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此情况后,G经理立即召集这些年轻人说:“你们留这么长的头发,使我很伤脑筋,你们这样不仅破坏了别人对公司的印象,而且别人还以为是我答应你们这么做的,我实在吃不消。请你们尽快到理发店去剪短头发,不愿意这么做的人,就请到我这儿来,大家好好商量。”
听了这段话,这些年轻人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心想若不去理发就要到经理那儿解释,反而不好。结果,这家公司的长发现象就真地看不到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语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无法达成的事,也不要去指责别人。对当领导的提出这个要求好似有点过份。领导者不可能是万能的,如果自己无法达成的事就不能指责,那不是什么都管不了吗?
如果是技术性、专业性问题,当然不能作此要求。我们听说的是将技术性、专业性排除在外的问题。
某地区遭受特大水灾,全国各地纷纷募捐救灾。某厂厂长在会上慷慨激昂地作了一番捐款动员,又严厉地批评了某些人见灾不救的行为,宣布干部带头捐款。厂级干部100元,处级50元,科级30元,工人5元至10元。这位厂长自己捐了多少钱呢?10元!当他搁下钱想走时,台下嘘声四起。工人们都为有这样的厂长感到丢人。
这位厂长自然是吝啬成性,其实,既知自己有这个毛病,就不要再去指责别人。这样做,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伤着了自己,又得不到别人同情,反而叫人耻笑。
当然,在更多的时候,问题不是这样明显。有的领导要求职工准时上下班,自己却爱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爱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有的领导要求职工不化公为私,自己的孩却常常坐厂里的小车。凡此种种,也许你自己并不觉得,别人却都看得清清楚楚,由此对你的批评产生抵触情绪。
有的领导喜欢说:“限你三天完成”或“这件事办不好别下班”说这种话时,领导应该考虑到完成工作的可能性,设身处地想一想,假若自己是那位职工,有没有可能在你所说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假若做不到,就不能这样要求别人。
鉴于此点,领导精通业务的问题也应该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在对下属提出要求或者批评下属时,下属态度强硬地说:“你来做做看。”你胸有成竹地说:“好,我来做,你好好看着。”然后,你不慌不忙地做了,做得非常完美,那么下属会心悦诚服的。即使不服,也决不敢再强辩了。这样处理问题,当然是最理想的。领导者即使不能做到样样精通,也要尽可能地熟悉业务。
现代社会科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精细的、专业化的知识、学科越来越多,领导者无论如何也不会样样精通的。我们只要做到不指责自己也无法做成的事,专业技巧上的不如人可以坦率地承认。可以这样来回答下属挑衅性的话语:“这个工作我不会做。在这方面不如你,因为你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就如我负责管理这个厂子一样。管理的工作你同样不熟悉。我们各司其职。”谦虚的态度加上严格的要求,想来是能够说服下属的。
要影响别人最佳的办法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尤其是与难缠的人物交手时,特别适用。
当你遇到人际相处的问题时,下面的方法,可供你参考。
对事不对人。把焦点转向当事者的人格特质不但于事无补,有时反而造成更难收拾的残局。此时,不妨请教对方解决之道。通常提出解决办法的人,会比较努力去执行。
不要互相报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心态,只会造成两败俱伤,相互报复的结果,使问题恶性循环,而且愈来愈难解决。
认识你的不足。每件事都有正反两面,你的看法或许非常正确,但可以试着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假设对方所说都是正确无误的。保持耐心。立即情绪化地反击难缠的人,只会破坏彼此的关系,特别是愤怒时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试着摆脱偏见与冲动情绪,冷静而理性地回应。
把难缠的行为视作双方需解决的问题,以客观的态度来面对与解决。
不要失去重点。有时候我们被某一个问题或行为困住,以致失去立场,结果使问题比实际存在的还大。
不要责备任何人。责任只会让问题变成对与错、好与坏、输与赢的罪魁祸首,会使一个单纯的问题升级成为冲突。
采取正面的态度。赞美总是比批评受用,一般人也比较喜欢同欣赏自己的人共事。试着从周围难缠的人物身上找出值得赞美的地方,诚恳地赞美他(她)。你头一次这么做,这个难缠人物可能会心存怀疑,但没有关系。多正视对方的优点,是改善人际关系最简单、最没有风险的方法,即使对难缠人物也非常奏效。
控制自己的脾气
领导者也是凡人,也有心情好坏的变化。比如,昨天晚上和妻子吵了嘴;或者刚从电话里得知儿子数学考试又开了“红灯”;或者原有的订货单位突然取消订货;或者刚受到上司的一顿批评;再或者什么事也没有,就是情绪低落,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
领导处于这种心理状态时,下属做错了事或批评下属时对方态度恶劣,便容易冲动骂人。往往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下,说出许多不该说的话,事后又悔恨莫及。
要请别人原谅,不是容易的事。人总希望他人能以宽容美德对待自己,但又常常不肯真正原谅别人的过错。即使嘴说原谅,心里仍在想:“这家伙,骂我骂得这么难听,你气出完了,就来叫我原谅,有这么容易吗?”有时想原谅对方,潜意识中却仍耿耿于怀。一遇到合适的时机,反感又会涌上心头。所以,领导者在遇到麻烦,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应该警惕,不要随意发脾气,发脾气的结果往往不可收拾。
领导者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怎么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不发脾气呢?除了加强意志的力量外,还有几种办法也行之有效:
暂时把四周的人统统当作物看(不含有不尊重人的意思)。生气全是因人而起,有人使你不满意了,他的脸、甚至他的一撮胡子也会使你大生反感。所以不妨把对方视为物品;对桌子椅子或机器电脑,有什么气可生?这样就可使你在发脾气前有一段缓冲,用比较客观、公平的标准来看问题。
深呼吸,使上冲的血液得以缓和。命令自己放松,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吐出来。然后说:“我不生气。我心情很平和。”(必须说出声音来!)如此重复数次,必能使胸中忿闷舒解,甚至彻底舒解。
运动转移法。你不妨请几小时假,去跑步或打球或游泳,什么运动都行。必须做到大汗淋漓为止,然后用热水冲浴,换上洁净宽松的衣服,最好再到美发厅做一下头发。随后你一定会觉得心情不那么压抑了。
心情不好的时候,切记不要大量抽烟喝酒或蒙头大睡。古人早就说过:“借酒消愁愁更愁”。烟和酒对神经中枢都有麻醉作用,麻醉之后,自控力更差。所谓“酒后吐真言”、酒疯、酒糊涂,都是这个意思。自控力差,自然更容易发脾气。睡觉也是如此。睡不着时,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越想越烦。睡着的了,潜意识活动又占了主要地位,一旦醒来,头脑朦胧,自控力也处于较低水平,极易发脾气。俗话说的“被头疯”,就是指这种状态。
许多领导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滥用自己的权威,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像对待不懂事的孩子那样随意训斥,甚至作践自己的下属。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首次将人类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及内向型两种,此二分法便成为性格的基本分类。在教导下属时,亦应先考虑当事人的性格,再决定指导的方法,如此方可提高效果。基本上,对于外向型性格者,大可毫不客气地纠正其错误。此种类型者在被斥责之后,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他们懂得如何将遭受斥责的不甘心理向外扩散,脑中余留下的只是教导的内容。上司对他们大发雷霆时,他们反而能提高接受的程度。
对于内向性格的则不可采取前述方法。内向性格者受到责骂时,情绪会变得非常紧张,将不甘心理积沉于心底。如此一来,不但无法将痛苦往外扩散,还可能因此萎靡不振。对于这种类型的人,唯有采取边教导边赞美的方法,才能对他们产生作用。
在教导工作中,当然不能完全赞美下属,对于内向性格者不妨采取以指责代替发怒的方式。换言之,就是根据对方犯过失的程度决定惩罚的轻重。一般说来,性格内向的下属一旦感受到上级因自己的过失愤怒时,心中难免误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差,且做人方面也要受到指责。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甚至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此效果必然不彰。身为上司者,只是指出对方的错误,不是见了面就加以痛斥,相信属下将不至产生诸多想法,觉得上司并不是在指责自己的为人,只是针对自己在工作中过失罢了!于是便会虚心学习,努力谋求改进。
不要非难失败者
作为领导,看到下属做错了事,总是很生气的。尤其这些事至关重要,领导就更加气甚了。“你这个人怎么总是这样,没一件事办得好!”
“连这点事情也做不好,我真不明白要你这种人干什么!”
诸如此类非难的话,往往不如思考地脱口而出,使下属万分尴尬沮丧。这种非难是绝对没有好处的。
谁不会有失败的时候?人生,就是由无数的失败堆砌而成的,谁又能去责备他人呢?不是有这么一个故事吗?有个少女犯了罪,人们手持石块要砸死她。这时,耶稣出现了。耶酥说:“无罪的人才能砸死她。”人们悄然无声地散开了——没有人是无罪的。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永不失败,那也就没有一个人有权非难失败者。
再说,失败者总是极度痛苦的,这个时候你再去责骂他,除了徒增他的懊丧之外,于事何补?
我们说,“不作无谓的非难”,就是说,有些非难是必要的。下属做错了事,不能不批评。假若下属的失败视若无睹,不如斥责,甚至只有抚慰,只说些“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话,不能引起下属警戒,可能还会重蹈覆辙。斥责是必要的。问题是这处批评必须针对工作,绝不能损伤人格,要追究失败的原因,促使本人反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作为下次行为的借鉴,迈向成功。
人的个性不同,对待失败的态度也不同。有的人一味找理由,极力辨白,不肯低头认错;有的人喜欢闭眼沉思,默默承担责任;有的人惊惶失措,烦恼不安;有的人则显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只当运气不好罢了。
不论对哪种人,胡乱斥责一通都只能起坏作用。不肯认错的人,说不完会和你顶撞起来,结果闹得面红耳赤,彼此都下不来台。别人已经愿意承担责任了,你再大加斥责,相形之下,倒显得你修养不如人。烦躁的人,会因斥责而更烦躁。满不在乎的人,你的斥责充其量也不过是耳风而已,说不定他心中还在笑你大惊小怪哩。
所以,只要是属于“出气”一类的于事无补的话,当领导的都不该说。这也许是当领导的一点小小的吃亏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