明哲保身,维护个人形象。总是在别人后面发言,讲前面的人讲过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整合得巧妙,也是一种艺术,使人不能觉察他滥竽充数的本质,反而当作精辟见解。这种人也有他的难处,如南郭先生一样,想混一口好饭吃。如果无其他奸心,倒也不碍大事,否则,趁早炒鱿鱼,或疏远之为妙。

(5)避实就虚者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点才干,但总嫌不足,用一些旁门左道的办法坐到了某个职位上去。当面对实质性的挑战时,比如现场提问,现场办公,因无力应付,就很圆滑地采用避实就虚的技巧处理。按理说,这也是一门本事。这种人当副手也还无大碍,但以小心为前提,否则他会悄悄地捅出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漏子来。

(6)鹦鹉学舌者

自己没有什么独到见解和思想,但善于吸收别人的精华,转过身来就对其他人宣扬,也不讲明是听来的。不知情者,自然会把他当高人来看待。这种性质,说严重一点,是剽窃,因不负法律责任(如果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比如论文、书刊,则性质比言论要重得多),因而会大行其道。这种人没什么实际才干,但模仿能力强,未尝不是其长项,也可加以利用。

(7)固执己见者

这种人不肯服输,不论有理无理都一个样。这类理不直但气很壮的人,生活中处处可见。对待他们一个较好的办法是敬而礼之,不予争论。如果事关重大,必须说服他,才能使正确的政策方针得以实施。首先应分析他是哪一类人。本来贤明而一时糊涂的,以理说之,并据理力争,坚持到底;私心太重而沉迷不醒的,则用迂回曲折之道,半探半究地讲到他心坎上去;实在是个糊涂虫,不可理喻,顽固不化的,就动用权力强迫之。

细微之处见真才

领导的眼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必须从小中见大,从近中求远。能奔驰千里的骏马,如果遇不上善于驾驶的马夫,就会被牵去与驴骡一同拉车;价值千金的玉璧,如果遇不上善于识玉的玉工,就会被混同于一般石头之中。人才如果遇不上伯乐,就会被埋没。这充分说明识才至关重要。

荷叶刚刚露出水面一个小小叶角,早有蜻蜓立在上边了。好的人才一出现,就会被目光敏锐者所发现。

没有比了解识别人更难的事情,也没有比了解识别人更大的事情,如果真正能了解识别人,那么天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

对一个人了解越深刻,使用起来就越得当。

俗话说,一叶可知秋,任何事情在局势明朗之前,肯定都会有其前兆。具有慧眼的人会根据这些细微之处正确判断出事态的发展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培养成形势判断的高手,从而把行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海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所以可以容纳江河,君子的积德,也就像这大海一样。所以大泉容纳小泉,水池容纳大泉,水沟容纳水池,水渠容纳水沟,溪流容纳水渠,川流容纳溪流,湖泽容纳川流,江河容湖泽,而最后归到大海。做领导的只有德能和度量都具备,而后下属就没有不服从的了。领导如果能用德能招收人才,用度量容纳人才,那么事业就能蒸蒸日上。相反,如果领导德能不宽广,又不能招引人才;度量不宏大,又不能使人安心,那么就必然招来灾祸。

清代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即有宽广的胸怀,宽以待人;“乃大”指胸怀宽广之人,必如江海之大,容纳百川,成我大事。古今无论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杰出的企业家都是既能用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的。用人处事倘若看不到别人长处,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有缺点就贬,一有过失就免,这样“则世无可用之才”。从细节识人,观其习惯,知其修为,察其先兆,知其后果,察其已知,推其未知,则窥一孔而知全貌,高素质的用人者不妨使用此法。

如果领导能从细微处着眼,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那么就能让人才在某一点上闪光发亮,给企业制造意想不到的价值。

透过现象看本质

领导不能被下属外表弄花眼,而应由表及里,抓住他的实质,才能选准下属。

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服饰和外表上得来的,因为穿着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身份和个性。毕竟,要对方了解你的内在美,需要长久的过程,只有仪表能一目了然。

(1)平常喜欢穿着随意不修边幅的人,会使人产生不尊重别人的感觉。活泼、鲜艳、式样随意一些的服饰,使人感到富有生活情趣,不拘一格。

(2)人们对于穿得整齐的人,总是较有依赖感的。

(3)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的形象。而完美无缺的修饰和宜人的体味,能使你在任何团体中的形象大大提高。

(4)在服饰仪表方面,成功人士的衣着一般趋向保守和不逾越身份,并尽可能符合公司的要求。

(5)职业人员的服装标准常常可以根据该公司经营的种类、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公司位置、公司历史与传统等等来确定。站在电梯或什么出口处,比较一下进进出出的人们的衣着形象,可以感知他的职业和地位。

(6)对工作负责的人为了自己的工作,不会胡乱穿衣。穿质量过得去的衣服,才具有成功者的形象。

(7)过分装饰打扮的人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

一个应试者衣冠楚楚自然会令老板赏心悦目,但要记住:华丽的外表未必能说明应试者本事的大小。公司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时装模特或电影明星。一个穿着随便的人也许会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栋粱之才。

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妆。服装和谐美,在于与穿着者的年龄、性格、职业、肤色、地区、风俗习惯等相称。年幼者,活泼、好动,宜穿宽松便于活动的服装;年轻者,尚时髦、好风流,宜穿流行、艳丽色调和多装饰、能体现身材曲线的服装;中年人,宜穿典雅、温和的色调和协调大方的服装;老年人,稳重,宜穿淡雅朴素和谐的色彩和对称、庄重的服装。

一般领导还容易犯的另一种观貌识人的错误是过于注重文凭。当应试者亮出名牌大学的文凭时,有的领导会因此被震慑住,而对于那些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的人往往根本不加考虑。在这个问题上,当领导需要记住:作为雇主,你将要倚重的是他本人的才能,而不是他所毕业学校的名气。如果一个领导很容易被应试者的文凭所迷惑的话,他往往会失去人才而得到一群庸人。

在用人的实际过程中,有些领导往往被下属的外表和漂亮的言辞所期骗,委以重任,结果是“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因此,不以表取人,而以才用人是领导必须掌握的识人原则,否则你自己也是庸人一个。

当个“好伯乐”

领导的本领不在于自己猛冲猛打,而在于自己能像个伯乐一样,挑出几匹好“马”,齐心协力干出一番事业来。因此,领导一定要掌握揣人之情、知其所欲的本领,下面的三个方法不妨一试:(1)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加大他们的欲望,他们既然有欲望,就无法按捺住实情;

(2)在对方最恐惧的时候,去加重他人的恐惧,他们既然有害怕的心理,就不能隐瞒住实情;

(3)已经受到感动之后,仍不见有异常变化的人,改变对象,向他亲近的人去游说,这样就可以知道他安然不为所动的原因。

楚山的璧玉价值万金,如果卞和不把它剖开,就和石头一样了。说明识别人才很重要。

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把宝剑,不如得到一个莫邪。

骏马虽然跑得很快,但如果没有遇见伯乐,也就无法一日而行千里了。比喻人才要靠人识别、发现。

识人标准有三:一曰德,二曰量,三曰才。德即刚直无私,忠诚廉洁,而不能只是庸庸碌碌,无人诽谤也无人赞扬。量,指能接受正确意见,容纳贤才,而不能只是城府深,能忍耐,保住俸禄和地位。才,指奋发有为,能随机应变,而不能只是耍小聪明,口齿伶俐,写公文熟练。

通过交谈去直接了解人性是最重要的方式。要注意在交谈中不能有任何不适合的气氛和环境。应当创造一个自然的、愉快的、轻松自如的谈话气氛。不一定要有目的地提什么关键问题,可以随心所欲地谈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在谈话中,通过对方发表的对各种各样问题的看法和采取的态度,去把握他的心理、个性和胸怀,要善于区分对方的话语中哪些是真实的、能够体现其个性的语言,哪些是信口开河、不表示任何意义的语言。

激将识人之法对于了解男性或性格刚强的人的心理是很有效的。激将法的秘密在于其所运用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指的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某些人的言行跟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某篇文艺作品本来不大引人注意,但一经评论,便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某些东西越是严禁,人们就越是希望得到它。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当着某人的面,说他做不了某件事情,对此有些失望等等,他便会立刻想方设法去做成这件事,让你知道你对他的估计错了。通过这一激一反,你可以从中观察出他的心理特点和性格中的独特之处。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分寸,要从善意出发。

通过观察去了解他人是一个良好途径。观察法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某个人的各种表现、待人接物等等方面进行考查,得出综合印象,再经过自己的分析加工,最后把握其本质特点。这种方法是最易于实行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既不需要观察者去亲自接触其观察的对象,也不需要有意安排或预先准备,只需经常与其一起参加活动,能够在各种场合中看到其表现就行了。观察法又分为横向观察与纵向观察。前者是说要观察其在与各种人交往,遭遇各种事情时的态度、方式、风格、优点、弱点等;后者是说要有一段时间的观察,比如1个月、2个月、半年、1年等。因为仅通过一两次的观察,很难完整地了解一个人,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从动态的方面去把握对象,才会形成完整的印象。

上述几种方法都是当事人亲身与所要了解人正面接触上取得结果的。而调查法则不必如此。它通过与被了解者的朋友、家人、同事、上下级等交谈,从这些人反应中获得材料。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材料,仅是第二手材料,不如前三种方法所取得的材料可信度高。一般来说,你所接触的被了解者周围人的范围越广,这些人的个性越成熟,你得到的印象就越正确。但是,若想真正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还是亲自与他打打交道,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有人说,领导是指挥大师,不懂得几招硬功夫,是无法调度手下的。这话有道理,要求领导亲自体察下属的一言一行,掌握其能力,在心中形成一个谱,切忌听信一面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