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对李息说:“你要好好盯着张汤,这个人太嚣张,得罪的人太多,迟早会倒台的,你有机会一定要多揭发他,不然,很可能会被他连累的。”
汲黯不知道自己托付的这个人其实是个非常胆小的人,汲黯走后,他一直没有出来揭发张汤,可谁知,事情竟然真的被汲黯预言准了,而最终李息也真的被张汤连累了。也许临死的时候,李息还在后悔自己没听汲黯的话。
张汤的弱点
汲黯临走的时候对李息说张汤得罪的人多,迟早会倒台,不是没理由的,因为当年张汤和桑弘羊一起策划盐铁法,砸了民间许多矿主和盐商的饭碗,惊扰了他们的发财梦,这是其一;其二是张汤人在中央,朋友没多少,敌人却是从中央到地方,遍布全国,几乎没人不恨他的。张汤这样四处树敌,只有攻没有守,最终肯定要出问题,他的政治弱点被汲黯看在眼里,同时也被别人看在了眼里。
第一个敢于站出来说张汤弱点的,是一个叫狄山的博士官。当年匈奴单于被卫青打得满地找牙的时候,右谷蠡王以为单于已死,于是自立为单于了。但没过几天却听说伊稚斜单于还活着,右谷蠡王无奈,只好自废单于封号。
伊稚斜命是捡了回来,匈奴士兵却死了不知多少人,伊稚斜心里火大,于是转头问投降匈奴的赵信怎么办,赵信斟酌了半天,最终想出了一计,那就是和亲。
单于没办法,再打下去自己也不是汉朝的对手,于是采纳赵信的建议,向汉武帝提出和亲的方案。汉武帝因为缺少进攻的马匹,于是在接到这个消息后,就跟自己的臣子们展开讨论会磋商,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大家讨论了一下,主要分成两派,一派主和亲,一派主张继续打下去,直到彻底消灭匈奴为止。
主张不和的有丞相府秘书长(丞相长史),名唤任敞。他对汉武帝说现在匈奴被我们打得满地找牙了才求主动和亲,我们不能这么便宜他们,应该让他们就此臣服,到边境来对汉朝朝拜。这话在汉武帝听来,简直是舒服至极,于是汉武帝决定派任敞出使匈奴,去跟单于谈判。
不过,分析当时的形势就会发现,汉武帝和主张不和亲的人其实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盲目乐观。所以当伊稚斜单于听汉朝说要让他臣服的时候,非但没有答应,反而大骂汉武帝,还将任敞扣了下来。
汉朝丞相秘书长被扣下来,这大大出乎汉武帝的意料。之后汉武帝又赶紧召集群臣进行磋商,就在这时,主张和亲的人里面站出来一个人说话了,这个人就是博士官狄山。
狄山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堆道理,归结起来也就是这么个意思:“文景二帝的时候,汉匈之间和亲,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将匈奴打得满地找牙,百姓的日子不但没见起色,反而每况愈下,所以我觉得还是和亲比较实际。”
汉武帝一听这话,脸马上就黑了下来,于是转身问张汤:“你觉得博士的话,有道理吗?”
张汤站起来说了一句话,马上震惊全场:“此愚儒无知!”翻译一下就是:这是读书人的愚蠢和无知。一棍子就将狄山花了大半辈子学的东西全都否定了。
张汤这样损自己,狄山当然不依,于是当场发飙了。
读书人吵架其实跟街头老大妈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使用言辞方面略有不同。狄山这样反驳张汤:“你说我愚蠢,但我至少是愚忠;你聪明,但你分明就是诈忠。这不是在诬蔑你,你治淮南王及江都王,离间皇宗骨肉,让天下诸侯人人自危,这难道不是诈忠吗?”其实张汤所有的政敌都觉得张汤是地道的诈忠货色,只不过大家没有说出来,只有狄博士一人说了出来。
狄山骂完张汤嘴上过了瘾,却没想到招来了灾祸,因为汉武帝不高兴了。汉武帝不高兴不是因为狄山说张汤诈忠,而是因为狄山将张汤和淮南王等人的事连在了一起。要知道,那一直是汉武帝心里的疤,一想起来就隐隐作痛,而现在狄山居然还没有眼力见儿的乱提,这不是愚儒是什么!
生气的汉武帝就对狄山说:“我派你当郡长,你有办法对付匈奴,不使他们来侵犯吗?”
狄博士一愣,但想了想只能说:“不能。”汉武帝接着追问:“那当县长呢?”狄博士又一愣,回答:“不能。”汉武帝看来不打算放过狄山了,问:“那派你守一个亭障碉堡呢?”汉武帝说到这的时候,狄山已经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杀气,于是后知后觉地说:“能。”
能和不能比起来,虽然差了一个字,但也只让狄山多活了一个月而已,因为汉武帝派狄山去边地守碉堡,一个月后,匈奴来袭,将他的头砍下来,扬长而去了。
狄山之死给了所有人一个警示:想要多活几天,就不要惹张汤,惹了张汤,就等着死吧。
畏惧,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被畏惧,则满足了那些掌握着生死大权的人内心的快感,而张汤的弱点就是,太沉溺这样的快感了。最终,他也是死于这样的“被畏惧”。
点燃导火索
在很多人眼里,张汤就是个武林高手,而且是个爱欺负人的武林高手。他依仗着汉武帝这招绝世武功,在政坛上横行霸道,已经激起了共愤。这些愤怒的人认为既然自己单打独斗不能对付张汤,那就大家联手,一起搞倒他!现在等的就是一个点火的人而已。
很快,这根导火索就被点燃了。
第一个点火的人,是他的下属李文,当时任御史中丞。李文具体是怎么惹上张汤的已经没办法查证了,可以查证的一点是,张汤恨这个李文已经到了牙齿痒痒的份上。但无奈,李文没有把柄被张汤抓到,张汤即使恨他也没办法奈何他。不过这件事却被张汤宠信的一个小吏鲁谒居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鲁谒居二话没说就开始替张汤行动了。要想扳倒李文就要有证据,于是鲁谒居就开始制造伪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鲁谒居忙活了一段时间,就制造了一大堆伪证出来,张汤也不客气,按照举报的材料将李文抓了起来,最终砍了他的头。
李文的脑袋没了,张汤心想自己的恨终于解了,但没多长时间,张汤就被汉武帝召来问话:“李文昨天人还好好的,怎么一夜之间蹦出那么多罪名?”
张汤听这话心里一惊,抬头看了汉武帝一眼,汉武帝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说道:“有可能是李文得罪了什么人,被人家告了。”
其实张汤心里怎么会不清楚,这个人家指的就是鲁谒居。张汤以为这事他不说出去,鲁谒居也不说出去就没人知道,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儿最终还是被以阴险狡诈著称的刘彭祖知道了。
问题出在哪儿?出就出在鲁谒居替张汤整死李文后病了,张汤闻听后就亲自前往慰问,本来领导看望下属表示关心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事情不正常就不正常在张汤在慰问的时候做了一件事——替鲁谒居做足底按摩。
举目长安,有哪个领导能做到如此“关心下属”,已经关心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换了别人,也许还有那么点儿可能,但放在张汤身上,却不得不让人怀疑。因为张汤是汉朝出了名的酷吏,当年酷吏郅都人到哪儿就被人怕到哪儿,要不是后来窦太后非要扳倒他,郅都到现在还得在让众人畏惧着。现在的张汤就是当年的郅都,在汉朝的酷吏排行榜上,如果他不说自己是第一,就没人敢争第二。这样一个让整个长安畏惧的人,居然温柔得像猫一样为人做足底按摩,难道还不够奇怪吗?而且,按的人心安理得,被按的人也心安理得,这就更加匪夷所思了,这中间要是没有什么猫儿腻,鬼都不信了。
然而,就在张汤和鲁谒居安然地做着这些的时候,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件事居然会被传扬出去,还传到了刘彭祖耳朵里,被他大大地炒作了一番。
刘彭祖之所以让人讨厌和畏惧,就是因为他是那种典型的可以将小事化大、大事化祸事的人,什么事一旦到了他手里,就会比原来的情形严重一百倍。他这样的名声已是天下人尽知,无论是中央官员还是地方官员,都知道这样一个真理:刘彭祖不惹你就是阿弥陀佛,你要是不幸惹上他,就算不被整死,也得成半个废人。
而刘彭祖之所以要炒作张汤之事是因为张汤挡了自己的发财路。赵国本来就是以冶铸为业,而张汤和桑弘羊突然搞出个盐铁论,好端端的私有产业就被国家垄断了。刘彭祖咽不下这口气,就上诉到了中央。张汤对于刘彭祖的为人也是有所耳闻,于是就采用排斥手段,否决了刘彭祖的上诉要求,两个人的梁子也就此结下了。
有仇必报,这是最真实的刘彭祖。自从接下梁子后,刘彭祖就开始搜集张汤的把柄。当他搜到张汤替人做足底按摩时,简直比捡到财宝还要兴奋,之后立刻着手炒作——给汉武帝送去了一封信,揭发张汤的行为。信里说张汤作为国家大臣,居然会亲自给鲁谒居做足底按摩,这实在是有点让人怀疑,怀疑他们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汉武帝看完信也是大吃一惊,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张汤就是狄山说的诈忠,而诈忠,就是欺君之罪。难道这个张汤真的如众人所说那样是诈忠,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想到这里,汉武帝觉得心里一惊,这太可怕了!汉武帝越想越觉得恐怖,于是赶紧派人前去查探,可在司法部的人感到到来之前,鲁谒居已经病死在家中了。
为什么鲁谒居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个时候死呢?这不是很奇怪吗?就在司法部的人感到郁闷的时候,却发现了重大收获,鲁谒居是死了,但他的家人还活着,鲁谒居的弟弟就是其中之一。然后,司法部的人就兴冲冲地将鲁谒居一家抓来,准备审问。
鲁谒居弟弟一行人被关在了少府看守所。汉朝时候的少府主管宫廷事务。廷尉将嫌疑犯家属关在少府,目的很明确:不想打草惊蛇。
张汤的政治嗅觉灵敏有如电子狗,想要瞒过他,实在是不太容易。知道这件事后,张汤就以视察之名去少府看守所走了一趟,当然看到了鲁谒居的弟弟,但他装作不认识似的走了过去。
张汤装了一辈子,成功就成功在他装的品质上,但最终也是这个装的品质害了他。当时鲁谒居的弟弟以为张汤此行是来救他的,没想到他居然装出一副冷酷的样子,鲁谒居的弟弟眼巴巴地看着张汤离去,心里的话争着抢着往外冒。我们看警匪片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所有犯罪都要隔离审讯,以防他们互通信息,抱团不认账。鲁谒居的弟弟觉得就算张汤你不亲自来暗示,最起码也要派个人通气啊,现在这样一声不吭,不是太欺负人了吗?
越想越生气的鲁谒居的弟弟一下子就火了:你不想自己的丑事传出去就不管我们的死活了,没那么容易!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于是,鲁谒居的弟弟找到主管法官,主动投案自首了,说张汤有把柄在自己手里,就是之前鲁谒居替张汤将李文除掉一事。
也许有人会说这事不是只有张汤和鲁谒居知道吗,怎么现在又冒出个鲁谒居的弟弟呢?
其实很好理解,鲁谒居伸腿蹬天走的时候,不可能丢下全家不管,他肯定会给自己家人留一手,防的就是张汤要是真的不管他们死活的话,即使是死也要拉张汤来垫背,说白了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张汤那时候还是照常吃喝拉撒,完全没料到鲁谒居的弟弟会来这么一手,他知道他们掌握着他的证据,自己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只是想缓一段时间,想想办法,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沉不住气,先咬了张汤一口,这下真的坏事了。更坏事的是,在鲁谒居的弟弟做完口供后,张汤还是照常早睡早起,早朝晚归。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鲁谒居的弟弟已经将他告了,而张汤之所以暂时无恙,是因为有个人将此事压下去了。
这个人名唤减宣,之前减宣对此事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记录,算起来应该是证据确凿了,之后却将笔一丢,将案卷封存了起来。也许有人会说他和张汤两人是一伙的,所以要将此事压起来,但事实上,他和张汤不但不是一伙的,而且是关系极度恶劣的政治仇人。
减宣为什么要替张汤隐瞒此事呢?减宣这样做是因为觉得时机还不成熟。猫逮着老鼠,一般是把老鼠玩够了才吃,现在的减宣也是这样,他知道仅凭鲁谒居弟弟的口供根本搞不死张汤,他要再多多收集证据资料,一举将张汤置死。高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要将对手置死,这才是传说中的政治高手。
你方唱罢我登场
对付张汤的各路人马正在积极部署,想将张汤往设好的圈子里赶;而张汤也许是气数已尽,冥冥之中也在向着那个设好的圈子里跑。李文、刘彭祖、减宣,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走了一个来,等他们都唱完之后,另一个出场了。这个人对我们来说也算比较熟悉了,他就是曾被窦太后拉来填“坑”的武强侯庄青翟。
我们在前边也说了,汉武帝这朝的丞相都很短命,一般做不了多久就会丧命,典型的衰丞相。公孙弘死后李蔡接班,可没多长时间就丧了命,后来汉武帝就将庄青翟扶上了马。
要说庄青翟这辈子也不容易,前边窦太后和汉武帝斗法,将汉武帝立好的丞相窦婴废了,将庄青翟拉来填坑;但好景不长,窦太后死后,汉武帝再发威,又将庄青翟废了,让田蚡做了这第一把交椅。
庄青翟做梦也没想到,时隔多年之后,他竟然又被当初废了他的汉武帝拉上了马,当上了丞相。庄青翟之所以会有今天的际遇,也是因为他有一个优点:低调做人,低调做事,从来不随便惹事。
但事情往往很奇怪,你不惹事不等于事不惹你,最近就有一件事让向来低调的庄青翟不得不去找帮手对付他,这个人就是树了一国家的敌人,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张汤。
庄青翟和张汤是怎么弄到一起的?事情还得从头讲起:不知道什么人居然斗胆去盗墓,看过《盗墓笔记》的人都知道,但凡值得盗墓人去盗的墓,里面埋的都是些有来头的人。现在也是这样,这些人盗的墓不是别人的,正是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