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风云人物(上下)
11449300000034

第34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篇(5)

黄盖按照与周瑜制定的计策,写信给曹操表示愿意归降。曹操没有识破这是诈降计,答应接受黄盖。黄盖预先将几十艘小船内塞满薪柴,灌上鱼膏,外面用帷幕、旌旗遮掩好。然后,他选择了一个东南风猛烈的夜晚,率领着船队向江北冲去。在离曹军二里的水面上,黄盖命令各船同时点火。火猛风烈,船行如箭。由于曹军以为是投降,没有防备,结果小船点燃了他们的战舰。刹时间大火腾空而起,火舌向对岸舔去,很快延及曹军的营垒。江北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曹军将士乱作一团,被烧、淹死者难计其数。曹操猝不及防,无心迎敌,索性命人把未被点燃的战船和不便带走的军需付之一炬,带着残部向北败逃走。联军在刘备、周瑜的带领之下,水陆并进,一直追到南郡。曹操不愿在荆州久留,遂任命曹仁把守江陵,自己则撤回北方去了。赤壁一战,曹军损失严重,死亡的人数超过一半。战死之外,还有大批将士因饥饿、疫疾而命丧黄泉。战争的胜利,稳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赤壁一战,周瑜的英名传扬天下。

周瑜到达南郡后,以数万大军围攻江陵城。江陵城内粮草充足,加之曹仁防守严备,周瑜一直未能取胜。周瑜为分散消耗曹仁的兵力,派甘宁西上攻取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甘宁一战得手,曹仁果然分兵,企图以五六千众夺回夷陵。周瑜采纳吕蒙建议,只留下少许人继续围困江陵,自己则亲率大军去救甘宁。周瑜行至中途,发现江陵到夷陵之间有一处险要的必经之道。他便忙派出三百余人,用砍伐的树木将险道阻塞。周瑜赶到江陵,当日即与曹仁在城下激战起来,围城的曹军被消灭一半以上。曹仁抵挡不住周瑜的攻势,又担心江陵有失,连夜撤往江陵。曹军行至险道,发觉陷入困境:前面有树木拦路,后面是周瑜穷追不舍。为了逃命,他们只好丢掉马匹,越过路障,步行遁逃。这一夜,周瑜截获曹军战马三百余匹。

不久,周瑜在长江北岸建起营垒,准备长期围攻曹仁。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两军一直在江陵相持。双方进行过多次较量,彼此各有胜负。每战,周瑜必身先士卒,跨马入阵。在一次混战之中,他不幸为流矢射中右臂,受了重伤。曹仁听说周瑜伤重行动不便,认为有机可乘,立即召集军队前来骂阵。周瑜忍着箭伤,挣扎而起,到各营鼓舞士气。曹仁讨不到便宜,只好退兵。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守江陵的曹军伤亡过重,曹仁被迫放弃南阳。把曹军赶出荆州后,周瑜以偏将军领南郡太守的职务镇守江陵。同年,孙权为表彰周瑜的功劳,特别把下隽等四县封作他的奉邑。

英年早逝

曹操的势力北退后,刘备乘势占据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他自号左将军、领荆州牧,设大营于油江口,易其名为公安。刘备为巩固同江东的联盟,冒险东去迎娶孙权的妹妹,并向孙权提出借南郡的要求。在借与不借南郡的问题上,江东政权的内部存在分歧。周瑜不但不同意鲁肃借南郡与刘备的意见,而且主张把刘备软禁在江东不放。建安十五年(210年),他上书给孙权说,刘备是个心怀大志的人,手下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名将辅佐,绝不会久屈人下。周瑜认为,应把刘备弄到吴郡,广筑宫室,多置美女,用腐化的生活消磨他的意志;把关、张两人,瓦解分散,各置一方,然后派出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去攻打他们,事情就可以解决了。相反,割借刘备土地,再放任三个人聚在一起,这好像蛟龙得到了云雨,他们怎么会甘当池中之物!孙权考虑到曹操的威胁仍然严重存在,江东需要孙刘联盟。况且刘备也不是美女珍玩就能上钩的人,所以没有听取周瑜的建议。刘备返回公安,听说此事,心有余悸地说,我险些死在周瑜的手里。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周瑜去京口(今江苏镇江)面见孙权,提出夺取益州的计划。益州在荆州的上游,相当于今四川省地区。这里形势险塞,易守难攻,沃野千里,稻香鱼肥,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割据益州的刘璋暗弱无能,内部矛盾重重。占据汉中一带的张鲁又屡次与刘璋发生战争。周瑜以为,曹操受到重大挫折后尚未复原,又有心腹之患,不敢轻易举兵南下。益州局势不稳,正好乘隙而攻。占据益州后进而消灭张鲁,再与反曹的马超结盟,这样就形成了反曹的包围圈。周瑜还建议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对抗曹操。他乐观地说,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消灭曹操,统一北方是可以办到的。在征得孙权同意之后,周瑜立即启程返回江陵,作攻取益州的军事准备。但是,周瑜走到巴陵的时候,突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临终前,他上书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周瑜语重情长地劝诫孙权“先虑未然,然后康乐”,除要防备北方的曹操,还要警惕占据荆州的刘备。

这一年,周瑜35岁。

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出身士族,王导之侄。其书法博采众长,兼善隶、草、正、行各体,正体以《兰亭序》为最;行书以《奉桔帖》为最;草书以《初目帖》为最。真迹无存,传世均为临摹本。

以书换鹅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12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临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据说还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东床择婿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做妻子?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像平常一样随便,好像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神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郗鉴派人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轻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烧饼,样子太随便了,好像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这故事便成了“东床”的来历。

这里还顺带说一句,王羲之的夫人、郗鉴的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对王羲之的帮助很大。她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在王羲之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止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书《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