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11441700000010

第10章 适时改变,将舞台不断扩大(1)

不断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

对于一个新人,要适应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首先应该是不对企业的任何事情做出反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反应。刚到一个公司,对企业文化还不熟悉,过早地表现出自己的好恶,容易造成大家对你的误解,你的任何显露都有可能显示出你的水土不服,最好是深藏不露。没有反应是最好的适应。培训会上没有提任何问题是对的,大家不会认为你与企业文化格格不入。

一段时间以后,要积极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冬天冷了,我们要加衣服,夏天热了我们要减衣服,这些都是对气候的积极反应。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个气候,我们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对不适合我们的企业文化部分,起初可以采取躲避策略,对适合我们的企业文化部分,要积极响应。

躲避只是暂时的,最好还是入乡随俗,学会适应这种企业文化。比如有的企业总裁是军人出身,企业文化中充满了军队文化氛围。我们没有当过兵,对体罚就会感到不适应。但是对于当过几年兵的人来说,犯了错误或没有达标,原地罚一会儿站是很正常的。想一想连职位比你高的人都要罚站,站一会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就当锻炼身体了。

企业领导喜欢个人崇拜,这又有什么呢?文化大革命,我们早请示,晚汇报,开会呼口号,兜里揣着红宝书,遇到问题背语录,连这样极端的个人崇拜我们中国人都可以接受,现在集团总裁把自己的话成为最高指示(实际上是马屁精搞的,这与文化大革命时候林彪搞的那一套一样),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不愿意听取不同意见,这没有什么过分的。就当又回到文化大革命了。

人生就是一场戏,企业文化就是在单位这场戏的规则。遵守它,演好戏,把自己当成一名演员,利用自己的演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试图去改变自己扮演的角色的性格和言行。能扮演各种角色的演员才是最杰出的演员,才能获得丰厚的报酬。

人的一生,其实质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新员工的适应只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一个新起点,我们要学会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主动地适应新规则,用新思想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而刚刚加入一个新公司,一切都是陌生的。一般而言,大多数员工都能比较好地适应新环境,但是当新工作环境与以前的环境差异较大,且某些新员工的心理状态有薄弱环节时,就有可能出现适应困难的情况。那么,新员工如何能顺利地接受新环境、进入新角色,进而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咨询师这样说:

想方设法亲密接触企业文化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相信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们无意于纠缠这句话的真实性,但它至少反映了一种让人疑惑的现象:“行也不行”。这种现象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究其原因,与能否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

据一项对大学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表明,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后,一年之内能顺利适应公司企业文化的人数仅占34%,相当高比例的毕业生属于“适应不良型”,即两年之内才逐步适应,甚至三年以上仍难适应,即所谓的“适应困难型”。

那什么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和企业人的思想和行为。公司的业务各种各样,公司的规模有大有小,公司的层次有高有低,这样就导致了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世界领导与变革领域的权威——约翰?科特(John P.Kotter)曾指出:企业文化对长期经营绩效有巨大的正相关性。而另一位写出《基业长青》的着名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Collins)认为:伟大的公司都有“利润之上的追求”与“教派般的文化”。可见,优秀的公司无一不对企业文化有着执着的追求。

员工进入一个新公司后,简单地说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融入企业的文化,然后把企业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工作行为中去,使自己的工作如鱼得水;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不能融入这个公司的文化,或者说被排斥,这就导致新员工在企业文化上的障碍,要么在工作岗位上无所事事,要么被迫离开。

对员工而言,如何在企业中表现自己,能否在这个企业长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进入企业的经历和感受。员工应当主动去了解和适应新企业及其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发展史、经营理念、决策机制和关键的人际关系等等。

“四项注意”快速融入企业文化

新员工适应企业文化的时间因各自情况而不同,一般要经过三到六个月的时间。适应快的人,一个月就能过去;适应慢的人,或许需要半年时间才能过去。因此,如何快速地融入到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避免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此搁浅,是每一个员工必须考虑的问题,以下四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认真对待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又称岗前培训、职前教育,是一个企业把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是员工了解所在企业的好机会。它不但可以帮助员工了解企业的行为规范、福利待遇、可用资源等,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文化大义灌输到员工的大脑。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在员工入职时已不仅仅只做简单的引见,往往还要安排内容丰富的培训等待员工入职。

拿国内着名企业海尔来说,通常海尔公司在员工入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举办新老“毕业生”见面会,通过师兄师姐的亲身感受理解海尔。新人也可以利用面对面与集团最高领导沟通的机会,了解到公司的升迁机制、职业发展等问题。这无疑是新员工了解海尔企业文化的绝好时机。

又如,联想对新员工实行的“入模子”培训。所有加入联想的员工,在试用期时都要接受为期一周的封闭培训(“入模子”培训),了解公司的文化、理念、产品、历史、发展方向等等。从“模子班”里出来的员工,都感到整个人好像发生了变化,联想的一切已经深深植入脑海。

工作中多学、多问、多了解

投入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肯定有一些陌生的地方,这就要求新员工多学、多问、多了解。对于“可视规矩”,则找来公司的制度、流程和职位说明书加以学习;对于“不可视规矩”,也就是企业文化,就要虚心地向老员工请教。因为他们在公司的工作时间长,对公司的方方面面可谓了解入微,多和他们交流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工作中遇到难题或是处理问题拿不准时,千万不要不闻不问、不懂装懂,而应主动大方地请教身边的同事,培养自己对公司的归属感。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小陈,毕业后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市场调研的工作,对于外企公司的工作节奏快、管理要求严,此前小陈早有所闻。所以在刚参加工作时,他尽量改变自己原来读书时拖拉、懒惰、不拘小节等的毛病,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工作,同时多学、多问、多了解。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小陈对工作已得心应手。他感触最深的是,要快速地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就是多学、多问、多了解,但前提是要掌握好学习和询问的时机。

谦虚行事

身处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谦虚行事是必不可少的。在对公司的企业文化还没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急于表现自己的所知所能,不但不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还容易弄巧成拙,给人锋芒毕露的感觉,容易让人产生厌恶感,这不利于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

小李的专业经验非常丰富,跳槽到国内一家大型IT企业后,更是摩拳擦掌,很想大干一场,加入公司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做出一份长达30多页的企划案,放到老板桌前。令小李迷惑不解的是,老板接到企划案后非但没有表扬他,反而大皱眉头。后来小李通过同事了解到:原来公司一贯奉行稳健经营的作风,而小李的企划案虽然具有开拓性,但是存在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和公司的企业文化不符。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作为新人都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没有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之前,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以至于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谦虚行事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融入团队

现代企业不可能单打独斗,IBM大中国区总裁讲,现在是“打群架”的时代。企业文化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融入到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中,也就是融入这个大的团队里。而团队必然有文化和他自身的一套规矩,个人英雄主义是行不通的。想要被一个团队所接纳,就得想办法接受和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念,在这个团队找准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活动,这是新员工融入团队的一个有效方法。哪怕是共进一次午餐,也可以加深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在工作中你和同事深入接触的机会有限,大家都忙于自己的事务,不可能过多的交流。而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则可以对公司的团队有更深地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融入团队并不是拉帮派、搞小圈子。办公室是一个讲究团队士气和团结精神的地方,和同事相处,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内部分帮分派,游离于公司的主流文化之外。

关于新员工的适应问题,还有许多其他有助解决的途径。总之,不管你以前从事什么职业,有着怎样的工作背景,一旦加盟一家新公司,都会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是必须的,包括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调整工作技能发挥的方向,快速地认知新公司的企业文化方能顺势而行——这是社会和企业对每个职业人的要求。

你的公司文化适合你吗?

问自己:长处在哪里?喜好在哪里?问公司:文化是什么?风格是什么?

在同样的公司,有的员工如鱼得水,有的员工郁郁寡欢。要找到一家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公司,首先要学会分析企业文化的不同类型。反过来,招聘经理也要在了解自己公司文化的基础上,发现适合自己公司的员工。

要想职业生涯成功,必须对企业文化是如何起作用做分析和思考。对于那些想担任领导的人来说,更需要搞清楚在每种文化中,表现出哪些行为才会让自己脱颖而出。从这些氛围和文化背景里,我们会看出一个组织是如何运行的。

要清楚企业对你的期望是什么,需要了解“潜规则”,这些非正式的规则定义了“成功”在不同企业文化中的含义。与正式的规则不同,潜规则才真正指明了企业运行的规律。

那么,怎么才分得清所处的企业属于什么类型呢?有两个模型可以帮助你。一是把公司的风格分成硬汉型、猛干猛玩型、赌未来型和官僚主义型。二是将公司的文化分成四个类别:控制型、合作型、能力型和培育型。这当中的某一种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你认清“大势”有帮助。

第一种模型

硬汉型

在这类组织里,冒险是家常便饭,做出决策后需要快速反馈,财务风险很大,大多数情况下,员工在一年之内就会知道他们是否达到了目标。公司内部的压力重重,每分每秒都让人透不过气来。这里,个人主义高扬,但是个人收入也相当可观。也只有在这里才容得下明星文化,因为组织的生存离不开这些牛人。

要想在这类公司成功,你必须强硬,无须对仓促的决策懊恼。当然,你也得接受因此而犯下的错误,但前提是你得很快发现错误。

猛干猛玩型

在这类组织里,员工关心客户的需求并积极满足他们。这里的成功法则是:人要友好、外向、懂人情世故、能适应纷纷扰扰的环境。在这种文化里如鱼得水的人通常都有社会责任感并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心甘情愿加热情洋溢让他们轻松胜出。

公司高层也常常加入到“疯狂地玩”的庆功会上,并与员工称兄道弟,为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后减压。员工间的情谊在这些场合轻而易举就萌生了。大家可以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畅所欲言。

在这类组织里,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战略、财务和控制成本的结构以免因企业快速发展而导致局面失控。因为,一旦失控,公司就会急速走向衰落。没有坚实的管理基础作保障,这类公司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赌未来型

在这类组织里,风险也是源源不断,但反馈却来得很慢。这里的财务风险大,在做决策的时候,公司高层总是在拿公司来赌明天。

在这里工作就好像在玩一场赌注过高的游戏,如果你有胆量、有精力、有足够的耐心忍受迟缓的反馈,那你就能生存下去。在很多这类的公司里,公司的一张一弛都会让员工对能否保住饭碗不断地产生疑问。这类组织通常有些“老手”,他们在公司多年的起起落落中,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核心圈。新来的人要是没有进入这个核心圈的话,当公司发展缓慢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悬在空中的感觉。

这类公司的本质决定了仔细的、反复的审核对避免犯错是有好处的,因为在这里,哪怕是一点小错也会酿成大过。

强有力的分析能力、技术能力加上对过去成功项目和产品的总结,会让这类公司的领导者成长起来。尊重权威和公司的组织结构对这类公司的成功大有裨益。另外,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督导人员,向员工传授成功的秘诀。

官僚主义型

这类组织很难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在这类组织里生存需要明确潜规则,学会明哲保身。对于什么样的表现才能获得进步,官僚主义型组织却付之阙如。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活干得到底怎样不甚了了,通常是犯了错误、受到责备之后他们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

在这里,经理人只要表现得中规中矩就行了。为人和气、随大流对是否能得到提拔至关重要。在这里顺风顺水的人一般是那些严格按规则和程序办事之辈,他们喜欢“操正步”,他们恪守时间,他们注重细节,他们严格执行命令而不管对错,他们深谙办公室政治。

第二种模型

控制型

这类组织重实效,包括实际经验、实用性和适用性。决策的过程强调客观、推理和规范。艾默生电气的首席执行官曾说:“我们希望每个员工都回答这样四个问题:在你最近的工作中,成本降低了多少?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在过去6个月里,你同管理层碰过面吗?你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吗?”

听起来让人觉得兴奋,难道不是吗?公司高层清楚地认识到,合理的决策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他们相信系统的成本/利润分析对做出现实和准确的决策休戚相关。这个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比如,程控现金出纳机会提供每日的销售量和成本的准确数字,这类系统化的、真实的数字可以帮助买家根据销量来调整订单,从而把库存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但是,涉及到公司的文化时,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