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防病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11117300000036

第36章 老寿星都是“养”出来的——养生胜于治病(1)

一、80%的疾病是因不会养生造成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健康的愿望日渐增长,并逐渐认识到要想达到健康的目的,单靠治疗疾病是消极被动的,是对医学主体功能的削弱与颠倒。这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仅仅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还将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

医学研究发现,在慢性病的诱因中,遗传因素只占15%,社会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医疗条件占8%,而个人的生活方式占60%。这说明,许多慢性病实际上是生活方式病。有关资料表明,当代人类45%的疾病和60%的死因与生活方式有关。

如心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极高的冠心病就与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高热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好发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则可导致猝死;长期大量喝啤酒,会使心脏扩大,产生“啤酒心”,可引起酒精性心肌炎而诱发冠心病;受到长期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精神创伤,就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很少运动的人,血脂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容易引起冠心病。

再如让人谈之色变的癌症,据大量研究证明也像心脑血管病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其主要原因如下:

不合理的膳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步入了单纯追求味觉享受的误区。熏的、烤的、炸的、腌的五花八门,殊不知这些食物在熏烤、油炸、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在胃内可转化成致癌作用很强的亚硝胺,可以引起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

精神长期紧张和压力大:由于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越来越紧张,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压力增大,人际关系日益复杂,人们常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思想压力很大,这种心理状态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吸烟:吸烟是一种不良行为,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可引起癌症。80%的肺癌是吸烟引起的。口腔癌、咽癌、喉癌、胰腺癌、食道癌、子宫癌、膀胱癌的发生与吸烟也有关系。

过量饮酒:如果经常过量饮酒,则可成为诱发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原发性肝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的重要因素。

缺少运动:随着科技进步及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人们出门有汽车,上楼有电梯,办公现代化,家务劳动社会化,走路越来越少,家务劳动越来越少,再加上吃得越来越好,必然引起肥胖。而肥胖是诱发结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等癌症的重要因素。

没有一个人可确保自己不患疾病,可谓疾病面前人人平等。要想远离疾病必须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心情愉快、坚持体育锻炼等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是预防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而以上谈论的这些生活方式,就是养生学中的重要内容。

二、治病好还是防病好

1.健康是1,其他是0

有人说,完美人生的三大要素是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

把健康摆在第一位,我想这是非常对的。生命是串数字,健康是1,其它的都是0。一个人的牛命无论是3位数,还是4位数,没了最前面的1,后面的零再多,也失去了意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家庭、成功事业的基础,没有健康,也就没有了幸福家庭、成功事业。

我们在两种情况下会停下来,回头看自己的健康:一种是在达到了物质、名利这些所谓“身外之物”的胜利时,我们希望自己还拥有健康;另一种时候可能就是混得一无所有,这时,长出一口气,暗自庆幸自己还有健康,也就是说,起码保有了一。

人为什么会在这两种时候停下来,打量一眼“健康”?大家似乎都有个相同的前提,我们活着首先就是为了能把生命活成正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叹那些有所作为但因劳累得了重病的人,这时人们总是把疾病和他之前的拼命联系起来,疾病在这个时候,被赋予了透支的含义,成了减法。这些被疾病消解的人,数字一下子回到了零,甚至是负数。疾病不管是暂时还是永远,都属于“不值”、“很惨”。

人的生命就像一个弓箭。在射箭的时候,弦拉得太松,箭射得不远。弦拉得太满太紧,虽然射得远,却也容易断。要使弓箭永远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有一个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一张一弛,松紧适度。因此,我们在工作之余,还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让自己放松放松,经常回过头来打量一下自己的健康。做好预防,把病因堵住或来路切断。

2.预防重于治疗

生活在当今社会这个高消费、快节奏、重压力的环境下,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家务,忙于应酬,无暇顾及自身锻炼,整天拖着疲惫的身心被动应付,却不知失衡的状况会使免疫力下降,患病几率上升。而医疗费用在逐年上升,看病难、看病贵甚至许多人看不起病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无力改变现状,但还是可以适应环境,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里。与其坐等生病再为如何治病苦恼,不如平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适度的运动,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增强免疫力,那么健康快乐就会和我们长伴。

提到保健,不少人认为:没有病,身体好好的,费那个劲,花那个冤枉钱!其实,聪明人一算就明白,一旦有病,自己痛苦受罪,家人担心受累不说,去医院治病,花钱就不是三十、五十,可能也不是三百、五百了。人体是件艺术品,损坏容易修复难。治病不如防病,平时多注意保养,关爱健康,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何乐而不为?

身体是我们这一世赖以存在的硬件,不要等到无法回头的时候再后悔没有注意保养它。防病于未然,才是最正确的养生之道。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书中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指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后来,“治未病”的思想一直被强调,比如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说:“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古人尚知如此,今人为什么不注重养生之道呢?

3.多数人重视治病而忽视防病

生病了要去看医生,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及早预防疾病就可以免去看医生了。我们知道,医学的第一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而不是单纯地治疗疾病。一个真正医术高明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的医生,重在预防,了解得病原因,把病因堵住或者把它的来路切断。经调查证实,绝大多数病都能预防。

如果真的等到有病后再去治,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使病人备受痛苦的煎熬。著名医学专家洪昭光曾讲过这样的例子:

以心脏移植手术来说:我国第一例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心脏移植后活了214天,花了20多万元,第一天1000多元,药物1小时就1瓶,打一针就要1500元,这是我们一般老百姓无法承受得起的。再来看看冠心病,治疗冠心病可以用根导管再放个架子,这个小支架重量不足0.5克,却要25000元,再搭一根导管18000元,用一次就得扔了,做一次动辄就得10万元,而且再高的科技也不可能使人恢复到原来没有病的状态。

看了以上数据,真是让人触目惊心!每个人为健康支付的费用是其生命价值的函数。当人们在解决温饱以后,愿意为健康支付的费用,常常高于收入增长的速度。统计数据表明,一个人在65岁以后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大概占其一生的一半,在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年可能又要支付一半中的一半。

所以与其把钱大把大把的花在治病上,我们不如谨小慎微,注重日常生活的养生保健,不生病,少生病。我们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

三、三分治七分养

1.为什么要三分治七分养

俗话说:“三分治病七分养”。养和治虽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又互相联系。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很健全的指挥和调节系统,养就是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以抵抗外来的种种不利因素而战胜疾病。人的许多疾病单靠吃药、打针是难以治好的,注重养病较治病更有积极的作用。

在现实病例中,我们往往发现,许多慢性病人的症状极难控制。这是为什么?因为病人依然我行我素,继续着不利于疾病的生活方式,下边举例说明:

比如一个嗜好饮酒的人,发生急性肝炎之后,接受医生给予的保肝治疗。但是如果他依然坚持饮酒,那么他就可能出现急性肝坏死,由此就造成了黄疸、肝昏迷等症状;一个爱吃辣椒的人,发生急性扁桃体炎之后,接受医生给予的抗生素治疗。但是如果他依然坚持吃辣椒,那么他就可能出现急性脓毒血症,由此就造成了高热、昏迷等症状;一个嗜好吸烟的人,发生慢性气管炎之后,接受医生给予的抗生素治疗。但是如果他依然坚持吸烟,那么他就可能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由此就造成了憋气、昏迷等症状;一个爱吃羊肉的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接受医生给予的抗感冒治疗。但是如果他依然坚持吃羊肉,那么他就可能出现肺炎,由此就造成了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因此病人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必须同时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否则就不会痊愈。这就是要求病人三分治七分养的原因。

2.饮食是三分治七分养的金钥匙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中就有“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的至理名言,文中“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等句,指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单靠药物,必须密切配合饮食调养。一个人得了病,其脏腑气血津液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消耗,其中尤以急性发作的高烧、呕吐、泄泻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等疾患耗伤正气、阴血更为明显。而饮食调养就应根据不同病情施以补充、供养和所损耗的营养物质和体液,以供机体的需要和组织的修复。

根据急慢性疾病的发病对身体的损耗特点,中医着重于顾护“胃气”和病体康复两个方面的饮食调养方法。

所谓顾护“胃气”,就是疾病发展过程中都要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使其功能降低,此时就不宜再食用滋腻肥甘、黏、甜、厚味,及辛辣刺激的焦炸辛燥之食品,以免增加脾胃消化吸收的负担,再次损伤脾胃的功能,而应以清淡富于营养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宜,如蛋羹、蛋花汤、牛奶、豆浆、米粥、豆粥、莲子粥、百合粥等以顾护好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亦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健康。这种饮食调养对急慢性疾病都具有实际意义,尤其对急性发热、呕吐、泄泻等病更为适宜。正如《内经·素问》所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意思是得了热病,经治疗初见好转,体温亦稍有下降或刚刚恢复正常,就急于肉食或多食以补养,结果很容易使发热反复,甚则加重,因为饮食摄取太多滞留胃肠,难于消化,反而要留下病根,即产生“病遗或食复”的发生。实际上在患病和康复过程中,对饮食的选择,在“病遗”或“食复”发生的问题上还不单单仅指发热性疾病,而对胃肠道的呕吐、泄泻及其他慢性疾病中均要注意此类问题的发生。所以应当根据病情,在顾护好胃气的前提下,不仅要注意“忌口”之物,更要选好有利于调养胃气,促进身体康复的可食之品。只有这样才可保证“七分养”的最佳效果。

在疾病恢复期的休养过程,当首先推粥食类食物,它具有易于消化、富于营养的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还说“粥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如赤小豆粥、绿豆粥具有解毒消肿止烦的作用;莲子粥、百合粥有健运脾胃、润肺理肠的功效,等等。可见粥食对人体的休养康复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然而对于气血虚衰,而无邪实热象者,仅以粥食养护显然是不够的,当以“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以食血肉有情之物资生气血,可予鲜鱼嫩肉适当进食,正如“药补不如食补”所言,以利健壮脾胃,使气血化源充盛,抗病能力增强,脏腑功能协调,诸病自可康复。

饮食调养贵在坚持。《本草备要》中曾记载一修道者,治疗一位患糖尿病甚重的患者,以食梨经年即痊;《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张锡纯治疗一位患脾虚泻泄的病人,如服健脾止泻药即有火逆(上火)现象,尔后告知患者口服薯蓣(山药)粥数月,多年久泄即愈。这些也都是“七分养”发挥作用的良好病例。但是要坚持,持之以恒。从中医观点分析:“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其意思是只要常吃一种很平常的补养食物,日久就能起到增补正气的明显作用。

总之,饮食调养在“七分养”的过程中,将对各种急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切莫忽视。

3.好情志是三分治七分养的关键

情绪对疾病的康复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是由不良情绪导致的疾病,特别是身心疾病,必须由调养情志来治疗,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由情绪情志导致的疾病,并非用药能够治愈的,只有同时调节好情绪,改善了心情状态,才能使身心达到健康。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的疾病不是由情绪变化引起的,但既病之后,异常的情志活动常常会使病情加重,中医有“因病致郁,因郁致病”之说,临床上也常见到久病不愈的病人导致情志的异常,出现忧思、抑郁或悲伤的情绪,而过分的忧郁、悲伤反过来又会加重病情,甚则一病不起。尤其是老年人,更经不起精神上的打击,如过于紧张刺激引起情绪波动,会使心脑血管痉挛,血压进一步升高。比如在盛怒之下,血压急剧升高,会导致中风的发生。如果是冠心病病人,一怒之下,还会使冠状动脉紧缩痉挛,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还有不少肿瘤、癌症病人的发病也是在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受到持续或剧烈的情志刺激而诱发的。

由此可见,既病之后,不良的情志刺激会加重病情,但良好的情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在患病期间,舒畅的心情、乐观的情绪、愉快的精神,能使气血和调,阴平阳秘,有利于体质的改善,疾病的康复。不仅如此,人体在健康状态下,保持情志、情绪的和调,还能够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4.生活起居的是三分治七分养的万里长城

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生活起居,早在《内经》中就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要保持健康长寿,就得懂得自然发展规律,适应四时气候,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否则就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气机逆乱或真精耗竭而疾病由生。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卧起四时之早晚,兴居有主和之常例。”“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懵;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说明了做好生活起居调理在病人康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