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谋人谋职谋事业
11430700000021

第21章 择贤益如选才(3)

在清末年间,中国历史出现了怪圈,那就是清廷所豢养的八旗军和绿营兵虽然为数达到80多万,但打起仗来却派不上用场,倒是曾国藩自建立湘军之后,力量不断发展,继而繁衍出淮军、楚军、粤军等等,为日后清统治的瓦解埋伏了定时炸弹,也为二十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种下了祸根。

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患呢?这都与帅才的任用有直接关系。

例如: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入门弟子,对于李的才能,曾国藩持肯定的态度,但对于他的德行,曾国藩一向不敢恭维,认为李年轻气盛,急功近利,太看重金钱,过于讲求实际,如果放在自己身边多熏陶几年就好一些,但是当时的战事异常紧张,为了再组建一支淮军与湘军成呼应之势,非李鸿章这样有魄力,有才能的人出马不可。所以,曾国藩千叮咛万嘱咐送李鸿章回到了家乡,果然,李鸿章很快招募了淮勇。并用洋枪将军队武装起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较早的现代化武装力量。

可是,李鸿章统率淮军之后,并没有像他的老师那样,对清廷唯唯诺诺,而是把淮军牢牢抓在手中,作为个人的进身之阶和政治资本。有了淮军的护驾,他在上海经营的近代企业不断发展。有了淮军的基础。他在山东营造的北洋水师就成了私人的力量;有了淮军的功业,他一个仗接一个仗的打,并且毫不犹豫地从慈禧太后手中领得一枚枚帅印、官印,而最终也领得了卖国贼的骂名声。毕竟,19世纪后半期,是他的政治舞台。

现在我们回眸一顾,不免要探讨一下曾国藩对李鸿章的任用是功绩?是错误?其实历史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积木组合。李鸿章与曾国藩相比,晚一个辈分,在那个剧烈动荡,观念迅速更新的年代里,他不可能像曾国藩一样委曲求全。他比老师的眼界更开阔,他要处理的事务比老师更复杂。所以,对于李鸿章开洋务运动之先河、创造近代海军等功劳,我们不可抹杀,对于他“避战自保”,屈辱求和的行为我们也要批评。

为什么说科技人才是个“宝”

在三角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是它颇具特色的一项。科技人员在三角集团能有“特殊”,是沾了丁玉华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的光。他力主在三角集团实现科技创新体制化:“仅仅引进技术是不够的。引进设备是引进硬件,引进产品技术资料是引进软件,而‘软件中的软件’——产品设计思想却是无法直接引进的。我们只有拥有了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引进才能有根。”而在科技创新的体制中,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考核就是很重要的环节。这方面。三角集团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

第一,对科技人员的评价要尽可能地量化,尤其要注意将科技创新与实际生产、市场销售相结合。

(1)在市场调研中,除营销人员外,要求科研人员也要参加,并直接到用户中进行调查和服务,从而使他们了解市场需求。

(2)在技术立项时,也要吸收营销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人员参加,从而确保技术立项符合市场需求。在新产品推广过程中,要求科研人员要为营销人员、经销商提供技术支持。

(3)将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与产品销售收入挂钩,科研人员将从其创新产品在市场上的实际销售额中按内销千分之一、外销千分之二的比例提成,从而使他们注重市场导向。

(4)要求科技人员必须熟悉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农产状况,设计并完善产品和生产工艺,从而确保生产进程达到产品设计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第二,对科技人员实行双向晋升制度,打破过去将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做法,丁玉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的做法严重挫伤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还对技术人员产生了误导。在任用上,我们坚持‘不重文凭重能力’的原则,只要对企业有大的贡献,我们就给他大的‘苹果’。”去年三角集团开始对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双轨晋升制度。三角将技术人才分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和专业技术一般人才三个等级。去年对属于前两类的人员,除正常工资和奖金外,集团另外分别给予了每人每年1.5万元和1万元的技术津贴。

随着三角事业的不断扩大,集团还为更多的科技人才提供越来越广阔的空间。比如,硕士生宋永东因为在精细化工开发上有专长,三角集团就为他出资、出人,和提供法人资格,与外单位合作成立了精细化工厂,由他任厂长。目前,工厂的总资产已由1994年建厂时的区区10万元增长到260万元,不仅个人才干得到充分发挥,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所有制上说,三角集团目前仍是纯粹的国有企业,但在丁玉华等一批锐意进取的决策者带领下,三角又作远离“纯粹的国企”——逐渐摆脱旧有窠臼的局限,而向一个真正的现代化企业靠拢。

业内人士都说三角有些“另类”,其实这“另类”的本质内涵就是“不断创新”。面对市场竞争新形势,三角集团以“建国际先进企业,创世界知名品牌”为目标,正在全力推进企业的资本多元化、经营国际化和现代化,完善营销网络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企业发展,争取“十五”期间实现新突破。

如何选用财务人才

财务主管作为现代企业最为重要的部门主管之一,在企业决策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企业在任何决策中都与财务主管有关,能否发挥其决策参谋的作用,受到企业所处客观环境的制约,但从根本来讲还是取决于财务主管本人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既是一项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想胜任这一重要的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

一名优秀的财务主管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

1.道德素质

财务主管是现代企业核心部门的负责人。由于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他的品德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财务主管的道德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作风正派。一个优秀的财务主管应当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

(2)有敬业精神。一名优秀的财务主管应当热爱本职工作,把工作视为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工作中,勤恳踏实,不断追求创新,自觉学习相关工作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对企业忠诚。主要表现在:视企业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企业的事情,针对企业财会工作中的各种商业机密,财务主管应当严格保守,并自觉维护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积极出谋划策。

2.知识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财务主管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企业的理财工作。

财务主管必须具备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这些知识给财务主管以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人能比较好地把握经济形势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要分析经济、环境经济形势,离不开宏观经济学中对政府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知识;而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以及市场运作原理对于正确地进行企业财务决策又至关重要。

财务主管必须熟练掌握会计知识。财务主管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便是会计账目,企业的一切活动和营运情况都在会计账目中有所体现。财务主管在进行各种财务经营决策时,都要用到会计账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

一名优秀的财务主管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工作的政策法规。像《企业财务管理》、《审计》、《管理会计》、《责任会计》、《税收会计》等专业知识是财务主管开展工作的基础,而像《公司法》、《票据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的政策法规,也应当熟悉。

财务主管还必须对本企业的生产产品有较深刻的了解,产品性质不同,其所需资金运转情况便不一致。财务主管不应局限在自身所处的部门,其心中应有对整个企业各个方面的全盘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如何聘用公关人才

和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人打交道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选派不同的人。因为有的人喜欢拐弯抹角,有的人喜欢直来直往,有的人喜欢和热情奔放的人打交道,有的人喜欢和文静温和的人打交道。私营公司在选派公关人才时,要尽量考虑公关对象。但由于小企业不可能备有各种人才,对每个公关对象也不可能都了解,因而经理在聘用公关人员时,应注意:

(1)不要选油头滑脑,让人一看上去就缺乏信任度的人;

(2)不要选高谈阔论,口若悬河而又没什么内容,没有思想深度的人;

(3)不要选言语之间时时流露出过于自私自利,只考虑本企业利益,不考虑公关对象利益的人;

(4)不要选轻于许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