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得树在一旁笑笑说,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看这天气,应该有场暴雨。
杨邑说,这个季节,哪有什么暴雨啊!要下该下雪了。今年要是提前半个月下雪,鬼子就……说到这里,杨邑突然打住不说了,看着远处颠簸的卡车发愣。
杨邑这会愣什么,郭得树不清楚。
很快,卡车呼呼隆隆开进了团部,放慢速度绕了半圈,在二层楼前停了下来。
下车之前,袁春梅用双手把脸搓得发烫,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脚踏板上的护兵跳下来,拉开车门。杨邑迎上去,定睛一看,两只脚被钉在原地,惊问,怎么是你,袁……同学?
袁春梅站稳,脚跟一靠,抬臂给杨邑敬了个礼,朗声说,杨教官,没想到吧,山不转水转,我们在这里见面了。
杨邑嘴巴动了动,有些僵硬地还了礼说,怎么会是你呢,你不是逃到芜湖去了吗?
袁春梅嫣然一笑说,我早就离开芜湖了。
郭得树说,哈哈,原来袁代表同杨参座是老相识了,看来这次谈判风云际会,有故事哦。
杨邑拉下脸,眉头皱得更紧了,对袁春梅说,走吧,事要谈,饭要吃,屋里坐吧。
谈判地点选在六三六团,这里原是楚城国立师范的校部,日军占领淮上州后,师生作鸟兽散,因此一直为六三六团占用。
一干人等鱼贯而行,路上杨邑的脸上阴云密布,袁春梅却谈笑风生,东张西望说,山河破碎,国军还有这么排场的兵营,实在难得。
杨邑听出袁春梅话里的讥讽意味,淡淡一笑说,苟且偷安而已,一息尚存,总得吃饭睡觉啊!
谈判会场设置在一间宽大的办公室里,正东方并排挂着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巨幅画像,画像下面,十几张课桌并在一起,上面铺着酱黄色军毯,西头南北两角各立着一个书记员,面无表情,门神一般。惟有西边的空地上生着炭火,火上吊着茶罐,飘着袅袅白雾,给室内带来些许生机。
进到会场之后,杨邑率先找到自己的位置,背北面南,指着正对面的座位,向袁春梅一伸手臂说,请!
袁春梅却不理睬这套礼节,而是东张西望,向杨邑笑笑说,杨教官,难道非要面对面大眼瞪小眼,如此这般森严壁垒?
杨邑摊开的手臂僵在那里,瞪着袁春梅问,袁代表,你这是什么意思?
袁春梅走到长条桌的西头,顺手拖过一把椅子,往火塘边上一放,一屁股坐下去说,杨教官,从私人角度讲,你我有师生之谊,他乡故知,也是难得。从公益方面讲,淮上支队同二一二师,本来就是抗战手足。兄弟阋于墙,没有必要剑拔弩张。我看我们就围在这火塘边上,以茶代酒,尽释前嫌,你看如何?
杨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张口结舌,看着袁春梅,想发作又忍住了,冷冰冰地说,袁代表,你我两部就陈三川枪杀国军军官事宜举行谈判,事关友军团结、一致抗日之大事,非同小可,岂能儿戏!烤火谈判,成何体统!袁代表,不要开玩笑了,请坐,请上坐。
袁春梅站了起来,但是袁春梅并没有回到谈判桌上,而是站在火塘边上,掸了掸衣袖说,那好,杨代表讲体统,我们就按体统的来。杨代表,是否国民政府有明文规定,谈判不能在火塘边上进行?这只是约定俗成的惯例,或者说只是你国军的规矩。可是我们淮上支队也有我们的规矩。谈判的地点是你们定的,谈判的时间是你们定的,谈判的方式也是你们定的。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是单方面操作。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尊重我们一下?
杨邑的胳膊倒是收回来了,但是却不知道手往哪里放,就那么杵在谈判桌上,像树枝一样支撑着微微前倾的身体,眼镜后面滚动的全是愕然。他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袁春梅会选择在谈判礼仪上发难,从礼节上打开突破口。
郭得树在杨邑耳边低声说,杨参座,我敢断定,凶手失踪无疑,淮上支队理屈词穷,强词夺理,在细节上胡搅蛮缠。且依了她,他有他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只要陈三川失踪,一百条理由哪怕他占九十九条,也是白搭。
杨邑站着没动,竭力控制着情绪问,袁代表,你是来谈判的还是来挑衅的?
袁春梅说,我一介女流,单枪匹马,我能挑衅吗?如果你们认为像我这样的人都能挑衅,贵部在日军面前岂能有所作为?
杨邑又想发作,手臂猛地举过头顶,又停在眼前,掩饰地扶扶眼镜,一时竟说不出话来。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被动,仅仅在谈判礼仪上,袁春梅就借题发挥,生拉死扯地抓住了主动权,如果退让,将会被她牵着鼻子走,那就麻烦了。不能退让!
杨邑说,你这个态度,我没法跟你谈判。请你回去转告韩司令,谈判结束了。
袁春梅说,擦枪走火,本来是军中常事,我们并不希望发生悲剧,然而悲剧发生了,我们就应该站在抗战大局的立场上,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将事态平息在最低限度。可是贵部总有那么一些人,居心不良,小题大做,旨在破坏抗日团结,这难道是你杨教官能够容忍的吗,杨教官你愿意看到亲痛仇快的结局吗?
杨邑说,不回到谈判桌上,我无法跟你对话。
袁春梅说,谈判还没有开始,主题还没有进入,杨代表如果单方面宣布结束,一切后果由你负责。
杨邑说,那好,我们就进入实质性谈判。我们都是明白人,拐弯抹角不解决问题,你打开天窗说亮话,关于陈三川枪杀国军军官一事,贵部到底有何处理意见?
袁春梅说,杀人偿命,责无旁贷,然而事出有因,则又另当别论。关于陈三川擦枪走火误伤友军军官,我部深感痛心,为体现团结抗战之诚意,我部拟为李万方上尉殉难召开公祭大会,筹资三百大洋,抚恤其亲属,并对肇事者陈三川予以革职处分,以儆效尤。着其以士卒身份降至一线连队,将功补过。
杨邑冷冷地问,就这些?
袁春梅说,就这些。
杨邑说,人命关天,如此潦草,有何诚意?
袁春梅说,国难当头,一切从简,就是李万方九泉有知,也不应该吹毛求疵。
杨邑说,你估计我们会接受吗?
袁春梅说,那就请杨代表公布贵部的意见。
杨邑说,那好,我部就一个意见,如期召开公审大会。
袁春梅沉默了一会儿,降低声调,做恳切状,说,有这个必要吗?家丑不可外扬啊,为什么非要把一桩事故变成一个政治事件,为什么非要把友军之间可以商量解决的事情弄得满城风雨?日军冬季攻势未雨绸缪,我们为什么要对这个事情纠缠不休?
杨邑说,袁代表,我们不要争论了,我看就这样吧。虽然我们有很大的分歧,各为其主啊,个人品质彼此还是认同的。杨代表风尘仆仆,鞍马劳顿,我部已备粗茶淡饭,饭后略作歇息。我将很快向师座报告,公审大会如期召开。
袁春梅说,如果杨代表执意要给我部难堪,那我们也只有奉陪了,悉听尊便。
杨邑说,敝人还有一个问题要提醒袁代表,如果公审大会召开,当事人是不可缺席的哦!
袁春梅淡淡一笑说,那就是我们的事情了。
杨邑说,听说贵部有个方案,连长逃了有团长,公审大会上出现的会不会是郑秉杰?
袁春梅说,也有可能吧?
杨邑问,你认为这样能够搪塞吗?
袁春梅说,逼上梁山啊,贵部一定要交出陈三川,可是我们从哪里去找陈三川?用他的团长抵命,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直到半个月后,国军二一二师政训处副处长郭得树才似乎明白过来,为什么在袁春梅达到楚城之前,杨邑几次望着天空失神,说话心不在焉。原来是天气在作怪。
二一二师对于日军扫荡,可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日军兵锋所向直指西华山根据地,奔着淮上支队去,对国军威胁并不大,国军仅在西华山以东有一些杂牌部队,全部兵力不到一个团。如果时机成熟,在日军进攻西华山的时候,国军打着配合淮上支队的名义,还可以在日军背后捞些油水,如此,既行抗战之实,又不致伤筋动骨,坐收渔利。但这两天杨邑越琢磨越不对劲。
杨邑的狐疑有两点,一是日军龟缩淮上州已久,采取的是固守待援方针,一般不会重兵轻犯,所谓孤注一掷之说,完全是一厢情愿。其次,时值冬初,天气眼见恶化,按以往经验,农历十二月江淮即为雪季,日军如此大规模扫荡,少说也有半个月之久,倘若大雪封山,岂不进退维谷?松冈大佐老谋深算,不会忽略这样重大的气候条件。
由这两点深入分析,日军为何要造出这个舆论?很有可能是声东击西。国军主力大部在淮上北部设防,地形平缓,便于机械化和重火力展开,即便遇上大雪,撤退也不是一件难事。连日来师部长官幸灾乐祸,并抓住所谓陈三川枪杀国军教官的事情不放,旨在把水搅浑,趁机给淮上支队念念紧箍咒。可是万一真的是声东击西,日军回马一枪,合围楚城,那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杨邑越是分析,越是觉得可能性很大,想到最后,惊出一身冷汗。在向章林坡禀报同袁春梅谈判的情况之后,他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章林坡不以为然地说,你老杨怎么回事,什么声东击西?日军机械化开进,鬼子汉奸上万人,不动则已,他动一动,半个淮上州都是抖的,他又不是土行孙,还能瞒天过海不成。
杨邑慢吞吞地说,师座,我总觉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他这时候去打西华山干什么?西华山粮食棉花一样没有,茶叶毛竹他不稀罕,劳民伤财难道就是为了放个炮仗听个响?
章林坡说,老杨你糊涂!这个仗打不打,不是他松冈大佐说了算的,也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这是整个华东日军总体部署的一部分。
杨邑说,按照过去的经验,进入秋季,日军就开始囤积粮食物资,冬季则关闭城门……
杨邑话还没有说完,章林坡就摆摆手不耐烦地说,水无定势,兵无常形,不能因循守旧。兵者,诡道也,你今天判断我闭门不出,我偏偏大开城门,出奇制胜啊!
杨邑不屈不挠地说,他就算打破常规,也没必要对西华山进行六路围攻啊,西华山有什么好攻的?他要创造战绩,转过脸西北方向是我国军齐装满员的一个师,他就算集中力量打我一个团,那也是正经的战役啊!
章林坡的脸色极其难看,呼啦一下把杨邑的汇报材料摔在他的面前说,老杨你有完没完,为什么要这样疑神疑鬼,你是被鬼子吓破了胆还是被那个袁春梅吓破了胆?此事不再提了,你的当务之急就是筹备公审大会,一招封喉,把淮上支队给我搞臭。
杨邑说,听说到公审大会那天,如果还是找不到陈三川,淮上支队打算让他的团长出庭,判定陈三川的的罪行,由郑秉杰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