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11431000000028

第28章 教孩子懂得珍惜物品(1)

尽管我们的生活条件富裕了,作为父母也要奉行这样一个原则:再冒不能富孩子。孩子要求的东西,不要轻易就购买。如果孩子要求的东西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得到的,那么,他就不可能珍惜这个物品。因此,对于买给孩子的物品,一定要限制数量,不能让孩子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而是要让孩子感觉到物品的稀缺,这样才能让孩子珍惜物品。

让孩子明白,每一种物品都是有价值的,不可以丢掉有价值的物品,而是应该珍惜物品的价值。

一个苹果只吃了一半,就被孩子随手扔掉了!

刚穿上的新衣服,不一会儿就沾满了泥巴,而且到处是破洞!

新买的玩具,花了几百元钱,没几天就被孩子拆得面目全非!

孩子在获得物品的时候,往往不会去珍惜。这是因为他们在获得物品的时候并没有付出劳动,所以不懂得应该珍惜物品的道理。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去认识每一个物品的价值,让孩子懂得应该珍惜物品。

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16岁时决心自己创业,于是,他开始研究如何致富,但是却一直找不到致富的门路。

有一天,洛克菲勒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宣称有发财秘诀的书的广告,于是赶紧去买这本能够教人发财的书。当他急匆匆地打开这本神秘的书时,却惊呆了。原来全书只有“把你所有的钱当做辛苦钱”这几个字。

洛克菲勒感慨万分,他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学会珍惜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勤俭节约,才有可能成为富翁。

后来,他把这条至理名言当做家训来教育子孙后代。

一、培养孩子珍惜物品的好习惯

1.让孩子在俭朴的生活环境中长大

现代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父母对孩子也特别宠爱。但是,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奢华的环境中,往往不懂得珍惜物品,有些孩子甚至会觉得俭朴是一种可耻的习惯。

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如果父母很珍惜东西,那么,父母自然而然就能成为孩子学习的一个好榜样。如果父母自己并不在意的话,孩子当然容易养成凡事都不重视的态度。珍惜东西,实际是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实践的生活态度。因此,父母自身更要以身作则,努力珍惜每一个物品的价值,用身体语言自然而然地告诉孩子要珍惜物品的价值。

2.要求孩子珍惜物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譬如,从谷子播种到吃进嘴里的饭,要进行几十道工序的劳动,不爱惜东西就是不尊重劳动者。使孩子从小树立“浪费可耻”的观念。家长除了讲解这些浅显的道理以外,如有条件,还可带孩子去工厂或农村看看、走走,了解一些生产的情况。

东晋有一位叫陶侃的官员。

有一天,陶侃出去巡视回来,发现儿子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子,就问儿子:“这是用来干什么的?”

儿子说:“我在路上偶然看到了它,就随便扯了一把。”

陶侃一听,怒斥儿子:“你既不种田,却又以毁坏别人的稻谷为戏!不罚你,你不知道粮食的珍贵,这顿饭你就不要吃了。”

从那以后,儿子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还有一次,陶侃叫儿子把造船剩余的木屑和竹头、竹尾收藏起来,儿子不知道他要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后来,正月初一聚会,雪后天晴,但屋子里湿漉漉的。陶侃就叫儿子把木屑倒在地上,用以吸干水分。

东晋讨伐蜀国的时候,陶侃把贮藏的竹头、竹尾拿出来,做成钉子用来装订船只。

陶侃的所作所为,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用父亲训导,自然懂得了珍惜物品的妙处。

可见,在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爱惜物品,首先是自己不要随意浪费物品。

在食物方面,要求孩子吃多少,拿多少;不要咬一口就扔掉。有些父母总是让孩子随意吃,吃不完的再自己吃。如果孩子形成“反正我吃不完,爸爸妈妈会吃”这样的观念,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这意味着孩子不仅不善于珍惜物品,而且养成了不关爱父母的坏习惯。

在物品方面,不管是给孩子购买的物品还是别人送给孩子的礼物,在把物品交给孩子时,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好好爱惜物品,并强调如果因为他的疏忽或故意损坏,父母下次将不再给他提供物品。

如果真的是由于孩子的疏忽或故意损坏而导致物品损坏,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施行开始时对孩子强调的惩罚。比如不再提供物品,或者要求孩子做一定的家务活来赔偿等,这样才会让孩子更加珍惜他所拥有的物品。

3.教孩子妥善保存物品

父母要教育孩子妥善保存自己的物品。比如,各种物品应该分类整理,妥善放置于一个固定的地方;使用时要小心取拿,使用后要物归原位……

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准备几个储物箱,专门让孩子来放置他的物品。在刚开始的时候,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怎么去放置物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们千万不要认为“反正东西也值不了多少钱,丢了再买好了”,这样的想法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珍惜物品的好习惯的。

如果孩子养成了妥善保存物品的好习惯,不但不容易使物品丢失,而且也不会随意损坏物品。一旦孩子能够把保存物品与珍惜物品联系起来,那么,孩子的这种价值观就初步养成了。

4.规定孩子不得擅自拿用父母的物品

父母的物品有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只有一个,任何东西都可以让孩子去用。实际上,孩子并不懂得有些物品的价值,他们往往随意玩弄最后损坏了这些物品。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物品,孩子只能支配他自己的物品;对于父母的物品,他是没有权利随意支配的。如果孩子确实需要使用父母的物品,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起“每个人的物品都是重要的,我们要珍惜他人的物品”这样一个概念。

5.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孩子的人格很重要,这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一点。孩子虽然小,他也是有价值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随意呵斥孩子,决定与孩子有关的事情时,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等等。这样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学会尊重他人。

在培养孩子珍惜东西的同时,又要防止他产生吝啬和贪婪的心理。有的孩子不愿将自己的用品借给别人,或者不爱惜别人和公家的东西。这种自私和狭隘的心理是要不得的。

总之,要让孩子懂得每个物品来得不容易,孩子才会觉得这些物品的珍贵,才会去珍惜这些物品。

二、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被金钱、物质及其他东西所诱惑。

目前,大部分孩子都经不起网络的诱惑,成为网络时代的小网虫。有些青少年沉溺于电子游戏,对电子游戏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不能操作时就会出现情绪烦躁等症状,这与吸食毒品的成瘾行为极为相似,被称为“游戏上瘾症”。

有位老师讲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班上有一个学生是个孤儿,被叔父收养,学习跟不上进度,很不守纪律,而且迷上了网络游戏,常常逃学,令多数老师头痛。

有一次,我和他谈心。“老师,你爱玩游戏吗?”我没直接告诉他我上网不玩游戏,而是委婉地说:“说真的,我也是个网虫了,可就是不会玩游戏,你能教教我吗?”他满口答应了。在以后的时间里,随着我和他接触的时间增多,他开始和我说真心话了。

他说他在家里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可在游戏里却能体验到温暖和快乐。当他取得成功的时候,有人向他表示祝贺。他说他学习成绩差,多数老师对他另眼相待,同学也不喜欢他,而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却得到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因此,他对网络游戏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总是无法摆脱。

我听后默默无语。接下去的日子里,我在生活上关心他,把他请到家里让他上网,和他交流游戏经验,告诉他哪些游戏能玩,哪些游戏不能玩,课余时间帮他补习文化课。两个月后,他从虚拟世界里走了出来,成绩也渐渐地提高了!

实际上,网络只是其中一个诱惑而已。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了,而且许多媒体也在宣扬吃好、穿好、用好、玩好,电视上刺激孩子盲目消费的广告形形色色。家长出于爱孩子的心理,迁就孩子自不必说,就连家长自己往往也产生了攀比、从众、赶时髦等心理。而金钱与物质的诱惑往往是青少年容易走向犯罪的一个诱因。

要让孩子抵制诱惑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作为父母,必须要给孩子打预防针,以防止孩子迷失在不良的诱惑当中。

1.教孩子抵制不健康东西的诱惑

现在的社会诱惑孩子的因素很多。一些网站、报纸、杂志、电影、录像、图书等夹杂有不健康的内容,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很具有诱惑性,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如果孩子缺乏自制力,经不起诱惑,那么,他就会沉迷于花花世界中,丧失自我。

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讨论什么内容是健康的,什么内容是有毒害的,以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让孩子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东西。

2.教孩子抵制物质的诱惑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物质的诱惑总是难以抵挡的。比如,看到广告就想买广告中的商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赖着不走;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想有,等等。怎样教孩子抵制物质诱惑呢?

●多与孩子讨论广告,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广告的诱惑;

●教孩子分辨需要与想要,买东西一定要根据需求而定,而不是喜欢就买;

●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孩子接触过多的诱惑;

●让孩子学会权衡取舍,引导孩子自主控制不良欲望。

3.不要用物质来引诱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不要以物质来诱惑孩子干活或者学习,不要总对孩子说“今天表现真好,带你吃大餐”或“这次考试成绩挺好的,奖励你一双名牌运动鞋”之类的话。

对于孩子的奖励要更加注重精神奖励,“这次考试成绩挺好的,离你的理想——当老师——越来越近了,真替你高兴,一定要不断努力哦!”同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用自己的志向去抵抗不良的诱惑。

4.用励志故事教孩子抵制诱惑

父母要让孩子有清醒的头脑,认清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能全面稳定地把握自己,要让孩子戒除一些模仿和好奇心理。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来熏陶孩子,让孩子对诱惑有一定的抵制力。

比如,宋代的范仲淹就是一个能经得起诱惑,爱读书、立大志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