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和友善总是比愤怒和暴力更有力。
不能再同室操戈了
温和和友善总是比愤怒和暴力更有力。
——犹太人格言
在为人处世方面,犹太人一向崇尚豁达。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的一次内讧对我们很有启发。
那是第一次中东战争停火期间,以色列抓紧时间扩编国防军。当时,国防军负责人找到以色列某一派武装“伊茨尔”的领导人贝京,要求整编“伊茨尔”。国防军领导人估计,贝京绝不会将自己亲手创立的武装拱手相送,对于贝京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政治家来说,交出武装就等于交出权力,很可能就此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但是,贝京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在贝京的影响下,以色列其他小武装也很快加入了国防军。
有趣的是,之后贝京走私武器,运军火的轮船被国防军击沉。贝京及其同伙被释放后,“伊茨尔”的成员怒不可遏,贝京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通过地下广播电台声泪俱下地咒骂本·古里安是“策划”谋害他的“傻瓜、白痴”,还夸口说,要是他愿意的话只需在“挥手之间”便能消灭本·古里安。
他警告本·古里安及其追随者,“如果我们举手反对政府,他们注定要毁灭自己。那些不立即释放我们军官和士兵的人,注定要毁灭自己”。声明还撤销了前不久发布的要求“伊茨尔”部队参加国防军和宣誓效忠政府的命令。
在当晚召开的人民理事会上,本·古里安针锋相对地指出:“有人用一支枪可以杀害几个人,‘伊茨尔’走私5000支枪足以葬送整个国家!”他的另一句话使“伊茨尔”人永远对他恨之入骨:“感谢上帝,加农炮击中了那艘该死的船!”这句话使整整一代“伊茨尔”人憎恨本·古里安。贝京的助手对贝京说:“我们干脆找机会干掉本·古里安吧,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
贝京的回答再次让他的下属们大吃一惊:“不,我们不能这么做,犹太人已经遭受了外人太多的欺负,不能再同室操戈了,在此危难之时,更应如此!”
这句话确实显示了贝京的政治家风范。
以色列成立后,贝京组建了“自由运动党”。他长期处于在野地位,在1973年自由运动党联合其他小党成立了“利库德集团”。1977年5月,贝京在大选中击败工党,终于出任总理,圆了他的梦。这和他豁达的处世方式是分不开的。
“人的心胸,应该比红海更广阔。”宽阔的心胸和豁达的处世方式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众人着衣时莫要裸身
仅仅凭借知性,就想博得周围人的喜爱,就如同在沙漠中抓鱼一样。
——犹太人格言
《塔木德》上说:“众人着衣时莫要裸身,众人裸身时莫要着衣;众人就座时莫要站立,众人站立时莫要坐下;众人哭时莫要笑,众人笑时莫要哭。”犹太人懂得,在生活中“入乡随俗”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穿着与对方同样的服装,表现出与对方类似的举止,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和他的思想与地位是相似的,对方也就会对你产生好感。温森特是偶然发现这一处世原则的。
温森特曾在博里纳日做过一段时间的牧师。
博里纳日是个产煤的矿区。在这个地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下矿井。他们在不断发生事故的危险中干活儿,但工资却低得难以糊口。他们住的是破烂的棚屋,他们的妻子儿女几乎一年到头都在里面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
这里的人都是“煤黑子”,肥皂在博里纳日人的心目中简直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侈品。
温森特被临时任命为该地的福音传教士时,他找了峡谷的最下头的一所挺大的房子,并和村民一起拿麻袋去装了很多煤渣,在房子里烧起了炉子,以免房子里太寒冷。
温森特登上讲坛,他的讲道是那样诚挚而又充满信心,竟使得这些博里纳日人脸上的忧郁神情渐渐消退了,从他此次布道所受的欢迎来看,博里纳日的人民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任何保留了,他们终于相信了他。他作为上帝的牧师,现在已经得到了这些满脸煤黑的人们的充分认可。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不会是由于他有了一座新教堂,因为这对于矿工们来讲压根儿不算什么。他们不会知道关于对他的传教士职务的任命,因为他并没有告诉他们在原先那个地方他是没有正式任命的。而且虽然他刚才讲道时热情洋溢,措辞优美,但在原来那间简陋的小棚屋里和那座弃置不用的马厩里,他也是这样讲的啊!
温森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用从布鲁塞尔带来的肥皂洗脸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跑到镜子前面端详着自己,看见前额的皱纹里、眼皮上、面颊两边和圆圆的大下巴上,都沾着万千石山上的黑煤灰。
“当然!”他大声说,“这就是他们对我认可的原因所在,我终于成了他们的自己人了!”
他把手在水里涮了涮,脸连碰都没碰就去睡了。留在博里纳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往脸上涂煤灰,从而使自己看上去和其他人没有两样。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首先应该使自己在某一方面与他们相似或相同,这样就有了达成更多一致的基础。
把每次生意都看作第一次
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
——犹太人格言
不管是在为人处世还是在做生意方面,犹太人都是非常谨慎的,他们所奉行的基本原则是:“每次都是初交。”
有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等菜之际,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毕具。日本商人连声赞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转过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见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在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一本正经摆好了姿势,让他画。
日本人一动不动地坐了约有10分钟。
“好了,画完了。”画家说。
听到这话,日本人才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日本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作弄人……”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商人相比,还差得远了。”
到这时,那位日本商人方才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以为一定是在画他了。
日本商人犯了一个犹太商人不会犯的毛病:以为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
而实际上,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上,明确地写着一条:“每次都是初交。”
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犹太人也决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他们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这样做,就不会因自己对对方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
在生意场上,守信是一种基本道德;而谨慎则能避免因对方的失信给你造成巨大的损失。应该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
只看谁奉献得多
人不因地位提升名誉,而是地位名誉因人提升。
——犹太人格言
从前有个国王,他只有一个女儿,长得聪明美丽,深受国王喜爱。
一次公主得了重病,危在旦夕。束手无策的御医告诉国王,除非得到神药,否则公主就没救了。
国王焦急万分,赶紧贴出布告:任何人只要能治愈公主的病,不仅公主可以嫁给他,而且还立他为王位继承人。
在遥远的地方有弟兄三人,其中老大有一只千里眼望远镜,正巧看到了国王的布告。他便同两位兄弟商议,要去治好公主的病;两个弟弟也各有宝物:老二有一块会飞的魔毯,可作交通工具;老三有一只魔力的苹果,不管什么病,吃了这个苹果马上就会痊愈。
三兄弟商量好后,就一起飞往王室。公主吃了苹果后,果然疾病痊愈。
国王欣喜若狂,立即命令准备宴会,向全国宣布新驸马。
可是,国王只有一个女儿,而治病的却是三人,从生活实际和犹太律法上都不允许“一女事三夫”,那么究竟让公主嫁给谁呢?
老大说:“如果不是我用千里眼看到布告,我们也不会想到这儿在为公主治病。”
老二说:“如果没有魔毯,这么远的地方,怎么能来得了呢?”
老三说:“如果没有魔力苹果,即使来了,也治不好病。”
这个问题使国王很为难,公主既不能嫁给三个人,又不能单独嫁给其中一个人,否则就是对其他两人的失信。违约同样是犹太律法所不允许的。那么,只能说布告上的内容有漏洞,若想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避开漏洞。
国王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定了拿苹果的老三为驸马。
国王认为,有千里眼的老大,仍然拥有千里眼;有魔毯的老二,仍然拥有魔毯;只有老三将苹果给公主吃了,最后什么也没有了。根据《塔木德》律法:“当一个人为一人服务时,最可贵的还是把一切都奉献出来的人。”这就是国王为了避免违约,而又避开合同的漏洞所寻求的一条标准。即不看谁对治病的贡献大,而只看谁奉献得多。
在生活中应该把诚心和聪明结合起来。信守合同是一种诚信;巧妙地避开合同中的漏洞则是一种聪明。
选择求生的对象
接近香水店,就会染上香水的味道。
——犹太人格言
贾迪·波德默是一名犹太人,他在商界的成功史已没人知道,因为他没留下任何文字性的东西,然而,他在危难时期的一个决定,却让世人永远记住了他。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所有的犹太人,68岁的贾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讨对策,最后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向德国的非犹太人求助,争取他们的保护。
办法定下来之后,接下来是选择求生的对象。两个儿子认为,应该向银行家金·奥尼尔求助,因为他一直把波德默家族视为他的恩人。在不同的场合,他也曾多次表示,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他。
波德默家族拥有潘沙森林的采伐权,在欧洲是数得着的木材供应商。金·奥尼尔是一家银行的小股东,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资助下发家的。40年来,为了支持他打败竞争对手,波德默家族的钱,从来都没有存入过其他的银行,就是到事发的时候,他的银行里还存有波德默家族的54万马克。现在波德默家族遇到了灭顶之灾,向他求助,他怎会袖手旁观?
68岁的老人却不是这种意见,他认为应该向拉尔夫·本内特求助,他是一位木材商人,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他打工起家的,后来是经过他的资助,波德默才有了今天的家业。现在虽然很少往来,但心理上从没断绝过感激和思念。
最后,老人说,你们还是去求助拉尔夫·本内特先生吧!虽然我们欠他的很多。
第二天一早,两个儿子出发了。在路上,二儿子说,我们不能去本内特先生那儿,上次我见他时,他还提那700吨木材的事。要去,你去吧!我要去求奥尼尔。最后,二儿子去了银行家那儿,大儿子去了木材商的家。
1948年7月,一个叫艾森·波德默的人,从日本辗转回到德国,去寻找他的家人,最后一无所获。后来,他从纳粹档案中查到这么一条记录:银行家金·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个年轻男子,疑是犹太人。一年后,他又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档案中,查到他父亲、母亲、妻子、弟妻及6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后第四天被捕的。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定居美国;2003年12月4日去世,终年83岁,留下1部回忆录、2个儿子、3个女儿和9个孙子、孙女。他的回忆录主要讲述了他在木材商本内特的帮助之下,怎样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该书的封面上写着:献给父亲贾迪·波德默先生!封底写着:许多人认为,要赢得他人的忠诚,最好的办法是给其恩惠。其实,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在现实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
与人交往的时候,看清对方的真正面目是很难的。但是你可以考察对方的行为。如果他过去一贯无私地帮助别人,他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砖头大小的黄金值多少钱
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话,比伤害人的真话要好得多。
——犹太人格言
售货员费尔南多在礼拜五黄昏经过一个小镇。由于身无分文,他无法食宿,只好到犹太教堂找执事,请他推荐一个提供安息食宿的家庭。
执事查了一下记事本说:“本礼拜五,路经本镇的穷人很多,每家都住满了客人,唯有一家开金银店的西梅尔家例外,不过他从来不接纳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