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左手巴菲特右手彼得·林奇
11064800000021

第21章 基金篇(3)

与积极型成长基金相比,成长型基金比较倾向于投资那些已经非常成功的公司股票,因此风险较小。一般可以达到12%的年投资回报率,优秀的可达到18%——20%。较适合能承受一定的风险,但不愿冒太大风险的投资者,成长型基金的风险和波动超过市场平均值,投资者需要谨慎。

3收入型基金

收入型基金以获得最大的当期收入为主要目标,并不非常关注资本增值。其主要投资对象为利息较高的货币市场以及高红利发放率股票,如优先股股票、可转换债券、以现金形式发放分红的普通股票以及其他有价证券等。收入型基金因为拥有多种股票,收益将明显受到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收入型基金主要以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为主要投资对象,相对于成长型基金来说,此类投资将损失本金的风险降至最低。

收入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有稳定发展前景的对象,追求稳定的股利分配和资本利息,收入相对来说也小,资本成长潜力也小多了。但是,因为收入型基金追求高红利发放率,相对于其他基金而言,它能为投资者带来较丰厚、稳定的收入,尤其是在股市出现大波动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收入型基金风险较小,是趋于保守的投资者较为理想的一种投资工具。

另外,收入型基金以具有稳定发展前景的公司为首选投资对象,一般所有的利息和红利收入都分配给投资者,收入较为稳定,尤为适合愿意长线持有股票的投资者。

4平衡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在股票和债券上均匀投资,以实现资本长期增长、追求稳定收入和安全这三个主要目标。其中股票部分属于变动性收益,追求长期资本收益, 债券部分属于固定性收益追求稳定安全的利息收入。此类基金受到投资比例的限制,国外一般限定为资本总值的40%——60%。

平衡型基金的风险介于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间, 比成长型基金保守,比收入型基金激进,风险系数较低,收益也比较稳定。平衡型基金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兼顾了当期收益和成长潜力。在多头市场股市时期,投资者可以将较多资金投资于股票上,预期资本增值,获利丰厚;而在股市出现空头时,投资者改变投资策略,对抗跌势,投资比重倾向于债券,最大程度避免投资本金损失。

平衡型基金投资对象较为分散,既有长期增值的股票项目,也有稳定的日前收入的债券,因此此种投资工具适合的投资对象很广泛,尤其适合那些既重视风险管理,又追求稳定的投资报酬的保守型投资者和稳健型投资者。

投资者可以考虑把10%的投资金额投资于平衡性基金,而年老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20%或更多。

善于挖掘基金业绩

买基金要买业绩好的,这一理念在所有基金投资者中最先普及,因此无须多言。林奇是善于挖掘“业绩”的投资者。即每只股票的选择都建立在对公司成长前景的良好期望上。这个期望来自于公司的“业绩”——公司计划做什么或者准备做什么,来达到所期望的结果。

对公司越熟悉,就能更好地理解其经营情况和所处的竞争环境,找到一个能够实现好“业绩”公司的几率就越大。因此,林奇强烈提倡投资于你所熟悉的,或者其产品和服务你能够理解的公司。林奇表示,在他的投资选择中,他认为 “汽车旅馆好过纤维光学”,从而在投资过程中,将你作为一个消费者、业余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三方面知识很好的平衡结合起来。

林奇不提倡将投资者局限于某一类型的基金。他的“业绩”方式,相反是鼓励投资于那些有多种理由能达到良好预期的公司。通常他倾向于一些小型的、适度快速成长的、定价合理的公司。

基金的投资报酬率要看基金的业绩,这是选择基金投资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林奇认为,评估基金业绩时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衡量基金业绩要凭相对标准

股票基金投资于股市,受股市波动的影响较大,股票基金的业绩也应该有一个相对的衡量标准,不可能当主要市场指标下跌20%以上,熊市来临的时候依然期望基金保持牛市时的收益。而是要以相对的参照物相比,如果某一阶段股票基金平均回报率为5%,而同期指数下跌了8%,两个数据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基金实际上是跑赢了大盘的。

2基金业绩要参照三个指标

一是持股比例,即股票市值与基金资产净值的比率。如果基金管理人看好后市,则其持股比例就会较高;如果基金管理人对股票市场的后市走势并不乐观,则其持股比例会较小。结合证券市场大盘的走势和股票投资比率的变化,可以对基金管理人对大市判断的准确程度和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作一定性的判断。

二是持股集中度,常用前十位股票的市值和与基金持有股票的市值来度量。如果基金持股集中度过高,可能会由于基金持有大量的流通筹码,变现困难,导致基金资产净值失真。

三是股票周转率,股票周转率是基金股票买入或卖出成交量与基金持有股票资产平均值的比率。一般情况下,基金股票周转率影响基金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基金业绩,周转率越高,基金交易成本也越高,而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就越低。因此,除非某只投资周转率高的基金具有良好的投资业绩,否则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基金投资周转率较低的基金。

3把单只基金的表现跟多个标准进行比较

一般说来,基金的投资收益状况越好,基金资产的运营效率就越高,基金的表现就越好,而你实际获得的收益也就越高。但是,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就对一支基金业绩的好坏做出判断,那你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基金的表现好,可能是因为基金经理管理得好,也可能是因为市场走势非常好,或者是因为你承担的风险特别高,所以你需要把单只基金的表现跟多个标准来比较,才能比较公正地评判基金的表现。

首先,你应该将基金收益与股票大盘走势做比较。如果一支基金在大多数时间内的业绩表现都比大盘指数好,那么,你可以说这只基金的管理是有效的,管理这只基金的管理公司是拥有出色的研究和投资能力的。

其次,你应该将基金收益与其他同类基金的收益进行比较。不同类别的基金应该区别对待。因为风险不同,你不能把不同类别基金的业绩进行直接比较。一般而言,从长期来看,风险越高、操作手法越激进的基金,就应该产生越高的投资收益作为回报。

最后,你应该将基金收益与你自己的预期做比较,根据基金的投资原则和基金经理的操作理念,看看基金的表现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当基金表现与你自己的预期极不相符时,你应该回过头来看看基金经理是否违反了基金契约上承诺的投资原则和理念。

关注持续业绩

在考察基金的优劣方面,是否具备持续回报投资者的能力要比短期业绩增长更为重要。持续业绩一直是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人共同关注的重点。从业绩来看,林奇非常出色,他是战绩赫赫的基金经理。

作为一种理财工具,基金要提供给投资人的不是短时的高回报,而是要为投资人创造长期价值。刻意去追求产品设计、投资风格、策略等方面的噱头已难以吸引投资人,更能促进营销的往往是长期的业绩。因此,基金公司(或者说是基金销售公司)在营销时,会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业绩持续优良、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上。而从市场看,也是持续业绩好的基金产品比较受追捧。美国的共同基金有近8000只,但规模大的总体上来说是那些业绩持续优良的基金。一个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可能管理50——70只基金,不同的品种满足不同的需求,但其拳头产品或者说旗舰产品往往是业绩持续领先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占基金公司总资产规模相对较大的比例。

收益持续性体现了基金管理人在各个市场阶段、各种市场环境、投资主题下是否能战胜基准,是对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收益持续能力很重要。

林奇认为,大多数投资者是通过基金以往的表现来评价的,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然而,在林奇看来,“这些努力都是白费的”。

这些投资者通常会选取排行榜上最近1年或最近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管理人,并将资金投资于这个基金,“这种做法特别愚蠢。因为这些基金管理人,通常将大部分资金冒险投资于一种行业或一种热门类型的公司,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在下一年度,若这个基金管理人不是那么幸运,则可能会排到理柏排行榜的最后”。

基金业中的短跑冠军未必是长跑冠军。国内同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关键在于,冠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基金更长一段时期内业绩表现是否稳定,是否表现出持续性更为重要。

因此,林奇认为,不要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基金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但这并不等于不应该选择具有长期良好表现的基金,而最好是坚持持有表现稳定且持续的基金”。

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分析基金近期高收益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就要更多地关注已经表现出很好的收益持续性的基金,因为这比短期收益更好地反映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如果要选择长期投资,就要挖掘真正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的基金。因为从长期来看,收益的持续性远比一时取得收益冠军更为重要。除非你是短期交易的天生热衷者。

投资者可以参照德胜基金评级中的收益持续性评级,这正是为帮助投资者评估收益持续性而设计的。

收益持续性评级给出了与收益评级不同的评价。高收益评级未必意味着高收益持续性,而高的收益持续性评级通常意味着高收益评级。

相比收益水平,收益持续性能更多地反映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高收益持续性评级有两点含义:一是稳定,即各季度之间基金的相对业绩不能有太大波动;二是高收益等级,若基金在评估期间的多数季度内收益水平都处于同类型的较高等级,并且较少出现向下波动的情况。

我们可以采用基金季度相对表现的稳定性来衡量。之所以采用季度收益,是因为季度这一时间期限大致可以反映市场趋势、投资主题的变化,以及基金管理人相应做出的调整及其效果。

由于收益持续性是对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能力的反映,因此较长时期内的评级更有意义。尤其是在评价期间跨越市场的不同阶段时,可以充分证明基金管理人在不同的市场趋势、结构、环境下为基金持有人稳定获取回报的能力。

通过分析基金经理评价基金

基金经理的个性、投资偏好也是评估基金的重要因素。而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他们的投资理念紧密相连。

我们以林奇与索罗斯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林奇的投资理念基本上为以价值为中心,他认为逻辑是股市投资时最有益的学问,虽然股市的走势经常完全不合逻辑。他比较注重对投资企业的价值量化评估,尽管他也看重企业非量化的内在价值,比如企业的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新产品推出市场等,而且林奇在购买某个企业股票之前,总是对该企业进行非常充分的调查研究,而且他的理论是“10∶1”,即在十家企业中筛选一支优质的股票。鉴于这种投资理念,林奇的投资非常谨慎。因此对于林奇坚决不介入期货等杠杆交易,就不难理解了。林奇在30年投资生涯中,从未涉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因为他认为期货交易完全是一个零和的交易,不太符合价值理论。

而索罗斯与林奇的投资理念完全相反,索罗斯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人类永远无法完全了解世界,在这种世界观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反射性理论。反射性理论的内容主要是:

参与者的思想与他们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决定,不存在任何对称或对应,而且在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中,也普遍地存在着这样一种反射性的关联。具体来说,反射性包含两层含义:目前市场的偏向影响价格,在某种情况下,目前的偏向会影响基本面,而市场价格的进一步变化会导致市场偏向的进一步变化。就市场价格表达未来偏向的含义而言,市场总是错的。而且这种错误在两个方面起作用,不仅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存在偏向,而且他们的偏向也影响着交易活动的进程,这可能造成市场能精确预期未来发展的假象。实际上,不是目前的预期与将来的情况相符合,而是未来的情况由目前的预期来塑造。简单说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股票的价格与市场的关系就是“我是什么”与“我认为我自己是什么”的关系。这两者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

因此,索罗斯从不花大量的时间研究经济走势,也不花大力气研读大量的股票分析报告。他往往大量学习,看报纸,运用自己的哲学思想,结合分析股市形势,寻找机会。像这样一位基金经理,你可别指望他能对所买股票的企业进行详细的考察,阅读他们的财务报表,然后进行长线投资,老成持重地等待着最后的大红利。索罗斯善于短线投资,善于抓住某个转折点,大捞一笔。

当你了解了这两位经理人的投资理念后,便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选择基金了。对于那些想通过基金持续获利的投资者来说,林奇是他们最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