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社交礼仪全书(智慧必读丛书)
11126500000009

第9章 如何在社交场所展现自己(1)

第一印象效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初次与人见面时,对方的相貌、举止、言语、风度等某些方面会迅速地映在你的脑海中,形成最初感觉,即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源于人的直觉观察,根据直觉观察到的信息加以综合评判,然后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

在社交活动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它是在没有任何成见的基础上,完全凭着你的“自我表现”来判断的,因而第一印象直观、鲜明、强烈而又牢固。如果你的相貌俊美,举止端庄大方,言语机智,谈吐风趣幽默,风度翩翩,你就会给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当然,人无完人,所有的优点和美德不可能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但你若具有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一方面的某一点。再扬长避短,将其发扬光大,也同样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1.第一印象的影响力

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着社交活动能否继续下去。第一印象好,人家就愿意和你进一步来往,通过一段时间的相识与了解,人家觉得你的确不错,你们的关系就会顺畅发展。如果对方是你的客户,你在事业上就多了一个合作伙伴: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你在工作中就多了一个支持者;如果对方是你的邻居,你在生活里就多了一个朋友。第一印象不好。你与人家的交往便不得不就此止步了,因为人家不想再见到你。纵然你有多么美好的动机,多么宏伟的蓝图设想,也只能化成泡影了。

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对一个人的评价。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构成人们对他直观评价的主要因素。许多人在初次交往时,就很快被对方所接受,或奉为事业的楷模,或尊为学业上的恩师,或敬为思想上的领袖,或求为人生的伴侣。

第一印象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很长时间都不容易被改变。在许多回忆录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这样一段话:“他还是老样子,像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多少年以后,历史的变化更加之岁月的沧桑,一个人怎么会没有变化呢?但在作者眼里,对方还是他初次见到的模样。事实上不是对方依然如故,而是作者脑中的第一印象太深刻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由于第一印象扎根太深,以后感知或应该感知到的东西,也都被冲淡或忽略了。其好处是,两个人之间如果没有出现本质问题,偶而的一些矛盾或不快很可能被忽略,二者的关系仍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其不利处是,两人之间若有一人发生了本质变化,另一方仍忽略不计,势必要丧失立场。乃至上当受骗。

2.正确对待第一印象

一般来讲。第一印象还是基本准确的,尤其在有阅历之人的头脑中,准确度更高。首先他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其次,他只凭客观判断。只要此人不是高明的玩家,不是擅于演戏。正常的人际交往总能感受个八九不离十。人们的思想深浅。学识的高低,教养的好坏,从对方三言两语的言谈中,便可一见分晓。所以在社交活动中,把握好第一印象,关系十分重大。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初次交往也有看走眼的时候。第一印象接触的毕竟是表面的东西,本身就潜伏着偏差,再经过时间的推移和人事的变化。其距初始感觉己越来越远。当初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反目为仇;当初两人山盟海誓,后来形同陌路。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都是由于第一印象的偏差所致。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应该重视第一印象。怎样减少偏差,如何一目了然。都是未来很好的研究课题。就我们自身而言,要增加阅历。提高修养,加强识别人、判断人的能力。同时也要把第一印象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它,丰富它,使它发挥更准确、更巨大的作用。

3.第一印象与先入为主

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是遵循其自身规律,而是受制于第一印象。在它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

第一印象的好坏,已被社交者在头脑中固定为一种倾向,由此决定他们的社交态度。如果第一印象好,双方就愿意交往,这是社交继续的基础。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不想再见,社交也就无法进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你的第一印象不好。可是出于工作或生活的需要,你也不得不和对方继续打着交道。这时,先人为主的心理效应便开始显现出来。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一位多年的领导干部,带领大家艰苦奋斗,业绩频频,深受众望。突然有一天,政治运动兴起。他被造反派揪出来,说是揪出了一个叛徒。人们怎么也不相信,平时最受他们尊敬的领导,一夜之间会成为叛徒。于是,有人默默哀叹,有人愤愤不平,有人呼冤告状。一贯的思想,使他们坚信,他们的领导是个好人,不可能是叛徒。运动过后,这位领导得以平反昭雪,证实了人们的看法。这种情形,说明先人为主的思想在发生着积极的心理效应。

生活中也常常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某工厂的一名工人,人见人夸,都说此人老实能干,尤其见到女同志就脸红,更让人觉得放心。突然有一天,公安局来人将其带走,说他是强奸嫌疑犯。人们乍听时,谁也不相信,如此腼腆的人,怎么可能?后经公安局的大量证据证实,犯人自己也招了供,人们才不得不信。不过。这一事实仍然让人们费解,无法将前后两者联系到一起。这时先人为主的思想,产生的就是消极的心理效应。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都免不了先人为主思想的左右。对印象好的人,怎么看怎么好,越看越顺眼。如果有人对你说他的许多不是,你或者不放在心上,听而不闻;或者根本不相信,还要反驳几句;或者将信将疑,持怀疑态度。让你相信真有此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若有人在你面前顺势夸他,你会连连点头,坚信不疑。

对印象不好的人,你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越看越别扭,如果有人向你提及他的优点,你会很反感,不仅不信,还要将对方痛斥一番,把你长期的不满,连带今日的“话不投机”一并泼向对方。如果有人指责那人时,你听起来就很受用,即使不参加讨伐,心理也是认同的。

4.避免成为先入为主的牺牲品

先人为主的心理效应,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在与人交往时要善加识别。当先人为主的内涵与客观事实相符时,就能够亲近好人,远离坏人;当先人为主的内涵与客观事实不相符时,就会以偏概全,错待朋友,善待敌人。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所有那些上当受骗的人们,多数都是先人为主的消极心理效应的牺牲晶。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和把握,看待事物不能受先人为主心理的牵制,要防止思想的偏向,克服狭隘心理,积极诱导出先人为主心理的有利因素,注意纠正其以偏概全的不利因素,将先人为主的心理效应发挥到最佳状态。

利人利己效应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互相帮助,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利人利己的心理效应。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寻求有利于他人的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只是利他多为表象,而利己则藏在其后。

1.社交具有功利性

人们从事社交,往往有目的而来,或寻求物质交换,或渴望充实感情,或弥补性格,或增强能力,等等。毫无目的的社交是不存在的。由于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不尽相同,一方拥有的,很可能是另一方需求的,这种参差错位,使人们在社交中可以尽情地找寻自己所要找的,给予对方自己所拥有的。当社交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心理上就会获得极大的满足。

社交双方,既有付出,又有所得,社交关系才会继续维系下去。与私心很重的人交往,无论你对他多么好,他也不领情。他有病,你照顾他;他能力差,你帮助他;他悲伤,你安慰他;他高兴;你也同喜。可是你高兴时,他没有同感:你悲伤时。他也不在意;你有病,他问也不问;你需要帮助时,他却躲得远远的。一次两次,你也许不理会,久而久之,你就不能不想:他是我的朋友吗?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不是滋味,最后热情下降,心灰意冷,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结束了。没有人一味地付出而毫不索取,也没有人总是索取而从不付出,这两种人在社交场所都是站不住脚的。

2.利人利己是社交的原动力

利人利己,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原动力。利人,可以扩大社交圈子,结识众多朋友,为自己的需求提供更为广阔的场所,从而自由的选择。利己,是利人的回赠,是付出后的所得,也是社交的终极目的。正是存在着利己,人们才愿意做利他的事情,才觉得帮助别人有意义;正是有了利人,才使利己兑现,才能在接受利己的同时感到欣慰而无愧。

利人利己,可以进一步深化社交关系。你的行为有利于他人,人家就会接受你,感激你,愿意和你交往。你的行为也有利于自己,你就会喜欢这么做,高兴这么做,而且越做越有劲,越做越积极。一个喜欢,一个愿意,一来一往,形在默契,从而产生社交关系的良性循环。

3.正确处理利人与利己的关系

利人利己的心理效应,并非商场上的交易,一买一卖的关系,而是可以创造出崇高的事物和高尚的境界。因为利人利己,虽说有付出有回报,但二者不是对等的,也是不要求对等的。人们在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时,对利己的需求有两种:一是物质回报。体现在实物上;一是心理满足,体现在精神上。革命先烈为拯救祖国而牺牲,他们利己的需求是:为革命死得光荣。他们就是带着这种满足感,一步步坚定地走向敌人的死刑架。

我们应该具有利人利己的观念,以充实我们社交的内容和意义。但要正确处理好利人利己的关系,不可将其任意割离或偏废。

投桃报李效应

吸引人们从事社交的关键,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给予别人想要的,从而互相补偿,取得投桃报李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将人们不断地引向社交场中。一代又一代地乐此不疲。

1.投桃报李的内涵

投桃报李,此处不使用它的字面意,而是借用过来,表示互通有无的意思。它的内涵很丰富,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可以是物质,可以是信息,也可以是性格,等等。不同思想的人,可以互相吸引;不同情感的人,可以互相慰藉:不同物质的人,可以互相调换;不同信息的人,可以互相沟通:不同性格的人,可以互相弥补,等等。人们可以在这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交圈子里,寻求自己所需,给予自己所有,使社交双方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在现实生活中,你所需的,不一定是对方正好有的:你所有的,也不一定是对方正好缺的。因为人们之间的思想、性格、需求、能力等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不是恰好相等的关系,而是参差不齐、无规律可循的。所以社交双方不能企求一对一关系的确立,而是要理解、容忍对方,关心、帮助对方。多一分理解,感情就增进一分;给一分帮助,对方就向你靠近一步。只要是真诚地帮助,尽力而为地做人,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对方都会十分地感激,也愿意接受。

2.互通有无要有针对性

投桃报李,当然不是无目的地给予,而是看准人家所需,自己所求,有针对性地互通有无,相互往来。一般情况下,能力相同的人,容易互不相让,不易在一起共事;性格相近的人,容易爆发冲突,不利于团结。只有能力存在强弱之分,性格显示内向、外向之别的人,经过彼此交往中的互相摩擦,补偿,才能够形成团结共事、和平共处的局面。例如,需要组织一次活动,如果你是有组织能力的人,那么你就应该找些踏实肯干的人协助你工作;如果你不善于组织工作,而这项任务又落在了你的头上,那么你就要请具有组织能力的人来帮忙。否则,能力都很强的人在一起工作,容易各有各的思路,各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好统一管理。能力都很弱的人不善于组织管理,结果缺乏策划,没有部署,造成工作秩序混乱,手下人不听指挥,局面失控。选择好工作的搭档,在他人身上取长补短,是十分必要的。

投桃报李的社交心理效应,具有较多的现实意义。当你寻找工作伙伴时,取自己所需,利用他人之长,才能密切合作,将事业蓬勃地发展下去。当你寻觅生活伴侣时,找出性格的差异点,能力的互补性,才能互相吸引,亲密交往,建立美满幸福的婚姻。总之,社交双方的差异互补性,可以深化彼此的关系。

似曾相识效应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某人初次相见,感觉却好像曾经见过似的,对方身上的某些东西如相貌、举止、言谈、性格等,你都很熟悉,于是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将你和对方的时空距离拉近,从心里愿意接受对方,这就是似曾相识的心理效应。

1.差别中的共性

人们之间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差别之中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的,如思想一致、作风相近、情趣相投、工作一样、个性相似等。这些共性,使双方找到了彼此都感兴趣的切入点,为社交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们身上这种似曾相识的共性特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革命时期,信仰相同的人很容易走到一起,热血青年奔赴延安,便是向往革命的共性使然。和平年代,同一职业的人们在一起就有话谈。文学界的朋友们,见面大谈文学事业的发展,其中见解也有不同,但共同的文学兴趣没有改变。科技界的朋友们,见面大谈科学事业的发展,若专业相同,话题会更加投机。

2.似曾相识更易赢得信任

具有共同的爱好,人们彼此之间就愿意接近,社交关系就容易建立。这说明,似曾相识的心理效应,是建立在双方情投意合的基础之上的,感情必须相悦。一般来讲,人们都愿意和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人交往,因为从对方身上可以感受到许多自己熟悉的东西,喜欢的东西,接受起来也自然得多。相反,对于那些毫无共同点的人,人们则避免与之交往,因为双方都找不到彼此喜欢的东西,感情上也就有意疏远。

人们习惯于信任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自己喜欢,别人也一定喜欢;自己值得信赖,别人也一定可信。尤其酒逢知己之时,人们的情绪处在高昂亢奋状态下,精神和警惕性完全放松下来。应该说。人们的人生准则和生活态度大体是相同的,具有似曾相识的知己之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排除居心叵测之人对这一点的利用,一旦失去戒备,就会给这些人以可乘之机,给集体和个人带来损失。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似曾相识的心理效应仍有它的积极意义。它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并推动着人际关系向纵深处发展。所谓“酒逢知己干杯少”,遇见知己已属可幸,话语自然不会少;又适逢酒来助兴,激起谈话的欲望,一发而不可收;不知不觉中干杯已尽,谈话进行了很久,可是双方都觉得谈话似乎才刚刚开始。可见,这句诗将人们相逢知己的心情与感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顶礼膜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