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是相互的,“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厢情愿的交往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试想,你与人为善,对别人好,结果人家非但不领情,而且时不时臭你几句,你会有什么感觉?暴跳如雷不一定,但郁闷是必然的。当然,一般人是不会这样的,即使偶尔有这么几个,也架不住时间的纠缠,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他总有明白的一天,有悔悟的一天。
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难免会在名利问题上与别人产生点摩擦,官场上、商海中也总少不了有人和你竞争。能与这些人为善,同时也让这些人与你为善或至少不为恶,是你能不能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春秋时候有个“负荆请罪”的故事:
蔺相如在赵秦两国渑池之会上为赵王争足了面子,赵王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便拜他为相国。
其时赵国有个大将军叫廉颇,见蔺相如仅凭一张利嘴,眨眼间职位就爬到了自己的头上,而自己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却位居他下,心里很不服气,决定要找机会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处处躲着廉颇,有时还称病不肯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门客出去,看见廉颇的车迎面走来,忙将自己的车退进小巷里,让廉颇的车过去。蔺相如的门客觉得憋气,埋怨蔺相如不该胆小怕事。
蔺相如笑笑说:“你们说廉将军跟秦王比,谁的势力大?”
门客答:“当然是秦王的势力大。”
蔺相如接着说:“天下诸侯都怕秦王,而我却敢当面责备他,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在,倘若我与廉将军不和,秦国肯定会趁机来犯,所以我情愿忍让廉将军。”
后来,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到无地自容。
一天,蔺相如正在书房读书,一个门客急匆匆地跑来说:“廉将军找上门来了。”蔺相如愣住了,不知廉颇此来何意,忙出门迎接。
只见廉颇裸露着上身,背上绑了一根荆条,见到蔺相如便双膝跪倒,说道:“我心胸狭隘,请相国责罚我吧。”蔺相如慌忙把他扶起,二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从此,二人齐心协力,共同保卫国家,秦国十几年不敢侵犯赵国。
蔺相如无疑是与人为善的高手,但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精明人肯定不行,如果蔺相如是个精明人的话,势必跟廉颇一争到底,不仅不会有“将相和”的美谈,而且一旦秦国灭了赵国,他们俩一个都别想好,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可见,要做到这一点,非聪明人和明白人不可。
所以,要在竞争中取得优胜,学会隐藏是必须而关键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经营好自己的外部环境,不是说说而已那么轻松的事。首先你要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不能让自己的私欲膨胀;同时,你要随时准备有效地抵御外界的诱惑,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此外,你不可避免地要有对手或者敌人,要让他们与你为善,要在竞争中让他们无隙可乘,不会隐藏简直寸步难行。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传说:据说在宋朝时期,西夏曾想进攻中原,但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派了一个使者到中原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这三个金人不仅质地纯正,而且金碧辉煌做工考究,把大宋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西夏国使者按照西夏国王的吩咐,同时出了一道题目: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使者回到西夏,备言所经之事,西夏国王于是放弃了进攻宋朝的打算。
学会了隐藏,你就是第三个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