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10941800000027

第27章 办事要看性格

人的性格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做人、处世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为我们求人办事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提供了打开突破口的机遇。如果充分了解到所求者的性格特征,找他办事就可以对症下药、投其所好,赢得合作,达到自己的目的。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种完全相同的人。人的性格各种各样,相同的性格又有不同的个性侧面,每一种个性在不同人的身上又反映不同,从而形成独特的“这一个”。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时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和表情等方面流露出来。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一般都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一般都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安静、抑郁、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的人,一般都是性格孤僻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一般都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一般都是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人……对于这些不同的合作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说话、办事时因人而异。

公元383年前,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势力强大。前秦王苻坚坐镇项城,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他率军抵达淝水一线,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东晋大将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苻坚阅信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等东晋部队渡到河中间,再回兵攻击,将晋兵全歼水中。他哪里料到此时秦军士气低落,撤军令下,顿时大乱。秦军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指挥已经失灵,苻坚几次下令停止退却,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迅速渡河,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慌忙逃回洛阳。前秦大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抓住苻坚狂傲自大的性格,用激将法让其就范,然后抓住战机,乘虚而人,一举击溃了前秦大军。这种方法用在三国的张飞等人身上,同样会凑效,如果换了司马懿,就难以如愿了。

三国时,诸葛亮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占领了五丈原。魏将司马懿大喜:“我早料到诸葛亮用兵谨慎,会以五丈原为依托,稳扎稳打。眼下我军只要坚守,疲劳蜀军,拖延时间,蜀军必败。”司马懿在渭南寨内坚守不出,任诸葛亮多次挑战,全不理会。

一日,诸葛亮派使者送了一只装满女人衣物的大盒到司马懿账前,道:“将军甘心窟守士巢,和女人的行为又有什么两样?”司马懿大怒,正待发作,转念一想:这岂不是诸葛亮的激将法吗?立即压下怒气,欣然接受了东西。

魏军将领听说诸葛亮送来女人衣物以示侮辱,个个摩拳擦掌,十分愤怒,向司马懿请战,司马懿说:“天子命我坚守不出,如果诸位定要出兵,待我上奏。”

诸葛亮闻讯长叹一声道:“这是司马懿故意拖延时间,疲劳我军啊。”魏、蜀两军相持百余日,仍难分胜负。

这次,诸葛亮之所以用计失灵,是因为他忽视了司马懿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而在“空城计”那个故事中,正是司马懿的小心谨慎成全了他。

因此,我们在求人办事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性格,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知道自己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可以直说,哪些话必须委婉地说。

战国时的纵横家鬼谷子在总结与各类人交谈的方法时指出:“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事,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我们在求人办事时,一定要对所求者的情况做客观的了解,通过知彼知己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例如:那些知识高深的人,对知识性的东西抱有极大的兴趣,不屑听肤浅、通俗的话,同他们讲话应充分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多做抽象推理。这样才能赢得对方的共鸣。

对文化低浅的人,由于他们听不懂高深的理论,应多讲些浅显易懂的事例,以及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的知识,这样能够引出他们的共同话题。否则,难以与他们沟通。

对刚愎自用的人,不宜循循善诱,最好像对待苻坚一样,采取激将法。

对脾气急躁的人,同他们说话要迎合他们的性格,也采取直截了当的方法,不宜婆婆妈妈地长篇大论。

对头脑固执的人,如果硬攻,容易形成僵局,最好是从对方最感兴趣的点人手,多交流,多论证,以图对方转变。

另外,从语言上了解对方,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可以从言谈的微妙之处观察对方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一般来说,性格刚强自信的人,很少使用“那个……”、“嗯……”、“这个……”这类的口头禅。反之,小心谨慎、神经质的人常用这类语汇。在谈话中常说“果然”的人,往往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倔强、自负。经常使用“最后怎么怎么”一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的欲望未能满足。这些都可以细心揣摩、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