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刚到清华上学时,一位新西兰的留学生对他说:“我们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出产国,我们的贸易收入,有三分之二是靠猕猴桃。”他还说:“我们新西兰的猕猴桃果汁、果酱、果脯、果干现在畅销于世界各国,你们家乡有什么猕猴桃产品吗?”
陈松当然不服。因为他的家乡豫西南的伏牛山腹地,是天然野生水果的王国。号称水果之王的猕猴桃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而且,一百多年前,一个新西兰传教士仅仅从他的家乡带走了几个猕猴桃,转眼之间,新西兰就成了世界猕猴桃的出产大国。想到这里,陈松更加不服气了。是的,他家乡的猕猴桃大部分都烂在了山沟里,而没有像新西兰那样加工成诸多的产品,更未像新西兰那样带来经济效益,使国家的经济增长。
于是,陈松对他的新西兰同学说:“猕猴桃源自中国,要不了多久,中国将会超过新西兰,成为猕猴桃出口的头号大国!”
陈松正在念大学,这话出于书生意气,说说可能也就算了。可是,他一见到这位新西兰同学就想起这句话,等于他做了一次自我暗示。每天见到几次就等于他做了几次自我暗示。这样不断进行自我暗示,结果在陈松的脑子里中国的猕猴桃会超过新西兰的想法就更加强烈。可是,他正在读书,无法付诸实践。一天,他终于按捺不住,提起笔来给市长、县长写信,呼吁开发猕猴桃产品。他们回信叹息说,早有这样的想法,只是缺人才啊!
从此,陈松就在生物营养学和果品加工技术上较上了劲儿。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没做过家教,没打过工,一心扑在生物营养学研究开发上。1995年,他终于攻克了猕猴桃保鲜技术这一难题。家乡用他的技术,猕猴桃再也不会烂在山沟里,已经远销到上海、北京、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久,他又研究出培养SOD猕猴桃技术,荣获了国家“星火”科技成果奖。这项技术以低价转让给家乡,他得到了50万元的转让费。这在大学生中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