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11477200000017

第17章 商界精英:闽南的脊梁(8)

1996年,在洪肇设的不懈努力下,福建柒牌时装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西服厂很快投建。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要为产品整体形象着想,洪肇设开始对产品质量进行更加严厉的监管,由此生产出的男装做工极为精细,很受新兴的“商业人士”们欢迎。“柒牌”一时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于当年便荣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

“柒牌”的成功推出,使洪肇设脚下的路宽阔了起来。然而,他从不是个满足现状的人,当他看到柒牌西服极受人们欢迎,而自己厂内却因设备简陋而总是导致市场供不应求时,他立下决心:更换生产设备!

1998年,洪肇设斥巨资从西欧引进法国力克cAD、德国杜克普缝纫、意大利迈埤整烫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组建了国内一流的西服生产线。这一系列先进设备的引进,让洪肇设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是,闽南人靠的就是魄力和胆识,这些,最终成就了“柒牌”。

“柒牌”凭借先进设备大规模挺进职业装市场,力推西服产品,迅速扩大市场销售网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那一年,“柒牌”屡获殊荣,柒牌公司被评为“福建省百佳明星企业”,柒牌系列产品荣获“福建省百项名牌产品”称号、“第十三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指定礼仪西服”,柒牌商标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

中华立领:中国的气派

随着各种荣誉的到来,洪肇设的“柒牌”男装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爱了。可是,作为专业的裁缝、制衣师,作为敢拼敢干的闽南人,他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怎么都想不通这缺少的究竟是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观看了一场时装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味十足的服装忽然让他心里一动--没错,时尚可以很中国。他想要的,正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独一无二的“中国式”西装。

“中国式”西装,当这个想法提出来,有人便觉得洪肇设的想法太不务实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速,国人都在拼了命地西化,谁还会想要“中国式”的服装呢?然而,作为一名裁缝出身的服装企业家,洪肇设对于时尚、对于流行趋势总有着自己犀利而独到的见解。

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气派。”然而多年来,国内男装界却更倾向于西方时尚。在国力渐盛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老百姓开始审视自身,尊重并有意识地强调民族特色以及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而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的打造,特别是品牌文化附加值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说,品牌消费就是文化消费,对于服装尤其如此。对于这些,洪肇设经过长期深入地思考,已有了很深的认识。他是个想到哪里就能做到哪里的人,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他开始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决定强势推出“时尚中华”的全新品牌理念,全面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个性和文化内涵。

不久后,“中华立领”这种“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明显带有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服装便闪亮登场。洪肇设对于孙中山、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心存敬畏,“中华立领”是那一辈人最喜爱的服装,于是他决定,将这一特色服装进一步发扬光大。

为了做好这件事,他下了很大的工夫。

首先,他赋予这个全新的服装品种全新的文化内涵。作为拥有专业素质的制衣师,洪肇设明白,服装设计理念就是创新品牌的一部分,“立领”本身就是一个不同于传统的个性化品牌。品牌文化对于一个服装品牌来讲相当重要,需要时刻强调,而更需要强调的则是品牌文化与具体产品的良好结合。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使这个个性化的品牌更贴近消费者、更时尚、更流行。因此,“中华立领”不单是文化诉求,也是一种特色风格。时尚中华、中西合璧同时也符合个性化的需求,这正是服装细分中所要求的。同时,为了“中华立领”,他还采取了全新的营销方式,他直接迈过国内新的服饰品牌必须经过的低层推销或者模仿式营销的阶段,更多地应用横向营销思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细分,在营销中应用更多有趣的创意和概念来迎合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当然,产品是第一位的,洪肇设对产品质量从未放松。有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适合自己的销售策略,销售市场的火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品牌文化、营销手段、产品质量之外,洪肇设还下了狠工夫来进行品牌包装与宣传。他请到了著名武打明星李连杰来为“中华立领”做代言,制定出一系列夺人眼球的特色广告。事实证明,洪肇设选择代言人的眼光异常的高明,李连杰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就是在电影《精武门》中身着白色立领服装、风度翩翩又有一颗赤子之心的陈真,他的形象气质简直就是为“中华立领”而生。李连杰的代言使得“中华立领”在市场上一炮而红,人们一下子记住了这个极富个性同时非常“中国”的“中华立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人说,如果洪肇设踢足球,他一定是一个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射手,足球场上这样的射手是最可怕的。现实中,洪肇设的沉稳和缜密让他成为最具杀伤力的竞争对手。他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贸然出击,任何事情都会经过思考、推敲后有的放矢,就像我们上面讲的运作在市场上个性突出且销量十分走俏的“中华立领”。没有洪肇设的沉稳和镇定,就没有“柒牌”的今天。古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洪肇设就是“柒牌”这件大事中的那一把利器,从开始做“柒牌”这件事起,他就一直在不停地磨砺自己,让自己这把利器不断提升“杀伤力”。

洪肇设的“利”,不是“厉害”,更不是冷酷,而是在做事业上目光犀利、果断勇敢,在做人上最重诚信、不以利小而不为,令人折服。有一次,外交部举行一次对外活动,邀请了50多个国家的客人来参加一次宴会。外交部想让在宴会上服务的公务员穿着中国特色的服装,第一时间,便想到了“中华立领”,立即跟洪肇设联系。当时,洪肇设工厂的机器正在轰隆隆地旋转着,进行着日常的生产,接到这个任务后,他立即部署,准备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件事。当时,胡锦涛主席的夫人很关心这件事,亲自询问洪肇设,这200多套服装你们多少天能完成?如果完不成就找省委办公厅,及时汇报。洪肇设什么都没说,坚定地保证一定能够完成。

接下来的一个礼拜,洪肇设让自己的工人们全部将手中的活儿停下来,全部加班加点赶制这一批“有特殊用途”的“中华立领”。这可是仅有200套的小批量生产啊,而且其他工作全部停下来,这对“柒牌”这样的服装企业来说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然而,洪肇设顾不了那么多了,能够解决外交部宴会服装的“燃眉之急”,他这点损失又算什么呢?200套“中华立领”很快保质保量地完成,为了保证这批服装能够万无一失地运送到外交部,洪肇设放弃了常规运输,联系飞机空运,并派出专人随机押送。终于,这批“中华立领”及时交到了外交部人员手中。在宴会上,国外友人们看到身着“中华立领”、气质非凡的服务人员,无不称赞。

从订货到将成品从福建送到北京,只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这是怎样的概念!当国家需要时,洪肇设二话没说,把自己的利益全部放到一边,为国奔忙,义不容辞。

这,不过是洪肇设为国家做的一件小事。他是柒牌企业的一把利器,他一手打造出的“中华立领”,同样也是柒牌企业的一把利器。他带领着他的“中华立领”,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也是责无旁贷。

单说2007这一年,柒牌“中华立领”就多次代表国家面向世界。2007年3月,柒牌“中华立领”成为第十二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唯一指定礼服;8月,携手中国国家体操队,柒牌“中华立领”成为中国国家体操队出征德国第四十届世锦赛的唯一指定专用礼服;9月,柒牌集团为第六届全国农运会赞助价值250万的裁判员专用服装;同月,柒牌集团受邀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服装服饰展览;10月,柒牌男装成为“中国男子篮球队职业联赛【CBA】唯一指定男装”和“中国篮球协会官方唯一指定男装”……而2008年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自然也少不了柒牌“中华立领”的身影。国家奥组委副主席亲自选定,柒牌“中华立领”为奥运所有升旗手固定服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洪肇设在发展事业的道路上,一边磨砺着自己,一边严管着产品。在这样的磨砺与严管之下,如今的“柒牌”男装,在国内服装业已是数得着的大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利器”洪肇设一定能够把“柒牌”男装推出国门,推向世界,让所有的人都为他倾尽心力打造的“利器”而心动。

洪肇设采访手记

2008年6月10日9点整,我们一行人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到达了“柒牌”总部,采访这位柒牌掌门人--洪肇设先生。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进了洪董的办公室。一进门,洪肇设董事长便热情地招待我们,并且亲自泡福建功夫茶给大家品。这次也是我第一次见洪董本人,从前总是在广告上看见他们品牌的影子,却并没见过这个幕后的操盘手,今日一见,可算难得。洪董是个非常平和的人,1米7左右的个头,偏瘦的身材,头发略带微卷,嘴唇上方还留着一缕胡子,说话时总带着微笑,光是看外表就是一个非常容易接触的人,完全没有大老板的架子。

我们的谈话非常顺利地进行着,《人民日报》的沈老师一直在旁边给我们拍照,洪董对我的问题有问必答,毫不避讳,是那么地真实。介绍起当年的经历,洪董显得心潮澎湃,他说最令他难忘的一个人,还是那个派出所所长陈光灿,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抹不去那些深刻的记忆。当年那些让他几乎难以跨越的困境,如今回忆起来又多了几分感慨。洪董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他这辈子的成功最感谢的是共产党,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有这些,才有他今天的成就,才有“柒牌”的辉煌。

在我们采访期间,工作人员拿了几种印着“柒牌”标签的袜子给洪董过目,这是他们的技术人员刚研制出来的产品,高级材料制作,穿起来舒适、排汗,工作人员必须让洪董亲自过目后才能准备生产。洪董就是这样认真,在公司里,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因为他这个裁缝出身的服装企业老总,对于服装产品的质量和做工最有发言权。我们希望“柒牌”将来有更多、更好的产品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品牌的先锋。梦想和智慧的力量

--宏发集团董事长林移来

一个人生命的空间有多大,事业的空间就有多大,他能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也就有多大。这个道理,在福建宏发集团董事长林移来先生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我一直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林移来出生于1957年。那个时候的新中国成立不到10年,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力衰微、百废待举,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林移来的家,就是中国最普通的千万贫苦家庭之一。他的父母都是平凡的劳动人民,靠着微薄的收入养活自己和几个孩子。

善良的父母带来家庭的和睦,因此林移来的童年虽生活清苦却不乏乐趣。儿时的他,经常和兄弟姐妹一起奔跑在泉州逶迤的群山之中,当他披荆斩棘之后站在山顶,远方的风景总是让他莫名地激动。那时他就梦想着,有一天,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大片风景。

林移来说:我一直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梦想,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但梦想能否实现,机会能否抓住,就要靠胆识和耐力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美丽的祖国患了一场众所周知的大病。这场病带给国人极大的冲击,幸好林移来的家庭平凡贫苦,跟冲击沾不上关系,林移来受到的最大影响,就是学业停止。尽管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失去深造的机会,林移来并没有太多的痛心。直到现在提及此事,他还是表现得举重若轻:没什么大不了,上不成学就做别的,我从来没把在学校读书当一回事。

这样的说法,也许会引起很多人的不解:在大企业家纷纷到高等学府“镀金”的今天,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企业家如此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没错,林移来就是这样一个人:诚实、坦率。虽然没有受到高深的教育,但在林移来眼里,这不是什么大事,因为社会这所大学,比任何名牌学府都更深刻,教给人的东西更多。因为,他一直有梦想,为了梦想,他不在学校胜似学子,每一天都能从周围学到新鲜的东西,每一个人都能带给他启迪和机遇。

林移来的这种心态,充分验证了马克思那句名言:“人的价值隐藏在人的才能之中。”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中断实现自身价值的梦想的。只要梦想等着自己去实现,生存就充满乐趣,不管通往梦想的途径如何。

林移来生活过的那个年代,我们如今只能从影视剧中看到一些影子了。但是,文艺化的影视剧远远不能将那个艰难而质朴的年代完整重现。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没有电话、没有电视,人们的思想很单纯,彼此之间也没有今天如此多的猜忌和防范。林移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虽然失去了很多读书的机会,但却拥有了最宝贵的东西--朋友。

如今的林移来可以说功成名就,很多人说这是因为他的坚持换来了梦想的实现。可每当谈及这些,林移来总是强调,当一个人走进社会,不可能做什么事情都一帆风顺,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他的梦想不可能实现。在林移来刚刚从学校走上社会时,就是靠着朋友的资助,做起了一点小生意。

这点小生意,就是林移来从商的开始。那时他还不到20岁,他没有雄厚的资金背景,没有深厚的社会阅历,没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但他有朋友,有胆识,有魄力,还有,年轻。虽然也经历很多的艰难困苦,但他却不曾迷茫彷徨,因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一直都有梦想。

不记得谁说过:一个人执著于梦想,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前行。林移来就是这样的人,他坚持于梦想,所以无惧无畏。

谁说我们这一代没有赶上好时候

很多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都说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他们风华正茂的时候,赶上了祖国那场大病。但是林移来说,谁说我们没有赶上好时候?祖国大病之后便是改革开放,那时我们正当壮年,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积累,正是做事业的年纪,改革开放正好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遇到的。

这就是林移来的过人之处:在别人怨天尤人的时候,他却能在逆境中获取动力,在混乱中发现契机。改革开放是一场吹绿了祖国大地的春风,也是林移来生命的转折点,他看到了这个机遇,抓住了这个机遇,也一直感谢着党和政府给予他的这个机遇。