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善于迎难而上,在攻坚克难中增见识、长才干的导演,从不回避表演、执导中遇到的难点。他总是把挑战视为积累导演经验的机遇,非常注意维护引进不同地方剧目的艺术完整性。作者回顾移植上海滑稽剧团《迎新曲》的曲折经历,欣慰地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在移植过程中,他找到了引进地方剧种的路子。移植地方剧目,既不能照抄照搬,生搬硬套,也不能面目皆非地乱修乱改。要尊重原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和谐统一。要考虑本地观众的欣赏口味,即他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精心打造,提高舞台艺术效果。《迎新曲》唱少,以说为主,上海地方语需改成普通话,这是难点之一。舞台上的普通话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语,是高于生活有感染力的艺术用语,改起来是很费力的。原剧的唱少,也不适合太原观众的“胃口”,须要改成以唱为主,这是难点之二。因为唱词是戏剧中的“尖端”,要用诗的语言,戏中人物的情感,写得优美动听,又要深化剧情的发展,写唱词就是二次创作。原句的结尾是苏州评弹,观众听不懂,这是难点之三,也是最大的难题。导演大胆地把说书场改为庙会,把评弹艺人改为县宣传队。宣传队敲着锣鼓,队员打着霸王鞭,宣传员打着竹板宣传婚姻法,场面红火,演出效果非常好,剧名也改成了更富诗意的《春风处处吹》。在太原演出月余,场场爆满。到农村演出也很受欢迎。
这位爱看、善思、勤写的导演,从不忽视提炼自身导演生涯中的亮点。不断激励着作者与时俱进,忠诚戏剧艺术的开创性。
在《导演心得》一辑中,作者开宗明义地说“导演没有秘密”。但他在经验亮点中却讲了不少不容忽略的导演“章法”。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争创戏剧艺术美,是演员和导演的宗旨,也就是作者讲的“美,是戏剧艺术的最高境界”。舞台上的演艺“都必须遵守美的原则”。戏剧舞台上的美,是心灵与艺术美的融合体。作者“浓墨重彩”地从多个层面论述了创造戏剧艺术美的无可置疑的重要性。他强调,戏剧舞台应是美的世界,演员是美的化身,表演是艺术美的展现,使观众看了戏感到美不胜收,受到心灵美的洗礼。他要求戏剧艺术全覆盖、全方位的美。“演员不仅要唱得好,表演好,更要扮相好、形象美,才是个完整的演员。”武打表现格斗厮杀,“打出手”刀枪空中横飞,演绝招让人叫绝,这些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享受,人们看了感到轻松愉快,赏心悦目,深受启迪,鼓掌赞美。即便是演“疯婆女”,也要展现出美的艺术魔力。作者在书中特地列举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的代表剧目,深化他关于戏剧艺术美的论证。
戏剧界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苦练基本功的目的就是让演员摆脱自然形态,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要展现出艺术美的身影。
二、选好剧本,吃透剧情,是导演程序中的第一要务。作者认为:“剧本是一剧之本。”演员是灵魂,导演是构筑灵魂的设计师。有了剧本这块好的基石,演员和导演才有用武之地,施展各自的才艺。
三、把握戏剧艺术的特点和剧本的主题思想,为主题思想的升华,为准确塑造人物性格,增光添彩。作者强调在排练过程中要牢牢地抓两条线,“一条是主题思想贯穿线,这是排导的中心,一切音乐、美术、演员和舞台工作者,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第二条是表演线,随着演员的表演,导演的安排进入戏的意境,观众跟着剧情的发展,与演员的表演产生共鸣,喜而喜,悲而悲,收到戏剧的效果”。取得好的舞台戏剧效果并非轻而易举,是导演通过实践中探索、生活中积累、经验中锤炼、学习中提高取得的。
四、运用好内功,练好外功,两功并用,优势互补,才能排出好戏。演员出身的导演,熟悉戏剧表演程式,可谓内功。更重要的是练好外功,“功在戏外”,“深入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社会人生,多读书,尤其是诗词歌赋。只有创造性地灵活运用表演程式进行‘二度创作’,才能排好戏”。
五、剧作者与戏剧导演携手并进,共同搭建演员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为实现这一夙愿,作者常常扮演了“两门抱”的角色,既是剧目的改编者,又是导演。作者改编过不少剧目,如《三凤求凰》的改编如同重新创作。有丰富舞台演、导经验的导演,期盼剧作家写的剧本不仅主题思想新颖,还应符合舞台表演的技术要求。“剧本要‘开门见山’,用最简洁的手段,展开矛盾,写戏剧冲突,深挖人物的思想内涵,让演员在唱念做打上有所发挥,才有戏。”有了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剧本,导演才能锦上添花,排演出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吸引观众的好戏。
六、戏剧艺术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统一,是振兴戏剧的必由之路,需要编、导、演三方协同作战,作好这篇大文章,在改革开放的光辉大道上创造戏剧舞台更美好的明天。作者语重心长地说,三方都要“以观众为中心,编、导、演不能各自为政,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把观众当成上帝,才能编好、导好、演好”。
这一切就是导演工作的内涵。
勤学益寿银发老人不停步
本书作者是一位高玉宝式的自学成才的人物,旧的社会制度铸就了他们相同的苦难命运和不同的辛酸经历。作者收入本书中的快板诗《新旧社会两重天》就是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曾以《艺人痛苦从此告终》为题,发表在1950年2月10日《山西日报》的文艺副刊上。编者还特地加了如下按语:“这篇文章,虽在形式上表现得不够活泼,但它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描写过去旧艺人的痛苦生活,可谓深刻‘到家’,若非过来人,是极难想象出来的。”不久,这篇文章又重载于《北京戏曲报》上。这次收入本书中时,作者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就其自身情况而言,20世纪50年代初就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说明作者在文化学习上是很下功夫的。
从农村到城市,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建设,大环境变了,工作生活条件改善了,作者自学文化更加勤奋、“制度化”了。不管多忙多累,他每天从不间断写日记,连续八年写了满满一大箱。苦练文化基本功结出了喜人的甜果,万万没想到也结下了难咽的苦果。在动乱年代里,作者成了重灾户,日记被查抄。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领导人,抓住日记中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竟把他打成“反党分子”。作者受到一连串的打击,撤职降级,开除党籍,遣返原籍,下放十年。这位性格坚强开朗的人,真是泰山压顶不弯腰,他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依然立志要面壁读书,深钻业务,迈开新步,再创佳绩。
“四人帮”倒了,冤案昭雪了,作者满面春风地来我家串门,爱读书的老习未改,三句话离不开本行,看到书架上放着新出版的马连良、盖叫天、裘盛戎等七位京剧泰斗的传记丛书,喜出望外,如获至宝,一股脑都借走了。读书兴趣之浓不减当年。
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小孙女非常热爱爷爷,出语喜人地说:“爷爷的最大缺点就是爱看书。”老人听了爽朗地哈哈大笑。
埋头勤思考,挥笔又著书,洋洋数万言,显出真功夫。《戏剧生涯漫忆》中的不少文章,如《歌颂幸福晚年》、《知足歌》写得朗朗上口,合辙押韵,情真意切,搬上舞台说唱,定能获得掌声。这里摘抄一小段,供品赏:
每逢节假日,来个合家欢。
老伴总指挥,全家齐动员。
锅碗瓢勺响,餐桌已摆满。
鸡鸭鱼和肉,味香色更鲜。
外孙喊姥姥,孙儿把爷搀。
二老坐上席,老少围一圈。
女婿给斟酒,儿子把菜添。
姑娘端上汤,媳妇奉上饭。
筷舞杯盘闹,举家笑开颜。
享尽天伦乐,真是活神仙。
幸逢此盛世,才会有今天!
本书里的《三凤求凰》,是一个传统剧目,作者认为,原剧本剧情虽曲折感人,但语言情节粗糙。经过他逐字逐句反复修改,去粗取精,推陈出新,改后的剧本面目一新,全面升华。场次紧凑,主题突出,矛盾交错,情节起伏,唱词优雅。作者谦虚地说,虽精心修改,远不能说已经尽善尽美,还需要在演出的实践中不断深加工。
伏案著书的作者已是86岁高龄的白发老人,但他依然红光满面,笑容可掬,热情奔放,思维敏捷,步履轻快。看到作者的健康体魄,使我想起了古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言“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看来勤奋学习,著书立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长寿秘诀,作者的经历也证实了“用进废退”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健身规律。
本书作者是与我同年参加工作的老战友,也是在社会大学里几十年尚未毕业的老同学。他精益求精钻研戏剧艺术的敬业精神,孜孜不倦永不停步的勤学上进精神,坦荡无私不计个人恩怨得失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值得敬佩和学习的。为表达真实无华的情感,最后再赋诗一首敬献给老战友:
风华正茂抵并州,高歌猛进争上游。
一心奉献无所取,岁月染白少年头!
平凡无悔近夕阳,坦荡清廉扫千愁。
百花齐放舞台新,辛勤耕耘孺子牛。
银发老人喜出书,余热生辉照金秋。
王振中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