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11225100000091

第91章 欲望与犯罪的关系(1)

在伦理与欲望之间

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实现需要一定的道德伦理与法律的约束,我们承认客观存在的生理等各方面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该得到满足的,否则的话,可能“人”将不成其为人。但这是有一定底线的,那就是人世间的伦理与规范,任何突破这一伦理与规范而满足自身各种需要的行为都是不能为人们所接受的。

2001年5月的一天,北京郊区某县15岁的女孩小雪向公安机关递交了一份控告信,一起骇人听闻的对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惊曝于世:小雪生父早逝,1992年冬,小雪因母亲改嫁来到邻村。半年后的一天深夜,继父杨某强奸了小雪,那时小雪年仅8岁。从此,每天晚上,小雪都要遭受非人的折磨。2000年5月,很长时间没来例假的小雪发现自己的肚子“胖”了起来。去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小雪独自趴在小床上生下一个婴儿。杨某将婴儿抱走扔掉,返回家中后,竟丧尽天良再一次将刚刚分娩后的小雪强奸。在小雪报案后,杨某已经被公安机关逮捕。

长达8年的时间,是家庭、学校以及村民的漠然、失职,对法律的无知导致了一个小女孩的人生悲剧。小雪初来杨家时与母亲和继父同屋。在小雪第一次被强奸后,母亲和杨某打了一架。但小雪的母亲大脑有些毛病,在强悍的男人面前,除了被打之外便无所适从了。小雪上五年级的时候,姥姥家得知情况后非常气愤,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教训”了杨某,杨某承认自己“欺负”了小雪,并向众人保证以后“改正”。

在小雪怀孕期间,一同学发现她“胖”了很多。试想,一个不谙世事的同龄女孩发现同学胖了后都有些诧异,那么学校的老师难道没有丝毫的察觉?婴儿脐带未干即被遗弃,被一村民拾起,但村里的人更多的只是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人想到应该如何去保护这个可怜的女孩。

在逮捕了杨某之后,北京市检察院二分院的检察官们专门去看望了小雪。小雪现在天天躲在小屋里,唯一的愿望就是到远离现在生活的地方去读书。临走,承办此案的检察官送给小雪一个红红的平安结,祝愿她今后的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小雪哭了……

小雪的这一段悲剧终结了,但给人一个最基本的教训却将永存。杨某在被捕之后,曾经在司法人员面前痛哭流涕。他说他也知道这是违法的事情,可是他请人理解他为什么人已过中年还要娶小雪那傻乎乎的妈。在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之后,他发现自己选错了对象,小雪的妈妈并不是一个能够完全满足他的需要的女人。为此,他感到了不公平,因为,娶了她之后,他就要负担小雪母女两人……在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心态又逐渐失衡的焦灼中,他将罪恶之手伸向了这个无辜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犯罪其实都源自需求和欲望本身。因为,人的需要的满足在必须满足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还必须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作为一个社会性的存在,人的需求的满足必须符合一些社会条件的约束,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收入水平。人的需求总是与其自身的收入状况相联系,也就是,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可由你支配的收入总是与你有支付能力保证的需求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当收入有限而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所有层次时,人们总是会把有限的收入首先用于购买满足生存需要的商品,待收入增加和基本需要满足后,才能把增加的收入用于购买更高层次的商品,需求的重点也才会逐渐地向与日俱增的层次转移。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人们借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这一概念。恩格尔系数就是用于食物的花费占总支出的比重。结合实际来看,你会发现,越是穷人家庭,他的恩格尔系数就越高;而越是富人家,他的恩格尔系数就越低。为什么呢?穷人家挣的不多的几个钱基本上用来吃掉了,而富人不一样,他还有健身、娱乐、投资房地产等多种多样的消费。收入水平的上升是无限的,需求跟着也会逐渐攀升,在这个攀升过程中,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处理心绪,你就会不由自主地遭遇挫折。

听说过位置消费吗?这是一个新兴的西方经济学研究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消费中的位次对人的效应的影响。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争相逐利的经济行为和效果,而作为当代消费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前沿,位置消费理论却强调和突出研究了人们消费行为的争名寻位的一面,即研究人们追求相对经济地位的名次和相对效用的行为和效果。该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只追求绝对的消费量,在生理极限得到满足之前,经济增长总是值得的,因为它全部转化成了人们欲望的满足。但是由于位置消费的存在,人们往往会因为相互间的攀比而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消费或相同的消费带给他的心理满足感在降低,所以经济增长的实际价值和道德价值都将受损。最明显的体现现之一,就是大量的资源被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之上,而非被用于实际的能满足人们真正需要的用途;另外的体现表现为,由于人们开始过分关注身边的其他人的行为,所以会造成自身心理的失衡,俗话不是说“人比人,气死人”吗?就是这个道理。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社会里,最主要的不幸福感就是来自于位置消费之类的对比。

细心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发现会有助于理解西方经济学家创造这门新兴学科的初衷和缘由。人们有相互攀比的欲望与本能,这一点在富人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正所谓只有有闲阶级才能追求风花雪月、吟诗诵词一样,劳累于生存斗争中的贫困者是无心去关注别人在想什么和做什么的。但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开放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逐步趋向丰富,有能力、有闲心关注别人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在消费领域,人们日益向着“高标准、严要求”看齐。社会上流行什么,我就想买什么,回家掂量掂量钱袋,如果尚甚丰足,便可购进矣!可买回去之后,往往却是用处不大,甚或是毫无所用,挂之于墙壁,穴藏于陋室,只当附庸风雅罢了!相互攀比本身无可非议,但如果它达到一种失控的状态,那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相当不利的了。这种不利的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家所讨论的经济增长的社会质量层面,还将波及整个社会生活,它会因为带给越来越多的人的挫折感而引起诸多的严重社会问题,有的甚至成为社会的顽疾。比如说,犯罪和邪恶,许多罪犯的犯罪心理是基于对身边的比自己活得好的人不服气,在别人的美好生活中他发现了自身的可悲与失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并非一点好处没有。现在许多年长一点的人都特别怀念50~60年代的生活,他们说那时的人生活得特别充实和有味道,远非今天的紧张忙碌和虚无缥缈,尽管物质上是紧张一点,大过年的只能拿着2两油票、2两肉票和1两糖票去排队买年货,但大家都这样啊,谁也不比谁富,日子不就乐得个心闲吗?但逐渐地有了富人阶层,在追求经济效益取向的新的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中国的大款们蜂拥而出,社会不公平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步升级,各种经济犯罪屡禁不止,一切一切都向钱看去了,人们也就开始面临种种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在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受挫和惨遭失败。心理医生成了一个时髦而又实惠的职业,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的娓娓话语或许会令你豁然开朗,但实际上呢,如果你自己清楚你挫折感的症结所在的话,你就不用这么麻烦啦。我烦,就是因为我不满足,有什么毛病?只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而已!

社会分层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高低。处于较高社会地位的人,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职业、收入,受过较长期的教育,他们的声望与地位不仅能给他们带来财富,而且使其受到尊敬;而处于社会下层的人,大多收入较低,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合法地取得社会巨大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在社会上也毫无尊严可言。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下层的人具有各种获得非法收入的机会,其非法行为所带来的风险也较小,可以说,一定地下行为的所得会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风险。社会学研究表明,社会下层的人在成功道路上不仅受制于他们个人的才能和能力,而且受到社会结构本身的限制。只有下层中那些非常有才干,特别能吃苦的人,才有可能利用规定的手段来达到成功的目的。对于大多数下层人来说,想获得与上层社会人同样的成功几乎是根本不可能,因此,越轨、违法等行为对他们的吸引力就特别大。而他们在这样想、这样做的同时,就是在向人生的失败与挫折的泥沼一步步地滑落。当社会过分重视权利和金钱,认定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目标,并且明显地或不自觉地限制下层成员通过社会承认的途径达到目标的时候,处于社会下层的社会成员就可能用非法的手段达到社会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女性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可能比男性更为敏感。如那些从贫困山区走人城市的女性,城乡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会使她们感到贫富的悬殊,心理不平衡的感觉自然会产生。那些在高档酒店、旅馆工作的人们整日看着大款们挥金如土,一顿饭的花销甚至多于自己一年的收入。还有那些能够经常接触到外国人的女士们,她们主观上受亏待的感觉比其他一些女性要多、要深切。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与冲突如果能够通过一种适当的方式得以发泄与排解,也许会转化为一种向上的动力与压力,但如果是通过一种相反的作用作用于人们之间的关系,则社会竞争就会失去秩序,社会安定就会遭到破坏。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今天,女性由于自身身体等原因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在有些时候,她们往往不能与男性同工同酬,不能以均等的机会与男性展开竞争,她们的内心压力较男性更为沉重。这种状况极容易导致女性心理的畸变,转而利用“女性的比较优势”捞取外快,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缓解生活压力,达到心理平衡。大批农村妇女到一些大城市卖淫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罪恶源于贫困

1922年,北美犯罪社会学家莫里斯·帕米利提出了犯罪的成因不存在于客观的贫困之中,而存在于对贫困的感觉之中。美国犯罪生态学家克种福德·肖和亨利·麦凯认为,经济条件本身并不造成社会问题,因为1929—1934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芝加哥依靠社会救济生活的家庭增加到10倍,可是违法、犯罪和社会越轨行为保持相对的稳定。社会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贫困造成犯罪的说法严重地简单化且不符合实际。经济上的贫困与否实际上是通过心理作用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的。贫困是个相对的主观概念,它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及人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对贫困进行判断。

相对贫困的感觉一般多出现予经济繁荣时期。在经济繁荣时期,财富成为每个人可望并且可及的事情,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应当过上同别人一样富裕的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期望的提高,人们开始不满,开始认为自己贫困,认为自己应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使一些人在心理上开始向往那些似乎应当是自己所得,却又没有得到的东西,由此相对贫困的感觉产生了。在经济的繁荣时期,人们原有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和期待,人们开始和“有闲阶级”的生活与需求相攀比。大众传播媒介将优越的生活进行炫耀,并把这种生活推荐给社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总是在一种不满足的心境下生活,为了充分享受生活,一些人开始使用非法手段。那些没有因经济繁荣而改变景况,并因别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而自己的生活相对降低了的人,他们相对贫困的感觉最为强烈,为改变处境而利用非法手段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极大,一部分人为摆脱相对的经济困境,而走上歧途。

社会财富的集中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相对贫困感。储蓄的“倒二八”分布状况(即20%的人占有80%的储蓄存款)已经充分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财富分布状况,这是大多数人相对贫困感的客观现实的印证。失落感、不满足感,使人们产生补偿心理。所谓补偿心理是指人们由于主、客观原因引起心理不适或不满,导致心理失衡时,企图采取种种措施发展和表现自己,借以减轻或抵消不适、不满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取向。补偿心理人皆有之,它是引起人们心理调整并在不断调整中保持良好心境的一种内驱力。一旦物化的东西左右了人们的心理,就会出现异化的补偿心理,它要通过不正常的或非法的手段表现出来。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首先感到的是需要与现实的矛盾,现代生活强化了人们的物质需要。马克思曾经说:“需要本身不取决于个人的意志和意识,以及心理生理的感受,而是取决于个人的社会本性,取决于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取决于劳动人民的客观生活条件。”越是处于社会较低层次的人,面临的生活困难也越是多于一般人,他们必然会心理失衡,而补偿心理也由此产生。一些出身农村原本朴素无华的孩子,后来改变了自己的本性,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就与这种随着环境变迁、需求层次的上升本人却得不到及时满足有关。

1998年9月,东北某大学95级学生李某被捕。案由:盗窃。起因:为买一双耐克鞋。

李某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山区,是靠乡亲们的捐助才上大学的。上大学之初,他依然保持着农家子弟的本色,一身布衣、一双布鞋,学习认真刻苦。但一件小事却使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997年暑假过后,大家都返回学校。三年级了,不少同学都刻意打扮起来,可唯独李某还是老样子,他没有钱呀!同寝室的小张一面将刚从家带来的新衣服往箱子里装,一面把旧衣服往外扔,并高声叫李某:“这几双旧鞋和旧衣服给你穿吧,我扔掉的东西都比你身上穿的值钱。”并炫耀:“我花了600块买了一双耐克鞋。”李某当时气得什么也没有说。他扭头就离开了寝室。在角落里流了一通眼泪之后,他发誓自己也要买一双耐克鞋,不惜一切代价!可是钱从哪里来?向家里要,家里弟弟妹妹上学还没有钱呢,哪里有钱给他买耐克鞋?只能另想办法了。于是,一个危险的念头涌入大脑:从同学那儿“拿”点。以他所受多年的教育,他完全知道这种事情的后果,可一想到小张的眼神和嘴脸,他就坚定了“信念”,并且告诫自己仅此一次,绝没有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